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神豪:开局骆驼祥子

民国神豪:开局骆驼祥子 第24节

怜韵既没有渊博知识,也没能在体力上有所突破,因此很快败下阵来。

虽然怜晴知识渊博,但体力终究落了下风,这时候柳月灵就成了很好的替补。

“嘻嘻,爷,我给你帮忙。”怜晴很快投敌,柳月灵也再无回天之力,只能甘拜下风,跪伏马下。

下课了,刘子祥打着瞌睡,嗯,这才应该是主线嘛,什么权谋什么弄潮的,都是顺手而为之。

第44章 火爆上涨

一连几天,刘子祥都在家里享受生活,传道授业。

外面却已经吵翻了天。

先是帝京时报曝出了那些地痞之前收到征地赔偿的金额,一些老百姓就炸了锅。

老裕泰茶馆。

“哎,听说了吗?奶奶的,那些人一亩地能拿八块大洋!八块!”

“谁说不是呢,亏咱们以前还为他们抱不平,谁知道人家拿了这么多钱!”

“呸!这帮孙子连地契都没有,就是一帮占了地方的无赖,上头好心给钱,他们还闹起来了,真他娘的一群白眼狼。”

“哎,我告诉你们,你们可别说是我说的啊,这事儿啊,跟曹三......”

茶馆的王掌柜忙来忙去,迎来送往,他对这些事情不关心,但因为最近议论纷纷,连带着茶馆的生意也好了不少,连带他的心情也好了不少。

自打改良以后,人们喜欢往新式的茶馆跑,可新式茶馆讲究什么?讲究一个安静,往往还弄一个留声机放唱片。

可咱们老也有老的好处啊,热闹不是?

你看看这些老茶客聊的热火朝天的,在那新式茶馆,哪能看得见这场面啊!

.......

随着补偿款的金额被爆出来,同情那些泼皮无赖的人几乎没有了,转而是一片骂声,而那些小报像是已经忘了自己以前说过什么写过什么文章似的,纷纷掉转枪头,大肆报道混混们的黑料,时不时还含沙射影,讥讽一番曹三。

而随着骂曹三文章一起火热起来的,还有外城那片土地的地票。

上头新出了一纸通告,为了保护老城风貌,为了老百姓的生活不受影响,以后建工厂必须到指定的地方,而指定的地方,恰好是外城那片土地,并且言明,未来几年原则上不会再增加工业土地的供应。

地票被抢疯了,原本随处都是的土地,在这一刻被赋予了稀缺属性,而这一性质随着大报纸煞有介事的分析逐渐深入人心。

现在连老百姓都知道,那片地属于什么不可再生资源,卖没了就没了,嫌贵?嫌贵你回老家啊!

而随着一支洋人考察团的到来,看到连金发碧眼的洋人都不远万里来买地,商人坐不住了,买办坐不住了,军头坐不住了,就连洋行也坐不住了,已经没有人再分析什么值不值,现在根本不是思考的时候,地票的价格像吃了药一样,疯狂上扬,一个时辰一个样,去晚了可就没有了!

城投公司门口。

人潮汹涌,到处都是举着钱票的手。

“四千三,四千三一亩!给现大洋!大票号的钱票也行啊!见票即兑!”

“四千三百五!四千三百五!有多少要多少啊!”

“四千四!四千四百块大洋!最高的价码了,要卖的来找我啊!”

那位从津卫请来的“留学生”,还是那样优雅,带着金丝眼镜,时不时蹦两句洋文。

“哦,顾得!”

“哇哦,阿没塞英。”

每当有人报价,他就写到小黑板上。

渐渐地,很多商人发现了这个变化。

原来买地不一定要盖房子,不一定要盖工厂,只要买到小小的地票,就能坐等涨价,有时候一上午的功夫,就能挣到以前做生意几个月甚至一年的利润!

感谢上头啊!

要是没有他们整的这些个地票,自己这些人怎么会发财呢!

.....

