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开局继承三个系统

三国:开局继承三个系统 第59节

得到这三十多人的效力,孙暠大喜过望,命人准备三十多贯五铢钱,每人发一贯,只说是这十多天,在宛陵好好休息。

十天后,刘繇上任扬州刺史,他们自然也要陆续进入军中任职。

大家没想到,还没有入伍,就有赏钱,离开觉得孙暠慷慨,自己没有跟错人。

就说刘繇,这一路护送过来,可没有那么慷慨过。

最多就会画饼,许诺官职,可这玩意看不见摸不着,能不能得到还两说,怎么能让人信服?

第二天开始,太史慈还是找到刘繇,向他说明事情的经过。

“也罢,子义既然有自己的决断,我也阻拦不了。昨晚我反思一夜,自己那么多年埋头苦读,是为中兴大汉吗?仔细想了想,并不是,因为父亲在朝廷为官,伯父更是太尉。他们已经为我们铺好了道路,我们埋头苦学,只是为了出仕为官,只是为了家族。”刘繇感慨。

于是大汉出现这样的变故,他和刘岱都适应不了。

尤其刘岱被时代所淘汰后,对刘繇的打击同样很大。

是以司空征辟他为官,他并未任职。

如今朝廷亲自任命他为扬州刺史,却不能不来。

“我本来打算,上任后装聋作哑,做好刺史的分内的事情就好。可偏偏遇到那刘晔,非要把现实血淋淋地呈现在我面前。自己找的借口被撕开,现实已经被展现在面前,我没办法再装聋作哑。”刘繇叹了口气。

“慈愿意为刺史周旋!”太史慈于心不忍,主要是心里有些愧疚。

“不需要,我想通了,主要我配合他,我这个刺史大概可以一直干下去。只希望,在我这一任上,扬州还是大汉的扬州。”刘繇叹了口气。

傻子都能看出来,孙暠会打着刘繇的名义去行事,最终割据扬州。

仔细想想,对他来说没什么损失。

一则明面上扬州还是大汉的扬州,二则若朝廷真有中兴的可能,那么自然会有人来讨伐孙策。

最怕什么,最怕孙策就以江南为根基,直接称帝了!

这个可能性很少,孙暠不是那么急功近利之人。

既然对他没什么影响,还那么纠结干什么?

此刻的孙暠,注意力却是集中在别的地方。

顾氏暂时还没有低头,当然低头也没用。

粮食政策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直至他把常平仓政策稳定下来。

在这之前,二张却是被吕炽找到了,已经请他们两人过来。

在这之前,汝南南边来的人才,已经抵达宛陵,孙暠必须要亲自接待。

老细阳侯亲自拜访,甚至亲自物色的人才,若都是李通陈到这样的水平,那么那三个文士的水平注定不低。

自己不知道,最多是自己孤陋寡闻。

于是找吕炽调查一下,谁知道根本不需要专门调查,她就认得这四个文士。

刘熙今年已经年过花甲,却是闻名遐迩的经学和训诂大家。

其著作《释名》流传广泛,门下弟子多有良才。

只说同行的薛综和许慈,便是其门下弟子。

程秉为郑玄高足,不过最近有跟随刘熙学习的意思。

四人本来打算避居交州,只是被细阳侯拦住,然后引荐到丹阳这边。

刘熙与老细阳侯有旧,就过来看看,换言之,若是不让他满意,可能还是会过去交州。

自然的,薛综,许慈和程秉只是跟在刘熙身边学习,这才一起过来。

若刘熙要走,他们三个大概率也会离开。

此士人都是当代大儒,经学大家,满腹经纶,学富五车。

“也就是擅长文教工作,秘书工作,治政可能会但不擅长。”孙暠点了点头,大概了解了。

“哪怕不擅长,担任太守甚至州刺史问题也不大。”吕炽没好气的说道,就怕孙暠这态度,会恶了四人,最后一个都招揽不到。

“哈哈,无妨,对付这种擅长做学问的文士,我自有妙招!”孙暠笑道。

话说当头,下人已经来报,六人已经抵达衙门,正在外面等候。

===第68章 孙暠的妙招===

四文两武合计六人在小吏的带领下进来,远远望去,六人风尘仆仆,显然一路南下,几乎没有怎么休息过。

尤其是年纪比较大的文士,脸上的疲惫能直接看出来。

“还不快准备软垫?对了,还有饭菜!”孙暠高呼一声。

衙门可没有饭堂,不过有午休,官吏们的三餐基本自理。

是以要准备饭菜,得后衙的厨房准备。

随即来到六人面前,心痛的说道:“本官应该早点陪人,不,应该亲自前去迎接各位的。请进,到偏厅休息一下。”

