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第37节
“而这些人种土豆,是因为他们从现在这个时间得知了土豆市场受欢迎,等到土豆种出来,土豆市场也变化了。”
苏璟立刻夸赞道:“很好!牛懿,你很善于思考总结!”
“这的确是市场调节的弊端之一,滞后性。”
“在此刻商人看来合理的决定,在宏观层面上有可能是已经滞后。”
“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供需关系发生变化,价格再发生变化,商品的生产发生调整,这个过程需要时间。”
“不过市场调节的弊端不仅于此,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当市场出现一个畅销的商品时,从事商品生产的生产者,就会拼命的生产,或是商家会拼命的囤积。”
“这是市场调节的又一个弊端之一,盲目性。”
“大部分的个体生产经营者对于市场前景的判断并不能从宏观层面做准确的把握,只能从眼前所见做出判断,因此带有极大的盲目性。”
“最后,还有一个弊端,是自发性”
“商人逐利,只要哪里有利益,就会一窝蜂的往那里钻,资源也会聚集,导致分配的不合理。”
苏璟一口气说了一堆,停下喝了口茶。
朱标自言自语的重复着:“滞后性、盲目性、自发性。”
隔壁的朱元璋脑子都大了,苏璟这说的东西,都是些什么?
要说一点听不懂,那也倒不至于。
但全听懂了,肯定没有。
这半懂不懂的,折磨的朱元璋很难受。
关键是真不知道这东西,知道了有啥用?
“苏师,您的意思是不是说,因为市场调节有弊端,所以市场不可以仅仅只靠自身调节。”
朱标抬头问道。
苏璟看了朱标一眼,自己这他徒弟,思想问题的高度,着实非同一般呐。
“应该要加一个前提,想要市场经济健康的发展,仅仅靠市场调节本身是不够的。”
苏璟回答道。
朱标又问道:“那么还需要怎么做呢?”
“简单,看不见的手做不到的事,那就让看得见的手来做。”
苏璟笑道:“市场本身的调节不好用,那就用外力来调节,朝廷总该要干点事吧。”
朱标微微一愣,恍然大悟道:“苏师说的不错,这是我大明的江山,市场本身也要受大明的监管,自然是可以主动调节的。”
“只是,朝廷又该怎么做呢?”
朱标发现,每当自己看似悟到什么的时候,新的问题又随之出现了。
而苏璟,似乎什么都能够解答。
简直就是神人!
一墙之隔的朱元璋,却没有朱标的想法。
一切还是因为他看不上商人,只觉得商业是小道,并不生产什么。
农民才是根基,土地和粮食更加的重要。
“别急,饭要一口一口吃。”
苏璟淡淡道:“市场调节的三大弊端了解了,并不算完,还需要知道单纯的市场调节所具有的天然缺陷,才好对症下药。”
“市场调节除了弊端,还有天然缺陷吗?”
朱标有些疑惑,不是很明白。
苏璟说道:“当然,刚才所说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三大弊端,其实都是市场调节中个体经营者,也就是商人的弊端。”
“而单纯的市场调节本身,也具有着缺陷。”
“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就是难以实现整个大明的国民经济总量平衡。”
“商人获取信息的渠道是有限的,对于未来的市场看法,往往会出现偏差,他们的决策带有盲目性,当众多的商人都出现偏差的时候,就会盲目生产,导致商品过剩或是不足。”
“而当这种矛盾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就会造成经济的波动,整个社会的财富会被浪费,生产力也会倒退。”
朱标听着听着,又有新的疑惑了:
“苏师,大明是靠着农民才得以存在的,您所说的经济总量平衡好像并没有意义,于农民而言,种地便是唯一的选择。”
“商人不过只是将商品倒买倒卖而已,大明的财富反倒是被他们攫取了。”
在如今的大明,商业并不发达。
同时封建社会,是以农民为根基,粮食不仅仅是粮食,还承担着货币的作用。
整个经济结构相当的单一,市场调节的缺陷也就没有那么的明显。
同时朱标有着这个看不起商业的爹,耳濡目染下,也得出了如此的结论。
“说的好,标儿。”
朱元璋听到这里,忍不住为自己儿子叫了声好。
这才是我儿子,苏璟你又该如何回答呢?
苏璟并没有意外朱标的疑惑,以当代农业社会的生产力而言,粮食都不够,何谈生产其他的东西。
朱元璋重农抑商,苏璟也不是一点不理解。
封建社会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特点就是这样的。
说到底,还是生产力的问题。
但苏璟同样清楚,明清是手工业发展的重要时期。
反正自己只是教知识,超前点就超前点呗。
“牛懿,你说的没错,但你想过没有,为什么大明一定要只能在自己的国土境内进行商业行为呢?”
苏璟反问道。
朱标愣住了,苏璟则是继续道:“举个例子,西汉张骞开辟丝绸之路,之后便与西域有了贸易往来。”
“咱们的丝绸能以高于数倍的价格卖给西域人,然后从西域的商人手中收购当地便宜量大的商品再带回来。”
“这难道不是增加了财富?”
“当然,现在北元余孽还在,丝绸之路走不通了,但海外也有着广拓的贸易市场,若是能够开海,那势必能为大明带来巨大的收入!”
听到开海,朱标的脸色骤变。
而隔壁的朱元璋,已然是怒火冲天!
第38章 百姓多愚昧
开海!
这句话刚刚从苏璟的口中说出,朱标的脸血色便失去了。
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父亲朱元璋亲自制定了海禁的政策是为了什么。
这是一个禁忌的话题。
“苏师,这恐怕是不可能的。”
朱标朝着苏璟摇头道。
苏璟笑了笑,继续道:“我知道你的意思,如今虽然大明建立,但张士诚、方国珍等余孽流窜在近海海岛之上,不肯投降。”
“不仅如此,他们还与倭寇勾结,屡屡侵犯我大明沿海区域,不少百姓因此饱受困扰。”
“所以当今天子才实行的海禁政策,为的就是巩固我大明的国防,保卫沿海百姓的安全对吧。”
身为一个现代人,苏璟当然知道现在的大明海禁的情况。
“正如苏师所说,开海一事,是万万不可能的。”
朱标脸色好了许多。
“这还差不多,我的政策又怎么可能错。”
朱元璋小声低估了一句,继续靠在墙上听着。
“牛懿,你去过沿海吗?”
苏璟没有继续说开海的事情,反倒是问起了朱标有没有去过沿海。
朱标回答道:“年幼时曾去过,但记忆已经模糊。”
苏璟又问道:“那如今我大明的海禁政策具体为何,你知道吗?”
朱标点头道:“当然知道,现在我大明沿海地区,严格奉行的是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的政策。”
“好!”
苏璟继续道:“那你可知,沿海百姓,多以何为生计?”
朱标愣了一下,沉默片刻回答道:“应该是打渔为生的多。”
此时的他,已经意识到问题了。
说是为了保护沿海居民的安全,其实海禁政策是剥夺了他们的生计。
“看来你也想到了。”
苏璟淡淡道:“所谓的海禁,说到底只是天子为了巩固自身统治的手段,沿海百姓的生计安危并不是主要考量的因素。”
朱标低头,而另一边的朱元璋,脸色一震。
自己的目的,竟然被苏璟看的如此的清楚。
这........
苏璟继续道:“牛懿,你再想想,若是海民无以为生,他们又会去做什么呢?”
“沿海流寇肆虐,天子不想着去剿灭,而是将沿海的百姓圈禁住,这样的海禁,意义是什么?”
生存,终究是最重要的事情。
上一篇:大秦:从百万熟练度开始无敌
下一篇:大明测字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