公司里间,听着外面的吵嚷,小段心情愉悦,哼着小曲儿泡茶,然后递给刘子祥一杯。

“大哥,这些人怎么真就愣着头买啊?一亩地四千多大洋,真有他们的。”

现在小段已经不叫“善之”了,大哥成了刘子祥的专属称呼。

刘子祥接过茶来,“还行,还有进步空间啊,这水的温度要掌握好。”

小段点头哈腰,“是,下回我专门上茶馆里头学学,您快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

刘子祥解释道:“现在地票已经不是地票了,有人低买高卖挣了钱,这东西是什么就已经不重要了,而是变成了一种金融工具,别说还真的有地,就算什么都没有,价格也能炒上去。”

小段似懂非懂,“大哥,那接下来怎么办?是不是见好就收?”

刘子祥站起来,撩撩窗帘,往外看看,“格局,格局要打开,这才哪到哪,下午再放出来一点地票,把价格压一压,然后明天再拉高。”

“成,都听您的!”小段已经放弃要弄明白这里面的原理了,反正形势一片大好,大哥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呗。

刘子祥还是低估了这时候商人和地主的投资热情,很多人难以理解,为什么这些人发现一个炒作品就不假思索的一拥而上?

答案是,钱根本没有地方去。

投资工业对很多地主老财根本不现实,面对大工业生产他们两眼一抹黑,对于军头来说更是如此,但银子总不能都铸成银冬瓜埋地里,以前是大规模兼并土地,可现在种地不光不挣钱,完税之后还赔钱,于是各路资金就开始寻找出口。

三年前,沪上爆发了橡胶股票风潮,一共吸纳了多少资金呢?

6000万两白银!

就这,还是自发炒作的因素占了大头,若是有更强力的力量有力推动,还不知道要吸纳多少资金。

小段出去作了安排,一会儿就又回来,“大哥,中午哪儿吃?我请您去吃鸭子怎么样?”

不知道为什么,帝京人现如今对吃鸭子有一种执着的动力,你在大街上拦一个穷人,给他几块大洋,让他任选一家大馆子吃饭,不能干别的,他指定不是选便宜坊就是选福聚德。

饭馆子也是,各大馆子互相竞争,基本上都是外菜莫入,只有一样除外,那就是烤鸭子,意思就是你在致美楼吃饭,绝对不能让人家买泰丰楼的葱烧海参给你吃,但你可以让他给你买两只鸭子回来。

到了福聚德,刘子祥有点失望,“就这小门脸?”

小段拉着他,“门脸好看有什么用?好吃才是真的。”说完自己也看了看福聚德的门脸,嘀咕道:“确实有点老了,也不知道翻修翻修。”

第45章 不是一个味儿

还没进去,门口“撩高”的就迎上来,一个躬打下去,“段少爷,您来了?”

扭头看看刘子祥,瞅着面生,但也是同样一个躬打下去,“这位少爷,您吉祥。”

小段伸手示意,“大哥,请。”

那撩高的心里一惊,扭头冲里头掌柜的打了个手势。

果然到了里边,掌柜的先冲着刘子祥这边拱手,“这位少爷,您来啦?一大早上去买鸭子的时候还说呢,这批鸭子又肥又嫩,想着该是我们运气好,没成想到底是沾了您的光,知道您要来吃,老天给我们安排了一批肥鸭子!”

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人家这话说的如此漂亮,伸手就是一把大洋,掌柜的笑开了花,接过去,“您破费了,不知您贵姓。”

“免贵姓刘。”

“谢刘少爷赏!”

伙计们就都束手站直了,齐声喊道:“谢刘少爷赏!”

掌柜的这才冲着段少爷拱手,“段少爷,怠慢了,您别见怪,楼上请,嘿嘿,楼上请!”

