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第492节

  “怎不早说?”

  “陛下不许打扰太后雅兴。”

  赵姬笑口大开,顺着侍女手指处,看到了负手而立的儿子。

  “赵高死了。”

  始皇帝为阿母倒上一樽美酒,再为自己倒上一樽,轻声道。

  说完话,拿起自己的那一樽酒,便要一饮而尽。

  一向好烈酒的赵姬没有和儿子共同举樽,抢下始皇帝手中的那一樽。

  “此酒是那竖子酿造,甚烈,你不好酒,便不要浪费。”

  始皇帝不喜饮酒。

  一饮而尽,酒入咽喉辛辣无比,赵姬哈了一口气。

  “死便死了罢,那竖子杀的?他想杀赵高不是一日两日了。”

  赵姬伸手去拿自己身前那一樽。

  始皇帝轻声道:

  “朕杀的。”

  手抓住酒樽,却没有拿起,赵姬凝神道:

  “赵高做了什么,造反?”

  “阿母的表现,和朕想的不一样。”

  始皇帝侧头观察阿母表情。

  “平淡了些。”

  赵姬拿起酒樽,再来一樽美酒下肚。

  “去势之人,身体残缺,欲望较寻常人更为炽盛。我曾对赵高全力施为,他毫无反应,我便知他所图甚大。只是他做事从未出格,对你也是尽心尽力。兼之那竖子一直盯着他,我便没有过多关注。怎么,今日来此,是怀疑赵高受阿母指使?”

  “不是。赵高一向与阿母往来密切,朕是怕阿母知道其死讯伤心。”

  始皇帝说着话,拿起酒壶继续斟酒,先倒满赵姬酒樽,再倒满自己的。

  “阿母一人饮酒何乐?朕陪阿母。”

  赵姬手盖在酒樽口。

  “饮酒不急,先说赵高做了什么事,要你亲手杀之。”

  始皇帝点点头,事无巨细得从胡妃之死讲到赵高之死,尽数说给阿母听。

  “该杀!”

  赵姬怒气勃发。

  始皇帝想要举樽,拿起酒樽的手微微用力,抬不起。

  赵姬死死按住了酒樽。

  始皇帝叹了口气。

  “话说完了,仍不喝酒乎?”

  “这样的人,你有甚感伤?”

  “朕没有。”

  “你是阿母身上掉下去的肉,你瞒不过阿母。你从小就不喜饮酒,便是重大节日也从不多饮。政儿,不要太过相信一个人,到头来伤的是你自己。今日赵高,来日嬴成蟜。”

  始皇帝失笑。

  “阿母多虑,朕不过是怕阿母独饮寂寞罢了。朕怎会为一个想要杀死朕,毁朕江山的贼子感伤?至于成蟜,朕已将他驱逐到了韩地,阿母勿忧。”

  “最好如此。”

  赵姬自饮。

  “今日来此还有一事,朕将效仿圣王尧舜禹汤巡游天下,看看大秦的大好江山,阿母可要一起?”

请假一天,做大纲!

  赵高死的早了几天,大纲小幅度出现了变化。

  今天白天一直在思索后续应该怎么去埋这些坑。

  逻辑上还没有理顺。

  所以,今天请假一天,让作者君梳理下大纲!

第360章 放朕起来,朕活劈了你!

  赵姬没有应下邀请。

  数年前,赵姬就走遍了九州,寻找诸多能人异士。为了对抗他夫君的另一个儿子,为了巩固亲生儿子座下的王位。

  她亲历百越,找到传说中的越女,以数不尽的钱粮为代价,邀越女相助。她到过滨海的稷下学宫,拜访荀子,请荀子出山。

  有些人应了她的邀请,有些人连见都不愿意见她。

  曾经,她跨坐在马背上狂饮烈酒,越喝越清醒,策马扬鞭继续旅程,疾驰一昼夜,马疲她不疲。

  现在,一坛子烈酒她便醉了,骑马骑不到半日,她就疲惫了。

  她老了,不想动了。

  人都说故土难离,她的故土早没有了。

  她的夫君也薨了十年,她在这世上唯一的念想,只剩她的政儿。她憎恨那个竖子,好些时候却认为那个竖子说的对极了——子女是阿父阿母生命的延续。

  居咸阳,被嫌弃,那她就在雍地这秦国祖地好了。

  政儿在时,能来看看她。

  政儿不在时,她就看着不远处的秦国都城,为政儿看家。

  她将由玳瑁,玛瑙,珍珠,琉璃环扣的金质凤冠拿给政儿。

  “物归原主,交予皇后。”

