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芳华 第232节
妇人长得细皮嫰肉,看上去可能不到二十岁。她偏着头伏在案上,脸对着秦亮这边,正好能让秦亮看到她的容貌,醉酒后脸上浮现着一种惹人遐思的謿红色。她长了一张漂亮的瓜子脸,单眼皮眼睛、嘴唇稍薄,年纪不大竟有一股媚气,弯弯细长的柳叶眉下、眼睛闭着的,不然说不定更让人觉得妩媚。
吕巽道:“她是仆之弟媳徐氏,在家里说起秦将军时,一向对秦将军有仰慕之情。怎么喝成这样了?拙荆带她来的这里,仆去问拙荆是怎么回事。”
有点发昏的秦亮,一下子忽然似乎清醒了几分。眼前这美人已喝得烂醉,吕巽一走、只剩下孤男寡女二人,那怎么说得清楚?
秦亮不动声色道:“人都醉倒了,我看等下次有机会的时候,让仲悌(吕安)一起来坐坐罢,自然便能相识。”
吕巽忙致歉道:“仆不知道弟媳已醉酒……或许是她一个人在这里等着,只是无趣睡着了罢?”他说罢上前摇了几下徐氏。
徐氏果然悠悠醒转,半睁着迷离的眼睛道:“夫君。”
吕巽回头一脸无辜道:“人都不认识了。”
“欸……”秦亮见她要倒,下意识上前一步,反应还挺快地伸出拽住了徐氏的胳膊。徐氏竟软软地靠到了秦亮的身上,身体的触觉十分柔软,一股酒气夹杂着香味扑面而来。
吕巽见状,说道:“秦将军先扶着她,仆去见拙荆过来,过一阵好带她走。”
这下实在太明显,秦亮也不能不明白过来、吕巽是什么意思。
秦亮顿时心里有点纳闷,自己明明有不好女色的名声,为何吕巽还要送美人?关键是吕巽的这种方式,让秦亮觉得有点不适。
而且秦亮忽然想起来、那篇名垂青史的《与吕长悌绝交书》背后的故事,吕巽的弟媳好像受不了名节受辱、而自杀了!
秦亮赶紧把徐氏的上身放到木案上,意味深长地看了吕巽一眼,说道:“我们先走罢,一会叫人过来照顾她。”
吕巽听罢,只好说道:“仆一会把二弟(吕安)叫来,安排他自己的妻子。”
秦亮想了想道:“我看还是别惊动吕仲悌,叫汝妻先把徐夫人送回家就行。”
吕巽点头道:“也好。”
秦亮这才松了口气。徐氏这样明媒正娶的正妻,与那些小妾家伎是不一样的,她夫君容易因为这种事上头。此事还是别让吕安知道更好,免得节外生枝,让吕安猜忌多想。
两人走出厢房,秦亮忍不住拍了一下吕巽的肩膀,好心提醒道:“长悌的好意,我心里知道了。不过这样的妇人,卿要慎重阿。”
吕巽道:“仆当谨记将军之言。”
二人结伴回到宴厅,秦亮留意到、桓范正向这边张望。秦亮也懒得管那么多,他们之间的恩怨,关秦亮什么事?
秦亮重新入席,歌舞宴会照常进行。
------------
第四百一十五章 城楼传鼓声
卫将军府宴请宾客,居于深宫中的郭太后自然也知道。
除了大长秋的谒者令张欢、一向与卫将军府结交来往,郭太后的义妹甄夫人也去参加宴会了。郭太后十来岁就进了宫,多年来、她了解宫外的情况,大多都是通过别人的转述;还有宦官黄艳,几个月前已出任黄门监,仍然常在郭太后跟前、谈论洛阳发生的事。
甄氏是跟着黜妇吴夫人去的,她也没机会与秦亮相处。甄氏来灵芝宫之后,只能谈一些王令君的衣着之类的话题,女宾确实与王夫人呆一起的时间更长。
甄氏自己就很喜欢打扮,所以把王令君的服饰瞧得很细。
“她的里衬是白色的,镶边是秋白色料子、带着一点灰,并不扎眼。可这么简单的装饰,看起来却更显精致贵气。”甄夫人手里拿着碗筷,心思却不在食物上。
同席一起用晚膳的,正是郭太后与甄皇后。甄夫人却不管那么多,仍然在皇太后与皇后面前谈起了贵气。
那王令君、郭太后当然见过,而且在庐江郡时见面的次数还不少。郭太后觉得,王夫人穿什么根本不是重点,人家本来就生得美貌。而且王夫人的眉宇间常带着冷傲的神态、才会有那种气质罢,与衣料镶边又有多大的关系?
