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267节
……
吃完喝完,又聊了一阵,见日头不再毒辣,李青起身告辞。
回去的路上,他又顺便拐去了梁国公府。
蓝玉是真老了,头发近乎全白,魁梧的身材也变得佝偻,快七十岁的他,走路都要拄着拐杖。
“你小子又喝酒了吧?”蓝玉艳羡道,“你这身子骨咋就这么硬朗呢?”
“我比你年轻。”李青‘诚实’道。
这话有些扎心,蓝玉脸都黑了,“你是在李景隆家喝的酒吧?”
“这你都知道?”
“不然也不会这么毒舌。”蓝玉翻了个白眼儿,“喝完了酒,又来我这儿喝茶,真是精打细算。”
“啊哈哈……我这不是关心你风寒好没好嘛。”李青知道蓝玉好酒,于是道,“回头我给你弄坛药酒,既能解解酒瘾,又能滋养身体。”
闻言,蓝玉大喜,张嘴就来:“十坛!”
“一个月一坛。”李青没好气道,“喝完我再给你弄,提前喝完的话,就只能忍到下个月。”
“那你把坛子稍微弄大点儿,五十斤装的就成。”
你想屁吃……李青道:“十五斤,每天半斤,一日三餐,饭后一杯刚刚好。”
“好吧!”蓝玉无奈点头,知道李青也是为了他好。
“你现在有没有特别不舒服的地方?”李青问。
蓝玉叹道:“年纪大了,哪哪都不舒服,不过也没特别不舒服的地方。”
顿了一下,“其实我也很知足了,能活这么大岁数,已经是高寿了,家小还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相比折戟沙场的弟兄,我简直不要太幸运。”
“嗯。”李青含笑点头,“心态放平,且活呢。”
不放心的他,又给蓝玉号了脉,没看出异常,这才起身告辞。
~
傍晚,吃过饭后,李青带着三女溜达了一会儿,奈何天气太热,只得草草结束。
还是家里的‘空调房’舒服。
沐浴过后,三女香喷喷的排排坐,无声邀请。
李青坏坏一笑,拉下床幔。
……
……
轻纱帐内笑相从,兴逸难当屡折冲;
百媚生春魂自乱,三峰前采骨都融;
走盘珠,花更红;
鸡声啼鸣五更钟……
~
翌日,李青上早朝。
朱棣也上了早朝,不再让好大儿一人担担子,老二走后,父子俩关系也逐渐升温。
现如今,朱棣开始逐步放权给儿子,一些重要的公务也尝试着让儿子处理。
而儿子也没让他失望,大事小情都处理得当。
大儿子除了不够硬气,其他各方面,都符合朱棣的预期。
不过,朱棣也不强求了,反正有大孙子兜底儿。
一晃,月余过去。
七月初八,郑和率宝船回归。
满朝文武,精神大振!
三宝不是一个人回来,他是带着巨额财富回来的,国库有了钱,就不会用宝钞代替俸禄了。
现在物价上涨,但他们的俸禄可没涨,民间一贯钞已经买不了一石米了,可朝廷依旧按一贯钞一石米抵账,这让他们苦不堪言。
但三宝回来就不一样了,那些稀罕物抵俸禄,他们反而能赚便宜。
可以说,满朝文武都等着三宝回来救济他们呢。
在群臣的期待下,三宝终于回来了。
奉天殿广场,早朝一散,朱棣就令人在此设宴,群臣作陪,以极高的规格接待三宝。
他也指望着三宝来缓解大明财政呢。
李青不禁感叹:有明一朝,再无太监能及得上三宝半分,甚至历朝所有太监,也没一人能比肩三宝。
说实话,太监做到三宝这个份儿上,已经到了头。
一刻钟后,三宝在万众期盼的目光中,来到广场。
小胖起身迎上前,群臣见状,也纷纷起身。
“微臣参见太子千岁!”
“免礼。”不待三宝下拜,小胖便稳稳托住他,轻声道:“辛苦了。”
“太子殿下客气,这是臣的职责。”
重新踏上故土,看到故人,三宝心情激荡,黝黑且粗糙的面孔上,一片潮红。
李青走上前,拍了拍三宝肩膀,笑道:“大家都等着你回来呢。”
三宝微笑点头,压抑着内心激动,拱手道:“见过永青侯!”
