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逍遥皇子,开局震惊老朱

大明逍遥皇子,开局震惊老朱 第68节

于是,在接下来这段日子里,他也开始像之前的朱标那样,整天拉着四位藩王游山玩水,饮酒作乐。

特别是在朱桂对大同府的勾栏瓦舍进行整改以后,里面增加了许多说书唱曲的新花样,还开演了几部长篇戏剧,这种非同一般的视听享受,更是让几人流连忘返。

就连朱棣几次三番想要对朱桂开口,索要一些新式火枪和其他装备,都被朱桂给轻而易举的一带而过,索性他便再也不提此事了。

就这样,朱桂拉着几人在大同府到处转悠,惬意自在的渡过了半个月。

这一日,他们正在朱桂府上喝酒听曲时,朱标突然开口说道:“十三弟,明日我便准备返回金陵了。”

朱桂微微一怔,你要回去了?

不过他转念一想,朱标也确实出来很长一段时间了,从年前到他这里,算下来也差不多已经有两个多月了。

朱标毕竟是东宫太子,身为储君,离开京师时间太长,不在东宫待着,也不是什么好事。

尤其是朱标这个太子,常年帮着朱元璋在处理大明朝政,几乎等同于是监国了。

离开太久不回去,不但朱元璋会担心,朝廷文武百官心中也会忧虑。

想到这里,朱桂便举起手中的酒杯,敬了朱标一杯,然后才笑着说道:“大哥,你到我这里这么久,也应当要回去了。”

他冲着朱标眨了眨眼睛,“要不然,我还真有点担心,老爷子会不会直接杀到我这来,把你给带回去。”

“哈哈哈,”朱标放声大笑起来,“十三弟,你放心吧,父皇现在可没这个闲工夫,我前些天已经把发行大明宝钞之事写成奏折,报了上去,估计他这会儿正忙着考虑此事呢。”

他的脸上充满了自豪,显然对此事感到十分开心。

“十三弟,这大明宝钞一旦推行开来,你便是最大的功臣!”

“等到父皇点头以后,我会立即派人以最快的速度通知你,到时候,你这边可就要大量开始制造宝钞喽。”

朱桂点了点头,对此他早有准备。

只要朱元璋点头同意,等到皇帝印章和六部印章一到,大明宝钞厂便会立刻开始加大马力,夜以继日的印刷宝钞,以便满足接下来的需求。

不过,朱桂其实心中还是有些隐忧的,这改币为钞一事,即使朱元璋那里能够通过,恐怕朝堂上也会掀起一股巨大的风浪来……

他随即便摇了摇头,这就是朱元璋和朱标的事了,与他关系不大。

“来,大哥,我再敬你一杯!祝大明宝钞发行之事,一帆风顺!”

反正如今的酒度数不高,多喝些也没啥大问题,朱桂也就笑嘻嘻的和几人推杯换盏,喝得不亦乐乎。

酒过三巡,朱棣等人互相看了几眼,然后朱棣笑着说道:“十三弟,大哥既然明日回京,那我们明日便也要告辞了。”

他们这次来,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看朱桂是如何打理大同府的。

这段时间内,四位藩王纷纷感受到了大同府的繁华与兴盛,看到了这里百姓们脸上所带着的喜悦笑容,也看到了朱桂为这些百姓们发明的许多新事物。

这让他们心中惊叹不已,也多了几分学习朱桂的念头。

不过想从朱桂手中得到这些新东西,实在太难了,反正朱桂都准备全部交给朱标了,那他们还不如和朱标打好关系。

眼下既然朱标回金陵了,他们再在这里多待,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于是几人暗中眼神交流以后,也决定一起打道回府。

朱桂见他们这样说,心中自无不可,反正他的目标只是为了辅佐朱标上位,至于其他兄弟,只要不起兵造反,那就随他们去了。

“行,那我今晚让下面人准备好宴席,一起为你们践行!”

