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逍遥皇子,开局震惊老朱

大明逍遥皇子,开局震惊老朱 第101节

“你的本事,咱是知道的,以后还是要多多尽力才是。”

朱桂笑嘻嘻的说道:“父皇,俗话说的好,打是亲,骂是爱,棍棒底下才能出孝子,我可没放在心上。”

“反正方法我也和您说了,接下来就是您做决定的时候喽。”

“我还要忙着回去努力呢,好让您早日抱上大胖孙子!”

朱元璋差点被他给气乐了,立马挥了挥手:“去去去,赶紧出去,咱也不指望你了,快回去吧。”

朱桂这才笑着告退。

等到朱桂出了御书房以后,朱元璋又一个人坐在御书房内,沉思了许久,时不时还走到那副巨大地图前面,仔细的进行端详。

终于,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朱元璋喊来二虎:“召几位内阁大学士,还有兵部、户部尚书入宫觐见。”

“哦对了,让信国公、永昌候他们也一起过来吧。”

二虎领命而去。

朱元璋独自站在地图面前,喃喃自语:“小十三呐,你还真是给俺出了道难题哦……”

很快,这些被传召的文臣武将们,便纷纷来到了御书房内。

一名大学士见几名武将也来了,于是便向朱元璋询问道:“陛下,不知您召见我等,所为何事?”

一般来说,朱元璋召见大臣们的时候,很少会让文臣武将一起过来。

毕竟,双方都不是一路人,往往说着说着就能吵起来,武将又没文臣那样嘴皮子利索,说不过就想着要动手,经常把场面闹得很难堪。

因此,朱元璋在与大臣们商议事情之时,通常只会召见其中一方,以免自己闹心。

“哦,朕今日把你们都喊过来,是因为遇到一桩疑难之事。”

朱元璋淡淡的说道:“由于此事关系重大,便召集你等一起前来商议,毕竟,兼听则明嘛。”

文臣们脸上纷纷露出恍然大悟之色,暗地里却腹诽道,都说兼听则明,也没见你有多采纳我们的意见啊,平日里还不是你一个人独断专行?

武将们却没考虑这么多,信国公汤和是朱元璋的心腹爱将,也是武将中的重要人物,他粗声说道:“陛下,什么难事,您快说出来让我们听听,人多力量大,三个臭皮匠,还赛过诸葛亮呢!”

朱元璋对于他这样的老部下还是非常宽容的,闻言顿时哈哈一笑,然后才将这件事给说了出来。

等到他说完以后,御书房内顿时鸦雀无声,一片寂静。

文臣们全都大惊失色,陛下这是要开启对外战事了?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顿时让他们感到十分震惊。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这种事情,对于一向抱着仁义道德来治国的儒家文臣们来说,简直难以接受到了极点!

“我大明如今乃是泱泱天朝大国,理应内圣外王,以仁相交,以德服人,周边诸国,皆敬仰大明,从无半点逾制之举,为何陛下您突然想要动起刀兵来?”

“杨学士此言极是,陛下,战争为不详之事,国家现正是休养生息之时,怎可轻启战端,徒劳耗费国力?”

朱元璋顿时有些不太高兴,他沉声说道:“怎么,莫非大明四周,便没有强敌环伺了吗?”

“草原上的元廷残部,可还在对中原虎视眈眈呢!”

“还有东边的女真人,西边的吐蕃各部,这些不都是大明的心腹之患么?你等难道就真的不知?”

见文臣们全都哑然,一旁的几名武将顿时高兴极了。

他们刚听朱元璋说完,内心便已经十分兴奋,感觉自己应该要有仗可以打了。

眼下又见到朱元璋是这种积极的态度,顿时全都大喜过望。

汤和第一个站了出来,笑着开口说道:“陛下,您这话讲得真是太有道理啦!”

“现在大明四周到处都是敌人,只不过是他们隐藏的很好而已,实际上对咱们大明一直都有着恶意,正应该犁庭扫穴,狠狠的揍他们一顿才是!”

“臣认为,这场仗,应该要打!”

永昌候蓝玉的年龄比较年轻一些,性子也十分急躁,他冲着朱元璋拱了拱手,朗声说道:“请陛下放心,只要您金口一开,咱们这些人立马就冲锋在前,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陛下,军队已经许久未战了,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下面的儿郎们都想着要重上沙场呐!”

文臣们最见不得武将这幅态度,他们立刻跳了起来,大声开始与汤和等人开始了争辩。

御书房内顿时变得吵吵嚷嚷的,仿佛来到了乡间菜场一般。

朱元璋有些头疼,轻抚额头,他算是听明白了,对于这件事,文臣们是十分抗拒的,极力反对。

而武将们就不一样了,个个都大力支持。

“行了!”就在两方人马吵得不可开交之时,朱元璋终于忍无可忍,一拍桌子,怒声喝道:“都别吵了!”

见他发怒,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顿时全都安静了下来,连连谢罪。

朱元璋摆了摆手,“朕今天找你们来,是想听你们的意见,不是让你们互相争吵的!”

他看向武将那边:“信国公,永昌侯,朕只问你们一句话。”

“若是让你们带领十万大军,花费十年的时间,攻占大明周遭的这些国家,你们可有把握?”

“当然,后勤方面朕会加派人手,保证充足的物资与军械供应,尽量会让你们军中伤亡减弱到最低程度……”

汤和与蓝玉二人顿时互相对视一眼,然后又低声商议了几句,这才对朱元璋说道:“陛下,若是能够有充足的物资供应,我等敢用身家性命保证,此事绝无问题!”

