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测字天师

大明测字天师 第11节

裕王虽然极少显露行迹,但若是萧风足够聪明,根据前天的事,也未尝不能猜出是皇子来。

若猜出这一点,这个年龄的皇子,不是裕王就是景王,至少有一半的概率。”

“之前的几人呢?”

“那张天赐已经离开京城,是否是托儿尚不可知。青楼女子,只是说有从良的机会,话也并未说死,也并未拿到钱。”

嘉靖忽然笑了。

“若张天赐是托,青楼女子虽被骗但没给钱,真正被骗了钱的,就只有朕那个想打击骗子的傻儿子了?”

黄锦轻声说:“万岁,要不要偷偷把人带进来问问……”

嘉靖摇头:“黄伴,不行啊。朕前些年敞开宫门,遍招天下有道真人。结果呢?真人没见到,骗子来了一大堆。

若不是有邵、陶二位道师撑场面,几乎让天下人觉得道家全是骗子!群臣也趁机进谏,要求宫中不可炼丹修道。若不是严嵩和陆炳压着,差点不可收拾。”

从此之后,召方士入宫,就万分谨慎。若是个骗子,又会给群臣攻击道家的借口。

嘉靖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虽然萧风并非道士,但算命就是道术,一回事。

在不能确定萧风确实有真本事之前,嘉靖是不会冒险召他入宫的。

“陆炳,你继续盯着这个萧风,早日弄清楚他的底细,若是有真本事,朕以道友相待;若是没有,就别闹这么大动静。”

当骗子不怕,也不是大罪,但你若掌握不好,骗的名声太大,一但被戳穿,就是对道家的打击,嘉靖决不允许。

因为他修道需要有正当理由,若道家名声都坏了,他还能有啥正当理由呢?

此时严府中也是三个人在会面。

严嵩,严世藩,赵文华。

严嵩皱着眉头道:“这么看,万岁是有意维护裕王了?”

赵文华有些垂头丧气:“若非如此,又怎么把裕王圈在西苑一整天,阻止他去揭穿萧风呢?”

严世藩喝了一口茶,把玩着手中美玉雕成的杯子,淡淡一笑。

“可裕王最后还是赶上了啊,难道万岁会疏忽不成?”

赵文华一愣,眼珠转了转:“难道竟然如此吗?可惜,可惜陆炳从中插了一脚,否则裕王已经犯下大错了!”

严嵩看看儿子:“陆炳此为何意?他一直和我们交好,不会如此明目张胆的支持裕王才对。”

严世藩转过头来,一只眼睛暗淡无光,另一只却精光四射。

“这是万岁的意思,不是陆炳的意思,所以无需担心。倒是陆炳此行,有一半是为了裕王,另一半是为了那个算命的。”

严嵩很意外:“此人还有何来头不成?就是个江湖骗子吗?”

严嵩位高权重,对下面的事接触其实不多,消息都来自于其党羽。其实很多死于严党之手的人,地位不高的,严嵩甚至都没听说过。

严世藩放下杯子:“八年前,万岁将征选少女入宫的事交给父亲,父亲还记得吧。”

严嵩点头,他当时还是礼部尚书,又得嘉靖信任,这等差事自然当仁不让。

而且征选少女之事,油水很大,好处极多,严嵩向来都是交给严世藩去办的,他相信儿子必然能将利益最大化。

严世藩道:“此事当时我安排妥当,都分配给了我们的人去办。当时元质还在地方上做事,也领了任务的。”

赵文华赶紧点头,并帮自己干爹回忆道:“那时我只负责一府之地,可也颇有建树。”

那次差事,赵文华搂了一万两银子,上缴严府五千两,还趁机给自己弄了个小妾。

“当时在松江府下有个知县,也是父亲门下,因为出了人命,被锦衣卫抓回京城,父亲可还记得?”

严嵩想了想,实在想不起来了。他的门下太多,很多还是拐弯抹角攀附来的。也经常有人失手落马,无非他派人去捞出来就是了。

严世藩眯了眯眼睛,慢吞吞的说:“那个知县当然被我们捞出来了,但他后来被人杀了。”

赵文华“啊”了一声,他毕竟年轻,记性比严嵩好。

虽然此事与他无关,但知县先被抓,再被放,最后被杀,这事毕竟不常见,他还是有所耳闻的。

严世藩点点头:“那个抓人的锦衣卫,也是后来杀了知县的人,就是萧风的老爹,萧万年。”

第十五章 十日之期

不知是谁有意散播,说萧风是骗子,之前的张天赐是托。

张天赐离开了京城,死无对证。算命的青楼女子也不会天天出来逛街。

那个叫喊要打假的豪横少年一天没见人影,虽然有人说散市后好像来了,但也没人能说清到底测没测字,结果如何。

相信一个算命的有本事,和相信一个算命的是骗子,其中的难易程度根本不用考虑。

所以现在全京城都在传说,那个天价算命师,是个骗子,大骗子。

就连老道也将信将疑:“萧风,那张天赐真是你的托?演技可是不错啊,贫道我纵横江湖几十年,都差点被他骗过去了!”

