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743节

  无欲无求并不是件好事,会令人颓废,丧失斗志。

  一晃十余日过去,初夏过去后,天气变得炎热起来,李青虽寒暑不侵,不过有丝丝凉气吹着,还是挺舒服的,偶尔静极思动,做个冰糕吃,小日子优哉游哉……

  五月初,在朱见深的运作下,武举重开!

  内阁同意,新任吏部尚书姚夔同意,司礼监支持;

  同时,军队的裁撤,让文官对重开武举不再那么排斥,又有皇帝涨俸禄的允诺,便也半推半就的同意了。

  这个利好大明的重要国策,总算是在所有人的支持下,推行了出去。

  武举参照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只不过考的内容不一样而已。

  一切都在按李青的预想发展,朱见深智商一直在线,并未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对臣下依旧宽容仁厚,依然……柔中带刚。

  但态度还是很值得肯定的,最起码,朱见深做到了表面光亮!

  而察觉到皇帝不太好欺负的群臣,渐渐的,也收敛了许多放肆,且由于吏部尚书,跟内阁首辅不是同一人,阁部之争又有掀起的苗头。

  这下,朱见深压力减轻不少。

  受李青启发,朱见深将朱瞻基、朱祁镇两父子针对草原的策略,给复制到了朝堂之上。

  采取里挑外撅的打法,有时偏帮六部,但更多的时候在偏帮内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官集团的凝聚力。

  庙堂之上,个个是人精,自然看得出这年轻人不讲武德,可看出来归看出来,这一招依然好用。

  无他,人都是自私的,既然阁部之争不可避免,那何不借皇帝之势,打击政敌?

  尤其是内阁,迄今为止,内阁依旧是弟弟,他们想抵抗住六部冲击,只能依附于皇权。

  内阁办的是实事,他们自问比六部贡献更大,且他们和皇帝更近,自然应当有更高的话语权。

  但六部可不这么想,在他们眼里,内阁就是皇帝的秘书,不过是太宗皇帝临时加的部门而已,老老实实做事也就是了,玩儿什么高端局?

  六部可是自隋唐起,就存在的高级官僚机构,可谓是根正苗红,上千年的底蕴使得他们有着很强的优越感,骨子里瞧不起内阁。

  无论是存在的时间,还是品级,六部都吊打内阁,完全没有可比性。

  但偏偏阁臣日常和皇帝一起办公,这点,六部的尚书可比不了。

  少了李贤这个枢纽,六部和内阁的关系,瞬间破裂。

  …

  小院儿。

  李青、于谦相对而坐,小酌谈天。

  于谦经常带着酒肉过来,他知道李青懒,很多时候都不吃饭。

  “这烧鸡味道不错,你也吃点儿。”李青吐出鸡骨头,笑道,“别整日一副苦瓜脸,乐呵点儿。”

  于谦:“……”

  “先生,朝局的事你知道吧?”

  “你每次来都会唠叨两句,我不想知道也不行啊。”李青翻了个白眼,好笑的说,“这不是挺平静的嘛,你发愁什么啊?”

  于谦叹了口气,“眼下虽然君臣矛盾得到了缓解,但内斗势头又起,终究不是一件好事啊!

  当初李贤在时,政务处理的效率,远比现在高效的多,之前部阁相互协同,如今……唉!”

  他苦笑自语:“这便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吗?”

  李青擦了擦手,道:“总要有舍,才有得;即便李贤不走,情况也不会好太多,一朝天子一朝臣,你也是数朝老臣了,这点还看不明白?”

  于谦苦叹:“是啊,每次新帝登基,朝局总要或多或少发生动荡,其实我也不求什么,只期望像宣宗登基时那样就成。”

  李青翻了个白眼儿:“想屁吃呢,朱瞻基那孙……宣宗可那是太宗手把手教出来的,又有仁宗言传身教,你让下面三个皇帝怎么比?”

  “……先生,你也没办法?”

  “你真当我是神仙啊。”李青无语,哼道:“眼下这局势,就是我能想出来的最好局面。”

  “那就一直这样?”于谦不甘心。

  “当然不会。”李青微微一笑,欣然道:“你要对咱们的新皇帝有信心,其实他真的挺不错,给他点儿时间,我相信他能做的很好。”

第26章 于谦请辞

  多少年了,于谦还是头一次听李青夸皇帝,且还饱含期待。

  “怎么,你没信心?”

  “不,不是……”于谦神色怪异,“只是有些……奇怪。”

  李青笑了笑:“好就是好,有什么好奇怪的,行了,你不用发愁,眼下只是过渡期,待皇上有了实权,后面就好运作多了。”

  顿了顿,“我现在在意的是,草原上的局势。”

  于谦却很乐观,“瓦剌已然大胜,只要大明持续对其展开贸易,瓦剌便可无忧,进而一心一意为大明做事。”

  李青叹了口气,道:“可你有没有想过,要是以后瓦剌换首领了呢?”

