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417节

  下西洋的三宝终于回归了,不仅为大明带来了巨额财富,且还带回来了宣德薯。

  李青得知后是开心的,同时,也是无语的。

  这孙子真够损的,一点武德都不讲,也不怕老四给他托梦。

  变了,真的变了。

  全面开海,红薯、土豆、玉米的提前引进,都十足改变了历史。

  这些东西,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

  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

  有了充足的食物,百姓便不会饿肚子,国家自然趋于平稳。

  百姓是最容易知足的,他们的要求真的很低,只要不挨饿,有衣穿,就足够了。

  他们是朴实的,勤劳的,所求只是温饱而已。

  李青真的很开心,跟张邋遢炫耀:“师父,你说大势不可逆,我这不是逆了吗?”

  换来的,却是张邋遢的白眼儿,“为师说的大势,是王朝结构,是阶级人心,而非你以为的那样;

  当然,你这也是大势,但不是改变了大势,而是铸就了大势。”

  “不管怎么说,弟子我做到了。”李青洋洋得意。

  张邋遢笑着点头:“嗯,你做的很好。”

  老头子很少这么正式的夸他,他开心得像个孩子。

  ……

  正月底。

  三宝来金陵。

  昔日的少年,如今已是耄耋老人。

  满头的白发,满脸的沧桑,脸上的沟壑很深,虽笑起来依旧恍若昨日,正能量满满;但,终是夹杂着浓浓的迟暮感。

  三宝比李景隆还小一些,看着却比李景隆老了很多。

  这些年的航海生涯,严重透支了他的身体。

  看着这样的三宝,李青莫名心疼。

  多年不见,如今相逢却又不知从何开口,唏嘘良久,最终问道:“还好吗?”

  “还好。”三宝笑着点头。

  “走走走,进屋。”李青拉着三宝的手往屋里走,“咱哥俩好久没聚过了,今儿得好好喝一杯。”

  金陵前些日子连着下了好几天雨,空气中弥漫着湿冷,李青便让人端来了火锅,汤汁咕噜噜翻滚,肉片忽上忽下,热气腾腾,有种初夏的感觉。

  “别客气,就跟在自己家一样。”李青热情招待着。

  “哎,好。”三宝笑吟吟地拿起筷子,夹了一块涮肉,赞道:“美味,在船上可吃不到这个。”

  李青嗓音温和:“喜欢吃就多吃些,你这趟出海功莫大焉,也着实太辛苦了,在海上漂泊了那么久,得好好歇歇。”

  “皇上放了我长假。”三宝笑呵呵地举起酒杯。

  “那好啊!”李青举杯跟他碰了一下,笑道,“既然放了长假,就在金陵住下来吧,咱们热热闹闹的。”

  三宝老了,且没有子嗣,李青不想他一个人孤孤零零。

  三宝笑笑:“我这次来不全是为了拜访先生,还有公务呢。”

  “什么公务?”李青不解道,“你不是说皇上给你放假了吗?”

  “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帮皇上履行赌约来了。”三宝笑着说,“皇上喜得龙子,说输了你一千两黄金,命我给你送来。”

  “龙子……不会是朱祁镇吧?”李青嘀咕。

  “……”敢直言准太子名讳的也只有你了,三宝惊叹道:“先生真乃神人也,这都能算到。”

  “啊哈哈……太宗这一脉的字辈我看过,到皇子这一代,最后一个字正好轮到金,‘镇’有博压之意,没想到真被我猜中了。”

  李青打了个哈哈。

  三宝也没深究,说:“见先生心切,一进金陵地界便先一步赶了来,黄金还在后面,对了,除了黄金,三宝也给先生备了份礼物。”

  “嗨~咱都是自己人,送礼可就见外了。”李青佯装不满。

  三宝笑道:“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一些调味品罢了。”

  “调味品?”李青好奇道,“是什么啊?”

  “宣德椒。”三宝说,“与生姜、芥辣,味道相近,但辣味更足,口感也更好。”

  辣椒?

