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第26节

“有什么好准备的,老夫是去赈灾的,又不是去游玩的,带两套换洗衣服和几本路上打发时间的书,再带一名照顾我饮食起居的下人,足矣。”

“袁老,恭喜您入阁呀!”

“下官早就说了,像您这等才智,朝廷是不会轻易让您致仕的,您看,这才休息三个月,朝廷就让您入阁了。”

崔明正待说话时,一名头戴乌纱帽,身穿青色、胸口绣着鸂鶒常服的青年男子进入庭院。

“子方,此一时彼一时,陕西旱灾,数十万百流离失所,更有数地起了民变,老夫就算是想不去都不行了。”

袁可立叹息了一声,放不下灾民是一回事。

平党争和收广宁却是关乎大明国运的事情,这是他毕生的夙愿,他作为三方战略的布置者必须要亲自参与。

“子方,老夫就要立刻去陕西了,这睢州县你可要打理好了。”

“阁老放心,下官一定会按照您老制定的方针严格执行,下次您回来,这睢州一定会更好。”

“好!”

袁可立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朝着崔明道:“崔总旗,走吧!”

马车缓缓驶出庭院,院外已经站满了得到消息的百姓,他们或老或少,或贫或富。

但每一个人脸上的表情都极其肃穆,泱泱数百人聚集在一起却没有发出丝毫的声音。

第36章 御马监的现状

“袁老,此去西安山高路远,您还是坐我这马车吧。”

城中清风酒楼的老板陈一清站了出来:“您老别拒绝,您年事已高,路上休息好了,到西安才能更好的投入救灾,我这也算是间接为陕西的父老乡亲们做点贡献了。”

“陈兄说的对,袁老哥就不要拒绝了。”

有一位年长者站了出来,朝着锦衣卫总旗崔明道:“这位大人,这是一百两银子,算是我的一点心意,麻烦您代我们睢县的百姓们一路上照顾好袁老哥,

这是我们兄弟情谊,不算行贿吧!”

“袁老,这是刚煮好的茶叶蛋,您带着路上吃。”

“袁大人,这里是刚出笼的包子和馒头,还热乎着,带几个吧!”

“老哥,我是开成衣铺的,别的没有,衣服倒是有不少,现在已经入冬,您去陕西又要外出,老兄弟我送您一件大氅,挡挡风寒。”

……

一位又一位百姓站了出来,送什么的都有,袁可立站在马车上久久不语。

崔明骑在马上满是感慨,若不是爱民如子,百姓又怎会如此爱戴。

“阁老,您收下吧,几位说的对,您老不比我们习武之人,皮糙肉厚的,等陕西结束后,我会如实禀报朝廷,相信陛下不会为了此事计较的。 ”

崔明劝了一声,袁可立沉默了一下,随后朝着四方拱手道:“老夫谢过诸位老兄弟了。”

足足了用了半个时辰,马车才走出小小的睢州县城,而后渐渐消失在睢州县城百姓的视线中。

同一时间,东暖阁内,崇祯站在硕大的大明王朝地图前。

“大伴,按时间算,传旨的人应该到睢州了吧?”

“回皇爷,按照规定,翰林承旨的人最迟也要在今天晚上酉正时刻进入睢州县城。”

“大伴,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陕西民变的那部分百姓接到朕的圣旨后誓死不投降?”

王承恩浑身一震,过了几息后低声道:“皇爷,有袁阁老在,还有朝廷调拨的两百五十万两白银,陕西大灾和民变都不是问题。”

“或许吧!”

崇祯不置可否的回应了一句。

前世陕西民变的时候,朝廷派的是杨鹤为三边总督,朝廷也是以招抚为主,但最后失败了。

随后陕西境内宛如地狱般,连续十四年天灾不断,民变席卷整个陕西省、山西、河南、甘肃、宁夏等地。

崇祯元年的时候,民变的军队就已经达到了六万人,随后什么牛鬼蛇神都出来了,闯王、紫金梁、满天星、蝎子块、撞塌天、混世王等三十六营。

“若是招抚失败,那就别怪朕狠辣无情,拼着边镇承受外敌入侵攻击,朕也要直接调大军覆灭了你们。”

崇祯盯着地图的眼睛杀机毕露。

攘外必先安内,这股民变就像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

他不能因为这些人是大明的百姓,就心软,要知道这起民变极大的消耗了大明的军事财政、精力,最终导致了建奴入关,数以千万计的百姓被屠杀了。

与数千万百姓比,这几千人就不算什么了。

“希望袁可立给力一些,不要重蹈杨鹤的覆辙,否则朕真的要举起屠刀了!”

崇祯内心暗自感叹了一句,随即问道:“秦良玉到哪里了?”

“皇爷,早上汇总的消息,秦将军的白杆兵已经到汾阳了,距离北京城还有半个月左右的路程,和秦将军预定的行军计划是一致的。”

崇祯轻轻的出了口气,藏在袖中的手狠狠的握紧了几次,暗道再忍半个月。

“皇爷,这是奴婢这段时间调阅御马监卷宗的一些情况和想法,请皇爷过目。”

崇祯刚半躺在软塌上,方正化进了东暖阁,将整理好的卷宗双手递给了崇祯。

崇祯没有翻看,继续道:“你直接汇报吧!”

