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继承三个系统 第333节
孙暠无所谓,公孙瓒更无所谓,只因为帝国需要的,无非就是那么一个带路党。
就算没有能臣氐,孙暠也给公孙瓒介绍个人,那就是田畴。
田畴为白身,如今更是隐士,不过以前却是刘虞麾下从事,本身名气也不差。
此人澹漠名利,不过拿出国家大义,想来应该不会拒绝帮忙。
反正孙暠打定主意,这东北黑土地,说什么都要收入华夏帝国疆域。至于那什么乌桓,扶余,高句丽,甚至是三韩,能归化就归化,不能干脆就全灭了。
“西域王的事情姑且不谈……”刘晔换了个话题,“陛下,北疆王已经杀入草原,半年内灭掉鲜卑十几个部族,已经开始选址建城,城池名曰归化。”
这个名字有些意思,受杀胡令的影响,不归化的都会被杀。最后能在归化城生活的,那肯定是已经归化的。
这个城池的名字,也在提醒他们,想要活命应该怎么做。
当然对于某些隐忍的人来说,应该是一种折磨。
这种人什么时代,什么民族都会有,隐忍一段时间,磨死老一辈的征服者,趁着继承人虚弱,迅速起兵建立一番事业。
“那也不过是第一座城,他的征途还长着。”孙暠笑道,孙策的目标主要是鲜卑和乌孙,甚至继续向西。最终肯定要成为西域王的邻居,甚至是竞争对手。
这样也挺好,一个占据欧洲,一个占据非洲的话,感觉也不错。不过到时候,帝国大概已经把非洲南部给占据下来,也有可能又有一个异域王已经在那边上任。
管他们怎么分配,这个地球,注定要被华夏文明覆盖!
“陛下!”工部尚书黄承彦出列,“您要那个轨道车和轨道,已经试做成功了!”
“当真!”孙暠勐地站起来,大喜过望。
从三四年前开始,他就一直在致力于恢复先秦铁路系统,工部一直都在努力复原,没想到黄承彦出仕不到一年,居然就成功了。
“当然,不过这也多亏臣的女儿,提供两种防腐防蛀的材料,才能成功。”黄承彦回道。
“赏,重重有赏!”孙暠大手一挥,“快,让朕看看这轨道车!”
===第397章 轨道列车===
在孙暠得到的‘记忆’里面,先秦存在一种长途快速,且大量运输的手段,那就是轨道列车。
当然还有另外一份记忆,那就是铁路和火车。
不同的是先秦的轨道列车,用的是木制轨道,而铁路用的是铁质轨道。
轨道列车用的是马拉,后者也可以用马来拉,当然也可以用一种叫做蒸汽机的东西驱动。
群臣见孙暠反应那么大,不免也有些惊讶,到底是什么东西让他那么激动。
毕竟能让陛下那么激动的,那肯定是划时代的东西。上次他那么激动,还是甘宁把南洋诸岛的作物带回来的时候。
后续几个王国开疆扩土,他都没有那么激动过。
也就是说,这个轨道列车,居然和那些南洋带回来高产作物差不多级别?
那么一想,立刻就来兴致,连忙跟着陛下过去看看。
可实际过去,才发现去的有些远,居然还要上马车,到城外挺远的地方,前后也有差不多十里路左右,这样一过去,都差不多一个时辰过去了。
“陛下,这就是按照您的要求,打造出来的轨道。考虑到地面是夯土地面,所以枕木用的是软木,轨道用的却是硬木,做了硬化和防腐处理。”黄承彦介绍。
只见地面上,一条双轨躺在那里,就那么一段这玩意,也不知道要浪费多少木材。
当然木材是可再生资源,每年多少都会有一批木头成材。
再说这年头,木头简直不要太多,主要是采伐和运输的成本,最多加上加工成本。
“这个轨道保守估计能用多少年?”孙暠最关心的就是这问题。
“臣估算过,如果只是放在这里不管,五六十年都不会腐化,毕竟这防腐的材料能防虫。可如果经常有车子在上面碾压,可能二十年左右,就要陆续更换一批轨道。”黄承彦回道。
当然是保守的说法,毕竟也不能真就放个五六十年看看,他活不活得到那个时候都两说的。
“就算按照十五年计算,这轨道铺设还是很划算的。”孙暠点头。
不管是运人还是运货,只要轨道车运转起来,不说利润,只说它对两地经济的促进作用,以及增加的税收,都比维护费多得多。
看了看这场地,追问道:“铺设那么长的距离,测试过速度没?”
“若是没有的话,也不敢劳烦陛下过来一趟。”黄承彦点头,“目前就在两个乡之间铺设一段,测试过三天,确认没问题才敢汇报上去。”
“乡民怎么说?”孙暠有些好奇。
“这三天不断有人过来尝试乘坐,有真需要这个的,也有凑热闹的。”黄承彦笑道。
说完叫来一个小吏,把马匹车厢拉过来。
马是乌桓马,按照孙暠的意思,应该重点培养体型大,耐力和力气都挺大的挽马。
轨道车的核心是运货量,而不是速度。
毕竟用这个时代的板车,就算再好的马,那木头轮子也拉不快。
就说行军,一天四五十里的距离,就是给后勤辎重的板车给拖累的。
官员们就这样看着小吏把车厢套到马背上,也有人注意到轮子,刚好与轨道契合。
“一个车厢能装多重?”孙暠突然问了句。
“正常板车能装载的最大重量。”黄承彦回道。
继续装下去也可以,能拉动,只是板车能不能承受得住就另外说。
“若多加几节车厢呢?”孙暠追问。
“若只是单马,那么只能拉两节车厢,不过只要增加马匹数量就好。我们测试过,安全起见是五匹马,十节车厢。”黄承彦回道。
“按照十辆板车来算,那么基本已经足够一个商队的运输需要了吧?”孙暠点头。
“就算不够,过一阵再安排新一轮的运输就好。前面的列车到了减速带停下,更换马匹,调转方向再回来也花不了多少时间。”黄承彦回道。
目前为了节省成本,都是单向来回行驶的状态。
如果要效率,那么可以设置双轨,这样一边负责前进,一边负责返回,这样隔一段时间就能安排一轮列车,效率能提升好几倍。
“测试一下!”孙暠点头,“有兴趣的,随朕上来!”