郭太后遂未搭腔。不过甄皇后倒似乎对卫将军府的事、很有兴趣,她一边吃饭、一边侧耳倾听,吃东西也不太认真。
就在这时,远处隐约传来了“咚咚咚……”的大鼓声音。
甄夫人循声看了一眼,说道:“呀,已经是酉时了,妾吃过饭之后,便得赶紧出宫才行。”
“是阿,应该是酉时的鼓声。”郭太后随口回应了一句。
洛阳城楼上的这种鼓声,通常是报时工具。不过有时候人们忘记了鼓声存在,忽然听到、偶尔会被惊一下,那声音确实就像出了什么事一般。
恍然之间,郭太后又想起了以前,当时做过的难言之事。甄氏曾与郭太后约定,在酉时鼓声响起的特定时刻与秦仲明幽会,并把郭太后穿过的里衬拿给秦仲明,好叫他心里想着郭太后。然后郭太后在那个时刻想象得到安慰。
后来郭太后在写给秦亮的密信中,也提到了鼓声时刻,她正在灵芝宫阁楼上,看到流水潆回、大雁远飞等意象。她当然不好意思在书信里写婬秽之事,所以比较委婉,只是暗示思念之情。
郭太后走神了一会,脸颊便觉发烫。好在大家都在吃饭,吃着热菜热汤,脸有点红是很寻常现象。
一时间她更觉得、时间愈发难熬,想想都有多久没见过秦亮了。
不过考虑到朝廷里微妙的平稳,郭太后似乎还可以继续忍耐。
其实郭太后一向都是谨慎自律、且非常能忍耐的性情。她经历过许多恐惧,见过可怕的事,明白虽然平淡乏味却安稳的日子、实际上很可贵。
便如同眼前的精美的杯盘中、细致烹饪的佳肴,连大米饭也是精挑细选的贡品。只因这样的食物,在宫廷中唾手可得,郭太后等人都没觉得饭菜多么有滋味。郭太后从瓷碗里挑起一小块菜丸、小口吃着的姿势,便不像很香的样子。
只有当失去这些、要饿肚子的时候,人们才会醒悟锦衣玉食的难得罢?
因此只要王家还是执政、秦亮还在小心维持局面,郭太后的表现便也十分谨慎。上次说过、要好生服侍秦仲明的许诺,她亦未找到机会,暂且只能食言了。
上回郭太后是先去东宫、然后换衣裳私自出宫,那个办法当然有败露的危险;幸亏运气好,才未走漏消息出去。
郭太后主要是情绪受到了刺激。当时的形势本来就很危险,大臣内侍又把毌丘俭的人马说得很厉害,她在压力之下、反而变得胆大,做事也没考虑太多。
如今在煎熬与压抑忍耐之中,郭太后自然地产生了一种直观的喜恶、对王家不满;大概因为王家还是最大的权臣,郭太后才会过得束手束脚,诸事都要忍。哪怕王家曾是盟友,郭太后对王家的信任感、仍然不如秦亮。
没一会晚膳就吃过了,甄氏没有继续逗留,有点匆忙地告辞,赶着要出宫回家。皇后见状,也与甄氏一起道别,离开了灵芝宫。
过了两天,宦官张欢又禀报了秦亮的事。
秦亮最近每天都会去军营,似乎在临时安排洛阳中军将士休假。洛阳中军有固定的规矩,四分之一的人休假,剩下的人都要在营中戍守、训练,或是屯田。
秦亮安排休假事宜,应是想在出发去雍凉屯田之前、先让将士们轮流回家休假一段日子。
防备姜维的事,郭太后当然也知道。却不知道秦亮这次西去,需要多久的时间。
想到此事,郭太后便心烦意乱。不过秦亮想寻找建立军功的机会,也是为了尝试获取大权、以后不用再担心王家的掣肘。郭太后只能继续等下去。
……不料在十月十五的朝会前,宫里忽然得到了一个消息。雍凉都督郭淮上奏,发现大量蜀汉兵出陇右、大举北伐!
