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魏芳华

大魏芳华 第122节

相互见礼之后,蒋济也是神情复杂、看了一眼司马师,仍然问道:“传闻是真的?”

司马师尴尬道:“哪种传闻?”

蒋济道:“许昌三天丢失,丧师数万。”

司马师没说话,算是默认。

蒋济见状,脸色一变,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他心急火燎地亲自来太傅府问情况,估计正在懊恼!

前些天司马懿请蒋济、给青徐都督胡质写信,叫胡质调集兵马从东面围攻叛军。蒋济原本是不太情愿的、还想装病,后来司马懿亲自上门,他才勉强答应。

蒋济虽然一向表现得比较中立,但毕竟与司马懿的交情不一般。当初蒋济做护军将军的时候,明码标价卖官,童叟无欺的价格表目都已经流传到了里坊之间。司马懿问他,他竟然说洛阳|物价高、所以价格没商量。结果都督中外诸军事的司马懿,也没拿蒋济怎么样。

这回叫蒋济写封信、司马懿亲自上门相求,他总算拉不开面子,只能同意。

不过现在蒋济可能也感觉到、洛阳的形势不太好,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从蒋济的脸色就看得出来。如此煞白难看的脸,如果前几天他装病的时候是这副模样、那几乎没有人不信。

“那该如何是好?”蒋济终于问出了一句。

没人能回答他的问题。

以前故作中立的人,总有原因,现在蒋济就似乎并不关心司马家,只顾着自己是否晚节不保。

司马懿犹自看桌案上的图纸,头也没抬一下。

许昌城丧师失地,这么多人参与、这么大的事,不仅会在洛阳传开,还会迅速传到各地去。原先还对各地都督有所期待,现在那些人必定会继续观望。

像荆豫都督王昶,他是因为司马懿推举而做的官,可以说欠着知遇之恩,后来王昶取代夏侯儒、升任荆豫都督也是司马懿一手促成。

但王昶也与王凌从小关系很好,把王凌当作兄长。此人除非被逼无奈,或者形势十分明朗、顺风表明一下姿态,他多半不愿意掺和这件事,毕竟对兄长落井下石、对名声不利。

还有靠近庐江郡的太守王基,做王凌的属官出身的人,到现在一点消息都没有,多半也打算按兵不动。

最近吴军在荆州攻击相中,又正好给了王昶借口。王昶不太可能出兵相助了。

而青徐都督胡质一向谨小慎微,虽然走的是蒋济推举的路子,但情势如此,光凭蒋济一封信,要胡质在这种时候出兵、可能性也不大。

许昌之役的影响,可谓是相当糟糕!

地方上唯一出兵的人、竟然是石苞,司马师力排众议提拔的人。当初司马懿很不喜欢这个人,因为石苞极其好色,私德很差,没想到到头来、只有这么个人最靠得住。反倒是那个不好色的秦亮,却忽然给了司马懿一记暗棍。

石苞已经率军进入谯郡,可以从侧翼威胁叛军粮道后路,但终究是势单力薄。要产生重大作用,还得王昶、胡质出面才行。

还有郭淮,与司马懿的关系不错。但郭淮又是王凌的妹夫,见势不对,不在背后捅一刀便算不错的。

所以当初司马懿刚对付完曹爽,首先想到的就是王凌,便是因为预见了如今的局面!

但凡与司马懿关系不错的人,多半也跟王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有事,很多本来用得上的人、全变成了骑墙观望者。

此时司马师的神情也十分紧张,一双大眼睛凸出,几乎因为这件事惊吓得、眼珠都要鼓出来似的。他若不是司马懿的儿子,不管什么原因、出了这么恶劣的事,早拖出去砍了。

但事情的严重性远不止如此。

司马懿不禁暗道:河内司马氏,多代人积攒的基业,难道就要因为秦亮这么个二十余岁的竖子、而毁于一旦?