“有劳府君!”刘熙上前道谢,本想说无需如此,奈何年纪大了,吃不消这舟车劳顿。

偏厅本来就是议事和会客的地方,矮桌和软垫都有。

椅子和胡凳什么的就算了,这年头没内裤这玩意。

孙暠倒是宽裕把犊鼻裈弄出来,不过只能是丝绸的,否则哪怕是细麻布也刺鸟。

这也意味着,他能‘发明’内裤,可材料不合格,只能向大户人家推广。

这几年来,陆续有不少人体验到这玩意的好处,可惜还是没有能推广出去。

太多人没穿内裤,那么椅子就没有市场,否则公众场合太不雅观。

饭菜不可能那么快端上来,不过水果和茶水倒是先端了上来。

后厨永远会准备热水,方便孙暠什么时候心血来潮要泡茶。

这样有些浪费燃料,不过大户人家基本如此。

退一万步说,没有大户人家这样浪费燃料,打柴为生的百姓,又该如何谋生?

“来,试试我这红茶,改良了几次,终于试制成功。”孙暠命人给大家倒了杯茶,笑着说道。

红茶和绿茶不同需要发酵,乌龙茶好像是半发酵。

具体怎么做,孙暠摸索许久,才弄出来。

眼前这茶叶,和他记忆里面的祁门红茶,还有些差距。

却不是发酵工艺的问题,而是茶叶问题,可能还有香精的问题。

香精解决不了,茶叶的选育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四个文士对这茶叶倒是好奇,只说没看到油脂就很独特。

至于李通和陈到,倒也不抵触这玩意,毕竟茶汤都熬成卤汤了,谁会抵触这玩意?

“好茶!”刘熙是个好茶之人,尤其江东湿气重,茶水不喝不行。

一口下去,甘甜醇香,与以前喝过的味道截然不同。

立刻就品出来,这茶汤里面只有茶叶和水,没有别的东西。

能有这样的风味,倒是奇特。

同时他年纪大了,油腻的东西有些消受不起,这茶正好。

刘熙的三个学生,此刻也是分别放下手中茶杯,出面称赞。

这茶叶的确与众不同,非常新奇。

反而是李通和陈到,只觉得味道不一般,可能还不错,可说不出哪里好。

可能甚至觉得,还不如以前的茶汤,至少够味道!

孙暠也算是看出来了,这两位,还不如直接给他们一碗酒比较合适。

又有下人端来面盆和面巾,六人也不客气,简单擦了擦脸,水温刚好,洗过后只觉得精神许多。

再看孙暠,眼光柔和许多。就冲着这礼数,应该不难相处。

“各位自汝南而来,不知道细阳侯可有什么交代?”孙暠见差不多了,这才开了头。

岑溪要守孝一年才能过来,多少有些担心。

“老细阳侯亡故,细阳侯很伤心,他更挂念这边,希望府君等他一年。老细阳侯则说过,府君重情重义,且求贤若渴,我等若要安定,或者要建功立业,可以过来。”刘熙叹了口气,最近几年,陆续有些老朋友过世,让他有些感慨。

“他是我的好友,不管他什么时候回来,我都欢迎。”孙暠点头。

顿了顿,继续说道:“我这边去年年底,刚刚掌控吴郡,现在有两郡之地。陆续还会扩军,有大量的官位空缺。更别说新任扬州刺史已经上任,也需要不少州官。”

他可是一点都没有隐瞒,包括扬州刺史在他手中这事。当然,这玩意也没法隐瞒。

只要有点脑子,就能发现,他已经具备‘挟刺史以令州郡’的能力。

如此扬州全境,他都有充分的借口去攻打。

甚至于,只要打下江东四郡,他要划江而治,裂土封王,问题都不大。

同时,这也是考验,看看他们对大汉是什么想法。

是忠于大汉,还是想着建功立业。

“如今天下大乱,哪里都有可能开战,唯独交州还算太平。老朽本来打算去交州避难,老细阳侯却说,丹阳这边同样太平,这才打算过来看看。”刘熙看了眼孙暠,缓缓说道。

“我们两个也是细阳侯前来拜访,言府用人只看能力,不看出身。言若要建功立业,可以过来看看。”李通也当即表态,陈到则点了点头。

孙暠闻言,已经大概清楚具体的情况。

面对天下大乱,刘熙这些纯文化人惹不起也管不了,想躲起来继续安安稳稳过日子,对朝廷就不可能忠诚,至少不是愚忠。

只要能安安稳稳做学问,为谁效力问题不大。

李通和陈到则是出身问题,正常出仕可能会很难,问题周边几个势力都看出身。

难得听说这里不看重出身,就想过来碰运气。

对于李通来说,他是游侠出身,有一帮跟着他的兄弟。

昔日甚至霸占郎陵县,已经算一方诸侯。

只是很清楚,他这样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

首节 上一节 59/3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亮剑杀敌,我是军阀之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