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母后是武媚娘

我母后是武媚娘 第63节

这几件东西,必然要经过层层检验,确认没任何问题,才会带进紫宸殿。

高宗在回忆往事,两位皇子和公主自然不会多言,只看着自己父皇。

“走吧!媚娘,让将作监的人动工吧!”

李弘看着父皇有些萧索身影,此时过来扶着高宗李治。

“父皇,弘儿看您神色有些不好,不如我们几个今日陪父皇散散心可好。”

长子幼子和幼女皆在,自己皇后也在身边,此时李治确实心情有些不好,就点了点头。

外面早安排马车,四辆马车就直接驶出东宫。

李治让马车驶进太极宫,上次在太极宫,只在立政殿待了许久,然后去了凌烟阁,今日就去别处转转,自从住进大明宫,这太极宫到底是不经常来了。

马车经弘文馆时,几个弘文馆的学士和书生正在那里争论什么,看到从东宫驶来的车驾,赶紧避让。

李弘此时揭开马车车帘,看着这些人,这些都是大唐的才俊,不过都是父皇和母后的人。

弘文馆在太宗时期设立,开始设立时,弘文馆十八学士,哪个不是名满天下之人,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陆德明、孔颖达、虞世南这些人,可都是天下一等一的名流。

而弘文馆中的二十万卷藏书,更是集此时天下才学为一处,基本可以称之为全唐文了。

这里更像是一座皇家大图书馆,是天子治学之处。

李弘看着这些人,有老有少,这是大唐的学术延续,李弘知道,此时这些人中,还有一位叫杨炯的年轻人,不过他并不认识。

马车很快驶离这里,李弘放下车帘。

九寺五监中的国子监,皇家的弘文馆和史馆,自己以后可是要多和这里的人亲近,若是可能,自己还需要扩充这几处地方,以让大唐拥有更多可以有所作为的有为有才之人。

马车很快离开,从立政殿绕行,经过三星殿,很快向临湖殿进发。

既然是散心,自然选的是风光秀丽之所,而太极宫中,集湖光山色为一体之地,首选临湖殿附近。

第98章 路有冻死骨

等马车到了,武媚娘继续和太平一左一右扶着高宗,李弘继续拉着李旦的手,此时刚下马车,一个老太监颤巍巍从临湖殿走出,那老太监已经白发白眉,高宗见了他,摆了摆手,那老太监就没有过来。

李弘看了看那个老太监,这么老,大概太宗在时,就在太极宫当值了。

几人经临湖殿,刚走出这里,李弘目光就被湖边一处地方完全吸引。

这是他第一次来这里,此时刚刚来到,就震惊于眼前景致,不是山水之景,不是龙舟画舫,而是湖畔一片枯败的草地。

那里,竟然有一片棉花,有一亩地大小一片棉田,或者,这根本不是棉田,更应该叫做花圃。

他隐约记得,到南北朝时期,棉花就流传到华夏,只是当时在边疆地区才有,而到了唐朝时期,棉花其实已经在宫廷当做花木种植,今日见了,才知道此条记叙不虚。

李弘几乎是拉着李旦跑去那里的,看太子如此激动跑到那里,武媚娘和太平也赶紧扶着李治走到那边。

眼前一片干枯的棉花,枝干已经完全干掉了,上面的叶子也早已掉落光了。

干枯的枝干上只有十几个棉桃,此时绽放的棉桃中,白色的棉絮早已风干,有些被风吹散,就缠绕在干枯的棉杆枝条之间。

“这里怎么还没有被清理?”

高宗李治来到这里,看到眼前场景,看向自己的皇后。

“陛下住进大明宫以后,太极宫的宫女太监被抽调太多,一时间也没有办法补充,许多地方,人手都不够。”

这处棉花地,原本在棉花花朵开败以后,就要着手清理,只留下十几株用来留种,以便来年再种。此时却因为人手不足,留到了现在,而李弘已经开心的在收集棉絮,一会就收了好大一捧。

“弘儿,你收这些做什么,看看,衣服上沾了多少!”

武媚娘微微蹙眉,看着自己长子竟是在收集这些,也幸亏是李弘在做这些事情,换一个皇子,武媚娘早该骂了。

“父皇,母后,你们觉的这像什么?”

“皇兄,像柳絮!”

那里太平抢答,不过李弘摇了摇头。柳絮太散了,可棉絮不散。

“弘儿,快扔了这些,衣服上粘的到处都是。”

武媚娘心疼儿子,此时又说了一句,李弘才不会扔这些棉絮,对于此时的大唐,这东西可是好东西,能够解决百姓温饱的好东西。当然,解决的不是饱,而是温。

“母后,您说这些像什么?”

李弘说着,抓了一把棉絮,揉成一团,仿佛一个蚕茧模样。

“你这么一揉,倒像是一个蚕茧了。”

“母后,蚕茧是不是就是做丝绸的?”

李旦自小出生在深宫,长在深宫,可不懂这些,更没见过蚕茧,也就穿着丝绸。对于这些,只是约略知道,此时就问了一句。

“对,蚕茧就是做丝绸的原料。”

“母后母后,您刚说这像蚕茧,那这能不能做丝绸?”

