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第354节
崇祯正在文华殿中处置奏章,刘兴祚被带到殿外。
正欲进殿,周皇后的凤辇到了,刘兴祚赶忙退到一旁低头躬身,不敢直视。
周皇后下了凤辇,向刘兴祚问道:“你便是新任的锦衣卫指挥使?”
刘兴祚忙作答:“正是末将。”
周皇后温声说道:“好好做事,莫要辜负圣恩,以及举荐之人对你的信任。”
刘兴祚斩钉截铁地答道:“定不负陛下隆恩,娘娘重托,以及云真人知遇之恩。”
周皇后点了点头,迈步走入文华殿。
崇祯从文山中抬起头来,问道:“皇后来啦。”
周皇后看到崇祯疲惫的样子,不由得一阵心痛,开口道:“虽然国事繁忙,陛下也要爱惜身子,切莫太过劳累。”
崇祯摆摆手,笑着说道:“如今国事刚有起色,辽东、福建、河南等地喜讯不断。朕身为天子,又怎敢有丝毫懈怠?”
接着他问道:“皇后这时候过来,有什么事?”
周皇后道:“眼瞅着就快要到中秋了,臣妾想啊,叔父在江南孤零零的一个人,不免孤单,何不让人接他回来,热热闹闹地过个节?”
崇祯听出周皇后话中的弦外之音,顿时收敛起笑容,问道:“今天又见着谁了,在你面前说叔父的不是了?”
“陛下圣明,果然是什么都瞒不过。”
周皇后坦然承认,“母亲带着弟媳今天入宫,她们显然是得了江南士绅的好处,在臣妾面前不住絮叨,尽是叔父在江南如何之类的话。”
崇祯眉头大皱。
对于周皇后的娘家人,他可没什么好印象。
“她们虽然是替江南士绅说话,可臣妾倒是看出,叔父如今已经是处于风头浪尖之上。”
“臣妾深知,叔父关系到江山社稷,乃至咱们这一家子的身家性命,万万不能有任何闪失。”
“臣妾怕叔父这次深陷泥潭,到时候连陛下都难以保住他,不如将他请回来,江南的事情,以后再徐徐图之。”
“后宫本不得干政,臣妾这次斗胆,还望陛下三思。”
周皇后忧心忡忡地说道。
崇祯站起身来,负手在殿中踱了几步,停下脚步后,发出一声冷笑。
“西洋传教士伙同江南士绅,不仅谋害了皇兄,还妄图加害于朕,若非叔父识破他们的奸计,朕此时,恐怕已经躺在病榻上了。”
“这大明江山,是朕的,也是天下万民的,绝不是江南士绅的禁脔!”
“触碰到他们的利益,他们便要闹,甚至不惜弑君,可见其猖狂到何等地步!”
“不杀,朕愧对皇兄,愧为人君。不杀,不足以震慑宵小!不杀,不足以彰显皇权威严!”
周皇后一阵动容,神色也变得冷厉。
江南的重重积弊,都可以容忍,反正这么多年都是那样了。
然而江南士绅谋害自家男人,这是万万不能容忍的。
以贤淑著称的周皇后,此时也动了杀机。
只是想到有可能引发的后果,周皇后又是担心不已:“江南士绅鼓动百官,朝野沸腾,矛头直指叔父,这又该如何是好?”
“皇后还真是健忘,叔父是何等人物?他指使松江知府叶正德,以催缴钱粮赋税为借口,向江南士绅下手,又怎么可能会没有后手?”
崇祯摇头而笑,“叔父此时在江南,怕是正等着京城中的消息,看朕这次如何表现呢!朕这次若是表现欠佳,岂不是让叔父失望?”
顿了顿,他肃声说道:“这次,便让叔父知道朕的手段!”
