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188节

  朱棣压根没想到平安会这么莽,待他反应过来之时,平安已杀到了眼前。

  平安人数虽少,但一路席卷而来,气势无匹,而且是从后方杀过来的,朱棣的骑兵队伍难以招架。

  “铛啷啷……!”

  “唏律律……”

  朱棣的精锐骑兵就这么被冲散了,而平安,终于如愿以偿的冲到了朱棣眼前。

  “燕王,纳命来!”平安爆喝一声,挥起长矛便刺。

  携带着惯性,这一刺之力,足有数百斤。

  朱棣不敢硬抗,连忙举刀轻磕长矛,即便卸掉了大部分力道,仍是觉得虎口发麻。

  他这个恨啊!

  正所谓,愣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平安不要命,但朱棣却不想死。

  乱军之下,他燕王的命,并不比小兵大,捅上几个透明窟窿,该死一样死。

  于是,朱棣当了逃兵,让心腹挡着,自己撤了出去。

  当平安冲出包围圈后,朱棣已然消失无踪,风沙到处都是,根本找不到朱棣身影。

  他还想再战,两个亲兵却一把拽住了他,“将军,根本找不到燕王,即便找到,剩下的这点儿人也没机会,当务之急是先撤回山..东,防止燕王乘胜追击啊!”

  平安咬了咬牙,不甘心道:“就差那么一点点儿啊!”

  但他也知道,李景隆肯定正在往山..东撤,自己要是不跟着,还不定会出什么幺蛾子呢。

  “唉……撤!”

  另一边,郭英见局势愈演愈烈,也招呼部将撤退。

  ……

  此一战,六十万大军,失亡二十万,投降十万。

  消息传至京师,就连一向淡定的齐方黄也慌了。

第25章 文官失控,相互做局

  朱允炆傻眼了,这个结局他万万没料到,更无法接受。

  六十万大军围攻,愣是输了,还输的这么惨。

  但眼下的问题,可不是输一仗这么简单。

  耿炳文损失十万,李景隆攻城损失数万,这次的六十万大军,更是折了一半。

  如今的他,已经没能力再平叛了,也不敢再平叛了。

  于是他八百里加急,把磨磨唧唧垫后的徐增寿调了回来。

  时至今日,朱允炆算是看明白了,老表李景隆就是在坑他。

  这一次,不用文臣说,他直接下圣旨,让李景隆回京,说什么也不让这厮当主帅了。

  李景隆回来的当日,就被朱允炆禁足在了家中。

  要不是李青帮着说情,战神不死也得下大狱,甚至削爵为民也不稀罕。

  实在是李景隆输的太寒碜了。

  相较于他,武定侯郭英就舒服了很多,一来他的那一路大军损失不大,二来人缘太好,朱允炆不敢动他。

  御书房。

  朱允炆再次开大会,这次,一向目空一切的齐方黄三人,都不言语了,局势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三人不吭声,朱允炆只好求助李青,“李先生,你有没有好办法?”

  李青微微摇头,“皇上,燕王大势已起,朝廷也没能力遏制他了。”

  朱允炆脸色一暗,喃喃道:“为什么会这样?”

  他不理解,大好的局势,只短短两年,就变成了这副光景,实在令他想不通。

  “先生,你一定有办法。”朱允炆求助道,“你说,只要你说,朕必定答应。”

  李青无奈,思考片刻后,斟酌道:“燕王反对的并不是皇上,而是……”

  他看着齐泰、方孝孺、黄子澄,“而是他们的瞎改革,皇上若能全面恢复祖制,未尝不可和燕王谈判。”

  李青知道,到了这个份上,朱棣绝不可能半途而废,之所以这么说,是想赶紧把三人瞎鸡儿改的国策叫停。

  文臣成长的速度太快了,再任其发展,最多二十年,大明将与宋朝无异。

  朱允炆果断答应,“好,待会儿午朝,朕就改了。”

  “皇上三思啊!”方孝孺第一个站出来,“皇上岂可因为一个藩王妥协?”