  看着政儿离去的背影,她穿着易于争斗的方口齐头履,紧身武士服,抽出腰间沧浪浪的宝剑。

  横劈,竖斩,前戳。

  赵姬很美,但持着宝剑劈撩点戳的她却没有几多美感。观者没有对其舞姿目眩神迷,而是心惊胆战惧剑临头。

  这不是舞剑,是上战场的杀人剑。

  持剑杀人不娱舞,是赵人的文化。

  赵人的文化。

  不是传诵千古的诗歌名篇,不是盖过帝王的巫觋鬼神,不是阴谋横生的政治权谋。

  是北拒匈奴战东胡,是西抗强秦,是南争魏韩,是东斗楚蛮,是尚武!

  命不保夕,不知何时身死的生活,让赵男好斗,让赵女放荡,让赵人略有得意,须尽全欢!

  屠刀加身,赵人不会畏惧地乞求饶命,哭哭啼啼泪流满襟。而会用力吐出一口唾沫砸在敌人脸上哈哈大笑,骂一句秦狗!楚狗!魏狗!

  亲子临行。

  一脸酡红的赵人赵姬,掌握三尺青锋。翻转剑柄,力贯剑身,剑锋破风,剑刃破空。不论挡在政儿面前的是人,是事,还是物,一剑皆斩!

  这是她对政儿的期望,祝福。

  一帆风顺的话,她说不出来。那么多六国余孽尚在,这趟巡行怎么可能顺遂,太假!

  始皇帝独自一人回转咸阳,为十八公子嬴胡亥换了一位新老师——大秦左丞相,法家巨擘,李斯。

  不清楚赵高死讯的李斯不清楚始皇帝这个举动意味着什么,也不愿意多想,想也不一定想的对,照做就是了。

  君上告诉他了,面对始皇帝的命令,不要脑补。

  换了一位新老师,嬴胡亥是很欢喜的。

  虽然这位老师会训斥他,会拿厚厚的戒尺打他的手心,会强迫他抄写律令一遍又一遍。

  但至少,新老师在他睡觉时不会在场念诵律令扰他睡觉,使他头痛。

  阿父也常陪在他身边,对他说的言语认真倾听,就像母妃那样。只是常常一脸威严很是吓人,还是叔父好,不板着脸。

  窗外的虫豸摩擦双翅,嗡嗡作响,少年开了小差,看着桌案上记载着《军律》的黄纸,眼前出现的却是叔父的笑脸。

  一声脆响,戒尺用力敲打在桌案上,吓了少年一跳。

  “收心!”

  李斯黑着脸训斥。

  还好今天始皇帝没有陪读,不然这戒尺就不是打在桌子上,而是打在少年的身上了。

  少年惊吓地看着新老师的刻板脸,觉得比这些背不完,学不会的律令还要可恨得多。

  叔父,你什么时候来看看胡亥啊?

  少年的愁,是读书多,是管得严。

  盖聂很少放鸽子,通风报信不是他的职责。

  他这辈子除了对剑不腻,做别的都提不起太大兴趣。

  咕咕咕~

  体型偏瘦,两只羽翅却强壮有力的灰鸽子叫的欢快。站在地上,一下一下地啄食剑圣掌中摊平的谷物。

  吃掉最后一粒谷子,它抖抖羽毛,带着足上绑着的信笺一飞冲天。蔚蓝的天空中多了一个黑点,黑点向东而去,越来越小,很快便消失不见。

  盖聂起身,从前那挺拔如青松,笔直如险峰的脊梁微微佝偻。

  “这不是你的错。”

  被始皇帝召见,说完政务本应出宫的吕不韦带着面具,站在盖聂身边,许久方言。

首节 上一节 492/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

下一篇:亮剑:从土匪到美械王牌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