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第13节
李虎匆匆上了城,神色略显惊慌:“司马,出事儿了。”
张禄惊诧:“发生了何事?”
李虎老实回答:“据可靠消息,黄巾营寨中广布旌旗,营外有大军行进的痕迹,极有可能是来了援军。”
“还真是这样!”
张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阿昊,竟让你猜对了,黄巾果然来了援兵,看来他们是非要拿下长社不可了。”
王昊始终保持淡然,缓缓点头:“正常,黄巾的目标是要攻入河洛,岂能允许后方不安,别说是长社,颍川任何一个县城,他们都不会放过。”
“没错。”
“的确如此。”
张禄深以为然,长出口气:“不行,我得去趟县衙,将此事告知恩师。”
王昊颔首:“理当如此。”
“李虎。”张禄招呼道。
“在。”
“我离开的这段时间,城防之事便交给你。”
“喏。”
“阿昊,你随我一起去。”
“啊?”
王昊惊诧:“我陪您一起?”
张禄肯定地点点头:“对,一起。”
王昊心知张禄有举荐之心,倒也不推辞:“多谢张司马栽培。”
张禄大手一挥:“走吧。”
“且慢。”
王昊摆手打断,转而瞥向陈三:“耗子,今日黄巾不会攻城了,但尔等不能放松警惕,由你带队,继续操练鸳鸯阵。”
陈三拱手:“什长放心,交给小人即可。”
“好。”
王昊点点头。
这才跟着张禄一起,直奔县衙。
途中正好撞见县衙传令兵,说钟老急招众将议事。
很显然。
钟迪也感觉事有蹊跷。
张禄不敢耽搁,带着王昊,疾步赶往县衙。
当二人来到县衙时,已经有人站在殿中,彼此交头接耳,全都是黄巾突然退兵之事。
王昊站在末位,目光率先落在上首,一个身穿褐金棉袍,身形高大,却又有些佝偻的老者身上。
不必问。
此人必是钟迪无疑。
仔细观瞧,钟老虽鬓生华发,面有皱纹,不过整个人的感觉,倒也不是特别龙钟苍老,尤其是眉宇间的那股英气,使得他颇有种暮年英雄的既视感。
而在其身旁端立着个男子,长相与钟老七分相似,双眸宁静无波,似清澈又似幽深,虽默默垂着,宛若禅定,却灵气逼人,气质飘逸。
“张司马。”
王昊凑到跟前,压低声音:“您可知,那人是谁?”
张禄淡笑,饶有兴致地打量着王昊:“你小子眼力真不错,此人便是钟老之子钟繇。”
嘶—!
王昊惊诧:“他便是钟繇?”
张禄点点头:“没错,正是此人,目前县城中的军需调度,全都归他管,长社能坚持到现在不破,他可居首功。”
当然!
他可是钟繇。
别说一个小小的长社,便是烂摊子关右,都被他拾掇得井井有条,各方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若非是由钟繇坐镇长安,曹操焉能安心与袁绍对峙。
王昊深吸口气:“原来他便是钟繇。”
张禄皱眉:“怎么,阿昊听过元常之名?”
“呃......”
“这个......”
王昊这才意识到说错话,赶忙打哈哈道:“当然听过,面相富贵,却有水厄的钟繇嘛,长社何人不知,何人不晓?”
第12章 钟迪、钟繇
《三国志·钟繇传》记载:(钟繇)尝与族父瑜俱至洛阳,道遇相者,曰:“此童有贵相,然当厄於水,努力慎之!”
行未十里,度桥,马惊,堕水几死。
瑜以相者言中,益贵繇,而供给资费,使得专学。
像这种能提升知名度的相言,肯定是要大肆宣传的,别说张禄是钟迪的学生,便是随便一个长社百姓,都应该有所耳闻。
王昊以此为由,来搪塞张禄,肯定不会露出马脚。
果不其然。
张禄颔首点头,面带微笑:“原来如此,不过,在我等中间,倒是不在乎此相言,大家议论的全都是元常的书法,年纪虽轻,却已有大家风范。”
虽然,王昊也知道钟繇擅长书法,且与书圣王羲之并称“钟王”,后世尊其为楷书鼻祖,但他并没有以此为由,来搪塞张禄。
毕竟,书法这种东西,非是寻常百姓可触及的圈层,以王昊目前的身份,说出这样的话,反倒有些不太正常。
“报—!”