  “那你有办法挡住燕王吗?”朱允炆吼道。

  “臣……”方孝孺被噎的无言以对,改口道,“皇上,从北平到京师,一路关隘无数,燕王打不进来,只要我们君臣一心……”

  “少废话!”朱允炆火了,“朕意已决,莫要再劝。”

  这一次,除了李青,他谁的话也不听了。

  朱允炆一甩袍袖,哼道,“快到午朝时间了,你们随朕来。”

  奉天殿。

  君臣五人到时,百官还未到来,这是朝会首次,皇上比大臣先到。

  两刻钟后,百官陆续到齐,一见这架势,所有人都知道出大事了。

  很快,他们得知了六十万大军惨败的消息,这一下,所有人都炸了锅,甚至一些人已经有了不祥预感。

  朱允炆心累的看着下方的百官,见其吵吵个没完,忍不住喝道:“安静!”

  嘈杂的大殿顿时一静,所有人都望向他。

  朱允炆吁了口气,淡淡道,“朕继位以来,施行了诸多国策,细细想来,弊大于利,即日起,朕决定全面恢复祖制。”

  “皇上三思啊!”

  吏部尚书率先拜到,紧接着礼部、工部、刑部……最后所有文臣都跪了下来。

  文官尽皆反对!

  朱允炆还是太天真了,李青也同样低估了改回来的难度。

  权力、利益这东西,一旦给了,再想拿回来,千难万难。

  看着所有文臣都在反对,朱允炆有些慌,但想到朱棣,他又狠下心来,执拗道:“诸位爱卿勿要再劝,朕意已决。”

  “皇上九五至尊,金口玉言,岂能朝令夕改?”礼部尚书极力反对。

  其他尚书也立即加入反对浪潮,根本不给朱允炆说话机会。

  朱允炆猛然发现,他这个皇上的话,好像不怎么好使了,怒道:“谁再反对,廷杖二十。”

  文臣们压根没在怕,不仅反对,更是指斥朱允炆堂堂皇帝,竟向藩王屈服,有违帝王风范。

  且言辞愈发激烈,就差指着鼻子骂了。

  “打,拖下去打!”朱允炆恨声道,“狠狠打!”

  很快,叫嚣最厉害的几人被拖了出去。

  可廷杖非但没吓住文臣,反而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六科给事中、御史言官,直接开骂。

  没错,就直接骂人。

  其实老朱在位时,也挨过言官骂,只是言辞相对温和。

  朱允炆火气上来,直接下狱了一批,而后把骂他昏君误国的几个御史杖毙,总算是暂时压制下来。

  但他所谓的恢复祖制,所有人都拒不执行,翰林院不起草,礼部也不颁发。

  见此情况,李青不免暗叹:“文臣已然失控,小小朱的毫无权威可言。”

  朱允炆惊呆了,他没想到,这些平时高呼:“皇上圣明。”的臣子,有一天会这么对他。

  但很快他就见识到了,更令他瞠目结舌的一幕。

  六部尚书、侍郎、都察院都御史……文臣骨干尽皆请辞。

  包括他最信任的三位先生,全都表示不干了。

  当然,他们不是真打算撂挑子,而是逼朱允炆妥协。

  最终,他们成功了。

  如此局势,朱允炆根本不敢罢免这么多人。

  武将的心已经寒了,文臣再撂了挑子,他哪里承受的起。

  群臣散去,朱允炆失魂落魄地坐在龙椅上,看着空荡荡的大殿,久久未语。

  低头看了看身上绣着的五爪金龙,只觉得那般刺眼,那般讽刺……

  ……

  朝廷一团乱麻,朱棣却是形势一片大好,他令朱高煦监管一部分降军,自己则是带着大部队进行反攻。

  风水轮流转,这次换到他朱棣进攻了。

  五月,朱棣攻克德州,迫使南军涌向济.南,六月再攻济.南。

  如今的朱棣,不再是一个月前的模样了,他一路走来收拾了不少残军,一顿封官许愿后,队伍越发壮大。

  朱棣抬头望着济..南城,嘴角泛起一抹邪笑,这次,他也想玩个上策。

  ——不战而屈人之兵!

  于是他写了一封信劝降城中的守军,在他想来,自己十几万大军兵临城下,只要绝对是手到擒来。

  很快,城中也回了一封信给他,朱棣打开一看,鼻子差点没气歪。

  回信写的倒是客气,可隐藏的深意却一点也不客气。

  大意是:让朱棣要效法辅佐侄子治理天下的周公,忠心辅佐侄子朱允炆,老老实实的回北平戍边,你好我好大家好。

首节 上一节 188/8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昏君,开局送江山,成千古一帝

下一篇:三国:我卷我自己,开局忽悠赵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