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开局继承三个系统

三国:开局继承三个系统 第134节

此刻他终于知道,为什么孙暠早早就从耕读,转向开作坊,家中产业也开始朝着商业方面偏移。

当然,明面上的主事人是杨易,和孙家没有半点关系。

以此类推,估计各大世家都有杨易这样的人替他们出面运作商业方面的事情。

常平仓,于国有利,于世家豪族不利。

若孙家只是普通将门,或者世家,当然可以不管。

可孙暠这情况,显然已经做好了建国的准备。

若天下是孙家的天下,常平仓的存在就有必要。

密谋要叫停常平仓的家伙,就是和孙家过不去!

想明白利害关系之后,孙策的眼神也开始坚定起来。

郑宝,该死!

“调集军队,杀过去九江郡!”孙策当即高呼。

“伯符,莫非你忘记了,主公给出的军令,不仅是抓拿郑宝,还要搜罗他的罪证。你这样骤然杀过去,就算把郑宝杀死,也得不到罪证。此事,应该从长计议!”周瑜提醒。

“哦,是这样……”孙策点头,“公瑾,可有妙计教我?”

临时临了的,就算我真的有也得有时间思考才行啊!

周瑜不免在心里吐槽,也不管那么多,开始在大厅思考起来。

孙策不好打扰,就这样看着。

孙瑜见状,摇了摇头,继续埋首文书之中,吕范就当做什么都不知道,继续他那部分的工作。

当天夜里,孙策就带队离开舒县,一路向东,第二天中午就到合肥附近。

按照记忆来到郑亭,这里十户有九户是姓郑的,自然也是郑家的大本营。

“劳烦告知,庄主的故交过来拜访。”孙策带着十数骑过去,来到一处庄园面前。

拿出拜帖,递给门房。

见孙策器宇轩昂不像普通任侠,门房把拜帖接过来,瞄了一眼,立刻进去通报。

不多时,郑宝那壮硕的身型,就出现在门内,笑吟吟的走了出来。

“稀客,稀客啊!我还想说,今早怎么听到喜鹊叫,原来是贵客上门!”郑宝来到孙策面前。

“郑兄,多日不见,别来无恙?此番孙某要去合肥公干,路过这里,才想起郑兄许久不见,特意过来拜访。主要是这天色已晚,不知可否在庄上小住一晚?”孙策笑道。

“哈哈,欢迎,欢迎!”郑宝大笑。

庐江都尉孙策上门,和他称兄道弟,他还巴不得这样的情况多一些。

这样传出去,别人才会觉得他人脉多,名气自然能提升上去。

这年代就这样,你若默默无名,就算有吕布之勇,曹操袁绍之才,大概也没人知道你。

反之,哪怕在中人之才,只要名气足够,仕途基本就稳了。

只是郑宝所图,当然不仅仅是仕途那么简单。

庐江他本来想着要拿下来,可孙策当了都尉,这货又是扬州刺史孙暠的族弟,这不好拿啊!

索性把目标放在九江这边,想着找机会夺取九江,可谁知道九江也被孙暠基本打下来。

早些时候为了能够获得袁术的信任,他帮忙煽动江南那些小家族,去破坏常平仓制度。

说到底,这个制度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

尤其九江被孙暠打下,据说这里也要设置常平仓,他就更加坐不住了。

以至于,最近的行动有些多,才被吕炽抓住了老鼠尾巴。

“伯符老弟,都快一年了,还以为您忘记郑某了……也是,您已经是庐江都尉,而我只是个地方小乡绅……”郑宝为孙策准备了宴席,在宴席上少不得幽怨地念叨几句。

“哈哈,那能呢!郑兄的名头,就算在庐江也没少听说……就算我兄长那边,都说起过你。”孙策淡淡一笑,随即突然暴起,扑向郑宝,将其制服。

郑宝正要挣扎,被孙策一拳撂倒在地,然后自有亲随上前,将郑宝绑起来。

“郑兄,好好当个士绅不好吗?为什么要当硕鼠?”孙策看向郑宝,“你的事发了,随我走一趟吧!兄长可是亲自点了我,来将你逮捕!”

“我不想当?我为什么不想当?可孙暠不给我当啊!”郑宝见已经撕破脸皮,原本亲切温和的笑脸,也变得狰狞起来,“若在九江建设常平仓,那郑家靠什么过日子?”