司马懿沉住气,看着图沉思良久,忽然道:“许昌一失,从秦亮最近的行事来看,叛军可能会直接进军洛阳。”

7017k

------------

第二百三十一章 妇人的道理

六安城的空气潮濕。昨夜下了雨,今早已经雨停,不过太阳没出来、地面仍旧湿润。

秦胜夫妇已经搬到了郡府内居住。秦胜行太守事,掌庐江郡太守印,留守六安城。

最近半个月六安城是人来人往,有从各地聚集的屯兵,准备好之后便会立刻沿沘水北上。也有从淮南郡陆续调来的屯兵南下,代替原先的人马戍守六安。兵马由都尉劳鲲统领,不过诸事决策者、还是秦胜。

秦胜一大早起来,便是要去城西、送最后一批庐江郡屯兵出发。

张氏已经先起来做好早饭了,她会操持一切家务,但嘴上也不停,见面就开始埋怨起来:“不知道这个行郡守事,能当多久?现在吃几顿好的,便等着吃断头饭罢!”

秦胜皱眉道:“一大早说这些做甚?”

张氏道:“还不能说了,造反不得诛三族?”

秦胜道:“不是与汝说过,此乃勤王。”

这时大小两个儿子也来了,看了一眼案上的粥菜等食物,只能先向秦胜行礼。秦胜坐到上位,拿起筷子放在碗里搅了一下粥、表示先动了筷子。两个儿子立刻便伸手去抓麦饼。

张氏嘀咕道:“败了就是造反。”

秦胜无言反驳,顿觉识不了几个字的妇人、有时候说话还挺有道理。

秦胜只得语重心长地说道:“当初我们与太原王家联姻的时候,汝笑得那么欢。得好处的时候笑,现在王家要起兵,汝还能哭丧着脸说、与王家没有干系?”

张氏蹙眉道:“我怎么听说,起兵是仲明的主意?”

秦胜不耐烦地说:“王家势力太大,司马家掌权,不会放过王家。起不起兵,都只能活一家!汝去怪仲明,便是以为坐以待毙更好?干大事便是如此,我们秦家得做大士族,不然只能颠沛流离,逃往吴国。幸好仲明把我们叫来了庐江郡,不然在冀州、想跑也没地方跑!”

夫妇二人悻悻不乐地吃过了早饭,张氏麻利地给秦胜拿出了官服,又给两个儿子收拾好、叫他们去前厅庭院那边读书。她一边做着事,一边还在埋怨。

两人走出房间,穿过偌大的内宅庭院,刚出门楼,正好碰到了王康家的妇人董氏。现在王康已经做官了,但张氏可不管那么多,立刻把董氏呼来喝去,叫她去找些奴仆把内宅打扫一遍。

董氏也不敢顶嘴,只能应诺。

就在这时,六安县令陶文来了。陶文又急又喜,笑起来两腮的皱纹更多,“贺喜府君,大喜!”

两个妇人听到这里,都没有马上离开,站在原地看着陶文。

陶文接着道:“秦将军率精兵进军许昌,三天便力克许昌!司马师仅以身免,损兵折将数万众!”

秦胜听罢愣了一会,高兴道:“甚好!”

张氏也憿动道:“许昌离洛阳不远啦。”

秦胜点头道:“很近,勤王可能要赢了!”

张氏怔怔道:“仲明什么时候打仗这么厉害的?”

陶文看了一眼张氏,拱手道:“张夫人不闻儒虎之名?芍陂之役、秦川之役,秦将军早已名闻天下。”

张氏瞪着眼睛、用力点头。

连一旁的董氏也小声道:“我在平原郡时,便知秦将军有大志,必能福泽百姓。”

陶文叹道:“三天下许昌,简直叫人难以相信!”他稍作停顿,又向秦胜揖拜道,“府君可安心矣,而今只需静待前方捷报。”

秦胜道:“仲明嘱咐我守好庐江郡,我不能懈怠。”

陶文立刻说道:“府君勿虑,吴国有瘟疫,一时无法北上。仆还叫人去打探过,西面安丰郡的王基、兵屯还没召集,半个多月以来、一直按兵不动。此时王基听到许昌的消息,更不会打我们庐江郡的主意。”

秦胜听到这里,随口道:“陶县令挺有见识,做县令可惜了。”

陶文忙弯腰道:“不敢当,不敢当。仆能得府君赏识,真乃三生有幸阿!”