……

第二天,朱桂在大同府外送走朱标以后,几位藩王也正准备互相离去,他却留住了几人,笑着说道:“二哥、三哥、四哥,还有十七弟,我知道你们对我那兵工厂的东西很感兴趣,不过那些东西,都是国之重器,必须要交给大哥的。”

“不过,作为兄弟,我也特意给你们每人都准备了一些,数量不多,都是为了给你们防身用的。”

然后朱桂便让人拿出几个箱子,分别抬上了他们的马车。

朱棣等人顿时大喜过望,原本他们还以为,自己不太可能从朱桂这里得到这些军事装备了,没想到最后朱桂竟然送了自己这么一箱子。

虽然看起来数量的确不多,但只要有了就行。

秦王一把握住朱桂的手,豪爽的说道:“十三弟,你有心了,二哥谢谢你啦!”

朱棣等人也纷纷笑着致谢,这些新家伙,他们可是眼馋很久了。

朱桂笑着和他们一一道别,看着他们逐渐远去,这才回到了代王府中。

与此同时,金陵皇宫内,朱元璋也是满面笑容,喜不自胜。

朱标的奏折早在前几日便已经来到了他的面前,此时他正认真的看着奏折,心中感到十分高兴。

这份奏折里面,朱标将改币为钞的好处说的清清楚楚,并且决定要立即推行下去。

朱标在奏折上表示,发行大明宝钞,这是自己想出来的办法,觉得对大明而言,是一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大好事。

并且,他也与朱桂一起探讨过了,也进行了多次商议,二人都觉得此事可行。

随奏折一同前来的,还有整整齐齐的一沓大明宝钞。

“好,吾儿说的非常好!”

朱元璋开心极了,他目不转睛的看着奏折,思索着里面列出来的各种好处,以及制造大明宝钞的种种手段,不时拍案叫好,心中十分欣喜。

然后他又看向那沓宝钞,用手拿起最上面的一张,细细的摩挲着。

“咦?这种手感……”

饶是朱元璋已经提前从奏折中了解到这宝钞的特殊之处,自己也是见多识广,但此时依然发出了一声惊呼。

这大明宝钞的手感,也未免也特殊了吧!

朱元璋连续拿过几张宝钞,在手中不断摩挲,他心里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这种宝钞,绝对无人可以仿造!

他以前不是没想过要发行纸钞,但做出来的成品比这可要差远了。

这大明宝钞不但手感特殊,颜色也十分特别,虽然瞧着似乎都是平常所见之色,但就是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他向纸钞斜着看去,果然看到了奏折中所说的那种变色,顿时啧啧称奇。

“这纹路,这些图案,还有这花押,竟然也都如此清晰入微!”

朱元璋心中总算彻底放心了,若是发行这样的宝钞,他还真的一点都不担心会有人仿制。

只要没有伪钞出现,那推行这种大明宝钞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想到这儿,朱元璋兴奋的站起身来,在御书房内踱了几圈,心中对朱标十分满意。

“吾儿总算是长大了,知道有自己的主见了,好,好的很呐!”

这样一来,朱标这位储君,也算是可以独当一面了。

他喃喃自语,暗下决心,明天自己便在朝堂上提出此事。

改币为钞,必然会迎来相当巨大的阻力。

朱元璋倒是想看看,谁敢冒头出来阻拦!

第九十章 困难重重

不过朱元璋很快又改变了主意,他决定先喊几个大臣过来,让他们领悟一下自己的意思再说。

毕竟,如今大明朝堂上皆是他的臣子,要是动不动就喊打喊杀的,也不是太好。

如果没有必要,朱元璋也不愿意采取雷霆手段。

这发行大明宝钞一事,必然会引起朝堂上众臣的反对,若是先让一部分重臣站出来支持自己,那这件事就比较好办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便沉声说道:“来人呐。”

守卫在御书房外的二虎立刻走进来,站在入口处问道:“陛下,您有何事?”