“十年之内,一定会替陛下您扫平周边所有国家!”

朱元璋还未表态,一旁的文臣们却忍不住了,几名大学士纷纷开口说道:“荒谬!我泱泱天朝,怎能随意提兵,行此灭国之举?”

“正是,君王当以仁义服天下,如此方可名传四海,威加宇内,若是行此不义之举,岂不是要让天下人所耻笑么?”

“大明周边皆是些小国而已,灭了他们,对国家有何好处?徒劳耗费民力,还大损名声,陛下,请您务必三思啊!”

听到文臣们这样说,朱元璋顿时也有些犹豫了。

他暗自在心中思量起来,究竟要不要覆灭这些小国呢?

第一百四十章 殿前争论

最终,朱元璋并没有做出决定,而是让文臣武将们全都告退了。

此事实在干系太呆,他一时半会儿难以下定决心,再加上双方互相又争吵的厉害,因此,朱元璋决定在朝堂上公开讨论此事,先听听所有大臣们的意见,然后再做决定。

第二日,朝堂之上。

大臣们全都肃穆而立,文臣们在左,武将们在右,泾渭分明。

有许多人已经知道了昨天朱元璋所说之事,只是在还未得到真正明确的消息前,仍然有些难以置信。

文臣们都很忐忑,生怕朱元璋一意孤行,强行开启战事,那样,他们以仁义治国的想法可就要泡汤了。

而武将们则暗自窃喜,心中都十分期待,毕竟,自从大明建朝以来,战事渐少,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能够领兵打仗了。

不打仗,就很难有机会升官,也不会有什么发财的机会,只能整日无所事事,聊以度日,让武将们十分难受。

从昨天信国公等人的言语来看,虽说陛下并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答复,可毕竟他已经有了这个心思啊……

只要自己这边再想办法吹吹风,朝廷发动战争的可能性还是相当大的,这让他们如何不开心?

就在双方都在暗暗思虑之时,高高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轻咳一声,淡淡的说道:“诸位爱卿,有件事,朕今日想问问你们的意见,看看究竟可不可行。”

下面的官员们顿时精神一震,来了,陛下要提出此事了!

众人齐齐开口说道:“请陛下明示,何事让您犹疑?”

朱元璋语气不带半点波动,仿佛在说一件很小的事情一样:“朕有意召集兵马,自辽东出发,攻至wo国,再一路南下,荡平南洋诸国,扩充大明疆土,诸卿,你等意下如何啊?”

轰!

朱元璋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

昨日虽然他召见了几名大臣,但毕竟人少,也不是正式的朝会,尽管大臣们回去以后便传出了一些风声,但很多人心中还是将信将疑。

对外用兵可不是什么小事,这些年来大明军队皆是以守为主,最多也就和北边草原上的蒙古人打了几回仗,但规模也并不算太大,整体上还是呈现出守势,所以众人一时之间,都有些难以接受。

陛下这是真的决定要打仗了?

文臣们在经历了最开始的震惊以后,全都回过味来,心中十分抗拒。

在儒家思想中,仁义乃是最核心之意,一切事情都要讲究道义,决不能随意侵略他国,否则就是不符合道义之事,是不正义的,而发动战争的君王,也会被称为暴君。

“陛下,以臣之见,此事万万不可。”

见几位内阁大学士都没出声,户部尚书顿时着急了。

他上前一步,高声说道:“国家如今正是休养生息之时,岂能随意出征,空耗财力物力?”

“兵事凶险,又耗费极大,我大明好不容易才稳定下来,国库中也没有多少盈余,若是全都用在了对外打仗一事上,实在有些不该啊。”

“陛下,臣冒死直言,还请您务必三思呐!”

朱元璋有些不耐烦的挥了挥手:“今日诸卿皆可畅所欲言,朕不会怪罪于你们,但有一点,必须要将此事辨个明白!”

“朕也只是有这个想法而已,你们可以各抒己见,让朕多参考一下嘛。”

“再说了,”他看向户部尚书,“如今国库中不是还有不少盈余么?”

“打几场仗而已,还是足够的吧?”

户部尚书忍不住说道:“陛下,国库中钱粮均来之不易,就算略有盈余,也不该花费在这种事情上啊……”

听到这话,朱元璋倒是没说什么,但一旁的永昌候蓝玉可就忍不住了。

他大步出列,对着户部尚书说道:“什么叫不该花费在这种事上?难道打仗不是正经国事吗?”

“国库中所存的钱粮,不就是为了备着有这一天,好让大军物资后勤有充分保证么?”

对上蓝玉这种武将,户部尚书可就理直气壮多了。

“永昌候,你要谨言慎行,国库是为了天下百姓,可不是为了满足你们武人一己之欲!”

此时,兵部尚书也站了出来,他手执笏板,向朱元璋说道:“陛下,虽说如今大明军队士气旺盛,作战勇猛,但大多都是在守卫国土,极少对外出征。”

“您此次可是灭国之战,又是在外打仗,人生地不熟,士兵们未必就一定能够有很好的表现,若是出征不顺,反倒会有损军队士气,降低我大明守御能力呐。”

“更何况,武将领兵在外,路途遥远,万一起了什么心思……”

听他这样一说,信国公汤和不得不立刻站了出来。

徐达在北地镇守,他是目前朝堂上武将之首,这种话,他必须要大力反驳回去,否则,接下来可就不好说了。

“胡说八道!李尚书,你也是知兵之人,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首节 上一节 101/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天命谋士,助刘备诛袁灭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