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我不做亡国太子 第302节
崇祯听了王承恩的话后,脸上的怒意逐渐消退,露出了一抹笑意。
“唉!朝堂诸臣,天下才能,还不如王伴伴了解朕啊!也罢,自古英雄多寂寥,朕也不和这些人置气,但是造朕的反必须要受到最大的惩罚!”
崇祯颇有一副千金易得,知音难求的寂寞!
王承恩听了崇祯的话后,也是连忙又奉承几句!
“好了,就你会说话,朕可不是喜欢听信谗言的昏君!”
说罢,崇祯再次拿起了桌上的信件,继续阅读起来,王承恩见状,也连忙识趣的闭上了嘴巴,退到一旁。不再言语。
崇祯继续看信!
“哈哈哈!哈哈哈!不错!不错!不愧是朕的好大儿!”
寂静的大殿内突然响起崇祯爽朗的笑声!
这突如其来的笑声又吓了王承恩一大跳!
崇祯之所以开心,自然是读到朱慈烺给他弄了两千万两白银!
崇祯刚刚还为银子发愁呢,自己的儿子马上就给自己送来了两千万两,有了这两千万两,崇祯自然不用为银子发愁了!
甚至整个崇祯十五年都不必为银子发愁了,自从崇祯登基以来,也从来没有过过这样富足的日子呀!
两千万两,这绝对是一笔巨款,要知道崇祯十四年两京十三省收上来的赋税不到四百万两白银,这两千万两可是大明整整五年的赋税!
兴奋过后,崇祯迅速的冷静下来,他开始怀疑太子朱慈烺是不是有夸大的嫌疑了!
毕竟对于没见过世面的崇祯来讲,两千万两白银这个数字太难以置信了!
崇祯做梦都不敢这么做呀!
还好朱慈烺没有告诉崇祯真实数字是一亿四千万两,不然崇祯即使不疯也不可能相信,甚至还有可能给朱慈烺安一个欺君的罪名!
在崇祯的眼里,大明的官员都是不富裕的,而经过朝堂官员的渲染,崇祯也认为大明的商人也赚不了多少钱!
所以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北京城,也没有多少生活经验的崇祯,根本就不知道,大明的老百姓没有钱是真的,但是大明的官员,商人、地主那可是一顶一的有钱人!
所以,崇祯对朱慈烺在信中写到的从山西八个商家和一众官员家中查抄出白银两千万两的事情是持有怀疑态度的。
“王伴伴,朕问你!”
一旁的王承恩听到崇祯喊他的名字,不敢怠慢,连忙应声答道:“陛下,老奴在!”
“你告诉朕,太子说说从八个商人和几个官员家中查获白银两千万两这个事情可能么?”
崇祯说出了心中的疑惑!
王承恩心中嘀咕,这太可能了,而且肯定远远不止这个数啊,太子殿下肯定没有如实上报!
心里虽然这么想,但是王承恩可不敢这么说,毕竟这件事牵连甚广,自己要是告诉崇祯皇帝说,皇上啊,你不知道啊,民间这些个商人个个富的流油呀!
这话说出来,崇祯想不相信先不说,首先自己就得罪了太子,然后得罪了朝中一众大臣!
毕竟官商勾结,民间那些个商贾巨富,哪个朝中没人啊,没人生意也不能做的这个大!
所以王承恩避重就轻的说道:“陛下,太子殿下做事向来成熟稳重,想必不可能妄言的,老奴觉得这事应该是真的!”
王承恩很聪明的避开能不能查抄两千万两白银的事情不谈,二是告诉崇祯,你儿子说的话假不了!
听了王承恩的话后,崇祯陷入了沉思,崇祯也认为王承恩说的不假,虽然太子年龄不算太大,但是做事情确实老练!
“恩,王伴伴说的不错,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就太好了!两千万两白银入库,可以解决大明很多问题!”
说到这儿,崇祯把目光看向了被自己放到旁边准备留中不发,大臣们上书讨工资的奏章!