萧风翻翻白眼,懒得搭理他,他也有点发愁,传言对自己的生意影响很大。

简单来说,就是今天就是十天之期的最后一天了,他的银子还不够。

张天赐第一天加第二天,一共给了三两银子。

裕王给了五两银子,加起来是八两银子。之后再无收入了。

巧娘手里原来有攒下的半两银子,这么算下来,还差一两半。

今天早上萧风出门后不久,就看见巧巧偷偷夹着布出门了,还生怕让他看见,只在远离他的半条街上卖。

靠卖布喝口粥还行,想攒银子还债,没戏。

但萧风也没去阻止她,知道她们娘儿俩心里着急,想出点力,哪怕杯水车薪,心里也好受点。

一家人就该如此吧,就像那天晚上他们共同面对陆炳一样。

但一家人再团结,一两半就是一两半,该没有,还是没有。

所以此时刘彤的管家站在萧风的算命摊前,皮笑肉不笑的看着他,就等着太阳落山。

太阳落山,萧风的房子就归刘彤了。他就只能带着家人滚蛋,永不回京城。

就算他手里还攥着婚书,也是废纸一张,擦屁股都嫌硬。

老道并不知道十两银子的约定,因此看面前这位管家得意的样子,十分不解。

直到巧巧气喘吁吁的跑了来,把那八两半的银子,和一堆零散铜钱交给萧风时,老道才从巧巧嘴里得知原委。

那堆铜钱加起来,也不到半两银子之数。而这已经是巧巧把家里存的所有布都卖完了得到的。

眼看着太阳就要压到西山了,老道也慌了,他手忙脚乱的在身上翻腾起来。

萧风吃惊的看着老道从身上翻出五十个铜钱来,他还以为老道身上不会有超过十个铜钱呢,因为道袍腋下,依旧露着两条肋骨。

但这也还不够,至少还差一两银子。

人最惨的不是淹死在水里,而是明明只差一步就能上岸了,守在府门口的刘彤此时就是这么想的。

因为错过了药酒的正确使用方式,刘彤很上火,嘴角都起了泡。

看着逐渐西沉的太阳,刘彤觉得火气很快就要消散了,而且他觉得自己要双喜临门了。

那晚赵文华亲自登门,让刘彤受宠若惊。

虽说作为严嵩的干儿子,名声不太好。但工部侍郎要比自己这个户部员外郎高两级,权利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赵文华开门见山,你花钱让赵二去捣乱的事,我已经知道了,赵二因此被打,现在还躺在家里呢。

刘彤连连赔罪:“下官确实不知赵二是大人的本家,只以为是地面上有点名气的泼……啊人物,是管家推荐的。下官愿出医药费。”

赵文华笑着摇头:“我不是来兴师问罪的。那赵二本就是个泼皮,仗着和我有点远亲,招摇过市,不值什么。我此来是听管家说,你和萧风有个赌约?”

刘彤一愣,心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啊。不管怎么说,自己想悔婚总不是什么君子所为,因此满脸惭愧。

赵文华笑道:“老弟不必如此,人生在世,趋利避害,人之常情,有何不妥?倒是这赌约,我有心助你一臂之力。”

刘彤心里一松,心说没错,在你面前,我这点事压根没什么可羞愧的。

“不知大人何以助我?”

“我会让人散播传言,说萧风乃欺世盗名之辈。同时让管家通知那些富商之流,不要去凑热闹。我职在工部,富商们都很给面子。”

工部侍郎,相当于全国第二大包工头,富商们很多都想巴结的,暗中发个话,自然不成问题。

虽然赵文华不肯说出为何要帮刘彤,但刘彤仍然很愉悦,毕恭毕敬的送走赵文华。

刘彤虽然不是严党的人,对加入严党也颇有些犹豫,但如果能在不入严党的情况下,多少有点交情,最好不过。

世人都是如此,即想得其利,又不想受其累。像赵文华这样直接磕头认干爹的,反而算是真小人。

萧风对此一无所知,他又不能到街上硬拉顾客,只能守株待兔。

老道不想失去这个好邻居,不等萧风表示,主动跑过去,给萧风的招牌改成了“一字一两”。

一边改一边嘟囔说:“虽然一两银子也未必有人算,不过希望总是大一点。”

想了想,他又很小声很小声的说:“你只有张天赐一个托吗?再找一个来,弄一两银子就够了啊!”

萧风苦笑着摇摇头,他隐约感觉不对劲,但此时也没有太多办法。

如果不是不能给自己算,他真想马上写个字,看看能不能过这一劫。

而此时在严府,严世藩和陆炳正在面对面的喝酒。

本该穿着飞鱼服的陆炳,依旧是一身白袍罩着,这是一把手才有的特权,老子不用穿制服。

严世藩则一身青衣,看似简约,但绝不简单。这是天下最好的蚕丝做成的丝绸,柔滑犹如身边那名女子的肌肤。

没错,严世藩和陆炳身边各跪坐一名女子,极其娇艳,不输春燕楼四大头牌。

严世藩的嘴在喝酒,吃菜,但酒和菜都不是他自己的手送进嘴里的,而是女子的手。

他自己的两只手都在女子的衣服里,忙得很。

陆炳比他强,只有一只手在忙,另一只手正常的夹菜喝酒。

两人年龄相仿,陆炳长严世藩三岁,故此严世藩以世兄相称。

看两人泰然自若的样子,好像这样喝酒的场面是很正常的,其实却是头一次。

两个女子虽然是经过调教的,但大白天的显然也没经过这种阵仗,脸色绯红,娇羞无限。

严嵩此时已经下朝,在后堂和夫人欧阳氏喝茶聊天。

首节 上一节 11/1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