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第236节

问题没解决,就算不是自己汇报又怎么样,这又不是没责任了。

一时间,整个翰林院内都是一股子低落的氛围。

说到底,还是怕朱元璋。

这事是朱元璋亲自吩咐的,他们却是丝毫都没有头绪。

该怎么办?

宋濂的心里也是没有底的。

他倒是想过去找苏璟问问,只是根本没有任何苏璟的消息。

完全没有门路啊!

难道要用前些日子太子朱标和他说的那些理由吗?

宋濂陷入了迷惘之中。

“景濂兄!”

此时,王祎快步走到了宋濂的面前,他的神色有些焦急。

“怎么了,子充,发生什么事了?”

宋濂看着火急火燎的王祎,疑惑道。

王祎说道:“我刚刚看到诚意伯入宫了。”

诚意伯刘伯温入宫!

宋濂一听这话,眉头立马皱了起来。

他和刘伯温的关系不错,此前刘伯温还提点过他。

刘伯温的处境,朝堂上下都知道。

这会突然被召入宫,肯定有事。

只是,谁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简单了思虑了一下,宋濂做出了决定:“子充,你先在这主持一下,我去面见陛下。”

读书人的风骨,宋濂还是有的。

刘伯温的状况未知,宋濂不想就这么袖手旁观。

至少,得知恩图报。

“好,我知道了。”

王祎是了解宋濂的,当即点了点头。

宋濂随即动身,直奔皇宫!

此时的奉先殿内,朱元璋正等着刘伯温的到来。

在他的案头,摆着的却不是公文。

而是之前苏璟和朱标在月下飞花令之时,念的那一首《念奴娇·中秋对月》。

老朱本人在文学上,可以说是毫无造诣。

这首词,他能看懂表面的意思,再多就不行了。

“苏璟,你写这个到底是啥意思呢?”

朱元璋喃喃自语,之前太忙,他并没有时间去看,也没想起来这回事。

“陛下,诚意伯到了。”

太监的声音响起。

“宣。”

朱元璋立刻道。

他等的那是真的有些焦急了,刘伯温是他亲自送去苏璟那里的,现在总算是回来了。

两人到底都说了些什么,朱元璋很急!

没办法,苏璟的警惕心太强,拱卫郎早前就已经确认了这个事。

后来算是双方默认了,远距离监控,但监听这事,没有任何的可能。

“老臣拜见陛下。”

来到朱元璋面前,刘伯温当即就跪下了。

态度一定要好。

“伯温,赶紧起来,你我君臣,这些礼节不必在意。”

朱元璋立刻道,此刻完全就是一个无比和善的形象。

“谢陛下。”

刘伯温缓缓起身。

朱元璋直接从椅子上站起身来,走到了刘伯温面前道:“伯温,和苏璟的会面如何啊?”

朱元璋最关心的事情,还是这刘伯温和苏璟的会面。

“回禀陛下,臣向苏先生求教了不少,获益良多。”

刘伯温认真回答道。

实话,还是得说的。

朱元璋立刻道:“那先告诉朕,这科举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毕竟是马上就要昭告天下的事情,朱元璋着急也是正常的。

就在这时,外面又传来了太监的声音:

“宋承旨到!”

宋濂来了!

朱元璋微微一愣,有些意外,随即想到了几天前自己给翰林院下达的任务。

但这三日的期限,不是还没到吗?

难道宋濂已经找到问题了?

一旁的刘伯温眉头微皱,宋濂的出现,着实让他有些意外。

他并不知道之前朱元璋的安排。

难道是和自己有关吗?

“宣。”

朱元璋直接大手一挥。

很快,宋濂也出现在朱元璋的面前。

“臣宋濂拜见陛下。”

宋濂朝着朱元璋行礼,还不忘瞥了刘伯温一眼。

他并没有看到刘伯温的脸上有什么难色,这心头也是稍稍放松了一些。

应该并不是为难刘伯温的。

“宋濂,你这突然过来,是向朕汇报吗?”

朱元璋直接开口道:“我限了三日,如今三人之期未到,已经有答案了?”

宋濂抬头道:“陛下,臣与翰林院上下思索几日,都不曾找出这科举之弊端,故今日特来请罪。”

请罪?

朱元璋一愣,倒是没想到这宋濂这般的直接。

而一旁的刘伯温听着宋濂的话语,那也是相当的惊讶。

宋濂过来,开口就是请罪,还是和科举之事有关。

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刘伯温倒也猜出了一个大概来了。

朱元璋应该是从苏璟处得知科举会停的说法,然后让翰林院的人找到原因。

“陛下,臣刚从苏先生那得到了答案,此事与宋承旨无关。”

刘伯温当即开口道。

朱元璋本也没有要降罪宋濂的意思,听到刘伯温这么说,便直接道:

“那伯温你说说吧,苏璟是怎么说的。”

宋濂此时也意识到,刘伯温之前应该是去见苏璟了。

和自己一样,刘伯温要搞明白的事情,也是科举的弊端。

刘伯温当即道:“苏先生说,科举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之所以科举会停,原因在陛下的身上。”

此言一出,朱元璋脸色骤变。

就连一旁刚刚请罪的宋濂也是惊住了,这啥意思啊?

苏璟竟然如此胆大吗?

朱元璋沉着脸问道:“诚意伯,那你说说,苏璟到底是怎么说的。”

显然这会朱元璋已经在发怒的边缘了。

刘伯温面色不改道:“苏先生说陛下需求之人才,不是只会读死书的人才,而是能够有着处理实务能力的人才。”

“这大明第一次科举遴选出来的人才,并不是陛下所需要的,故陛下会停止科举。”

听到这话,朱元璋的脸色立刻缓和了不少,他点头道:“苏璟此话说的倒是不错,朕治理大明,若都是些只会读死书的来当官,肯定是不行的,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这科举的确不如停了也好。”

从老朱的角度来说,他想要的肯定是治理国家的人才,能干事才行。

苏璟这话说到了朱元璋的心坎里去了。

宋濂站在一旁,听着这话,心里头却是有些纳闷。

首节 上一节 236/6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从百万熟练度开始无敌

下一篇:大明测字天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