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逍遥皇子,开局震惊老朱

大明逍遥皇子,开局震惊老朱 第115节

朱桂笑着宽慰他,“不至于。”

“岳父大人,您就放心吧,我的脾气性格,您应该也有所了解,巴不得让百姓们都过上好日子呢,怎么可能会苛待他们?”

他冲着徐达竖起两根手指头,微笑着说道:“每人每天两升米,全都是去年刚打下来的新稻米,又白又香。”

“工地上一日三餐,顿顿有红烧大肉,油水足足的,白面的馒头随便吃,只要吃得下,想吃几个就吃几个。”

“而且我已经当众答应了这些民夫们,等到整个工程完成以后,我还会给所有人都包上一个大红包,让他们开开心心的回家去。”

朱桂轻轻挥动了一下手臂,“若是这样还能激起民愤,那我也只好自认倒霉喽。”

徐达听完以后,十分不可思议,他虽然知道朱桂向来对底下的百姓极好,可却怎么都未料到,竟然会是这样的好法!

“贤婿啊,你这个,这样子搞,府上钱财可还够?”

他憋了半天,总算是这样问了一句,在他看来,朱桂这种大方的做法,起码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钱财花出去才够。

这不由得让徐达心中有些担忧,别到了最后,自己这位女婿,穷到带着清儿一起啃馒头了……

朱桂哈哈一笑,有些神秘的说道:“岳父大人不必担忧,这次我去金陵,可是从父皇那里要了一大笔钱过来。”

“再说了,修缮长城,也不是我一个出钱,宫中与户部均有拨款,绰绰有余了。”

“关键就在于要如何能够将长城修得又快又好,这才是最重要的地方,钱财嘛,只不过是些小事罢了。”

就当朱桂与徐达二人在长城脚下谈笑风生,指点江山之时,各地的藩王,也全都得知了这个消息。

“呵,”秦王作为二皇子,最早得到了这个消息,他看完情报以后,冷笑一声:“十三弟啊,这次你只怕是跳进大坑里去喽……”

一旁的谋士也微微摇动手中的羽扇,笑着说了一句:“殿下所言极是,吴王他向来自诩无所不会,整日里号称心系百姓,这一回,恐怕要栽上一个大跟头了。”

秦王点点头,脸色有些阴沉,本来,诸多皇子中,除开老四朱棣,就以他的实力最强,得到的支持也最多。

可如今朱桂骤然崛起,又旗帜鲜明的站在了朱标那一方,这就让很多人心中开始迟疑起来了。

原本朱标当太子的这些年,虽说声望还算不错,但前后加起来也办砸了好几件事,而且身体情况也不是很好,因此朝野之间,此前对于他这位储君,其实还是有些犹豫的。

不少大臣们都觉得,像是秦王、燕王等其他皇子,似乎干的也还不错嘛……

这也正是朱元璋发愁的地方。

不过后来随着朱桂异军突起,许多大臣们就不再报有这样的念头了。

他们看得很清楚,朱标在朱桂的辅佐与扶持下,正在向一位合格的储君发展,大有成为一代明君之势。

这让原本心中还存有几分希望的秦王等人,全都大失所望,心中愤懑不已。

再加上年初这些藩王们全都被朱元璋喊回去,狠狠的训斥了一番,他们几个闹得欢的藩王,全都挨了板子,这下子心中就更加怨恨了。

此时他见到朱桂接下了如此一桩吃力不讨好之事,顿时心中大为舒畅。

“哼,他也不想想,长城是这么好修的吗?”

“这可不像是他以前搞的那些新花样,可以随随便便的弄一弄。”

“这是关系到大明江山社稷的大事!来不得半点虚假!”

秦王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扭头对自己的谋士说道:“等着瞧吧,他这回铁定要倒霉了!”

与此同时,燕王朱棣,也正皱着眉头,看着自己手中这份情报。

“不应该啊。”

他疑惑的摇了摇头,自己的这位十三弟,分明是个聪明人,这次怎会如此不智?

要知道,这长城修缮起来,可相当不容易,就算修缮好了,估计在老爷子看来,那也是理所当然。

毕竟,这长城能够抵御外敌,关乎着大明的江山社稷。

要是修缮不好,恐怕他这位吴王的脸面,就要全部丢到地上去喽。

而且,以老爷子的脾气性格,说不定还会进行问责。

“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啊,十三弟,你究竟打得是什么如意算盘呢?”

朱棣深深的盯着这份情报,思绪万千。

同样,在其余各地的藩王那里,大家都做出了几乎一样的判断。

那就是,老十三,这回估计要糟!

他们对此事都抱着幸灾乐祸的态度,除了朱棣写信询问以外,其他皇子表面上全都做出一副漠不关心的态度,但私底下却纷纷放出了流言蜚语。

一时间,大明各地流言四起,对朱桂修缮长城一事,几乎没有什么人看好。

而朱桂却压根就没心思去理会这些流言,现在的他,整天泡在工地上,忙的很,哪有功夫去管这些破事。

修缮长城,确实是一件大不容易之事,难度有些超出了他的预料,民夫数量已经不太够了。

幸好徐达这个老丈人十分给力,不知道从哪又给他调拨了一大批壮丁来,总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然而,在徐达送这些壮丁来的时候,他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震惊无比,几乎目瞪口呆。

“贤婿,你,这,这是何物?”

