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朱慈烺:我不做亡国太子

朱慈烺:我不做亡国太子 第218节

听到管家的话,杜兴学也是心中大惊!

“嗖”的一下从座位上坐了起来!

“什么?哪里来的官兵!”

杜兴学神情慌乱,还没等管家答话,范能仁已经带人冲了进来!

“杜都督,跟本将走一趟吧!”

杜兴学一看来人是太子身边的将军,内心稍定,毕竟太子曾当众说过,给他一个机会!

“这位将军,不知太子殿下找本都督有何事?”

杜兴学换上一脸客气的笑容!

范能仁直接说道:“杜都督,随本将走一趟不就清楚了!”

范能仁一边说话,一边向身后的士兵挥手!

四名士兵见状,立刻冲向杜兴学,没有给他任何反抗的余地,架起杜兴学便向外走去!

杜兴学自然知道反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能随着范能仁而去,准备见到朱慈烺后,再做打算!

可惜,杜兴学不知道的是,他根本没有机会再见到朱慈烺,而是被范能仁直接丢进了大牢!

任由杜兴学如何喊冤,也没有人任何人搭理他!

高名衡得到守城士兵的汇报后,得知了有五千亲卫营士兵进城,他心中疑惑,担心发生了什么大事,连忙来到蕃台衙门求见朱慈烺!

朱慈烺见了高名衡!

“殿下,不知城中有何事发生,臣闻言有大量士兵进入城中!”

高名衡行完礼后开口问道!

朱慈烺没有回答高名衡的问题,虽然他知道高名衡也是为了工作,但是朱慈烺作为当朝太子,做什么事情,还没有必要向高名衡一个巡抚汇报!

“高大人,你来的正好!本宫正好有事要找你!”

高名衡见朱慈烺并未回答自己的问题,也不敢继续追问连忙说道:“殿下何事请讲,臣定尽力办理!”

朱慈烺点了点头:“高大人,本宫意欲在河南全境推行赈灾十策,你看如何?”

高名衡一听,心中一惊,赈灾十策他是听说的,自然也明白这赈灾十策对于河南的百姓来说是天大的好事,但同时也触动了地主豪绅的利益!

别的不说,所有老百姓都去做工挣钱,最后都分上了田地,先不说有没有那么多田可分,老百姓都有事做,有饭吃,那地主豪绅的田还能租给谁种,没了种田的佃户,地主老爷去哪里收租赚银子!

俗话说的好,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你朱慈烺的赈灾十策断了地主豪绅的财路,人家怎么可能乖乖就范!

“怎么,高大人这是不认同本宫的赈灾十策?”

朱慈烺见高名衡久久不说话,声音不悦的问道!

高名衡闻言收回思绪,也没有任何遮掩,直言说道:“殿下,河南多藩王,这赈灾十策不知道诸位藩王如何想?”

高名衡很聪明,他知道朱慈烺手段强硬,对付一般的地主豪绅应该不成问题!

可是,藩王那是地主中的大地主呀,想推行赈灾十策,怕是先要解决这些拦路虎!

第349章 破局(三)

朱慈烺听了高名衡的话,眉头也是一皱!

高名衡说的不假,河南多藩王!

整个河南省从大明朝开国至今有藩王有九位,分别是第一位洛阳福王朱常洵,当然了这位倒霉的王爷已经被李自成做成了福禄宴,已经死的不能再死了,虽然他的儿子朱由崧世袭了王位,但是已成不了什么气候,自然也无法反对朱慈烺的赈灾十策了!

第二位是开封周王朱恭枵,朱恭枵前几天曾来求见过朱慈烺,朱慈烺当时没有见,已经说过朱恭枵是开封城最大的地主,开封城内有一半的产业都是周王府的!

第三位是南阳唐王朱聿键,这位老兄也是牛人,崇祯九年,多尔衮率军杀到了北京城周边,唐王朱聿键上疏要率军进京勤王,遭到了崇祯的反对和斥责,但是朱聿键不服,仍然带着数千人从南阳发兵,崇祯知道后大怒,严令朱聿键返回封地,朱聿键无奈只好率军返回南阳,事后朱聿键被崇祯贬为庶民,现在还关押在凤阳皇室监狱!