秦亮之前就曾预测,费祎一死,姜维可能会再次北伐。但没有人料想到,姜维来得这么快!此时已经入冬,凉州那边的天气、只会比洛阳更寒冷。
此前朝臣集议时、大多人的看法,甚至是蜀军会在明年秋,或是后年春出动。
十五日朝会当天,许多官员都在谈论此事,秦亮反而没说什么。
只是在朝会结束之后,在太极殿广场中、秦亮见到宦官张欢,两人才谈论了一会西线的事。
秦亮并未预测过姜维北伐的时间,不过如今看来、即便预测时间也没用,显然洛阳中军已经来不及去增援雍凉。
二人交谈时,秦亮向皇室表明了态度,他不打算改变带兵出京的时间。
因为如果现在部署增援,等洛阳中军准备好出发、行军近千里赶往前线,可能战事都已经结束了;毕竟蜀军运粮也很困难,不能把战事拖得太久,只要没法占领凉州立足、蜀兵要不了多久就会退兵。
此役洛阳中军已经失了先机,若再临时改变时间、匆忙出发,没有什么好处。
不过到西线屯田的决策,经过了与王家商量、朝廷集议、皇宫诏令等过程,整个部署好不容易等待实施了,所以秦亮打算、明年春仍然要去西线屯田。
至于此次蜀国大规模北伐、怎么应对,只能看郭淮陈泰等人的能耐了!
连邓艾都不一定起到多大的作用。邓艾今年秋才从洛阳去西线,此时他或许连人都没认全,夏侯霸跑了之后凉州是个烂摊子,邓艾这几个月能重新部署好凉州防务、便能算做得不错。
事情在朝会上议论之后,洛阳的士族几乎都知道了蜀国北伐之事。
太常羊耽家自然亦已知情,他在去上朝之前就听到了消息。
毕竟侄子羊祜是卫将军府的从事中郎;妻子辛宪英的亲弟弟,也是卫将军府的军谋掾。大将军府、卫将军府这些地方,对于军务的了解,比朝臣还要早。
虽然秦亮也没猜中时间,但辛宪英仍对此事的评价很高。
弟弟来拜访时,她便在家人面前说道:“卫将军可称知兵,他只是得知了蜀汉大将军费祎遇刺之事,便提前预计到、姜维会大举北伐。如今西线的奏报传来,果然所料不差。”
丈夫羊耽也赞同道:“若只是随意推测一番,却不稀奇,秦仲明把看法拿到朝堂上说、便是另一回事。公诸于众之后,如果没有猜中,难免会让众人非议。秦仲明对于此事,必定很把握。”
弟弟辛敞则道:“我在卫将军府听说过一件事,当年芍陂之役,秦将军也提前一年多、便预料到吴兵要进攻。”他接着道:“不过两次都没有猜准时间。”
辛宪英道:“各国相隔千里、洛阳朝廷与之互无来往,这种事能事先有个大致判断,便已算得上是神机妙算。”
辛敞点头道:“姐所言甚是。”
最近两年,辛宪英对秦仲明的品评、几乎都不低;她可不是只说好话,有时候在自家人面前评价一些士人,也会说不中听的话。所以羊祜、辛敞陆续接受卫将军府的征辟,辛宪英并未反对……但之前她弟弟辛敞接受曹爽征辟时,辛宪英却不太赞成。
羊耽道:“姜伯约确是蜀汉主战派。年初蜀军刚来过凉州,没想到一年之内、竟出动两次。不仅洛阳诸公没想到,恐怕郭伯济也猝不及防。郭伯济正在长安、此时还得靠他的安排,但愿西线不会出什么问题阿。”
辛宪英与辛敞都随之附和。