第一百六十章 起重机和传送带

原来,徐达眼前所看到的,是一台台高高竖立的器械设备,看起来怪模怪样的,横平竖直,上面挂着好些粗粗的缆绳,民夫们正在用它们吊运巨石。

还有一些看上去圆滚滚的小型设备,也被装在了城墙上面,不时放下几根绳索,运送着各种物资,以及小一些的砖料和石块。

无数台器械一起开工,场面极为壮观,让徐达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也几乎被彻底惊住了,目不转睛的盯着猛看。

朱桂微微一笑,对徐达说道:“这便是我新发明的一种起重器械了。”

“那边正在吊运巨石的,看起来好像两根粗杆子拼在一起的器械,叫做吊机,专门用于吊运千斤以上的巨石。”

“那些圆滚滚的设备,我把他们叫做手动葫芦,负责吊运轻一些的物资,以及各种砖料。”

修缮长城,最主要的便是各种石料、砖料,以及其他物资的吊运问题,光靠人力,其实相当艰难。

毕竟,人的力量始终有限,而那些砖料、巨石动辄几百上千斤,甚至万斤的都有,极难运送,是最为耗费人力的地方,而且还很容易出事。

朱桂在接到朱元璋让他修缮长城的命令以后,便早已给大同府这里传来命令,让工匠们研制了几种手动吊机出来。

这些吊机虽然都还比较原始,只不过是采用了杠杆原理,简单制造出来的一些起重设备,但用于眼前的情景,倒也足够了。

其原理比较简单,制造起来也不复杂,在朱桂给出了图纸以后,工匠们便开始加班加点的赶制出了许多台出来。

毕竟,有了这种吊机以后,一块上百斤的砖料,就不需要几个农夫一起抬上城墙了,只要一个人在上面操作葫芦即可。

而上千斤、甚至上万斤的巨石,也只需要三五个人一起协作,便可以将其轻松吊起,运上城墙去。

这无疑大大减轻了民夫们的负担,也降低了人工搬运石料时的危险,修缮城墙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葫芦?”

徐达很是不解,他疑惑的问道:“为何你要将此物叫做葫芦?”

他左看右看,也没瞧出那圆滚滚的器械哪里像葫芦了。

“岳丈大人,您瞧,”朱桂带着他来到一个还未安装的葫芦面前,笑眯眯的说道:“它这底下的吊钩,看上去是不是有些像一个葫芦?”

“还有,”他指着正在吊运砖料的葫芦说道:“如此小的一个设备,便可轻松吊起数百斤、甚至数千斤的砖料,这与传说中的神仙手段也差不了多少吧?而神仙嘛,往往都是伴随着葫芦出场的。”

“所以我就把它叫做神仙葫芦喽,简单一点,就叫做葫芦。”

徐达闻言,顿时哈哈大笑,确实,这种神奇的手段,也只有传说中的神仙才有了。

他饶有兴致的打量着这个葫芦,还上手摸了好一会儿,不时啧啧称奇。

“贤婿,你这个东西,设计的好啊。”

他抬头看向远处的城墙,无数民夫正在忙忙碌碌,干得热火朝天,人声鼎沸,场面十分热闹,但又井井有条。

这种场面,让常年带领大军的徐达,心中又感到十分惊奇。

众所周知,一旦人数多了,管理起来的难度极大,几乎是翻着倍的往上涨。

尤其是修缮长城这种大型工程,其中的方方面面更是多如牛毛,繁杂无比。

五万民夫,想要管理的如此井井有条,各司其职,那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

自己的这位女婿,竟然有如此能力?

徐达专注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中对朱桂佩服不已,对他的评价又高了许多。

他可是带过数十万大军的将领,深知这其中的难度,人数越多,越难管理。

尤其是从未受到过训练的民夫们,更是难管,稍不留神,就会生出事端来。

若是换成其他人,估计早就乱了套喽!

此前徐达心中还十分担忧,生怕朱桂年轻,在这种事上没什么经验,搞不好会弄出大问题来,所以他才会不辞辛苦的又送家丁,又送青壮,还特意放下军队之事,亲自跑来,想要帮助朱桂。

可从眼前的情景来看,朱桂似乎做的相当不错,不仅发明了这些吊机,节省了无数人力,而且手段还十分老练,将这些民夫、还有整个工地都管理的井然有序,丝毫不乱。

“贤婿,若是让你父皇亲眼瞧见这一幕,他必定高兴的很!”

徐达心中对朱桂是相当满意的,他乐呵呵的对朱桂说道:“当年我跟随你父皇征战天下,最头疼的,便是打下城池后的修缮工作了。”

“那些沉重的砖石,往往需要几十个民夫一起抬上去,耗费巨大人力不说,还特别容易出事,动辄有人伤亡。”

“你父皇又最见不得百姓伤亡,心中十分不好受。”

“若是当年能有这些……”

朱桂笑了一下,没有说话。

当年兵荒马乱,他要是穿越在那个时间节点,说不定人早就没了……

两人一边闲聊,一边沿着道路往前走去,视察着整个工地。

沿途,民夫们全都热情的向朱桂打着招呼,但手里的活丝毫没有停下,忙碌的很。

这一回修缮长城,大同府的百姓全都踊跃报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前来,对朱桂可谓是相当支持了。

而朱桂也并未食言,每天的伙食极为丰富,毕竟,就算有吊机节省人力,但修缮城墙始终是个重活,耗费体力极多。

而每日的工钱与粮食也是准时发放,让民夫们心中十分有底气。

正因为如此,他们对朱桂越发信任了。

徐达看着民夫们脸上那种发自肺腑的笑容,感受到他们对于朱桂的信任与喜爱,心中更是对自己这位女婿十分满意。

这才是真正得了民心呐!

首节 上一节 115/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天命谋士,助刘备诛袁灭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