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 第154节

  “我要打了,你们稍微离远一点,别贴太近。”

  等众人散开后,他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呼吸,将手中的武器对准130多米外的人形靶和沙袋。完成瞄准后,立马扣动扳机。

  扳机上的凸缘顶起阻铁释放击锤,击锤在击锤簧的作用下打击击针,击针撞击弹底火帽。

  发射药点燃,把破甲弹顺利地发射出去。

  只见火箭筒的尾部冒出一道火光,前端的炮弹猛地窜出。在空中划出肉眼可见弹道,破甲弹朝着远处的人形靶和沙袋飞去。

  轰!

  一道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起,远处的靶位和沙袋被炸的漫天飞舞。

  如此大的动静,就算军工局的同志们有了心理准备,还是被吓了一跳。

  有烟无伤的定理不适用于现代武器,当烟尘散去以后靶位已经是一片狼藉。

  现在近距离观察看了新式武器的威力后,所有人都达成了共识。即使是钢筋混凝土铸造的碉堡和炮楼,应该也扛不住火箭筒的接连攻击。

  黄河对众人的反应很满意,他对自己研制出的新武器很有信心,扣动扳机以后便来了一手真男人从不回头看爆炸。

  “怎么样,老曾?这火箭筒的威力还可以吧?能不能入您老人家的法眼?”

  局长的嘴角抽了抽,当他听到超口径这个词的时候,就预想到某人要装逼了。

  以他的经验来看,这破甲弹的作用绝对不比82毫米迫击炮小。

  “你小子用的什么装药啊,怎么威力这么大。而且这火箭筒的精度也太高了吧,刚刚那个弹道几乎都是直的。”

  “啊,当然是黑索金和TNT的混合炸药,一个弹头里装了420克。”

  边区的化工能力要比八路军后勤部强的很多,晋省那边的手榴弹,目前用的还是硝化淀粉和硝化甘油。

  但边区在今年十月份的时候,已经有了生产黑索金和TNT的能力。虽然产量不高,但用来制作火箭筒的话肯定够。

  至于精度的还不错,是因为火箭弹的尾部焊接了六片弹性钢片尾。

  它们平时卷绕在尾管上,当从筒口前端装填时尾翼箍会滑落。击发后飞离筒口,尾翼弹开用以保证射弹稳定飞行。

  理论上来说,一位经验丰富的战士使用40火,在100m的射程内标准偏差只有为0.5×0.4m。

  就在众人准备试射第二发的时候,一位中年人走进了靶场。他原本只是在附近散步,听到了陌生的炮声才被吸引过来。

  “哈哈,今天怎么这么多人啊?是在实验什么新武器吧,刚刚的动静可不小,我在几百米外都听到了。”

  “新式的炮吗?高卢鸡的货?让我看看。”

  听到声音后,众人齐齐回头,来人正是陆军士气奇才。黄河先敬了一个军礼,随后便把手中的火箭筒交给了老总。

  这位年轻时,可是经常带着警卫排手持花机关冲锋陷阵。平日里最喜欢研究新式武器,今天看到40火便有了打几发的冲动。

  一连试射了三发以后,陆军士气奇才心满意足的拍了拍手。

  “这款武器很适合咱们的基层战士啊,如果能保证产量的话,咱们明年在晋省的行动成功率肯定可以多一成。”

  “你们研究一下,看看什么时候能批量生产,过几天交一份报告给我。”

  老总走后,局长的脸色立马变差了几分,他愁眉苦脸的对黄河抱怨道:

  “哎,这工作真的是越来越多了。本来军工局的人就被你分走了一批,现在又多了一个大活!早点把图纸给我送过来,再派几个研究员!”

  “这个月月底是不是还有个50毫米迫击炮?我真的早晚要被你累死!”

第197章 步入正轨的航校与源源不断的人才

  十二月十二号,边区武器实验研究局局长办公室。

  此时房间里有两个人正坐在办公桌前聊天,一位自然是刚上任还没几天的黄某人,另一位则是一个看起来四十多岁的男人。

  这人身穿灰色棉袄,从对方的发际线来看,明显是一位巅峰强者,略带皱纹的脸上还挂着一丝玩味的笑容。

  将一个倒满茶水的搪瓷杯递给对面的中年男人后,黄河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看起来有一肚子的疑问。

  “我是真没想到啊,你居然这么轻易地就从西南那边溜了出来。”

  “现在戴老板手下的人都这么废物吗?怎么说你以前都是果脯的军工署署长,现在又是第五十兵工厂成都分厂厂长。”

  “这么重要的人身边居然没蹲几个特工盯着,还真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中年男人微微缩着身子,他双手捧着搪瓷杯取暖,寒冷的气温让这个南方人有些打颤。

  听到黄河的疑问后,他没有急着回答问题,而是先用杯盖滤住茶叶沫子微微抿了一口。

  “也不能说军统的人是废物,主要是我隐藏得好。谁也想不到我这么一个老老实实工作了几年的理工男,其实是个打入敌人内部的卧底。”

  男人此时才笑了笑,脸上那抹淡淡的骄傲一闪而过。

  “而且我为了隐匿踪迹,这一路上也很不容易好吗。”

  “掩护我的部队先是在华中绕了大半圈,好不容易混进华北差点还遇到鬼子了。要不是同志们经验丰富,指不定你就见不到我了。“

  “我早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就接到了撤退的通知。只不过当时时局很敏感,折腾了大半年才回来,很辛苦的。”