  李青眼睛一亮:这可是火锅必备啊,云贵川的百姓有口福了;

  不过…朱瞻基这厮倒真是和他爷爷一个样,也不管贴不贴切,上来就安上自己年号,真不愧是爷俩;

  唉…只可惜小胖命苦,不然就叫洪熙椒了。

  李青有些遗憾。

  “是不是火红火红的,里面有籽儿?”李青问。

  “嗯。”三宝再次惊叹,“先生你可真是神了。”

  “呵呵……我曾在书本上见过。”

  “原来如此…”三宝释然,旋即又问道,“先生可还知其他作物?”

  李青想了想,“还有红红的柿子,不过不是咱大明的柿子,它不像水果,更像蔬菜,可以生吃,也可以炒菜,亦或煲汤;

  也是一种高产作物,不过,缺点是无法像永乐豆、永乐米,永…宣德薯那样,可以长时间储存。”

  说到这儿,李青忍不住腹诽:叫着可真拗口,还不如叫土豆,玉米、红薯呢;

  要是有一天,番茄引进大明,不会叫什么宣德茄,亦或宣德柿吧?那可太艹了!

  三宝暗暗记下,心说:要是此生还能出海,定要寻得此物。

  一场酒喝到中午,黄金也送了来。

  李青并未太在意,反倒是对那几麻袋干红辣椒稀罕的紧,寻思着下次吃火锅,定要来个变态辣。

  下午,李青带着三宝在城里闲逛,跟他讲现在的大明繁荣。

  李青认真说:“大明有今日之繁荣,三宝你功不可没。”

  “先生谬赞了。”

  “哎?我说的可都是实话。”李青笑着说,“皇上已经明确表示:他日定要让史官修一本《郑和传》,书写你的丰功伟绩,流传于后世。”

  三宝沧桑的眼眸闪过一丝亮光,“真的吗?”

  “那当然了,我回来时,《太宗实录》已经在修了,其中就有你呢。”李青点头。

  三宝欣然中带着感动,“太宗一脉待我不薄。”

  你待他们一脉也不薄……李青心说。

第56章 都会走的

  三宝婉拒了李青的善意,只待了几日,享受了下金陵的繁荣便回去了。

  临行前,李青送上早已准备好的药方:“这个可以滋养身体,弥补亏空,多注意保养身体。”

  “嗯,好。”三宝收下,嘱咐道,“先生也要爱惜身体才是。”

  李青笑着点头:“皇上放了你长假,歇好了常来玩儿。”

  “好。”

  ……

  送走三宝,李青又恢复了躺平摆烂的生活,整日混吃等死。

  这种慢节奏的养老生活,很平淡,却也很温馨。

  李青很喜欢。

  日子一天天过着,朝中的事也时常传来,有李景隆这个大嘴巴传递,李青对京师的大事小情,都有个模糊概念。

  事实证明,朱瞻基并不需要他操心,人家做的很好。

  南民北迁的策略已经行不通了,朱瞻基便用了另一种办法:有偿招人垦荒。

  这一招虽然比不上百姓迁徙带来的开荒热,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增长了大明的耕地亩数。

  此外,朱瞻基还时常出宫,去市井微服私访,体验民间疾苦。

  祖孙三代中,李青对朱瞻基的感情最淡,却也对他最满意。

  同年八月,朱瞻基再次带兵北巡。

  这一招,是学的朱棣。

  ——通过带兵控制军队,进而控制朝政。

  尽管朱瞻基已经不太需要用军队来巩固自己皇权,但他还是这样做了。

  因为他和朱棣一样,谨慎且多疑。

  大明现在富裕了,北巡一次的花费也不算大,一年去两次也完全负担的起。

  宣德四年,春。

  朱瞻基命人送来了一幅画,名为《宫中行乐图》。

  李青打开一看,直呼好家伙。

  射箭、投壶、打猎、蹴鞠、马球……甚至还有类似后世高尔夫球的锤丸游戏。

  画中有皇帝的近侍,太监、锦衣卫;也有皇帝的臣子,文官、武将;当然,也有朱瞻基本人。

  君臣一起玩游戏,气氛和谐。

  由于扫黄,官员们的娱乐没有了,朱瞻基又给他们找了个娱乐方式。

首节 上一节 417/8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昏君,开局送江山,成千古一帝

下一篇:三国:我卷我自己,开局忽悠赵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