说完也不废话,直接跳到车厢上面。
臣子们对这玩意多少有些好奇,不过上年纪的可不敢尝试,年轻人的却是纷纷上来,最后一个车厢装不完,又加了两个车厢,马也加了一匹。
“驾!”车夫挥舞一下马鞭,马匹开始跑动起来。速度很快就提升上来,基本是马匹全速奔跑的速度。这移动速度,甚至比走单骑还快一些。
“这速度可以啊!”车厢里面都是坐过马车的,速度可达不到这个程度,除非屁股不要了。可现在虽然也颠簸,但可以接受。尤其车厢里的座位是软垫,进一步减少颠簸感。
“主要是拉了那么多人,这速度还能这样,倒也可以。”刘晔若有所思,这玩意用来把士卒和物资运到前线,那应该会方便许多。
正常来说,大军一天行军五十里,在安全区行军,一天六七十里也可以,无非是延长行军时间。
可车辆的速度提升不起来,这就连累到行军的速度。
快了还不行,不小心轮子可能就会坏掉,到时候修缮又要花不少时间。
“毕竟是在轨道上行走,又有轮做大一些,提升它的承重效果。”黄承彦解释道。..
转眼车子开始逐渐放慢速度,中途稍微拐了个弯,显然是进入所谓的缓冲区。这里可能是车站,当然也有可能是休息区。毕竟马匹也需要补水,补充豆子,甚至换马。
没有烧没煮开水那么方便,不过现阶段也只能这样。
“走了多远了?”孙暠下车之后,随口问了句。
“两站之间,目前是十里的路程,毕竟只是试验轨道。”黄承彦连忙说道。
“速度还可以!”孙暠点头,群臣也觉得可以,毕竟同样是十里,他们从洛阳坐马车过来需要大半个时辰,可现在最多两刻钟。
短途看不出什么,长途就算加上换马休息的时间,那速度也非常划算。
原本三天能到的地方,可能两天,甚至一天就能抵达,尤其还要算上人数和运货的数量。
“以后财政预算,要加一笔铁路建设预算,工部,税部和刑部都要参与进来。工部负责考察线路,甚至可能还要考虑搬迁方面协调。刑部则是出台轨道车管理条例,可能警察寺还需要组建铁路警察,朕不希望铁路被人为破坏,或者被人偷盗。”再次乘车返回原处后,孙暠对几部尚书说道。
“遵旨!”三部尚书哪敢迟疑,连忙领旨。
孙暠回头摸了摸车厢,有这玩意,南来北往就能轻松许多。
百姓出行方便了,搬迁的抵触也能减少许多,毕竟回家也方便。
铁路留给子孙后代头痛,好歹是先把木轨的铺设起来再说。
冶炼技术不合格,产量跟不上的时代,也只能先这样凑合一下。
===第398章 棉田与棉布===
和平的时光总是会过得比较快,或许华夏帝国之外的势力依然水深火热,不过在华夏帝国内部,百姓却感受到三年的和平时光。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公元203年,年初的时候,华夏帝国皇帝表示要改年号,于是公元203年,也就成了华夏帝国‘维新’元年。
三年的沉淀,使得这个新生的帝国变得更加成熟起来。
官员已经彻底适应新的政治制度,地方也建立武警和警察衙门,法院也单独设置,意味着各州各郡各县的主官,从此不再负责审桉这块。
三年下来,最大的变动就是刺史正式成为各州主官。
本来汉末就已经有这个趋势,孙暠也只是让它正规化起来。
“陛下,镇南将军黄盖,已经让五溪蛮彻底归化。从奏折来看,超过两百万五溪蛮开始接受归化教育。”兵部尚书刘晔出列汇报,“同时鲁都督在羌地,已经成功建立一座新城,并且在勘探选址,一边推进一边继续建设。”
这三年,黄盖不留余力的去招抚五溪蛮和板楯蛮。
去年全灭板楯蛮,归化近三百万人。今年终于收服五溪蛮,有两百万归化。
两年前,针对军队讨伐胡人的规定,孙暠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军队招降归化的胡人越多,那么奖金越高,与杀胡令的要求正好相反。
主要是经过群臣的讨论,觉得已经有杀胡令这个最强的大棒,也要有招抚这个枣。
管他大不大,甜不甜,不吃的话就一棒下去,保管嘴里一甜。
“打散安置,与归化的越人,南匈奴和羌人混居。我们华夏要加把劲,努力促进民族融合。”孙暠随口说道。
长得还可以的女性,优先配置给华夏的男性,其他配置给归化的异族,半强迫的进行民族融合。
四五代以后,匈奴不是匈奴,羌人不是羌人,山越不是山越,南蛮不是南蛮。
血统民族都乱七八糟,非要逮着父系种族思想那无可厚非,就那十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的血统,还那么叫嚣的,不是被忽悠瘸的傻子,要么就是野心分子。
上一篇:抗战:亮剑杀敌,我是军阀之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