据说陶文是陶谦的曾孙。陶谦很早以前做过徐州牧,也是一方诸侯人物,但得罪了曹操,陶家后来就衰败了;儿子孙子都没人要,一家人四处漂泊。王凌的结交确实很广,不知道从哪里、把陶谦的曾孙给找了出来,弄到六安做了县令。

这些大族的后人,就算败落了,却还能读书识字、而且爱去打听各种各样的人脉关系。

果然陶文继续道:“勤王军已在豫州获得了大批粮食,我们在后方不用筹集军粮。但秦将军麾下的屯兵家眷,全在庐江军,一旦庐江郡有失、必然影响军心。最近的威胁就是西边的王基,不到一百里,便能攻略阳泉县、安城等地。故此仆早就盯住了王基。

不过王基是王都督的属官出身,深得王都督厚爱,后来他又做过曹昭伯的属官,必然不愿意轻易与扬州为敌。此番秦将军在许昌大胜,我们反而可以派人去拉拢王基、以为庐江郡左翼屏障,则可万无一失!”

秦胜听罢点头道:“甚好,便依汝之计,写好书信,我来用印。”

陶文拜道:“喏。”

张氏忽然问道:“勤王赢了会怎样?”

陶文忙躬身答道:“洛阳那些尊贵的妇人们,在张夫人面前都得殷勤讨好。仆等的前程,亦指望府君、夫人美言。”

秦胜不再理会两个妇人,带着陶文便往马厩那边走。没一会,都尉劳鲲也找了过来,又说了一遍许昌的大捷,听说秦胜等人要去送军队出发,便也跟了过来。

几个官员带着随从,骑马出六安西城。

众人来得迟了一点,只见沘水上的船已经升帆出发了,大路上的成群步骑已在行进、仿若长龙,人马车辆过后,路上便是一片烂泥。

兵屯第七部的部校尉是张猛,是个腰粗膀圆的阔脸莽夫。据说张猛以前做过中外军的部曲将,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仲明收到了麾下。

张猛带着几个部将过来拜见。秦胜遂叫人拿来酒坛和碗,亲手倒酒给将领们践行。

秦胜大声道:“前军将军秦仲明三天攻下许昌,尽灭司马师数万众。愿张将军等一路顺风,尽快赶到前方,旗开得胜!”

大路上听到了说话的将士们,顿时大受鼓舞,呐喊声此起彼伏:“胜!胜……”

张猛扎巴了一下嘴,端起酒碗道:“有军法、行军布阵期间不得饮酒,但今日正逢喜讯,又是秦府君亲自相送,仆不敢推辞,干了!”

秦胜也先与张猛对饮了一碗。二弟仲明不善饮酒,但秦胜的酒量特别大,在平原郡官场早就练出来了,今天一早,他便打算与在场的所有人、一人干一碗。

就在这时,路上的人群、河上的船帆忽然变了颜色,一下子笼罩上了橙黄的光辉。秦胜转头一看,东边的朝阳已经从云层里冒出了头,天地间仿佛倏地明亮了几分。

7017k

------------

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河之险

王凌还没把兵屯完全聚集成军,形势已经发生了大变。

都督府上下一片庆贺,或是在庆幸。许昌之役如果战败,这场起兵勤王几乎就要结束了;胜了之后起码还有机会,而且比之前的局面更好!

劳精刚到邸阁,便脱口道:“不愧明公亲口称赞为儒虎,仆误会他了。”

数日前懊恼说、王都督应该亲自领前军的人,便是劳精。跑到洛阳去密告王广快跑的人,也是他。

此前劳精听说秦亮要攻打许昌、并有司马师重兵守备,他便急不可耐;其实劳精并不是太在意秦亮的资历、只因担心秦亮把事情搞砸。

毕竟他这种王凌的同乡、亲信,一旦王凌兵败,劳精等人肯定没好下场,多半得灭三族!

秦亮的丈人王广也马后炮般地说道:“仲明精通军谋,做事周全,若无准备,他必不会冒进许昌。”

王广起初也是反对起兵的,他主要认为扬州加上兖州二地,实力无法与洛阳相比。王广更倾向于与司马懿商量、以消除猜忌,用兵权换取家族生存。

毕竟王广很清楚,王家父子跟司马家不一样,王家只是想保住家势而已。如今天下有实力的大族、诸侯不少,司马懿难道能把全部士族都打掉?

王家上下,只有王凌挺在意官位和声望,但他已经七十多岁了,也就想再有个三公的位置、名望流传后世;而王广等几兄弟,连对官位都不那么执着。

所以王广认为,司马懿不是一定要赶尽杀绝。

但事已至此,既然王凌已经起兵,威胁摆到了明面上,双方更没有商量的余地。王广自然转变了态度,只能寄希望于战场上的胜负。

首节 上一节 122/2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家兄典韦,开局硬刚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