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

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 第63节

“我们的呀,这些全都我们安乐商会的物资,就在城外堆着的,大家都知道的,郡守您不是也去视察过吗?绝对不作假的。”那人似乎没理解萧锐的话。

萧锐大摇其头,“不不不,你们误会了,这些物资是我们在城西十五里处,消灭突厥来的缴获。不是各位在城外的物资。你们要找物资,不妨去城外慢慢寻找,我们郡守府爱莫能助。”

“不是,这就是我们的物资,我们原本堆放在城外,早上突厥骑兵来了,全给抢走了。您不是派苏将军带人,打败了突厥,全部给追回来的吗?”其他人纷纷辩解。

萧锐却坚持道:“诸位,我重申一遍。本官派苏将军出城截杀突厥,是为了杀敌立功。并未授予他追回物资的任务。这些物资的确是我们从突厥手里缴获的。至于这些东西是你们的,还是突厥的?我们不管,我们只知道是战利品。从突厥手里缴获的就该归我们安乐守军清点入库。至于这些东西突厥从哪里来的,对不起,那是人家突厥的事,我们没权利调查追问。”

啧啧……这嘴皮子,驸马爷不愧是驸马爷,如果是我,一定说不过这帮奸商。苏烈暗暗的给萧锐竖起大拇指,一众守军护卫也一样,眼中亮出了小星星,这就是舌战群儒吧?萧长史说的对呀,我们从突厥手上的缴获,那就是我们的呀。

“可是这些明明……”

“够了!在下明白了,萧大人的意思是,不想归还?大人,这些物资多数是从我们背后的家族赊账趸来的,您吃得下吗?”为首之人语气变了,这里的人多数出身五姓七望,本身自带骄傲。虽然很多人是旁支,无关紧要的族人,但毕竟是门阀族人,借点家族的声威还是可以的。

哟,要挟?萧锐冷哼道:“本官说的很明白,这是我们安乐守军的战利品。尔等是想胡搅蛮缠,来瓜分抢夺我们的战利品,你们问问安乐三千守军答不答应?”

此言一出,四周的守军纷纷上前一步,腰刀出鞘,齐声喝道:“不答应!”

萧锐伸手一扫:“看到了吗?我们早上守城,救了你们一命,下午你们就恩将仇报?这就是名门望族?”

那人深深的看了萧锐一眼:“好,那就感谢萧大人的救命之恩。我们回去!”

“可是……”有人不服。

那人厉声道:“回去再说……”

萧锐看着一帮人负气离开,眼神冷厉道:“如果不是安乐监牢太小,还得放人回去报信,能让你们这么聒噪?早就全抓起来,先蹲几天号子再说。”

第124章 好马

“捷报!安乐城捷报!”

幽州城里,一支快骑信兵飞驰穿城大喊,老百姓们纷纷转头好奇的看去,但那信兵却一刻不停,直奔幽州大都督府。

柴绍正在处理政务,嘴里还在埋怨着萧锐,派你小子来当长史,是帮我处理政务的。现在倒好,你就盯着安乐城,整个幽州的政务全交给我,我还得给你擦屁股,真不知道咱俩谁是长史,谁是大都督?

“嗯?捷报?哪里来的捷报?”柴绍闻声走出了政事房。

不多时,快马骑兵手持书册跑步进来,“报!安乐城捷报。大都督,前日突厥三千精锐骑兵来袭安乐,长史和苏将军定计退敌,斩首千余,缴获马匹物资众多,我军大胜,长史特命我等前来报捷,并送来功劳簿。”

什么???突厥三千精锐袭击安乐?怎么回事?这么大的事情,为何不早点过来求援?柴绍愤怒呵斥,心说萧锐出了事,谁担待的起?

信兵只是个报信的,哪里能回答这些问题,只是摇头道:“长史说,一切都在书信中。”

“书信拿来。”柴绍黑着脸,他下意识的略过了那亮眼的战绩,满是担忧的快速拆开看信。

嗯?嗯!哦……原来如此!嗯?不对……这、这怎么可能?

