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第541节
[便是皇弟,也不能与皇帝说这等戏言!此事大矣!]
他一紧张,与他心意相通地黑虎就也进入了战时状态,匍匐在地呲出獠牙,有常人巴掌粗细的虎尾不断当空挥舞,发出急促的咻咻声,有如软鞭空甩。
“竖子!”
始皇帝怒气冲冲,拂袖而走。
经过那皮毛沾在地上,随时准备扑击撕咬的黑虎旁边时,那黑虎竟畏惧地侧了身子让开道路。
待始皇帝走过黑虎两丈长身,这头通人性的畜生似乎才发现刚才自己不知不觉地所作所为,很是羞恼,扭过脑袋就要一声咆哮找回森林之王的颜面。
亏得头上主人眼疾手快,大力按按虎头安抚住。
赵公明回首望着比自己这个练气士更云淡风轻的一众人等,再望着不需要施法,也能看到身周帝王气运环绕的始皇帝。
在赵公明眼中,始皇帝已是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色彩漆黑如墨,喷薄而出九丈之高犹如地水逆流的帝王气,在空中飘舞不休,化为一只玄鸟仰颈长啼。
那玄鸟微微低首望向赵公明,竟似有生命一般。
赵公明不敢再视,扭头避视,回望着无动于衷毫无惧色,浑然不知刚才自己威胁皇帝要杀人夺权的嬴成蟜。
他苦笑一声,薅着座下黑虎毛发,有些不明白不过是十数年未出终南山而已,又不是数百年,当今世道怎么就变成他无法理解的样子了。
一统天下的皇帝气到周身气息奔涌化形,却只是骂了一句竖子,这太不符合常理了。按照他未避世前的经验,这不杀人就已经是宽宏大量了。
从何时起,刺王,篡位这等言语也是可以随意戏言了?
要不是赵公明望到嬴成蟜,始皇帝的气截然不同,说嬴成蟜是始皇帝炼就的身外化身赵公明都信。
虽然那物事赵公明只在古籍上看到过夸张描述,和列子御风而行一样,只有修炼结果没有修炼过程。
华山很险。
断崖千尺,形如刀劈。
眼睛往下看,白茫茫的一大片,云树在万丈山坳底下,让人惊心动魄。
这座名山就像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神明,高高在上俯瞰众生,压根不想与下面的凡尘俗子见上一面。
始皇帝一行人上山之时根本就没有路,其令工匠施钩梯而登华山。
这也是当下站在华山山顶,人数极少的原因之一。
武功、心性、资格。
三者兼备,方才能够跟始皇帝一起站在华山山巅,一览众山小!
众人所在地是华山西峰。
西峰为一块完整巨石,浑然天成。
西北绝崖千丈,似刀削锯截,其陡峭巍峨,阳刚挺拔之势,酷似一朵莲花。
始皇帝着令章邯削出一块石碑,又着令书法最佳的李斯在这块石碑上刻字。
知道李斯记性甚佳,始皇帝也不拿笔,直接念道:
“传言黄帝时天下名山有八,华山居其一。黄帝常游华山,在此与神仙相会。
“朕登西峰,极目远眺,四周群山起伏,云霞四披,周野屏开,黄渭曲流,置身其中若入仙乡神府,万种俗念,一扫而空。
“仙气见得多,仙人未现一。朕观此地风景甚好,适宜居之,建华西宫。若有仙人落,见此碑文,当知此地乃朕之行宫,不可待!待则斩!勿要自误!”
李斯初开始写碑文时,还是神采奕奕,与有荣焉。
始皇帝口颂碑文,他记之,留于华山西峰之巅,这是天大的荣耀!是能够延享万年的清名!
他一气呵成,剑走龙蛇,其字迹亦如其人状态神采飞扬,有一种马上就要自石中飞出遨游九天的肆意。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他听到始皇帝最后一句话。
剑势骤降!
李斯骇然地望向始皇帝,秦剑失手掉落在地发出“当啷”一声脆响。
[陛下怎么……]
在始皇帝面无表情的威慑下,李斯颤颤巍巍捡起了利剑,深呼吸了几次。
狂乱的山风灌进他胸膛,带进去七分勇气。
勇气进入太多,他身体不得适应,剧烈咳嗽不断,咳出了三分懦弱。
他一咬牙,眼中再次出现那赌徒似的狠劲。
刻前面那些字都是单手的他,刻最后这句话换做了双手持剑,用比刻前面九十九字还要长一倍的时间,刻下了始皇帝口述的最后二十八字!