第四位是彰德的赵王朱常?,第一代赵王是朱高燧,朱瞻基登基后,平定了他二叔朱高煦的叛乱,当时有大臣建议,把朱高燧也一并抓了,朱瞻基没有这么做,但这也吓坏了朱高燧,从此之后赵王一脉中规中矩,默默无闻!

第五位是怀庆郑王朱翊铎,郑王一脉没啥好说的,老实本分,还难得出了一个大明著名的律学家、历史学家、音乐家朱栽堉!

第六位是汝宁崇王朱由樻,也已经被朱慈烺解决了,不是问题!

第七位、第八位分别是徽王、伊王,这两位王爷比较倒霉,在嘉靖朝就被废了!

第九位是卫辉潞王朱常淓,潞王一脉也是一直默默无闻,直到了崇祯死后,朱常淓曾一度监国,后来被清军俘虏杀害!

总结下来,虽然河南有九位藩王,但是死的死,废的废,如今也只有开封周王朱恭枵、卫辉潞王朱常淓、怀庆郑王朱翊铎、彰德赵王朱常?四位藩王可能会反对朱慈烺的赈灾十策!

朱慈烺在心中琢磨了一下,觉得问题不大,毕竟要想重振大明朝,藩王问题肯定是要解决的,那自己就先在河南动手,服从自己赈灾十策的还好,不服从的藩王就不要怪朱慈烺不念及血脉情分了!

“高大人,藩王问题不需要你考虑,你就告诉本宫,赈灾十策如何?”

心中打定主意之后,朱慈烺再次问向高名衡!

高名衡一听这话,就知道眼前这位当朝皇太子的心思了!

“殿下,赈灾十策利国利民!”

高名衡由衷的说道!

“好!有高大人的话,本宫就放心了!秦所式等人大逆不道,意图谋反,甚至要杀了本宫,不日等宫中旨意下来,便要问斩,这样一来,河南官员出现了空缺,高大人你推荐一批能干事的官员上来填补空缺吧,明天一早把名单报给本宫!”

朱慈烺找高名衡主要目的就是让他推荐官员,毕竟要想推行赈灾十策,没有人干活可不行!

高名衡此时心里也明白,太子先是和自己谈及赈灾十策,现在又让自己推荐官员,意思很明显了,自己推荐的人要绝对的拥护赈灾十策!

高名衡也不再多想,赈灾十策有益于河南百姓,现在太子出面推行,即使有阻力,有压力,也是太子顶在前面,自己没有理由不支持!

“殿下放心,臣这就去做此事!”

高名衡领命后,朱慈烺便让其退下了!

随后,朱慈烺又安排骆养性连夜审讯杜兴学,杜兴学是个软蛋子,很快就交代了自己的诸多罪行!

第二日,骆养性将秦所式、杜兴学等人的罪证交给了朱慈烺,朱慈烺过目后,连同高名衡的官员推荐名单以及自己保举李岩为河南布政使,在河南推行赈灾十策的信件一起交给了杨天,让杨天安排人八百里加急送往北京城!

八百里加急自然不是吹的,这些罪证很快就呈在了崇祯皇帝的办公桌上!

崇祯看到秦所式等人的罪证后,龙颜大怒!

这些人竟然想谋害太子,这已经触及到崇祯的底线了!

崇祯现在日子越过越舒坦,那可是完全依仗于太子朱慈烺,现在这群王八犊子竟然意图谋杀自己宝贝儿子,让自己过得不舒坦!

崇祯皇帝本着谁让自己不舒坦,自己就让谁去见阎王的心态,立刻传召了内阁辅臣和六部尚书、侍郎以及锦衣卫指挥使张君!

锦衣卫原指挥使李若琏老大人,因岁数大了已经申请告老还乡,崇祯见李若琏已经年近八十,也没有再强留,便准了李若琏告老还乡的请求!

张君自然就从锦衣卫指挥使同知升为锦衣卫指挥使!

众人到齐之后,崇祯没有多言,直接把秦所式等人的罪证扔在地上,让众人察看!

内阁首辅林欲楫见到崇祯如此动怒,便知道大事不好了!

连忙捡起地上材料翻阅!

不看还好,一看当即吓了一大跳,秦所式等人别的罪证还好说,这尼玛意图谋害太子是什么鬼?

