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开局继承三个系统

三国:开局继承三个系统 第230节

眼看张滢离开,孙暠拿起宵夜,简单吃过后,又开始继续批阅考卷。

别人花了几天时间批阅,他三天不到就已经把这近两千份考卷批阅完毕。

不如说,如果不是要批改的话,可能两天左右就能完成。

把改好的卷子送去考场,等到前面两张考卷完成,三张考卷的成绩汇总,便是最终的成绩。

“批阅的时候,可有发生什么吗?”孙暠在第二天,亲自过去考场一趟。

看着好像是向考官们进行询问,实则是询问考官之中的某人。

“批阅过程一切顺利。”吕炽出列回道。

这意味着没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出现,当然也有可能是她没有发现。

只是到了这份上,就没必要那么较真。

“那么,把结果汇总一下,争取快点把榜单给制作出来。”孙暠点头,“然后制作出三个梯队出来,三门考卷合计270分以上的,单独做一梯队。240分以上的,作为第二梯队。200分以上的,作为第三梯队。”

“那低于200分的呢?”眼看孙暠没有提这个,有个官员好奇问了句。

说完眼看周围的人都沉默不语,先是一愣,随即明白过来。

低于200分的,就算是落榜了。

“主公,臣以为,第三梯队的分数可以上调到210分,宁缺毋滥。”张昭出面。

是的,他也是这次的考官之一,甚至和吕炽一样,属于主考官。

“没事,第一次秋闱,录取的人多一些好看点。”孙暠笑道。

主要是有交州和徐州两个新地盘,好歹也要多掺点沙子进去。

“对了,说好的预试有加分的,别忘了加进去。”孙暠提醒道。

“请主公放心,这个我等自然会那么做。”张昭点头。

他的年纪有些大,但不至于没有记性。

孙暠也不废话,反正张昭已经那么说,出了问题找他算账就是了。

相对来说,他更好奇的是别的东西,也是因为这个,才专门来考场一次。

找人把孙权的试卷调了出来,某人拒绝了自己的出仕安排,主动要来参加科举。

为了方便某人能考个好点的分数,孙暠提前一个月告诉他,大概会考的范围。

这才是真正的第一手考试资料,也是对孙家子弟的福利。

说起来,这次孙氏子弟参加秋闱的,好像有四个还是五个来着。

都自家人,有些特权是应该的,毕竟这是封建时代。

就说这次,孙权就算成绩在200分以下,他也有意要帮他提升上去。

反正试卷不张贴出去,具体多少分谁知道?

只是少不得,要把试卷送去给吴氏,让她明白自己在背后出的力。

干了事情,邀功是不能少的,否则真让孙权以为,自己是凭着真本事考上去的,以后得意忘形导致出了问题,那反而不好。

坐在考场一刻钟前后,就有官吏把孙权的考卷拿了过来。

就算提前知道考试范围,孙权这个年纪的知识累积量还是远远不足。

主要知识来自书中,所以答案难免刻板不会变通。

“应该说,不愧是日后的‘孙十万’,理论基础还可以,只是实践经验缺乏。缺乏无所谓,多历练历练就好,不过只是看了书,就以为什么都能按照书中记载来做……”孙暠感慨。

还是要把他放在比较基层的地方去历练才行,至少要历练个六年左右看看情况才行。

‘历史上’孙权刚刚当一两年县令,结果就要成为一州刺史,后续还成为吴王。

以他那浅薄的人生阅历和行政履历,以及从军履历,难怪混出个‘孙十万’的名头出来。

就和孙吴的将军和丞相差不多,不仅注水严重,而且还催熟过度。

表面数据看起来非常漂亮,实际一点用都没有!

就如同一个月就种出上百斤的石头瓜,而且汁多瓤红。

可结果一口下去,水的确多得离谱,可这甜度只有3不说,还口感还发酸。

最后拿去喂猪,嗯,大概也只有猪不会嫌弃这玩意。

引起孙暠不满的,主要还是孙权的第三张试卷,怎么就扯到孙家家主更替的事情上?