朱元璋又想了一想,这才缓缓说道:“二虎,传召内阁几位大学士,还有户部、工部、吏部尚书速来见我。”

二虎躬身领命。

很快,几名朝廷重臣便赶来了御书房,他们各自一脸茫然,心里都有些打鼓,不知道朱元璋突然召集他们这些人干什么。

朱元璋看着眼前这几位大臣,开口说道:“诸位爱卿,朕今天叫你们来,主要是为了一件事。”

“朕想问问你们,假如发行纸钞来替代铜币和金银,是否可行?”

他眼中闪过一道精光,淡淡的说道:“或者说,这件事,对大明而言,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诸卿请直言。”

几名重臣面面相觑,陛下怎么突然想起此事来了?

这改币为钞,可不是一件小事,说的严重点,万一出了什么岔子,是会动摇到大明国本的。

不过既然朱元璋这样问了,他们也不能不回答。

过了一会儿,户部尚书才沉吟着说道:“陛下,更改金银与铜币为纸钞,此事非同小可啊……”

“这纸钞与金银可不一样,极其容易被人仿制,一旦发行以后被某些人大量仿制出来,那我大明的货币将会严重泛滥,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他给朱元璋举了一个例子:“陛下,就拿这纸钞的面值来说吧,原本这纸钞面值为一百两,一旦被人仿制出来,市面上开始出现大量的伪钞,那这纸钞的面值很快就会变成八十两、五十两,甚至会低到十两、一两都很有可能。”

“这种情况下,不但纸钞会全面崩溃,我大明的货币制度也将会遭到致命的打击,最终必将导致经济上的彻底崩塌!”

“说不定到了那个时候,老百姓哪怕是去买几斤米,都要拎着一大叠纸钞去,而且还未必有人会收!”

户部尚书掌管着大明的钱袋子,对经济方面还算是比较了解的,大明的金银铜本位货币制度虽然比较死板,也很麻烦,但毕竟是很成熟的货币体系了,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出问题。

就算是有人做出来假冒的黄金与白银,也骗不了多少人就会被发现。

所以他对改币为钞这件事还是很不赞成的,认为这样做的话,出大乱子的可能性非常大。

此时,吏部尚书也开口说道:“陛下,臣不太懂经济方面之事,但臣执掌吏部,对官员们的心思知之甚深,以臣之见,这纸钞一事,只怕困难极多呐。”

朱元璋盯着他,饶有兴致的问了一句:“哦?那么依你所言,都有哪些困难呢?”

吏部尚书朗声说道:“请陛下明鉴,其实最主要的困难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改币为钞的过程中,恐怕会有许多官员会被牵涉进去,到时候,官场上只怕会引发一场巨大的震动啊。”

“朝廷一旦发行纸钞,这里面必然存在着极大的利益,在这些利益面前,一定会有无数官员上下其手、弄虚作假,给朝廷带来巨大的损失。”

“另外,还有一事也不可不防,从铜币改为纸钞,那么各地官员的账目上肯定也会出现不少问题,若是官员清廉倒也罢了,只怕到时候,会牵扯出许多贪赃枉法之人啊!”

他看向朱元璋,诚恳的说道:“陛下,这货币里面的利益关系实在太过于重大了,足以让无数官员铤而走险,甚至会有许多人不惜仗着自己的官员身份,从中作梗,对此事进行阻挠。”

朱元璋微微颌首,吏部尚书这话说的倒也确实很有道理。

他想起朱标那份奏折上写的内容,内心十分感慨。

自家的儿子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已经把对策都写出来了……

此时,一位内阁大学士也站了出来,他轻抚长须,对朱元璋说道:“陛下,我大明建朝二十余年以来,虽不承续元庭制度,但在货币一事上,依旧是沿用了金银铜为本的实物货币体系。”

首节 上一节 68/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天命谋士,助刘备诛袁灭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