  “这……”于谦一滞。

  “大明新帝登基都如此,瓦剌新首领上位,会一帆风顺吗?”李青忧虑道,“我就怕瓦剌权力交接时,出现大变故,继而让鞑靼钻了空子。”

  于谦皱起眉头,沉吟良久,道:“的确不排除这种情况,不过,鞑靼已然大败,尤其这次是憋了几年的大招,打的十分惨烈,没个五年以上的修养,鞑靼难以恢复;

  即便瓦剌真出现动荡,短时间内鞑靼也未必能成什么事。”

  “你不能光看鞑靼,你也得看瓦剌内部的草原本地人。”李青说道:“瓦剌内部祸患不比外部小,且少了外部压力,内部反而更容易出乱子。”

  于谦沉默。

  “先生有什么好办法吗?”

  “情况都还不清楚,能有什么好办法啊?”李青苦笑道,“但愿是我多心了吧,嗯…等石亨他们回来,到时候一问便知;

  大军出发前夕,我特意嘱咐石亨,让其顺带打探一下瓦剌情况,以便接下来的应对。”

  于谦问:“若真出现那种情况呢?”

  李青沉吟道:“如你所说,鞑靼暂时支棱不起来,真要那般,也无甚打紧,且让他们先乱起来,待局势平稳,再进行扶持、支援;

  不过,那样的话,融合草原之路,也会变得艰难许多。”

  于谦缓缓点头,叹道:“但愿不会发生那种局面吧。”

  李青狐疑道:“你今儿有些不对劲儿啊,怎么如此瞻前顾后?”

  于谦笑笑,提杯饮了口酒,说:“先生,自今年起,我愈发觉得力有不逮,准备…明儿跟皇上递交辞呈,告老还乡了。”

  李青目光一凝,快速探上于谦手腕。

  于谦只觉眼前一花,下一刻,李青便已皱眉开口:“你没病,不过……是该好好调养一番了。”

  李青没开口挽留,于谦辛苦了这么久,自永乐朝就开始奔波,李青想让他过几天舒坦日子。

  “具体什么时候走?”

  “这个得看皇上。”于谦苦笑,“说不定皇上不放我走呢。”

  李青道:“他若不放你走,我去帮你说。”

  “嗯…”于谦举杯道,“我这副残躯也陪不了先生多久了,敬先生。”

  “别这么说,好好保养,还有挺长时间呢。”李青举杯跟他碰了下,“辞官后,就别操心了,这里有我在,没什么可担心的,过好自己生活便是。”

  “嗯,于谦明白。”于谦轻声说,“就是苦了先生了。”

  “没什么苦不苦的,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已经习惯了。”李青笑了笑,一口饮尽杯中酒。

  两人又聊了许久,临近傍晚,于谦才起身告辞。

  李青重新躺回躺椅,愈发落寞了,于谦这一走,以后连个说知心话的人都没了。

  他不舍,但他更不舍于谦继续操劳,于谦苦了大半生,也是该歇歇了。

  …

  次日,乾清宫。

  于谦请辞,朱见深不允。

  于谦再请,朱见深依旧不允。

  于谦三请,仍是没得到允准。

  “于老师,你是上了岁数,但……你身子骨明明很好啊。”朱见深一脸不舍,“廉颇六十尚有余力,朕也不要老师上战场,你干嘛非要走呢?”

  “皇上,臣真的老了,再待下去怕只会拖累朝廷。”于谦苦涩道,“朝中不乏精明强干者,臣近些日子愈发疲倦,处理政务颇为吃力,老臣……真的该退了啊!”

  朱见深皱眉:“这样吧,朕放你一个月假,好好休养,养好的身体再处理公务。”

  “皇上……”

  “就这样说定了。”朱见深不给于谦再请的机会,道,“若是一个月不够,朕还会宽限的,你不必有压力。”

  请辞是不可能让请辞的,能用且信得过,又忠心耿耿的人没几个,朱见深当然不愿放人。

  于谦在朝中的影响力极大,替朱见深分摊了不少压力,朱见深感激他,却也不得不狠心留下他。

  “来人,传御医!”朱见深喊了一嗓子,继而关心道,“老师稍安勿躁,待会儿让太医给你瞧瞧,兴许吃两剂药也就好了呢?”

  “……臣谢皇上。”于谦婉拒道,“臣并无患病,倒不劳烦了。”

  有李先生在,哪里用得上御医啊……于谦有些无奈,他知道皇帝这是铁了心不让他走。

  尽管早有预料,却仍是不免失落。

  落叶归根,到了他这个岁数,是真的想回家乡颐养天年,何况还有李青兜底儿,他对朝政很放心,因为他对李青有信心。

  但……皇命难违啊!

  朱见深为表重视,硬是拉着于谦没让走,直到太医给瞧完病,并开了药,这才说道:

  “老师好生休养,就先别操心公务了,改天朕去看你。”

  于谦忙道:“不敢劳皇上挂念,臣无妨的。”

  “应该的,你可是朕的老师……”朱见深打起感情牌。

  ~

首节 上一节 743/8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昏君,开局送江山,成千古一帝

下一篇:三国:我卷我自己,开局忽悠赵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