好在最后转折一下,从孙家主权的更迭,到皇朝的更迭之中。

看来多少还是对时事政治,稍微下了点功夫,不过也能看得出那小肚鸡肠的根子。

“话说回来,那小子至今还在介意我从孙策手里夺了家主之位?”孙暠嘀咕道。

孙策在军团长的职位上,不知道多么爽快。

现在让他当刺史,都不愿意当,更别说新政权的君主。

就说自己,地盘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已经很少能亲自到率军到前线作战了。

毕竟地盘大,就说交州那边有什么文书,送过来三天已经算最快。

自己这边哪怕当天就批阅完毕,然后派人送回去,前后加起来就是六七天的时间。

若是遇到类似台风,洪水,瘟疫,地震这样的事情,七天的时间才能开始救援,都不知道已经死掉多少人了。

更别说他如果到了前线,这样文书一来一往的,没有个十几天可能都送不回去。

信息传递速度慢,是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

这不先秦为了传递消息,方便士兵迅速行军,在全国各地疯狂的修建驰道。

孙暠放下手中的考卷,从三份考卷的结果来说,最多给210分,连第二梯队都不到。

这个梯队的人,下放下去基本就是县吏,最多县丞。

当然,如果愿意去交州的话,混个县长/令不成问题。.

要不要打击一下这小子?

孙暠觉得对他没必要那么客气!

===第260章 第四轮问题===

“什么,才237分?”科举放榜那天,过来查看分数的孙权,在一榜找不到自己,在二榜找不到自己,结果在三榜第一名这里找到自己。

科考最悲催的是什么,大概就是看着自己的分数线,距离二榜最低标准还有三分。

再看着‘三榜第一’的名头,只觉得那是对自己无情的嘲讽。

糟糕的是,孙暠提前和他说过:

一榜会安排在丹阳周边的郡县任职,作为未来的人才储备。

二榜会在各郡担任郡吏州吏,下放也是一方县令/长。

三榜基本就是县丞甚至是县吏,当然若是交州那边的话,可以是县长/令。

当然,这不是孙权担心的地方。

而是考了这个分数,回家之后大概率吴氏要训斥一番。

哪怕吴氏不是她的亲娘,可哪家孩子喜欢被家批评的?

更别说,吴氏真要算还是他二姨!

真正让人羡慕的,还是一榜的考生,据说明天要参加第四轮考试,由孙暠直接出题。

结果对他们一榜的结果没有影响,只是单纯排个名。

“二榜都没有进?”吴氏果然是生气了,孙暠提前给考试范围,有两个孙氏子弟,一个吴氏子弟到了二榜,结果孙权居然是三榜。

被跟她说什么三榜第一名,不如说三榜第一名才是最悲催的,尤其距离二榜也就差了三分。

吴氏也有些不明白,不就是差了三分,孙暠难道不能帮忙补上去?

听说三卷还是他亲自批改来着,那么不照顾自己弟弟……

“夫人,外面有人过来,说奉族长的命令,把考卷送过来。”正好这个时候,有婢女过来汇报。

吴氏闻言一愣,随即示意快点拿过来。

她倒要看看,孙权到底是在什么地方被扣了分。

结果拿过来一看,好家伙,第三卷一百分给了八十七分,不算低了。

主要是这内容,前面扯了孙暠夺权当家主的事情,吴氏觉得没有扣掉五十分,都是孙暠给孙权面子。

真正的问题还是律法和常识问题上,太主观化,简单来说遵循儒家的春秋决狱,却枉顾了律法的公正性。

考官那边大概是纠结的,毕竟大家都是儒家子弟。

可规矩就是规矩,错了就要扣分。

“仲谋,以后少接触一些儒家那些学说,看你都学傻了!”吴氏直接训斥起来。

孙暠不喜欢儒家,更喜欢法家这点,大家都是知道的。

说起来也有她的责任,为了让孙权能从文,主要当时还没有天下大乱,所以找的都是儒家的老师给孙权上课。

谁知道世道变了,尤其是孙暠不推崇儒家,孙权学的那些,反而有些不合时宜。

“是……”孙权自然也看到自己的考卷,也没有资格反驳什么。

一开始他甚至觉得,是第三卷扣了太多分。

可现在看来问题出现在前面两卷,尤其是第二卷,那真怪不得谁。

非要把责任都算在孙暠身上,这反而显得自己有些小肚鸡肠。

“既然是三榜,那也没办法……仲谋,你是打算后年再考,还是就这样出仕?”吴氏叹了口气。

只要上了榜,哪怕是三榜,稍后就会有小吏上门,询问他们的出仕意愿。

选择出仕,那么小吏会为他们登记,稍后就会有人送来任命书。

若是打算重考,那么要隔一年才能重新参加,不过运气好考到二榜甚至是一榜,就算耽搁两年也不是不行。

主要是考虑到一些出身世家豪门的,觉得三榜太丢脸,就有这个安排。

首节 上一节 230/3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亮剑杀敌,我是军阀之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