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279节
——
五日后,赵王也来了,两个活宝的到来,给平静皇宫带来一丝乐趣儿。
李青朝会都不怎么参加了,几乎成了全职私人医生。
但医生能医病,却医不了命,尽管李青使尽解数,也无法阻止徐妙云病情恶化。
徐妙云的病情日益加重,后来更是时常昏迷,一个半月后,终于到了灯尽油枯。
这天,李青见实在无力回天,便趁着她昏迷,给她注入了大量真气。
~
乾清宫,一片肃穆。
朱棣坐在床边,三高立在床前,后面是皇孙、公主。
徐妙云躺在床上,苍白的脸色带着一丝笑意,“干嘛都这副样子啊?”
“妙云……”朱棣声音略微颤抖,一时间却不知该说什么,通红的眼睛泛起泪花。
“好啦,当着孩子们的面,还哭鼻子呐?”徐妙云笑道,“亏你还是皇帝呢。”
朱棣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比哭还难看。
皇子皇孙也是面容悲怆,眼含泪花。
徐妙云转头看了一眼儿孙,昔年少女性子上来,“来,都给本宫笑一个。”
这可把龙子龙孙难为坏了,一个比一个笑得难看。
“一点都不走心。”徐妙云撇了撇嘴,小声抱怨着,“皇上啊,臣妾有个要求。”
“妙云你说,朕无有不允。”
“不要搞什么国丧了,别影响到百姓正常生活。”
“好,朕答应你。”朱棣点头。
“还有呀,皇上以后爱惜百姓,广求贤才。”徐妙云道,“民,乃国之根本,百姓要是都过不好,谈何国家兴旺?”
朱棣点头:“嗯,朕听你的。”
“还有,呃……臣妾是不是太过分了?”临终之际,她仍是古灵精怪,语气带着一丝茶艺,“皇上不会生气吧?”
“不会,妙云你说。”被拿捏了一辈子,朱棣早已习惯了,如果可以,他想一直被拿捏。
徐妙云爱恋的望着相伴数十年的丈夫,温柔道:“臣妾死后,你莫要太过伤心,国事为重,天下漂亮女人多着呢,再立个皇后便是。”
“你就是唯一。”朱棣微微摇头,满脸深情,“永乐一朝,不会再有别的皇后。”
“你呀……这次不是考验你,是真心的。”徐妙云嗔道,“莫要执拗过去,要着眼未来……”
许是性格使然,徐妙云没有语重心长,语气轻松,甚至带着一丝欢快,一点也没有大限将至的惆怅、不舍。
这种洒脱,便是男子也鲜有人及。
奈何,生命终是到了尽头,她的气力越来越弱,声音越来越小,细如蚊蝇…低不可闻……消失不见。
直至生命终点,她脸上依旧挂着轻松的笑。
“妙云,妙云……”
朱棣低唤了几声,没有得到回应。
回应他的,只有定格的淡淡笑意。
朱棣还想尝试着再唤,但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再也发不出声音,大颗大颗的眼泪不受控制地往下掉。
三兄弟眼睛赤红,跪在地上悲恸大哭。
哭声像是会传染,很快大殿内所有人都大哭出声,整个乾清宫被悲伤气氛笼罩。
……
皇后殡天了!
消息迅速在宫中传播开来,同时,六部衙门、都察院、翰林院……先后接到通知。
大到尚书,小到言官,一个个披麻戴孝,争先恐后地赶来,在乾清宫前有序跪下,哭得稀里哗啦……
不多时,站殿太监赶来,开始指挥群臣哭丧。
在他的指挥下,杂乱无章的哭声逐渐整齐划一。
李青自然也在哭丧队伍,这事儿他经历的多了,哭马皇后、哭朱标、哭老朱,有了经验,也有些麻木,混在百官中,哭声随着浪潮时高时低。
朱棣坐在殿门口,靠着门,愣愣的看着群臣哭,看着皇宫一草一木,看着天空……仿佛世间少了一抹鲜艳颜色。
……
七日后,在礼部、翰林院的商讨下,给皇后定了谥号。
——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
按理说,这时候应该下葬了,但朱棣却不允,不但如此,还要带着皇后棺椁去北巡。
群臣个个人精,立即明白皇上这是对迁都势在必行了,他们知道帝后情深,只要让皇后在金陵下葬,皇上迁都的决心便会大减。
百官激烈反对,众口一词,表示当务之急,是让皇后尽快安息。
一时间吵得不可开交,所有人都激烈反对。
迁都矛盾,在这一刻,全部暴露出来。
第89章 北巡
朱棣是什么人,他认准的事儿,没人能劝得住,直接下了圣旨。
要搁平时,这事儿也就这么定了,但这次不同,迁都损害了所有官员的利益,他们又岂会轻易妥协。
翰林院不起草,礼部不颁发。
朱棣再下中旨,这下群臣没办法了。
皇上下的圣旨,都是经过中书、门下省颁发才有效,老朱废除了宰相制,所以大明皇帝的圣旨,正常情况下,都是翰林院起草,礼部颁发,但中旨不同。
中旨是不经过任何部门,直接从内廷颁发,虽然不经过礼部,但依旧有效,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皇帝的话就是法理。
说白了,中旨大多都是皇帝玩不起了,以帝王权势强迫百官的无奈之举。
一般来说,能不用中旨,帝王是不愿用中旨的。
草拟的圣旨,礼部还有权力封还,但皇帝直接颁发出来的中旨,已经盖棺定论,他们也无可奈何。
除非他们抗旨!