【若有仙人落,见此碑文,当知此地乃朕之行宫,不可待!待则斩!勿要自误!】
最后落款。
【始皇帝言!李斯篆!】
二十八字连同落款的七字,总共三十五字,与前面九十九字都是李斯一人所写,给人的感受却是截然不容。
若说前面九十九字是咸阳城中站在官吏最高点,意气风发最得意的左丞相。
后面三十五字就是初到咸阳城,不成功便成仁,押上性命赌上一切的稷下学宫一学子!
始皇帝近碑文,细观之,很是满意,赞道:
“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李斯写时大汗淋漓,写完后面红耳赤,却酣畅淋漓,大笑出声,拱手低首。
“多谢陛下赞誉!”
赵公明亲眼目睹这一切,只觉这一对君臣哪个都不正常。
但他并没有多说什么,他只是觉得这对君臣精神状况和神态欠佳,有些疯癫,而不是二人对神仙的态度。
他赵公明虽是神仙家门生,却从未觉得人便低一等。
“章邯。”
始皇帝唤道。
“臣在。”
章邯恭敬应声。
“要咸阳出人,朕要在这里。”
始皇帝跺了跺脚下莲花形状的浑然一体大石块,这块大石块巨大无比,一眼望去至少有千丈方圆。
“修建华山西宫,夏来避暑。”
“唯!”
章邯应得很大声。
军人,唯命是从。
“走了。”
始皇帝领头下山。
嬴成蟜从悬崖边走下,走到石碑前,摸摸刚刚刻好还有热度的碑文,会心一笑。
“君权神授是过去式了。
“从今往后,再也没有天子了。”
他那位已是千古一帝的皇兄和他一样,不信天了。
正当嬴成蟜要下山巅之时,赵公明突然出言叫住。
“长安君请留步。”
嬴成蟜止步,灿烂一笑,露出八颗牙齿。
“赵先生还有何事?”
斑斓黑虎驮着赵公明缓步走来,但虽说是缓步,可黑虎两丈身躯,它的一步顶上常人八步,三步就到了嬴成蟜身前。
“若我所看没错,长安君所修的武功,是《黄帝》。”
“看?”
嬴成蟜敏锐地抓到了赵公明所说的“看”字。
正常来说,就是双方交手打斗数十回合,也很难辨别各自功法。
内力因为功法原因会有着各种表现,比如魅功的内力主要是魅惑,辨别功法种类不难。
但想要凭借内力辨别所学功法,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而嬴成蟜从未在赵公明眼前动过武,赵公明却看出其功法,这令嬴成蟜有些惊异。
[这道士有些门道。]
“不错,我练的正是《黄帝》,你这道士还蛮厉害的。”
“道士?”
这些轮到赵公明惊异了。
他蹙起黑色粗眉,不解道:
“我乃练气士,修阴阳与神仙,说是阴阳家也可,说是神仙家也对,但与道家确实没什么联系,不知长安君这道士二字从何而出?”
嬴成蟜眯着眼,看赵公明神情不似作伪。
他回想起前世那些将眼前骑黑虎的赵公明供奉为武财神,尊称赵元帅的茅山、龙虎、武当等诸多道士,心间有了答案。
或许后世的道教正是出自神仙家,阴阳家,而与道家没什么关系。
仔细想来,道家、道教除了都有一个道字,似乎确实没有多少相同之处。
“这不重要,方才赵先生说是‘看’出小子修炼《黄帝》,不知怎么看的,这叫住小子又是做甚?”
“此非是我藏私,你不修神仙,如何‘看’,说与你听,你也是听不懂的。叫住长安君,是想告诉长安君,此地或许有长安君的机缘。”
赵公明望着石碑上,李斯刻下的“黄帝常游华山”六字。
“黄帝在此会不会神仙,我不知道。但黄帝常来华山一事,却是典籍所载,不会有错。若《黄帝》真是黄帝修炼的功法,那此地或许有突破之秘密。
“有天就有地,有阴就有阳,万事万物都是相生相克。《黄帝》只藏精蓄精,有阳无阴,以不破童子之身一路横行,刚猛无俦,此不合道也。”
上一篇:从嬴政开始:历代皇帝陆续降临
下一篇:亮剑:从土匪到美械王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