第317章 登闻鼓江南士子要逼宫
皇城,长安右门。
一侧置放着一面大鼓。
这鼓,便是赫赫有名的登闻鼓。
自宋朝以来,历代王朝在皇宫大门外均设有“登闻鼓”。
百姓可以遵照律法中的直诉制度,将冤屈呈报天听,以彰法度之正义。
洪武元年,太祖在午门之外设置登闻鼓,派一名监察御史看管。
成祖迁都北京后,登闻鼓也被迁移到长安右门,除了监察御史,还派有锦衣卫和六科给事中各一人看护。
登闻鼓,可不是摆设。
有明一代,通过登闻鼓告御状,成功的案件不在少数。
敲登闻鼓的案件,由于是直达天听,不仅指定由都察院审理,朝廷还会派遣专案组,前往案件原籍调查。
甚至皇帝亲自审理的“登闻鼓”案件,也是不在少数。
当然了,这个鼓可不是那么好敲的。
百姓碰到有冤情无法上达,或者审案官员不公正,或者有重大机密上陈,必须从自下而上。
在县衙诉讼,县令判案不公正,那么你先要去府衙,府衙不行再去省、按察司,这样层层申诉。
军人碰到冤假错案了,只能去所在卫所层层申诉。
若是都不受理的话,才能去告御状,敲登闻鼓。
否则的话,就属于越诉,不管有没有冤情,先打五十杀威棒。
所奏不实,打一百,诬告直接治罪。
这么多的关口给卡着,最终能敲响登闻鼓的寥寥无几。
到如今,登闻鼓已经形同虚设,守鼓监察御史不作为,地方官员又阴为绊阻。
寻常百姓根本就接触不到登闻鼓,更别说是敲响登闻鼓,向皇帝告御状了。
此时,却有上百举人、生员,浩浩荡荡地来到长安右门,直奔登闻鼓而来。
如此壮观的一幕,见者无不侧目。
“干什么的?”
守鼓锦衣卫握住刀柄,大声喝问。
为首的一名举人昂然说道:“江南百姓、士人有冤情,特来敲登闻鼓,告御状,达天听!”
锦衣卫正要继续盘问。
那六科给事中摆手说道:“登闻鼓乃太祖亲设,如今百姓有冤情要告御状,谁敢阻拦?”
几名士子冲上前,将锦衣卫挤到一旁,一人拿起鼓槌,奋力敲击起来。
咚咚咚!
雄浑的声音响起,传遍四方。
众士子纷纷叫好。
众人的后方,陈之遴眯着眼睛,看着正在发生的一幕,脸上流露出得意、兴奋之色。
登闻鼓一响,惊动朝野。
然后大臣们再呈上弹劾奏折。
这一次,叶正德、张国维、范景文,一个都跑不脱。
幕后指使者云逍子,也难逃严嵩父子的下场。
而作为松江府士子的领袖,自己将会名动天下,一如张溥当年,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光是想想,就让人激动万分啊!
鼓声停下。
一名举人将诉状交给那给事中。
给事中又转给闻声而来的都察院御史。
御史朝众人挥挥手:“你们的诉状,本官已经收下,立即转呈陛下御览,都散了吧!”
“得不到陛下的答复,我们就在这里坐等!”
“江南百姓冤深似海,我等为民请命,从此刻起,不吃不喝不睡,等候陛下圣裁!”
陈之遴走上前,昂首朗声说道。
然后撩起衣摆,直接在地上盘坐下来。
其他举人、生员,纷纷效仿,全都在长安右门前的空旷场地上静坐。
御史指着众人喝道:“胡闹,简直是胡闹!”
那守鼓锦衣卫冷笑道:“这几天的日头,可毒着呢,看他们能坐到几时!”
“你知道什么?”
御史瞪了那锦衣卫一眼。
士子告御状,绝食静坐,这可是一件震动朝野的政治事件。
要是死上几个,那可就更闹大了。
这可是要在史书上记上一笔的,吏笔如刀,可不是一句空话。
御史吩咐锦衣卫赶紧调人来守着,千万不要闹出什么乱子。
然后匆匆向都察院禀报,由左都御史入宫,将诉状直接面呈皇帝。
……
文华殿。
崇祯正在召见刘兴祚。
“刘卿,朕听闻你近日整顿锦衣卫,颇有成效,朕心甚慰。”
对于云逍推荐的人,崇祯向来是用人不疑。
刘兴祚刚到任一个月,虽然没有办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案,内部一番整肃下来,成效十分显著,崇祯都是看在眼里的。
上一篇:穿越大明,但是被老朱诛十族
下一篇: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为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