蜀汉长期在西线进攻,数不清已经北伐了多少次,比国力更强的吴国、进攻还要频繁得多。然而以前蜀汉的每次攻击,都未能改变西线的大体形势。
从经验上看,羊耽等大魏朝臣,自然也认为这回不会出大问题。只不过结果未知之时,羊耽还是很关注、且有些担忧,人们对未知、难免会有如此心情。
------------
第四百一十六章 冬季薄冰
雍州刺史陈泰早已到陈仓了,雍凉都督郭淮也在途中、正在带兵赶去陈仓。
大军沿着渭水北岸的陆路行军,河上白帆如云,水陆并进、阵仗非常大。渭水上的船只都比较小、数量很多,辎重走水路运送,仍比陆路要省力得多。
昨夜气温骤降,渭水河面上、竟结了一层薄薄的冰,船只撞破薄冰,不断从河上传来“喀喀喀”的破碎声音。
姿势四平八稳的郭淮,也被那声音吸引了注意力,不禁侧目观望。
不过十月的关中,并没有到河水封冻的时候。郭淮常年呆在西线,当然很清楚情况。此时的冰面,只是昨夜骤冷的偶发情况。他回头看了一眼东边升起的太阳,估计稍迟一会儿,河面的冰块就会自行消失了。
就在这时,西北边的田垄上飘起了一片黄尘,有一队人马反方向在朝这边移动,但没有走河岸的大道。因为大道上此时全是军队步骑。
好在渭水北岸、仍属于关中平原,周围一马平川,道路四通八达,无论怎么走几乎都不会堵住。
南岸就是另外一番光景,仅仅隔了一条河,对面的地形就能看到明显起伏。今天天气好,目力所及之处,远处隐隐约约的黑影、如同乌云一般立在天边,便是秦川的山势了。秦川北麓、真的像是平地起山一般,山势来得非常急,但也因此显得分外壮观。
没一会郭淮就看清了旗帜,原来是雍州刺史陈泰、估摸是前来迎接郭淮的。
雍凉地区最有实权的官,此时就三四人。郭淮与陈泰自然是最大的,另外还有凉州刺史邓艾。不过邓艾此时不在关中,正在凉州州治武威郡,离长安的路程、比洛阳到长安还要远得多;邓艾应该还在捣鼓夏侯霸留下的人事。
除此之外,五品破虏将军、安南郡守王经手里也有一部陇右军兵马,毕竟安南郡是前线。
果然陈泰见面之后,立刻就说道:“安南郡王彦纬(王经)禀报,贼军数万分三路进袭。”他一边说,一边把厚厚的一卷竹简呈递过来。
郭淮见状,把马缰绳丢给随从,在旁边找了一块空地。随从士卒立刻在地上铺上了草席,郭淮这才不慌不忙地跪坐在上面,展开竹卷来看。
陈泰也只好跟着郭淮坐下来,稍安勿躁。
陈泰的五官很端正,脸部棱角分明,不过皮肤过于好了、比雍凉这边的武将们都光滑。毕竟是名门望族之后,他前半生必定过的是锦衣玉食的好日子。
相比陈泰父亲陈群在朝廷里的名望、可谓士族领袖之一,陈泰确实是远远不如其父。人脉、名望这种东西,往下一代传承时确实会大打折扣;陈泰显然不如其父会经营人脉。
在郭淮眼里,陈泰反而是在做实事的时候、比较精明强干。就像刚才见面,陈泰几乎连一句寒暄的话也没有,径直就说起了正事,有一种雷厉风行的作风。这一点倒有些像郭淮年轻的时候。
上一篇:三国:家兄典韦,开局硬刚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