太平公主到底还小,此时拉着武媚娘的手问。

看看,自己这幼第幼妹,可是神助攻啊!都不用李弘自己开口了。

“这可做不了,这些只是种在宫里观赏的花木,因为疏于管理,才长成了这样。”

“母后,这做不出丝绸,说不定能做出别的,比丝绸也不差的布料。”

李弘此时已经在搓着棉絮,将棉絮搓成一个长条形,然后就用手拧,拧成一个比较细的棉条。

他此时自然没有纺车,也找不到纺纱的纺车,想要纺棉纱根本做不到,只能尽力将棉絮拧搓成棉条。

“弘儿,这怎么能做成比丝绸不差的布料呢?赶紧将这些东西扔了,看看衣服上都沾成什么了。”

武媚娘此时说着,已经给自己长子用手捻去一些身上粘的棉絮。

李弘可不会扔这么金贵的东西,这可是棉花,足以改变这个时代的好东西。

如果从后世取来高产作物的种子,解决的是百姓的吃饭问题。那么,这些棉花,解决的就是百姓的穿衣问题。

此时的衣服,都是丝绸和麻料,丝绸太贵,普通人根本买不起,而麻料,本身纤维粗糙,做成衣服,穿在身上是真难受。

而且无论是丝绸还是麻料,有一个最要命的问题,防寒性极差。

此时大唐的气候可以说极其温暖,可就是这样的气候,依旧是大冬天冻死冻伤一片。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为何在根本不太冷的唐代,冬天还会冻死那么多人,就是因为百姓身上穿的衣服基本不抗寒。

天气稍微冷些,想要抵抗寒冷,就只能靠抖了。

富贵人家还能靠皮裘,靠木炭过冬。普通人家,真的就只能扛了。这是一个没有棉衣,没有棉被的时代。能不能度过这个冬天,有时候只能是听天由命。

而棉花,可以完美解决这些问题,棉花只要规模种植,其产量根本不是丝麻可比。

棉花作为原料,加工出来的棉布,到后世可是最主要的布料,而棉絮作为填充做成的棉衣棉裤棉被,在冬天可是最好的防寒之物。

李弘在拧着棉絮,奈何这东西再拧,稍微拉扯,也就断了,看来还需要纺车,将棉花纺成棉纱才行。

“好了,弘儿,赶紧扔了这些,这东西可没蚕茧那么牢固。”

“母后,弘儿觉得这东西能用,这片地里的东西都给弘儿,求求母后您了。”

李弘少有的撒娇,拉着武媚娘的手。

心疼长子的武媚娘此时一下子答应,不就是一片准备处理的干枯花木么,儿子要,给了就是。

李弘听了,自然高兴,看着这么一大片棉花地,今天回去,就派人来这里将所有棉花和棉子收了。

只要这些棉花做成棉纱,做成棉布,到时候给父皇母后一看,根本不愁父皇母后不给自己皇庄和人手种植。

暂时放下手中棉絮,李弘用手拍打干净衣服,武媚娘继续帮他捻着身上棉絮。

一会几人登上游船,在湖中游湖散心。

第99章 最新款

其实李弘心思此时不在这里,还在那片棉花地,温饱温饱,也许后来人很难理解为何温在前,饱在后。没受过冻的人,根本不知道能够穿一身保暖衣服的重要。

这个时代,冻死的可不比饿死的少啊!

好不容易游完湖,李弘赶紧向父皇母后告辞,看自己皇兄要走,豫王李旦也赶紧告辞,他还惦记着皇兄答应他的两条短裙呢!

兄弟两人坐着马车离开,刚进东宫,李弘就让人叫人手,东宫啥也不多,就宫女多,这几年父皇母后不断往东宫塞宫女,搞的东宫的宫女早就远远超过编制了。

此时叫人,呼啦啦一百多号宫女就来了李弘和李旦面前。

李弘也不多说,就带着这一大帮宫女浩浩荡荡又前往太极宫临湖殿。

此时看着这一大帮宫女,李弘觉得太极宫缺人手,不是将人手都调到大明宫了,而是都塞进东宫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李弘看着这么大一群宫女,心中又是一声感叹。

自己看来要更加努力,早日让父皇母后抱到皇孙和皇孙女才是。

不来这个时代,永远不知道一个孩子对于皇储有多重要,一个帝王和皇后盼孙子孙女能盼成如此样子。

一大群人此时赶来临湖殿,那个老太监又颤巍巍走了出来。

“好了,免礼了,本宫看你如此苍老了,我皇爷爷在时,你应该就在这里当值吧?”

“回殿下话,老奴初来这里时,还是大业年间。”

李弘看看这老太监,还是自己格局小了,感情人家来太极宫时,还是隋朝,当时的皇帝还是隋炀帝。

李弘算算时间,点了点头,自己母后都是武德年间生人,可是经历了大唐三位皇帝统治时期的一个女人。

这个老太监如此老,隋朝时就在这当值,也不奇怪。

此时让老太监退下,李弘就指挥着这浩浩荡荡的宫女大军,来到了那片棉花地。

“这里所有的棉絮,就是这种白色的东西,一丝不留的给本宫摘下来,这是它们的种子,也不许给本宫留下一颗,现在采收。”

此时有宫女上百,做这种事自然很快,李弘拉着李旦在旁边看着。

宫女们忙碌,两位皇子看的认真,尤其李旦,看的眼睛都挪不开了。

若论这宫里哪里的宫女颜值身段最好,自然是东宫。

李弘看到自己四弟差些流口水的样子,拍了拍他的肩膀。

“四弟,等这里收拾完了,皇兄就让人给你裁剪那种裙子。”

首节 上一节 63/1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明朝末年当山贼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