柴绍表情相当精彩,连续变换,周围的书吏感觉在看他表演变脸一样。

放下书信,柴绍沉声质问:“我问你,消灭突厥的大战你可曾参与?”

“末将有幸跟随苏将军参与了埋伏之战。”

“好,详细说来,敢有半句不实,立斩不赦。一千人对峙三千人,骑兵对骑兵,能斩首千余?什么时候突厥骑兵成了软脚虾?如果突厥骑兵如此脆弱,我们早就打过定襄了。”

信兵一五一十的从埋伏讲到交战,包括最后的见好就收、停止追击,细细的讲述了一遍。

大都督众人听得异彩连连,柴绍恍然大悟,原来是那突厥将军太蠢,不会打防御之战,让苏烈捡了一个大便宜。不错不错,萧锐这小子够坏,短短两个月不到,就能算计到敌人,让突厥吃了这么大一个亏,可见这小子很会用兵。

“来,拿功劳簿上来,安乐城将士用命,朝廷也不会吝啬奖赏,今日大都督府暂停其他政务,只做一件事,给安乐城守将将士叙功。斩首千余,算得上大胜了,当表奏朝廷。”

如果萧锐在此,绝不会让柴绍上奏朝廷,区区斩首千余算什么?后面还有更大的胜利呢。

此时柴绍还不知道,萧锐能立功不假,但惹祸的本事也不小,他只汇报了大胜仗,可没汇报说扣押了一批商人和物资。人家五姓七望肯定是要来追责的。

话说萧锐在干什么?安乐城中百姓虽然受了惊慌,但有了一次大胜,大家反而胆气更壮了些,突厥三千骑兵来,安乐都能大胜,足矣证明安乐的安全。

现在城外坏事的商贾全散了,没人破坏市场,萧锐抓住机会,让城中的官办商会,谈了一大批豪华订单。至于价格?呵呵,甭想有外面的价格,我们连突厥都打退了,价格当然是胜利者制定的。

如果有人不服,还想跟城外那种价格交易?呵呵,对不起,安乐城以后不接待,他们就是一群扰乱市场的人,没看到全都在大狱里吗?

“好马,真是好马呀!难怪大唐的骑兵不如突厥,光看人家养马的质量就知道,啧啧……还别说,这帮突厥狼崽子,都是养马的好材料。将来打败了突厥,拿下整个草原给大唐当牧场,什么也不让突厥人做,让他们只负责养马。”

萧锐抚摸着一批批骏马光亮的鬃毛,眼中闪着小星星,比看到稀世美人都喜爱。

苏烈跟在一旁,听着萧锐的话,不禁感慨,驸马爷如此年轻,就有气吞山河之志,可悲朝中还有些投降派,一直唱衰开战。若我大唐儿郎,全都有驸马爷这种豪情,哪怕不用骑兵,我们也有信心灭了突厥。

“唉……好是好,就是少了点,才一千匹!”萧锐唏嘘的说。

苏烈笑着安慰道:“有长史您在,末将相信,这一千匹只是个开始,以后我们一定还能缴获更多的,总有一天,我们大唐也能有一支、甚至多支强盛的万人精锐骑兵大军。”

“而且一千骑兵对战三千,缴获一千已经是前所未有的战果了,末将都不敢给长安城故友写信,怕人家不信。”

“不信?我们以前对敌,战损比多少?”萧锐不解道。

额……

苏烈似乎不敢举例子回答,只能模糊道:“以往我们大唐的骑兵对战突厥,一万人的阵营冲阵,经历恶战最终也不过斩首千余。”

“哦?为何?我们大唐胜在铠甲装备齐全,突厥骑兵多数缺少皮甲,防御不足。是因为战马追不上吗?”萧锐不解。

苏烈摇头道:“非也。长史您似乎没上过战场,可能不知道。跟我们这次埋伏偷袭不同,两军正面大战,首重士气,有道是兵损一成,士气减半;兵损二成,无力再战;兵损三成,全军溃散。”

