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第324节
朱元璋笑道:“宋濂告诉我,写这首词的人,内心是有远大抱负,也想施展的,只不过内心苦闷,一直不得机会。”
“你说说,这个苏璟,真是能藏,口是心非。”
“也就他不知道我的身份,这要是知道了,是不是马上就得和我求个差事。”
朱元璋说的相当的自信,认为自己已然把苏璟轻松的拿捏住了。
马皇后面色诡异,这首词倒是没啥问题,宋濂解的和她想的也没多大差别。
但就是把这首词和苏璟联系到一起,非常的奇怪。
怎么看,也不像是苏璟能表达的东西。
倒不是不相信苏璟的文采有这么好,而是意境对不上啊!
在马皇后的印象里,苏璟何其洒脱,哪能有这般苦闷的心情。
但朱元璋也不太可能骗自己,没必要啊,而且这会朱元璋志得意满的样子,不像是装出来的。
“希望如此吧。”
马皇后终究还是顺着朱元璋说道。
她的内心也是希望苏璟能够入大明朝堂,好好的为大明效力的。
这样一直游离在外,并不是一个好的情况。
如今的苏璟,已经无可避免的陷入了大明朝堂的漩涡之中。
这是身不由己的事情,没办法躲开。
朱元璋自信道:“必然会这样,苏璟也一定不会让我失望!”
第226章 忙碌老朱,背后坏话
应天府的雪,连续下了两天。
第二天雪停的时候,朱标的信到了。
朱元璋迫不及待的拆开了朱标的信,内容很多。
心底里,朱元璋对于朱标的担忧并不比马皇后少,但作为父亲,有些情感必须是含蓄的。
坐在办公椅上,朱元璋足足看了半个时辰。
比起他平时处理公务的速度,这已经属于相当慢了。
看完之后,朱元璋迅速的处理好需要批复的折子,然后就离开了奉先殿。
他先是到了坤宁宫,此时的马皇后正在做着衣服。
这是给他的儿子们做的新棉衣,过年穿新衣服,自古以来的习俗。
虽然皇家的衣物自然都有内务专人负责,但在过年这件事上,马皇后还是更喜欢亲力亲为。
“重八,你怎么有时间过来了?”
马皇后一边缝补一边说道。
这会可还没有到晚上,不是朱元璋夫妻俩日常谈心的时间。
朱元璋说道:“妹子,标儿来信了,他今年不能回来过年了。”
朱标不能回家过年了!
听到这个消息,马皇后的手明显的顿了一下,然后她又继续缝制起来:“不能回就不能回吧,挺好的,有苏先生在,也放心。”
虽然因为青州府瘟疫的事情,这个结果大概率也是能猜到的。
但真正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马皇后这心里,还是有些难受的。
毕竟,这么多年,朱标一直都是在马皇后的身边,每一年过年穿的也都是马皇后亲手做的新衣服。
今年,朱标穿不上了。
“妹子,别担心,就这一年,之后标儿就要回来了。”
朱元璋朝着马皇后安慰道。
马皇后抬头看向朱元璋道:“行了,说完了你就赶紧走吧,你可是皇帝,怎么能一直在我这里闲逛。”
“行吧,那我先走了。”
朱元璋知道马皇后这是随便找了个理由,他也没戳破。
离开了坤宁宫,朱元璋又来到了太医院。
此前贾绍祖的折子,写了苏璟应对瘟疫的办法,其中的办法,自然引起了太医院的兴趣。
不过贾绍祖毕竟是向朱元璋报告情况的,办法不可能全部写的面面俱到,只能挑一些重点提一提。
这就让太医院的这些太医院很是苦恼了,因为他们想要的东西,就是详细的办法。
瘟疫是一种疾病。
这个认知很早就出现了,此时的朱元璋来到太医院,便是将朱标所写详细之应对瘟疫办法交给这些太医们。
朱元璋雷厉风行,没多久就到了太医院的门口。
此刻的太医院内,各种讨论的声音不断。
“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治瘴气疫》提到,凡所以得霍乱者,多起饮食。所以说,瘟疫这件事,主要是由饮食不当引起的。”
“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写了,六畜自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吃了感染瘟疫的六畜,也会感染瘟疫。”
“《琐碎录》中有言,沟渠通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病。多通风换气,也能减少瘟疫的产生。”
……
就瘟疫的问题,太医院的太医们查找典籍,各有各的看法。
只不过,因为贾绍祖写的内容太笼统,导致他们的观点,也会产生偏差。
“这青州府防治瘟疫中洗手,是为了避免瘟疫沾染。”
“不不不,洗手应该是为了保证吃东西的时候,手不会污染了食物。”
“还有这日常煮沸用过的毛巾衣物,应该是杀死瘟疫。”
“瘟疫如何能杀死?这肯定是不对的。”
……
争吵的声音不断,但随着朱元璋的出现,太医院内瞬间鸦雀无声。
接着所有太医一共朝着朱元璋跪下:“臣拜见陛下。”
朱元璋大手一挥道:“都起来吧,你们都是在为大明做事,朕很高兴。”
虽然吵吵闹闹,但朱元璋听得出来,这些太医纠结探讨的正是瘟疫如何治理。
这事,是应该做的。
吵闹些就吵闹些,朱元璋不在意这种细节。
“不知陛下今日来太医院,可否是有什么人需要诊治?”
为首的刘太医朝着朱元璋问道。
太医院么,治病的地方。
他这么问,虽然好像有些不敬,但也没啥大问题。
朱元璋笑道:“非也,若是诊治,朕直接通传你们不也一样么。”
太医们面露异色,不知道朱元璋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朱元璋也没逗他们的想法,直接拿出了朱标关于防止瘟疫的整理内容道:“这是青州府防治瘟疫的具体详尽之策略,包括从开始到控制的全部过程和办法,朕今日前来,便是将此物给你们的。”
太医们一听到这个,那一个个眼睛都放光。
因为从这瘟疫防治的策略办法中,就可以反推出瘟疫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疾病。
如何产生又如何阻绝或是治疗。
“谢陛下!”
……
所有的太医恭敬的谢道。
刘太医更是双手举起,从朱元璋手里接过了那份无比重要的瘟疫防治手册。
朱元璋淡淡道:“此物之重要性,朕不再多言,这是太子殿下实际记录的原本,仅此一份,切不可有丝毫的损坏,明白吗?”
这份瘟疫防治手册,那是朱元璋之后用来制定瘟疫防治的标准册。
将是载入大明史册的东西。
虽然主持的人苏璟还在,但这第一份实际记录的内容,意义不容替代。
“臣明白,此物陛下交给臣是什么样,臣还给陛下的时候就是什么样。”
刘太医十分认真的回答道。
“明白就好。”
朱元璋点点头,转身便离开了。
一众太医立刻围到了刘太医的身旁,那叫一个殷切和期望。
“急什么,都散开点,若是汗气浸染,坏了东西,我们的脑袋就得搬家!”
刘太医一脸严肃的说道。
太医们立刻散开,然后跟着刘太医进了太医院内。
翻开册子,最先的就是誊抄。
这么多人,就翻这一本,很容易翻烂了,抄下来是最为稳妥的。
太医院内,一群人埋头唰唰的抄写着。
当然,还有一个朗读的,正是刘太医。
一时间,太医院倒像是学堂了。
上一篇:大秦:从百万熟练度开始无敌
下一篇:大明测字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