“郑家肯定能过得下去,只是郑兄,怕不复现在那么风光而已。”孙策叹了口气。

已经有士卒朝着天上射出响箭,不多时外面就传来隆隆的马蹄声,还有密集的脚步声。

孙策没说谎,他是来合肥有公干,所以提前派人告知岑溪,请他帮忙善后……

至于郑宝,自己找死,怪不得谁。

贪念这玩意,真的可怕,孙策心有戚戚焉。

===第149章 政治智慧===

郑宝的那些‘小弟’,说到底都是一群酒肉朋友,郑宝被孙策拿下,他们也作鸟兽散。

整个宅子被控制起来,经过三天左右的搜索,罪证要多少有多少。

这些孙策不管,这次过来主要目的就是拿下郑宝。

其他的事情交给周瑜,以及吕炽那边的人就好。

只是通过这次的事情,让他了解了许多,这些都是以前他没有去思考,没有去注意的事情。

小吏会因为所谓义气,成为郑宝的帮凶。

甚至也有可能,他们背后的家族,就有这方面的利益诉求,或者只要开出的筹码足够,他们也能冒着生命危险去犯罪。

进一步了解,才发现官吏大部分来自豪绅家庭,少数才是寒门和普通家庭。

可一般小吏有个特色,就是一代传一代。

两三代当下来,普通人家也有可能成为小地主,然后逐渐成为豪绅。

有钱不一定有权,有权一定会有钱,而且是钱主动找上门来……

这林林种种,都是孙策从未接触过的领域。

到这个程度,孙暠的许多举动,他才明白过来。

许多‘多此一举’,或者‘是否有这个必要’的制度和政策,都有了明确的解释。

而且一切是核心,指向的就是世家豪族。

“仲异,伯彦是不是在当家主之后,就有不臣的想法了?”私下和孙瑜喝酒,孙策询问。

“真要那么算的话,伯父当年私藏传国玉玺,怎么说?”孙瑜看向孙策。

“那么说,伯彦为什么不留着传国玉玺?”孙策突然想到什么。

“袁术现在怎么下场?”孙瑜反问,“在兄长眼里,大概实际得到天下,才是真正的正统。不如说,为什么一个皇朝的正统,要落在一枚印玺上面?”

“也是……”孙策懵懂的点了点头。这个方面,他也想不太明白。

如果孙暠在这里,会告诉他们:这是春秋时期血统论的延续!

血统论一直存在,直接就体现在传国玉玺上面。

就是没这个血统,才需要传国玉玺来证明自己的正统性。

大概,就相当于是暴发户一种自卑感作祟。

换个角度来说,登基之后,君王不断给自己找个厉害的祖宗,不也是血统论的表现么?

过了两天,调查结果就送到孙暠手里,当然怎么用这个罪证,就要看他。

傻子才一锅端,官场这玩意,从来不是非黑即白,怎么为自己带来利益,才是关键。

“这部分,派人叫他们过来赴宴……这部分,抓了!”孙暠把证据分成两部分,有拉拢价值的家族,或者只适合警告的,就让他们过来,勒索一些好处。看不顺眼的,那就端掉。

“看来你变得越来越成熟了。”吕炽感慨道。

孙暠给人的感觉,一直都是超乎他这个年纪的成熟。

只是现在,他的政治智商越来越成熟。

有些人就算讨厌,可该拉拢还要拉拢。

有些人就算喜欢,触碰了底线一样要收拾。

“我还嫩着……喜怒无常这玩意,我就做不到。”孙暠摇了摇头。

作为一个君主,为了不让人了解到自己的内心想法,会喜怒无常。

极端点的,甚至连吃东西,都不能表现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喜欢一道菜,今天可以多吃几口,明天看都不看,就是要让看不透自己。

只有这样,才能不被别人针对自己的爱好和好恶下手,继而操控自己的决断。

这方面曹操做得就很好,毕竟被刺杀过几次,唯有喜怒无常,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喜怒无常还是简单的,大德圣君才难。”吕炽叹了口气。

做不到喜怒无常,要保护自己,那么就要成为大德圣君,如同刘备一样。

贤明仁义善良的化身,谁对你动手,必然要被全天下人共同声讨。

成为大德圣君,你就能有自己喜欢的事情,甚至表现出自己的好恶,虽然是有限制的。

世间所有的坏事你可以厌恶却不可以喜欢,世间所有的善意你要追捧和提倡。

“在这方面,我只想做自己。”孙暠咬了咬牙,人总要有任性的时候。

“那么你可以成为暴君。”吕炽提醒道。

这是喜怒无常的分支,暴虐有时候可以解决许多问题。

没有谁会刻意和一个暴君太亲密,毕竟谁也不能保证,哪天他一生气就把你全家都杀了。

“这个可以考虑……”孙暠若有所思。

他早就过了初期累积名声的时期,现在名气已经足够。

再说尚贤仁慈和暴虐,在君王身上是可以兼容的。

尤其儒家所谓的暴虐,和真正的暴虐有很大的区别。

首节 上一节 134/3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亮剑杀敌,我是军阀之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