“我大唐的兵卒整体素质算好的,兵损二成还能用命作战。像我们的三千玄甲军,当年之所以能三千战十万,就是因为士气,能做到兵损四成依旧死战不退。当年窦建德的十万兵马,更多是败在士气上。”

“至于突厥的兵员素质,呵呵,他们是来劫掠打秋风的,能占便宜才会用命,一看到没有便宜可占,立刻就撤,绝不纠缠。他们的战马来去如风,我们就不好追击了。”

萧锐点了点头:“不错,我研究过草原骑兵,中原王朝之所以代代灭不掉草原骑兵,不是因为战力,主要是分布太过分散,来去如风,我们不好聚而歼之。”

“正是如此。”苏烈重重点头,“长史,您智计高绝,可有什么妙计,聚而歼之?”

萧锐沉思了片刻,以华夏两千年的战斗历史为积淀,当然有办法解决,而且不止一种。可这种事情不到时候,是不能随便说的,万一泄露出去就不灵了。

环顾了一下四周,萧锐神秘一笑:“等将来我们有一万骑兵的时候,再给你揭秘。”

“末将期待!”苏烈会意,不再追问。

萧锐叹息道:“唉……杀人放火金腰带,养马哪有抢马快,可惜了,我们兵力不足,要不然还养什么马?我们直接带兵杀入草原,抢一支品种优良的马群回来。”

看着眼前这批战马,萧锐猛然想起这几天在写的三国,一个妙计浮现在眼前。

微微一笑,小声对苏烈说道:“听说过草船借箭吗?”

苏烈茫然的摇头,自己虽然读过几本兵书,但到底是寒门出身,差了底蕴。跟这种大世家出来的人还是比不了。草船借箭出自小说三国,这本书是明朝成书,唐朝还没过。

不过典故一般都有原型,这个原型就是在三国志里面,真实历史原型是孙权:《三国志·吴书·孙权传》"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馀。(裴松之注)魏略曰:(建安十八年214年)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萧锐拉着苏烈,一边快步回郡守府,一边解释这个典故,听得苏烈大呼高明,可这跟战马什么关系?

第125章 三国火了

长安城萧家庄里,裴寂慌里慌张的寻到了老李渊。

“三爷,新书、新书,驸马爷书信寄来的故事,已经开始刊印第一册,我让人抄录了一份给您看看。”

老李渊越来越喜欢垂钓了,近乎痴迷的程度,裴寂叫他的时候,他也只是眼皮抬了抬,目光一直盯着水面的鱼漂。

“哦……放这里吧,这小子远在千里之外,出书太慢,还不如老夫钓鱼有趣。”

“三爷,这次的故事不同,不是神魔志怪,是一种历史话本,驸马爷说是以蜀汉陈寿的《三国志》为蓝本,写的东汉末年三国混战的故事,极为精彩。”

裴寂的大力推荐,老李渊这才伸手接过话本,翻开扫了扫,可很快的,他的目光就被里面精彩的故事所吸引,眼前似乎浮现出汉末时期的金戈铁马。裴寂再叫他的时候,已经叫不醒了,完全沉迷书中。

“我就说嘛,天天钓鱼,哪有驸马爷的故事有趣?有了之前西游的热卖,这本三国肯定更加受追捧,一定得加大产量。”

说着,裴寂转身去安排工坊增产。

他不喜钓鱼,所以不懂钓鱼之乐。而喜欢上钓鱼的人,越钓越痴迷,多少人带着干粮在河边一钓一整天,半夜十二点就去抢占好的钓台等等,可以说,钓鱼这一行,是真的把一种爱好开发到了极致。

萧锐这才发的只有前面十章,老李渊一口气看到了天黑,终于给看完,看到报父仇曹操兴师,后面呢?心痒难耐,手上书册翻烂了,后面也没有了,只剩一个封皮。

气得老李渊真想直接将这东西丢进眼前的湖中。下人送饭他都没胃口。

夜里,冷静下来的他感慨道:“这小子的脑子怎么长的?看他写的话本,就好像真的身处汉末乱世一般,难道他亲眼见过?陈寿的三国志老夫也读过,呵呵,可跟这个一比,枯燥无味……不对,这小子的故事,包罗万象,甚至把战场用兵、官场权谋全都囊括了进去,这样一来……”

“不好,决不能让此书流落出去,兵法岂是可以轻传的?”