方正化靠近了一步,轻声道:“皇爷,经嘉靖初户部查勘,御马监下有马房二十处、牧场五十六所,共占地二万四千余顷,相比正德初年,下辖的牧场扩大了四倍有余,但牧场的马、驼、驴等只有三千九百头。”

“天启六年,御马监下辖的牧场等只有一万四千余顷,牧场的马、驼、驴等不足三千之数,这百年间,御马监内的人、一些皇亲国戚、勋贵士绅侵占牧场一万千余顷。”

一顷等于一百亩,一亩等于六百六十六平方,一万四千顷折算下来就是边长都是六十里的正方形,却只养了三千头马,何等的浪费。

崇祯听完没有发表意见,而是问道:“说说御马监财政和腾骧四卫的情况。”

“皇爷,御马监管理的皇庄、皇店共计八十一处,如果正常运转,年入白银在四十四万两左右,从天启元年开始到现在,每年不足十万两。”

“腾骧四卫满编是22400人,现在腾骧四卫记录是三万人余人,但奴婢调查过,实际不足一万两千人,且战力虚浮,比奴婢在京营中厮杀的那部分人好一些,但也有限。”

“御马监掌印太监刘应坤是魏忠贤的人,御马监内其余从属中有一大部分都是魏忠贤的人。”

“但腾骧四卫并没有想象中的糜烂,四卫指挥使只有一人依附了魏忠贤,其余三人还是忠于皇权的,但也贪腐了不少。”

崇祯脸色终于变了。

如果说牧场等被侵占,这都不算什么,大权在握时,追查回来就是了,将贪污的人抄家灭族还能充实一下内帑。

贪污万顷牧场,抄出五百万两白银,不算过分吧!

但没有想到天子亲军,号称禁军中的禁军的腾骧四卫,竟然会腐败到如此的地步,吃空饷、冒名顶替、战力虚浮、依附权势。

天子亲军都如此,更何况九大边军和驻扎在各地的卫所军了。

过了好一会儿,崇祯才平复了下来:“你若是接手打算怎么做?”

方正化脸色开始在纠结、惶恐、愤怒、豪情等之间转换着,犹豫了足足近盏茶的功夫,脸色严肃了起来,似乎是有了决定。

跪倒在地,头紧紧的贴着地面,颤声道:“承蒙陛下信任,臣接下来的话有些大不敬,请恕臣无状!”

第37章 陛下,大明的脊梁断了

“朕恕你无罪,讲吧!”

崇祯这会儿好奇心也被方正化勾起来了,他倒是想听听方正会说出哪些大不敬的话来。

跪在地上的方正化深深的吸了口气,沉声道:“陛下,大明的脊梁断了!”

一句话,直接将一边候着的王承恩吓得一个哆嗦,连连给方正化使眼色。

心里却是暗自吐槽,皇爷让你谈谈自己的想法,不是让你挑刺的。

你说大明脊梁骨断了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你是想让陛下打断你的脊梁骨吗?

反观崇祯,则是脸色如常,似乎没有听见这句话一样。

“大明的老一辈们已经被也先、建奴打怕了,没有了丝毫的进取之心,也没有了敢战、必战的信念。”

“陛下,我大明王朝疆土广阔,外敌也不少,但最大的敌人是辽东的建奴。”

崇祯眉头一皱,让方正化谈想法,怎么又扯到外敌上去了,但他还是耐着性子反问道:“依据呢?”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祭告天地,起兵反明,这七大恨就已经说明了建奴的决心了,

而后数次进攻我大明王朝,越打兵力越多,战力越强,劫掠越多,所以,奴婢就料定建奴一定是我大明的心腹之患。”

崇祯心中一震,脸上却不以为意的表情,并反问道:“那又如何,辽东有孙承宗修建的关锦宁防线,

大城九座、堡垒四十余座,兵力十余万,区区建奴那几万人马不挂齿!”

“天真!”

崇祯话音刚落,跪在地上的方正化瞬间挺直了身体:“陛下,奴婢虽然不知道孙阁老最终的目的是什么,但奴婢是习武之人,知道久守必失的道理。

民间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战争也是如此。

我们是有城堡固守,但没对应的野战骑兵,他们完全可以用无尽的骚扰战术,每一次进攻我们都会耗费无尽的资源,而他们仗着骑兵的速度,损失会非常的小。

如果我大明朝局稳固,赋税年入五千万两,这种战术自然是可行的,可现在呢?”

崇祯没有回应,转身走到挂着的地图前,盯着山海关外的关宁锦防线,心中感慨万千。

后世对这条防线褒贬不一,有人说这条防线是明朝最重要的防线,因为他大大的阻挡了建奴入关的时间,一条防线耗死了建奴两任主人。

也有人说这条防线是明朝的的马奇诺防线,看似强大,实则满是漏洞。

仔细想一想就明白了,哪朝哪代哪个国家的防线会与敌人进攻路线重合在一起或者高度的平行呢?

对于一个势必要入侵的敌人来说,这种防线就是在逼着他们找其他的方法。

果然,崇祯二年,黄台吉率兵绕道蒙古,避开锦宁防线,从长城的龙井口和大安口进入,攻占遵化,直指北京城。

在崇祯的看来,孙承宗建立关锦宁防线是进攻的同时兼顾防守,既防御建奴的骑兵,也作为日后收复辽东地区的屯兵点。

这也是他想重招孙承宗入阁的一个主要原因。

可这个防线有一个极大的缺陷,那就是方正化所说的,关宁锦防线的大本营是明朝廷,朝局不稳,财政不足,而这条防线却是极其烧钱。

财政持续恶化,为了保证不会兵变,不得不向民间伸手,导致流民起义。

可以说关宁锦防线就是大明的累赘,加速了大明王朝滑向无底深渊的速度。

其实,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方正化开始所说的,大明的武将勋贵们的脊梁断了,被瓦剌、后金打怕了。

首节 上一节 26/2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之民国谍中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