这真是老寿星吃砒霜,活腻歪了!

这没什么好说的,林欲楫当下便说道:“陛下,臣请陛下下旨给太子殿下,当即问罪秦所式等一众河南官员!”

其他大臣也都陆续查看了材料,也得知道秦所式等人的作死行为,这样一来,内阁以及一众部级高官这次意见竟然很是统一!

崇祯也没有废话,又对张君说道:“张爱卿,你带领迅速缉拿户部左侍郎胡明志等人,朕要三天之内看到结果!”

大臣们听到崇祯的话,心中也是一惊,毕竟秦所式等人供述了十几位官员,涉及甚广,但是并没有人出言反对,这时候反对那简直就是自己给自己使绊子!

户部尚书李待问出班跪下:“陛下,臣为户部尚书,对下属管理监察不严,导致胡明志触犯王法,祸害河南一省百姓,请陛下责罚!”

李待问态度非常到位,崇祯自然不可能去责罚李待问!

“李爱卿不必自责,此事与你无关!”

崇祯面无表情的说道!

“众爱卿,此事就这么定了,朕这里还有太子一封信,诸位看看吧!”

崇祯拿出了朱慈烺的信,众人看过之后,又炸锅了!

第350章 破局(四)

崇祯给诸位大臣看得朱慈烺的信件,正是朱慈烺意欲在河南全省推行赈灾十策以及保举李岩为河南布政使和其他官员的信件!

诸位大臣看完信件后,立刻分为了两派,一派自然是以兵部尚书兼新京营总督的洪承畴为首,包括吏部尚书李日宣、工部尚书刘遵宪、礼部尚书张国维等人的所谓的太子党!

他们都是朱慈烺一手提拔或者和朱慈烺有着千丝万缕联系,自然都是以朱慈烺为马首是瞻,何况朱慈烺提出的赈灾十策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他们当然举双手赞同!

“陛下,太子殿下在河南推行的赈灾十策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啊,功在社稷,利在千秋!臣作为工部尚书,早就想尚书陛下在河南修炼水利设施,以抗旱灾了,只是念于朝廷财政紧张,故未提出,如今太子殿下不用朝廷一分税银,在河南修建水利设施,臣认为,只要水利设施建成,河南旱灾可除,明年定是丰年!”

工部尚书刘遵宪率先发声!

反对派则是以左都御史王道直为首,包括户部右侍郎潘士良、兵部左侍郎张缙彦、礼部左侍郎王铎、刑部左侍郎张忻、工部左侍郎陈必谦、吏部左侍郎张凤翔!

反对派中除了左都御史王道直外,其余的六部的副职,可能是对朱慈烺没提拔他们做六部尚书不满,也有可能本身就是奸臣,毕竟这些反对的人中大都名列满清修著的《贰臣转》!

李日宣等人见到自己的副手们都反对太子,也就是反对自己,也是很无奈,二把手和一把手不对付很常见的事情,也有可能这都是崇祯故意安排的,毕竟一个部门太过于团结对于上面的领导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刘遵宪说完之后,工部左侍郎陈必谦马上坐不住了,刘遵宪话音刚落,陈必谦立刻跳了出来:“启禀陛下,臣以为刘尚书所言不实,太子殿下在河南修建水利设施既然不动用朝廷税银,那钱从何而来,只怕最后还是从百姓手中扣银子,河南本就大旱数年,再从百姓手中要银子大兴水利,臣担心会再起民变!”

刘遵宪听了陈必谦的话后,被气的直吹胡子!

………

就这样,两派之间产生了强烈的争辩,争吵到最后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是否在河南推行赈灾十策的问题了,而是上升到了方方面面!

一二把手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发!

明朝末年的官场就是这样,党争严重,想做点事太难了!

因为无论你提的意见有多么的利国利民,总有人会站出来反对,然后指着你的鼻子给你挑毛病!

看着下面两群人的争吵,崇祯也不禁皱起了眉头!

其实,事实上现在各部一二把手不和的情况确实是崇祯有意安排和暗中推动的,目的就是要确保权力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没想到,崇祯自以为很高明的一招,如今却成了大麻烦!

“好了!给朕住嘴!”

首节 上一节 218/3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