但谁也不敢抗旨,尤其是面对朱棣这样的皇帝。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他们不敢公然抗旨,却也不是毫无办法。
于是乎,百官跪在宫门的戏码上演,把宫门堵得严严实实,以孝道的名义劝朱棣三思,请求让皇后娘娘尽快下葬,入土为安。
朱棣看着这些个口蜜腹剑的臣子,大为震怒。
“皇上…”李青劝道,“山高路远,一路颠簸对娘娘也不好,不若先去顺天选一处吉地,待陵寝建成,再下葬不迟。”
他知道,老四要是再打破规则,多半要出事,还是先给群臣一个缓冲时间为好。
朱棣依旧恼怒,但李青的话不无道理,轻轻点头:“明日北巡,你伴驾随行。”
说罢,愤愤一甩袖子,转身离去。
李青看着乌泱泱跪在地上的群臣,心里也不由一阵无奈,迁都这件事儿,实在是棘手的紧。
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于是去找了小胖,想看看小胖有无良策。
“没有。”小胖摇头,十分干脆,“这件事儿不可能和和气气解决,暴力手段必不可少;
不过最好过上几年再说,等摊丁入亩的劲儿过去了再迁都,短期就迁都,少不得要出乱子。”
顿了顿,“这边我尽力安抚,不过父皇那边,你也得多劝劝,不能因为迁都坏了大好局势。”
“这我明白。”李青有些担忧,“这边你应付的过来吗?”
“没把握,试试吧。”小胖叹了口气,“皆大欢喜地迁都是不行了,只要不闹出大乱子,我就心满意足了。”
李青默然片刻,问道:“你赞同迁都吗?”
“从长远来看,迁都利大于弊。”小胖点头,“如若不迁都,过不了多少年,皇权就会被南方世家架空,走北宋的老路;
父皇此举深谋远虑,金陵虽富,却不是做京都的最好选择,它……太小气了;
大明是正统的大一统王朝,京都所在必须要有战略意义。”小胖叹道,“其实我更希望迁都到洛.阳,亦或西.安,但……算了,顺天也不错。”
李青苦笑道:“那两个地方的确适合做京都,但不适用眼下的大明的情况,皇上在北平经营多年,去了那儿方便统治,若去了人生地不熟的洛.阳、西.安,只怕是……
就这情况你也看到了,真要去了那两处地方,指不定闹出什么幺蛾子呢。”
“是啊!”小胖揉了揉眉心,“有件事我不方便说,青哥你给父皇说一下吧!”
“什么?”
“他这次北巡,带上瞻基。”小胖认真道,“以后的帝王,必须还得是武皇帝,不然很难压得住百官;
瞻基不能学我,只能学父皇。”
李青点头:“这个好说,皇上对太孙本就宝贝,想来不会拒绝,我等会儿给他说一声。”
“嗯…还有老二、老三。”小胖道,“那俩货一个真憨,一个假精明,父皇不在京师,他们俩少不得会被人利用。”
“好。”李青答应,“你也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多保重身体。”
“嗨~我心大,天真塌下来,不是还有父皇嘛,我不急。”
“就得保持这心态。”李青轻松道,“行了,我这就去找皇上。”
~
“朕原本就打算带上瞻基。”朱棣道,“不过老二还是先不让他回去的好,有他在,老大反而能轻松不少,朝争不能太激烈,但也不能完全没有。”
李青苦笑:“皇上你就不怕汉王真能起事?”
“就他?”朱棣冷笑,“老大倒是起事的本事,他可没有。”
李青无奈,朱棣多疑的性格,比老朱还严重,最起码人老朱不怀疑自己儿子。
上一篇:我昏君,开局送江山,成千古一帝
下一篇:三国:我卷我自己,开局忽悠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