心里琢磨着,要是这两千万两是真的,就把这些年拖欠官员的工资发了!
崇祯不再纠结钱的事情,而是继续看信,当他看到朱慈烺在信中说,年前回京的时候,内心变得柔软起来!
虎毒不食子,终归是自己的亲儿子,不是隔壁老王的!
虽然说皇家无亲情,但是自己的儿子哪有不疼的道理!
崇祯脑海里浮现出朱慈烺模样,心中计算到过完年朱慈烺就十五岁了,到了婚配的年龄了!
崇祯琢磨着自己的儿子长大了,也该到了拱白菜的年纪了,是时候要给太子选择一颗好白菜,哦不,给太子选择一个太子妃了!
想到自己的儿子即将娶妻成家,崇祯脸上流露出了老父亲般欣慰的表情!
崇祯继续看信,朱慈烺在信的最后,向崇祯保举了让李岩做晋豫总督,王同心担任河南布政使以及丁学飞、陈良平、郝建、陈良、高兴、李凯哲、惠民、周饶等人任命,除了李岩、王同心等人的任命还需要朝议外,其他的倒也没有多大问题!
看完朱慈烺的信后,崇祯没有传唤朝中大臣,讨论朱慈烺信中的内容,崇祯觉得没必要,因为朱慈,在信中已经说了,年前定会返京。
崇祯准备等朱慈烺返京后,确认过两千万两白银的是否属实后再做打算!
总体来说,朱慈烺这封信让崇祯心情更加愉悦,同时内心也更加确认自己是一个明君了!
而朱慈烺这面,自然也不会傻乎乎等到崇祯回信后再部署,等到崇祯回信,黄花菜都凉了!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朱慈烺在李岩等人到齐后,便开始对河南、山西两省进行最后的谋划了!
第482章 布局任命(一)
李岩、李凯哲、王同心、丁学飞、陈良等人按照朱慈烺的要求,先后抵达了潞城。
在一众人员全部抵达后,朱慈烺便抓紧时间召集一众人员开会,朱慈烺要在离开山西返回京城之前对山西各河南做好最后的部署。
山西和河南对于朱慈烺来说很重要,朱慈烺必须要牢牢将这两个地方控制在手中。
众所周知,山西盛产煤炭,等待皇家科学院完善蒸汽机车,技术成熟之后,蒸汽机车必然要大规模的利用。
通过蒸汽机,朱慈烺要大明尽快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让大明先于西方世界工业化。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落后就要挨打,这话一点毛病都没有,朱慈烺一定不会让原来时空的悲剧重演,这一次他要让大明帝国的龙旗插遍世界!
而煤炭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粮食,因为所有蒸汽机的运转都需要煤炭,所以山西对于朱慈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而河南之所以重要,一方面是因为河南属于中原腹地,是产粮大省,虽然说朱慈烺可以占领东南亚,那里的水稻一年三熟,也能够解决大明的粮食问题,但是完成这个目标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而且粮食安全问题不能依靠别人,必须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样一来河南就是显得很重要,朱慈烺准备将河南打造成大明的粮袋子。
另外,河南也是朱慈烺赈灾十策(新政十策)的试验田,朱慈烺相信在新政策的引导和李岩的治理下,河南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在短时间内肯定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试验田必须要作出成绩,这样才能说服众人,让新政在整个大明得到推广!
所以朱慈烺必须要做好对山西和河南的规划,只有这样他才能放心!
众人聚集在沈王府的大厅内,很多分开了一段时间相熟的人,纷纷聚到一起寒暄打招呼,以至于大厅内热闹非凡。
人员到齐之后,杨天便通知朱慈烺进场,对于大厅内喧闹的景象,朱慈烺并未计较,大家许久未见,聚到一起说说话聊聊天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过众人看到朱慈烺进来之后,都立刻识趣的停止了交谈,分列站好。
朱慈烺用坐上主位之后,并没有着急张口说话,而是用光扫视了在场众人一眼。
被朱慈烺目光扫视到的众人纷纷低下头来,没有和朱慈烺目光相接。
扫视完一圈后,朱慈烺才淡淡的发声问道:“该来的都来了吧?”
