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第76节

王朝灭亡论这种事,若是一般的帝王得知,怕是会直接封口,将苏璟直接灭杀。

哪怕只是只言片语传出,都是株连九族的大罪。

朱标实在不懂,自己的身份苏璟都不知道,怎么敢说这么多“违逆”的东西。

苏璟起身,看向前方,笑道:“你是学生,我是老师,我的职责是解惑,其他的事情,我不在乎。”

洒脱!

朱标从苏璟的身上,感受到了无比的洒脱。

这是对自己绝对的自信才有的洒脱,是无法伪装出来的。

“苏师,等等我。”

朱标还在发愣的时候,苏璟已经迈出十几步了。

...........

应天府内。

朱元璋在大本堂和众皇子还有宋濂的问答,很快就传开了。

朱标的那一句君无道,百姓何辜更是广为流传。

这是朱元璋要的效果。

他要为朱标造势,树立朱标关心百姓的形象。

皇宫之中暂且不说,这应天府的学子们,全都对这位大明太子,未来的天子,十分的夸赞。

一个能够深刻理解百姓疾苦的太子,未来必定是一个好天子。

只是,对于宋濂来说,就不是那么好受了。

他直接成为了朱标的背景板。

自家府上,宋濂已经称病三日没有去大本堂教学了。

“君无道,百姓何辜。好一个君无道,百姓何辜啊!”

宋濂口中喃喃自语,已然有些魔怔了。

身为儒家大学士,宋濂一直以学问自居,儒学更是相当的精研。

同时他也认为自己是一个能够体察百姓疾苦之人,教导朱标向儒家学习,也是为了将朱标培养成一个对百姓宽仁的君王。

一直以来,他都觉得自己做的不错。

哪怕是苏璟出现,威胁到了他太子师的地位,他依旧是如此认为。

然而。

朱标的一句君无道,百姓何辜,却是对宋濂的一记当头棒喝。

明明是反对儒学提倡的君权天授,但却展现出了无比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这让宋濂一直以来的价值观都受到了冲击。

“老爷,诚意伯求见。”

管家朝着宋濂小声通报道。

宋濂回过神来,说道:“快让诚意伯进来。”

不多时,宋濂便见到了刘伯温。

“景濂,好久不见,过的可好啊。”

刘伯温笑着说道,似乎完全不知道宋濂最近的处境一般。

宋濂立刻道:“伯温,你就别取笑我了,现在我可是笑柄了。”

两人都是散文大家,之前也有过联系,虽说文人相轻,但两人的关系,也还算不错。

“哦,看来景濂你过的还不错,都能这般轻松的提及此事了。”

刘伯温看向宋濂继续道:“本来我还想着来看看你,顺带安慰一下,现在看来没必要了。”

两人谈话间已经到了客厅,管家也端上了一壶茶水。

宋濂道:“伯温,你既然来了,那就陪我多聊聊再走,这几天,我这府邸那可是相当的冷清。”

什么叫做现实,这就叫做现实。

宋濂算是亲身体会了一下从门庭若市到门可罗雀的变化。

他作为太子讲经师,之前家里来拜访的人可是非常多的,如今却只是因为一件事,便几乎看不到了。

“冷清挺好的,人多了容易烦。”

刘伯温淡淡道:“冷清的时候,头脑才能更加的清醒,你说对吗,景濂。”

刘伯温的处境,并不比宋濂好。

宋濂只是成了笑柄,而刘伯温已经是飞鸟尽良弓藏的状态了。

宋濂叹了一口气,点头道:“确实如此啊,我一想到我曾经对苏璟此人不屑一顾,便觉得自己实在是可笑。”

刘伯温看着唉声叹气的宋濂道:“景濂,其实你大可不必如此哀叹,反正输给苏先生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嗯?”

宋濂眉头一蹙,问道:“伯温知道苏璟?”

刘伯温点点头道:“知道,但我不便多说,我只能告诉你,太子能跟在苏先生身边学习,绝对不会错。”

宋濂神色一震。

他对苏璟的了解,仅限于朱标对弟弟诉说时的只言片语。

所以他才会如此的看不上苏璟。

但现在,刘伯温竟然当着他的面说这样的话,宋濂即便再蠢,也能明白点什么了。

刘伯温可不是其他人,他是诚意伯啊,被朱元璋称为“吾之子房”的人物。

“多谢伯温告知。”

宋濂当即朝着刘伯温拱手道。

刘伯温摆摆手道:“不用了,我来找你,只是想问问,当时在大本堂之内,陛下说的关于天象轮回之事。”

“好,我细细说与你听。”

宋濂也没犹豫,直接就把当时朱元璋说的话转述了出来,反正老朱没保密,自己说这些没什么。

刘伯温细细的听完,脸色的神色一变再变。

“伯温,你怎么了?”

宋濂看到刘伯温的脸色变化,疑惑道:“这天象轮回,难道是真的?”

宋濂知道,刘伯温除了擅谋略,通诗文,还精通天文数理等等。

刘伯温沉默了片刻,摇头道:“我不清楚,今天就不打扰了,我先回去了。”

说完,刘伯温便不顾宋濂的挽留,直接起身离开了。

不多时,刘伯温回到了自己的府邸,立马就把自己关进了书房之中。

他拿出了自己的天文数理藏书,又对照着一些地理图志,开始论证王朝末年的天灾到底是不是轮回的。

“确有大灾,但到底是为什么呢?”

刘伯温口中喃喃自语,想要寻找到其中的规律,从而总结出缘由。

什么君王无道招致天灾这种事,刘伯温是不怎么相信的,他对天文的精通可不是说说而已。

只是,这一到王朝末年就有大灾,其中的根本原因,刘伯温并不知道为什么。

“若是可以当面问苏先生就好了。”

刘伯温有些惋惜道,他清楚这些肯定是苏璟的言论,但他暂时是没机会见到苏璟的。

刘伯温的这些行为,也都被拱卫郎详细的记录并汇报给了朱元璋。

与此同时。

魏国公府上。

徐妙云此时相当惊喜的朝着自己的父亲徐达说道:“父亲,我说过了吧,苏先生此人,是不会有事的。”

之前因为太子朱标被禁足东宫,导致徐达对苏璟的命运不看好。

父女俩有些分歧。

如今看来,是徐妙云的看法正确。

“是啊,为父老了,有些看不清了。”

徐达微微感慨道:“还是妙云你慧眼识人,咱们徐家,兴许未来还得靠你啊!”

“嘿嘿,那是自然。”

徐妙云一点不客气,相当自傲的说道。

事实上,徐家还真是靠着徐妙云,才能一门两国公,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第77章 有何不可

紫禁城奉先殿内。

朱元璋刚刚审批完许多公务,喝了杯水之后目光便转向了拱卫郎传来的诸多秘报。

有苏璟的,也有刘伯温的,当然更多的是诸多臣子此时对太子朱标的评价。

朱元璋抬手,下意识的就伸向了苏璟的那份秘报。

但手刚到一半,便意识到有些不太对劲。

自己怎么回事,竟然关注苏璟多过了自己的儿子。

随即他便拿起了另一份。

简单扫视了一眼,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首节 上一节 76/6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从百万熟练度开始无敌

下一篇:大明测字天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