“我说,王掌柜啊王子西,几天不见,你是越来越会说了,赶明儿上我府里头,到茶房迎客,我也好有面子。”

王子西一边伸着手在前面引路,一边弯腰回头,“瞧您说的,您那是锦地高门,我能在这伺候您跟这位刘少爷吃几回鸭子就是泼天的福分了,还能妄想在您那做事吗?这样就不懂规矩了不是?”

王掌柜很有水平,既巴结了小段,也没冷落了刘子祥,而是在话里带上他,说到他的时候还冲他点头笑笑。

刘子祥算是明白这地方这么老旧生意还能这么好的原因了。

到上头还没落座,小段伸手示意,刘子祥也没客气,到上首坐了,王子西这下努力的把刘子祥五官样貌说话声音都记住,确保下回自己能一眼就把他认出来。

小段先是问:“大哥,用点什么?”

刘子祥摆摆手,示意他随便安排。

小段就喊道:“堂头!看着来!”

那堂头长得瘦削,喊一声“得嘞!”然后站在桌子一边,“给您来烩乌参中碗,红丸子中碗,糟鸭掌七寸下酒,烩鱼片七寸下酒,另外来只鸭子,配十年老绍酒、莲花白四两!”

小段见炫耀成功了,感觉很有面子,又是一把大洋的赏。

处处都是细节,这些东西都是耳濡目染的,就拿赏钱来说吧,往日小段那纨绔做派,都是一进门就打赏,今天却没有,而是等着刘子祥在楼下打赏,然后伙计们喊了个满堂,大伙儿都听见了,自己到了楼上才给赏钱。

菜上的快极了,不用说,肯定是加了塞,平时伙计到后厨去报菜,只是按顺序报,报完就走,那大厨也有水平,不用什么单子写下来,听一耳朵就记住了,大馆子人多,甭管来多少个伙计,大厨都能记得清清楚楚,一个不带落的。

有重要客人来吃饭,伙计给大厨交待菜的时候在末了会补上一句,这是哪位爷的菜,大厨心里就有数了,往往会先炒这一桌的,至少也要保证以最快速度上一两道,让他们先吃着。

也不能亏待了被加塞的客人,明面上不说,大厨要么一盘菜多给点分量,要么借着“食材备多了”的借口给送一盘菜。

送菜的时候往往还是掌柜的亲自去,这样客人有了面子,自然不会嫌上菜慢,这就叫有里有面。

后世有一股歪风邪气,标榜“好吃就是豪横”,对待客人跟对待孙子似的,还引以为豪,可是干勤行就得有个干勤行的样子,服务都做不好还开什么饭馆子?

刘子祥没动莲花白,喝了两杯绍酒,小段却是兴致很好,自己都自己倒上莲花白,咔咔就喝。

说起这莲花白,故事有很多,实际上就是原来的宫廷药酒。

以前万寿山那块池子里荷花很多,不知道从哪朝开始,把那莲花的芯子摘下来,泡酒里,再加上各种药材,后来有人说咸丰身子不好,喝这东西好了很多,主要有滋阴补肾之功效。

得,什么东西只要跟补肾沾边,那妥妥的大火,这东西开始成为密保,起先是内务府的人从宫里往外顺,后来连方子都漏出来,彻底的传入寻常百姓家。

刘子祥喝过几回,除了真有点莲花香味之外,也没觉得有什么特殊,更没感觉有别的功效。

可能是自己那方面太强吧!

看着小段一杯接一杯的,不禁有些可怜的看着他。

可怜的小段,才这么年轻就......

“大哥,你瞅我干嘛?”

“没事儿,喝酒,喝酒,要保重身体啊。”

小段很感动,“大哥,你这么关心我,我高低得请你喝花酒去。”

得,算我没说。

现如今吃鸭子不是一开始就上的,而是等大伙儿吃菜喝酒喝的差不多了,再上鸭子,时机的把握很重要,上的早了,客人还没吃完饭,这不好,可要是上的晚了,客人已经催了,那堂头的面子就算是掉地上了。

首节 上一节 24/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什么弃婴?那是老朱家皇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