接着,文臣武将先后上前寒暄。
三宝是打着宣扬国威的旗号下的西洋,严格来说,他做的是文官的活,不过,他出海又带着数万水师,从这方面来说,他干的是武将的差事。
三宝文武通吃。
不过,三宝在武将中吃的更开,因为靖难之役,他也参与在其中,和不少靖难功臣都熟识。
好一通寒暄,百官才返回席位。
又过了一会儿,朱棣、徐妙云联袂而来。
群臣屁股还没坐热,连忙起身行礼:“臣等拜见吾皇万岁,皇后千岁!”
“众卿平身。”朱棣挥挥衣袖,牵着媳妇儿来到正席坐下。
接着,朝三宝招了招手,“三宝,过来坐。”
三宝迟疑了一下,恭声应是,腼腆地来到正席坐下。
见主要人物尽皆到位,小胖扯着嗓子喊道:“开席!”
不多时,太监宫女端着菜肴上来,川流不息。
李青悄悄挪了挪椅子,离小胖远些,离三宝近些。
“三宝,这次收益如何?”李青问了个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
闻言,朱棣、附近的大臣,都竖立耳朵,满心期待。
虽然连续施行了清丈田亩、摊丁入亩政策,但短期根本看不到收益,大明现在都快揭不开锅了。
三宝朝朱棣拱了拱手,温笑道:“仰赖皇上如天之德,这次收益更大,相比上次出海,提高了三成!”
呼~
所有人都放下了心,有钱了,终于有钱了。
第76章 分赃不均
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需要钱,没钱什么事儿都做不成,可以说,三宝的回归给所有人一针强心剂。
朱棣嘴角一勾,露出一抹邪笑,六部大佬见这架势,心都提了起来。
当今皇帝的花钱能力,他们再清楚不过,就是个存不住钱的主,可不能再让他霍霍了。
户部尚书夏原吉率先发言:“皇上,据臣所知,山.东、河.南,两省数地遭遇旱灾,为百姓计,臣恳请皇上留作一部分钱粮,应对可能出现的灾荒。”
朱棣顿了一下,问道:“大约需要多少?”
“至少二百万两。”夏原吉知道有钱了,故意多要了些。
“允了。”朱棣点头答应,扣去二百万两,也不怎么影响他的大局。
而且,三宝带回来的这些东西,还需户部运作、消化。
其余几部大佬见此,紧随其后。
吏部尚书蹇义,起身拱手道,“皇上,近一年来,大明官员的俸禄都是一半米、一半钞,甚至钞过于米,家里殷实的官员还好,但条件一般的官员实在是……艰难度日。”
他说的是实话,各地官员的意见都很大,之前国库紧张,他也没办法,现在有钱了,他自然不想再承受压力。
官员不敢骂皇上,但暗地里没少骂他这个吏部尚书,蹇义硬着头皮道,“还望皇上恢复旧制,以实物发放俸禄。”
其实洪武朝时期,也有部分俸禄是宝钞发放,不过占比不大,且那时宝钞购买力坚挺,官员丝毫不受影响,但随着朱棣超发宝钞,官员们就受不了了。
朱棣脸上一热,恨恨的瞪了蹇义一眼,“大概需要多少。”
“二百五十万两。”
你咋不去抢……朱棣脸都黑了,强忍着拍桌子的冲动,“你倒是说说,怎么就用的了这么多?”
“皇上,大明文、武、官、吏……林林总总加起来近四万人,改换实物发放后,月俸大约需要额外支出近二十万两。”
怕皇上不信,蹇义举例道,“七品官的月俸七石,现在是六成钞,四成米,若全部改换实物后,一个七品官一个月,就要额外支出四石米;
现在宝钞白银不对等,四石米只需白银二两,越往上补发的越多,当然,越往下补发的越少,再加上一众公侯……真就是这个数。”
这还不算上各地藩王,当然,这些皇室宗亲啥事儿不干,蹇义也不想算上他们。
朱棣的脸色阴沉,却又无法发作。
上一篇:我昏君,开局送江山,成千古一帝
下一篇:三国:我卷我自己,开局忽悠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