“玄真,玄真……”

老李渊星夜披衣呼喊裴寂。

次日上午,裴寂坐着马车去了长安城,入宫面见皇帝,呈上了三国话本,带来的还有太上皇的意见。

话本的魅力毋庸置疑,多么勤奋的李二,竟然也停下了批阅奏折,不吃不喝一口气给看完了,大呼妙极过瘾!就是太短了,后面呢?要是一下写完才好,这样太吊人胃口。

“来人,请药师来一趟。萧锐这混小子,平日里就爱装。什么年少无知、不懂权谋官场、没打过仗、不通政务……我呸!这故事里的东西,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人能写出来的?”

“什么从三国志臆想而来?三国志朕也读过,不就是一册史书吗?跟这个能一样?”

“看来这小子的潜力巨大,下次召回来定要好好榨一榨!”

老李靖读完话本之后也颇为赞赏,跟老李渊的意见相同,这样的画册是可以用到军事上的,不能轻易流落到外面。大唐之所以能应对四周之敌,就是因为中原王朝擅长用兵法。

这本薄册里面的兵法虽然不多,但依旧有很高的实用借鉴意义,而且通俗易懂,如果流落到异族手里,让他们学了去就不妙了。

听取了手下几个智囊的意见之后,李二决定,这本三国可以印刷,但不是在市场上兜售,而是李二自己给买下来。然后赐予一些可以培养的将领,当做一本兵书用。

萧锐出了一本兵书的事,百姓们不知,但很快在兵部传了出去。有人觉得萧锐一个毛头小子,懂得什么兵法?就他还写兵书呢?可也有识货的,能让皇帝当成赏赐的,想来是好东西吧。

最识货的当然是有过切身体会的程魔头了,当初他初识萧锐,萧锐就帮他定计,一个月后平乱罗艺,立下了大功,足见萧锐有决胜千里之才,他写的兵法?啧啧,我老程一定要看。

太极殿小书房,李二不胜其烦的丢过去一本书:“好了知节,一个大将军,哭哭啼啼的做派看着真别扭,不适合你。不就是想看书嘛,给你给你。”

老程立马换了一副表情,憨厚的嘿嘿笑道:“老臣这不是厚颜一次嘛,陛下说要赏赐下去的,老臣寸功未立,不这样遮着脸,怎么好讨要。”

李二笑骂了一句,挥挥手说道:“这东西本就准备给你一份。平日里让你多读读兵书,你推脱说自己大老粗一个,不喜欢看书。这次不同,萧锐的书是话本,把兵法用于话本故事中,比以往的兵法有趣的多。”

“哦?老臣已经迫不及待了。谢陛下,老臣告退,这就回去读书。”

“等等,此物重要,不得外传,若是要异族盗取了,后患无穷。你和孩子们学习就好。”

“是,老臣醒得!”程咬金赶忙将东西小心翼翼的揣在怀里。

李二提点道:“上次萧锐修理过怀默,你回去告诉他,不要记恨,都是一起长大的,将来都是我大唐栋梁。朕希望看到一群孩子相亲相爱。”

哦?老程心说,陛下是真的宠爱这个女婿,女婿不在,他还不忘帮忙说项。

“陛下说的是,一群小辈之间的玩闹,哪里会记恨。怀默那小子,臣一直管教不严,经过萧锐这么一修理,成长多了,老臣谢他还来不及呢。如果不是他被派去了幽州,臣都想让怀默一直跟着萧锐。若是能学到个一成本事,老臣就不担心了。”

“呵呵,将来他们兄弟有的是共事机会。”李二看老程懂了,笑着打发走了对方。

可走的快,回来的也快。老程一口气看完之后,大呼妙极。心思急转,拉着儿子程怀默就入宫了。

李二都没想到,这是做什么?

首节 上一节 63/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影视:军二代从怒怼赵蒙生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