正在这时,殿外响起悠悠一声传报。
王昊扭头望去。
但见,一个斥候急匆匆闯入,单膝跪地,拱手抱拳:“黄巾营寨广布旗帜,营外有明显的大军行进痕迹,必是有援兵赶来。”
果然。
钟迪不仅察觉到了异常,甚至还派人出去打探过了。
如今得到这样的消息,势必能得出与王昊一模一样的结论。
王昊原本还想趁此机会,好好在钟老面前刷刷存在感。
但现在来看,对方实在太过聪明,压根就不给王昊任何机会。
不过仔细想想,不论钟迪也好,钟繇也罢,尽皆当世人杰,自己都能想到的事情,他们又岂能想不到。
想在这帮家伙面前秀智商,跟在关二爷面前耍大刀,没什么两样,纯属找虐。
王昊唯一庆幸的是,自己有游戏版面辅助,只要杀敌,就能不断变强。
或许现在,自己只是个喽啰,但在将来,必可与其斗智斗勇。
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安心升级,提升自己的实力,至于其他的,实力到了,自然会有。
此刻,钟迪抬眸望向斥候,轻声询问:“援军兵力如何,可抵近侦察过?”
斥候摇了摇头:“营外守卫森严,小人只能隔空相望,不能抵近侦察,但其人声鼎沸,数十丈外可闻,想来援兵必不会少。”
“好。”
钟迪颔首点头,摆手示意斥候退下,转而望向钟繇:“兵力招募的如何?”
钟繇显然早有准备,对答如流:“目前已招募乡勇青壮四百余人,尚未来得及分配。”
“守城器械如何?”
“箭矢两千三百余支,若黄巾今日不战,至明日清晨,可有五千余支。”
“能否凑到万支?”
“这......”
钟繇叹口气:“怕是不能,人力、物力皆不足,五千已是极限。”
钟迪捏着颌下一缕胡须:“这样,你带人将城中的大禹祠、太一祠、五帝祠全部拆掉,梁木、石块可当滚木、擂石,分发给四门,以弥补守城器械不足。”
钟繇惊诧:“可是父亲,如今这些神祠外,有不少老百姓......”
不等钟繇把话说完,便被钟迪摆手打断:“死到临头,还拜什么神,告诉他们,等大战结束,朝廷引兵赶来,我钟迪自会帮他们再建起来。”
话已至此,钟繇岂敢多言:“明白。”
王昊倒是佩服钟迪的果断。
在明知道即将迎来灾祸的情况下,敢于打破原有的规则,这样思维灵活的人,不会被世俗礼教所束缚,绝壁是个难得的人才。
但同样的,钟迪越是这样,也越是容易被时代所摒弃,仔细想想,他最终因党锢而不仕,其实也是必然的结局。
因为,没有人愿意跟一个不合群的人为伍,哪怕他再有能耐,所以钟迪不仕,归隐山林,是他最好的选择。
正当王昊揣测钟迪性情的时候,一个声音自上首响起:“诸位将军,如今的情况,想必大家都已经知晓,钟某便不再赘言,尔等也不必浪费时间,说说各门的情况吧。”
下一秒,便有个男子横出一步:“东门,一百二十六人,两百余箭矢。”
其后又有人横出:“南门,一百八十三人,三百余箭矢。”
“西门,二百二十三人,五百余箭矢。”
“北门,二百三十五人,四百余箭矢。”
各门主将汇报完毕,钟迪捻须沉思片刻,直接做出决定:“北门承受进攻最多,补充一百五十人,东门兵力最少,补充一百人,南门补充一百人,西门补充五十人。”
“元直。”钟迪扭头瞥向徐庶。
上一篇:隋唐:开局杀隋文帝祭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