杨天闻言后立刻行礼说道:“回禀殿下,都到了!”
朱慈烺点了点头后随即张口说道:“今天召集大家前来,是因为山西的事情已经基本解决了,本宫不日就要离开山西,有些事情还需要诸位继续做好!”
众人闻言,自然是行礼高呼:“全凭殿下安排,臣等定竭尽全力完成!”
朱慈烺抬手示意众人安静,随后便开始宣布任命。
“下面,本宫对各位的任职进行调整,调整方案本宫已经书信呈禀父皇了,应该是基本定了下来!”
众人一听朱慈烺的话,顿时打起精神,毕竟无论什么时候人事任命涉及到每个人切身利益问题,所以大家都是比较关心和在乎的!
朱慈烺喝了一口茶水后,继续说道。
“李岩,任命你总督山西、河南两省,掌管山西、河南民政、司法、监察等,全力做好两省新政的实施,万不可出现乱子!”
朱慈烺此话一出,现场众人顿时议论纷纷,这些人关注的事情有两个方面,一是李岩年纪轻轻便担任如此重要的位置,恐怕是大明乃至整个历史上第一位如此年轻的封疆大吏!
另一方面,按照惯例,总督一般在掌管政务的同时,还对军队有指挥权,现在河南和山西都有亲卫营士兵,这些军队竟然不在李岩指挥范围!
众人想到的问题,朱慈烺自然是考虑到了。
李岩资历担任山西、河南两省的总督,确实有些不够,但是朱慈烺考虑到李岩对自己十分忠心,是自己的老班底,把河南和山西交给李岩自己比较放心。
同时李岩是有能力,河南在李岩半年治理下的成绩便可以说明,而且朱慈烺在河南和山西实行新政,大刀阔斧的改革,必然不能使用年龄太大的人员。
年龄大的官员,过于守旧,胆子不够大,没有闯劲和冲劲,对于实行新政怕不是什么好事!
而没有把军队的指挥权交给李岩这个总督,朱慈烺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既然在山西和河南实行新政,那就改的彻底一点,朱慈烺准备彻底改变总督掌管军权的先例,而是实行军队直辖。
军队实行驻军模式,而且各部队驻地实行轮换,避免一支军队长期在一个地方而出现问题!
看到大厅众人议论纷纷,朱慈,抬手压了压,众人见此立刻停止讨论,安静的等待朱慈烺发话!
“本宫知道大家有很多疑问,本宫会陆续给出答案的!”
朱慈烺继续说道。
“王同心,你任山西布政使,李凯哲任河南布政使,你们二人分别作为河南、山西的直接主官,一定要配合好李总督!”
二人自然是连忙领命,这条任命大家没有多少意见,因为在山西的时候,朱慈烺就已经放出消息由王同心担任山西布政使。
而李凯哲在河南一直辅佐李岩开展工作,任命其为河南布政使虽然说升的有点快,但是也很合理!
“你们三人担任之后,要对山西、河南布政使衙门、各州府、县的官员进行考核选拔,坚持能者上、廉者上的原则!尤其是山西,要好好进行清算,对支持沈王朱迥洪叛乱的人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既然沈王的叛乱已经被平定,那么肯定要进行最后的清算。
朱慈烺说的很严厉,人做错事就一定要惩罚,要付出代价,让他们觉得痛,不然他们还会继续犯错的!
李岩、李凯哲和王同心三人自然是领命!
朱慈烺点了点头,继续宣布任命!
第483章 布局任命(二)
做错的人要清算,要惩罚,但是对于有功的人肯定也要进行奖励和表彰。
赏罚分明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在沈王朱迥洪叛乱的时候,整个山西的只有泽州知州鲁伟业站在朝廷这面,第一时间把沈王朱慈烺谋反的事情上报朝廷的。
上一篇: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