  虽然这句话是不折不扣的事实,但听起来的确有点凡尔赛的感觉。

  这位新加入边区武器实验研究局的同志叫作钟临,未来他有两个响亮的外号。一个是中国喀秋莎之父,另一个是军工界薅光头羊毛第一人。

  他曾经在金陵担任果脯兵工署署长,因为个人能力十分出色,被派到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兵械制造技术。

  学习结束回国以后,他又被安排到汉阳兵工厂的附属硫酸厂任做主任。随着鬼子不断地扩张侵略,最终被调到了西南的第五十兵工厂任厂长。

  如果没有某人的乱入,他会一直卧底到1946年。等到上级召唤他,便会带着一系列研究资料回归。

  晋东南根据地捣鼓化工厂的时候,组织上便想到了这位专业对口的同志,随即将他紧急召回。

  虽然只相处了半个小时,但对方幽默风趣的性格,极快地拉进了二人的关系。

  看着淡定无比的钟临,黄河直接脑补到了暴怒的光头大骂娘希匹的样子。

  他想到这场景忍不住嘿嘿一笑,毫不吝啬自己对钟临的赞扬:

  “运输大队长果然名不虚传,这后勤保障工作做得真好!你这手借鸡生蛋真是绝了!妥妥地利用职务之便,骗光头的经费给自家做研究。”

  黄河端起杯子喝了口茶,顿了顿接着说出了自己的安排:

  “老钟你就先来我们一科吧,一起研究火箭弹。按照科里现在的发展进度,你早晚得带人出去单干。”

  “上级对咱们很重视,前几天还说了要大力扶持。你到时候最差也是个局长,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让你官复原职吧。”

  钟临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对黄河的安排没有丝毫异议。

  二人又聊了几句,他就起身准备离开办公室。刚站起来转过身,似乎想到了什么刚刚没说完的话,又扭过头对着自己的便宜局长认真地说道:

  “委员长不会生气的,我走的时候留了一份离职交接文档。”

  “哈哈哈!”

  ————

  一周以后,老马回来了!

  整个运输队带着从边境航校拉回来的学员,浩浩荡荡地驶进边去给他们准备的临时停车场。

  马卡洛夫脸上挂着喜气洋洋的笑容,一下车就给了黄河一个熊抱,那惊人的力量完全不像是一个忙碌了三十多天的人。

  “黄!人我都给你带回来了!45个学员一个也不少!再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这次还有意外收获!”

  黄河刚刚光顾着跟老马打招呼了,完全没注意到他的身后还跟着四个人。

  跟那些普遍比较年轻的学员不同,他们一看就是身经百战。哪怕脸上尽是疲惫之色,也掩盖不住眼神里透露出的极强斗志。

  一位眉毛稀疏的男人是四人里的领头者,他上前一步紧紧地握住了黄河的手,激动地说道:

  “您一定就是黄副局长吧!我已经听马卡洛夫同志说了,我们这次能顺利安全回到边区,您出了很大的力。”

  经过四人简短的自我介绍后,黄河的表情从喜悦变成了激动。

  因为他们当中有一位姓常,有一位姓王,二人正是未来东北老航校的校长和政委。

  “太好了!有你们几位的加入!咱们边区航校的建设一定会更加顺利!”

  王、常二人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惊喜,他们很快便猜到了眼前的副局长,以前肯定是听说过自己的事迹。

  不过他们并没有惊讶,毕竟对方已经是边区的高层了。而且跟北边的关系很好,甚至能请人家的运输队来解救他们。

  这样的人物要是不知道内情,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您太客气了!组建咱边区自己的空中力量,一直以来也是我们的梦想,也是我们在外飘泊多年的寄托!”

  “我们才应该谢谢您,给了我们圆梦的机会。”

  “今天就先聊到这吧,我和老王先得带着学员们去见见老总。太久没回家了,我们得去报声平安。”

  看着众人的背影,黄河想起来很多事。

  刚刚认识的两位教官,他们早些年间去了北边学习,算是边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批空军种子。

  常教官在北边的空军服役了多年,甚至是一位有击落记录的资深飞行员。王政委则是有着深厚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机务专家,也是不可多得的基石人物。

  二人的经历十分坎坷,原本组织把他们从北边召唤回来,是想安排他们去边境航校担任教官。

  配合上入选的45名学员,绝对可以培养出部队的第一批飞行员。

  按理来说,以他们二人的经验,当个航校的教官绰绰有余,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大材小用了。

  但是SHC想都没想,直接将他们拒之门外。因为这个机会主义者从一开始就没安好心。接受西征的那批战士,更是为了两个目的。

  一是通过边区的关系,搞来更多的毛子飞机,扩充自己的空军力量。

  二是腐化这些学员,招进来的目的是为了让同志们给他效力。

  像常校长和王政委这种资历老,且带着很强烙印的红色教官,他自然是不想要也不敢要。

  众所周知,聪明人总会在合适的时机左转。如果这些费心费力培养出来的的宝贝学员被别人拐跑了,那他肯定会崩溃!

  无奈之下,二人只能继续留在边境的八办等待时机,可这一等便是两年。

  虽然从始至终都没有正式进入航校,但他们并没有选择浪费时间,学员们只要一有空就会去八办学习。

  正是因为有了补课和小灶,学员们才能逐渐超过本地学生,最终全员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

  常、王二人被组织上委派去北边学习飞行和地勤机务,可以说是边区空军的种子。现在,这两颗种子就要开始萌发了。

  正当黄河发呆的时候,马卡洛夫上前一把搂住他的肩膀。这位西伯利亚大汉用直勾勾的眼神看着他说道:

  “黄,正事儿办完了,咱们去喝酒吧!”

首节 上一节 154/3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母后是武媚娘

下一篇: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