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测字天师

大明测字天师 第115节

嘉靖也觉得有些好奇,笑着点头。

“哦?这么说还是公事了?说来听听,看你们能有什么正经事?”

“臣妾和康妃姐姐来西苑的次数多,回去跟姐妹们说起万岁西苑这边改造的……什么来着,对,下水道工程,就是这个名字,内官监的白公公就是这么说的。姐妹们都羡慕得很呢。”

嘉靖听明白了,原来是这些女人在西苑用过了自己改造过的高级厕所,回宫后对马桶有点不喜欢了。

想来这也是自然的,谁愿意和便溺之物共处一室,之前没办法大家还不觉得什么,现在见到了更好的,自然就难以忍受了。

别说天性好洁的女子,就是嘉靖,现在回宫住时晚上都觉得马桶的味道有点大,在西苑过过夜的卢靖妃和康妃自然更是念念不忘。

唉,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嘉靖莫名其妙的想到了这句话。不过对皇帝来说,满足自己心爱女人的这点小心思,好像还谈不上奢侈吧。

“这个简单,让内官监去找萧风,让他介绍的那个施工队来干就行了。工匠们入后宫时,让内卫严加看管就是。”

其实外面的工匠进宫施工也是常事,那么大一个皇宫,就是没有新工程,修缮工作也不少,内官监也不可能养那么多工匠,时常要从外面临时雇佣。

卢靖妃得了面子,开心不已,和嘉靖眉来眼去一番,暗示晚上再过来后,由宫女陪着离开了。嘉靖看着她的背影除了会儿神。

“黄伴,朕怎么感觉卢靖妃是想帮萧风呢?这个节骨眼上,做这样的工程,对萧风是有好处的。”

黄锦也笑了,既然嘉靖看出来了,他就省劲多了。

“万岁,萧风持事公平,对裕王和景王一视同仁,平时有什么事,都不会冷落哪一个。二位王爷视萧风半师半友,颇有幼弟对兄长的感觉。

这等事,卢靖妃和康妃二位娘娘不可能没有感觉的。此外,上次萧风为贵人们……测字,二位娘娘也受益颇多,对萧风有好感也是自然之事。

不过宫中羡慕西苑工程之事,倒确实不是卢靖妃娘娘一人之意,确实很多贵人都很羡慕的。”

嘉靖不置可否,他对此倒是没有什么不悦。虽然他打定主意两不相帮,想看看萧风和严世藩究竟谁技高一筹,但严格来说,严世藩动用户部和工部,本身就有犯规在先的嫌疑。

自己的爱妃们想要提高一下生活水平,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总不能因为出现在这个节骨眼上就算帮了萧风吧。

景王也是这么认为的。他自认不像裕王,一门心思的讨好萧风,像个跟屁虫一样。严世藩毕竟也当过他师父,还想帮他当太子呢,他不是那种翻脸不认人的人。

但裕王借了个厨子给醉仙楼帮忙,过后头昂的像那啥似的,他就看着不忿。显摆啥呢,先生看咱俩是一样的好不好。

所以景王怂恿卢靖妃去说这件事,真的跟严党发动的这次攻击没啥关系。完全是因为萧风跟他聊天时说起,后宫都羡慕西苑的工程,康妃尤其积极宣传,号召大家向万岁请旨改造。

景王顿时意识到,这事如果母妃不说,康妃肯定也会说,与其如此,还不如抢个先呢,也算和裕王打个平手,免得让这小子趾高气扬的。

但卢靖妃为萧风拉工程的事传到严世藩的耳朵里,他就觉得很不是滋味了,妈的,这小子,我白费心费力的培养他好几年了,这么快就叛变了?

当白公公找到张天赐时,张天赐正被一群人围着讨债呢。白公公也是消息灵通之辈,知道这事是严党和萧风的较量,不宜参与。

因此他只是通知张天赐派人进宫测量,同时送来了预支的部分工价银子,就自顾自离去了。

整个过程白公公和张天赐都没说几句话,但越是这样,众人就越觉得这里的水-很深。通知一下而已,白公公完全可以随便打发个小太监过来,用得着亲自来吗?

何况宫里预支工价银子一般都是给银票,白公公为何大费周章的让人抬着一箱子银子来呢?

张天赐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他一招手,张大张二带着伙计们将大门关上了,把各位老板吓了一跳,还以为张天赐要动手。结果张天赐拿出一张纸来,神秘的冲众人招招手,让大家传看。

大家挨个看了后,都觉得既新奇,又迷惑,同时也被张天赐的神秘兮兮给影响了,都小声的询问。

“张会长,这个债转股是啥意思呢?”

“各位都是生意人,生意就是要赚钱,这一点想来大家没什么意见吧?”

当然没意见,这时候的商人可没有什么太多的家国情怀,有家国情怀的都当官去了,谁还经商啊。所以众人连连点头。

“所以大家这次宁可倒贴利息也要向在下讨债,其实是被官府给逼的,大家心里都不愿意的,对吧?”

当然,生意人会算不过这笔账来吗?这利息一正一反,多大的损失,不是逼不得已谁会干呢?众人点头更快了。

“当然大家也知道,一时之间,我不可能凑出这么多银子来,让大家都拿到,对吧?”

大家默然片刻,这是心知肚明的事,大家也是爱莫能助,于是众人再次频频点头。

“不能拿出现银来,那我就的拿我的家产来给各位抵债,对吧?”

众人已经满脸愧色了,这头也不知道该不该点,但爹死娘嫁人,个人顾个人,这不是要脸的时候啊,所以最后还是很不好意思的点了。

“所以,这就是给大家还债,让大家在官府能交差的方案。大家知道,我张天赐的生意主要是四大块。

一是天赐粮行,二是天赐营造,三是春燕楼,四是醉仙楼。大家觉得,这四块生意能值多少钱呢?”

众人面面相觑,他们当然知道这四块生意都是赚钱的生意,但要说值多少钱,还真说不好。明代商业其实不如宋代发达,大家对于生意的估值方式也都很模糊,都习惯了不到破产不卖生意。

这也是为何在明代生意转手比较少,除非像谈新仁那样破产清算,否则没人愿意把正在做着的生意转手。

张天赐一挥手:“知道大家平时不太关注这事,在下帮大家算一算。”他喊出账房先生,拿出了一摞又一摞厚厚的账本。

天赐粮行固定资产若干,每年流水若干,净利若干,这个最好算。在场的粮商们也都是内行,心中有数。

天赐营造就比较厉害了,别看刚城里,但入世观的工程刚结束,光是这个工程就赚了一万两;西苑的工程正在进行中,也至少有一万两的利润。

那推算一下,白公公亲自来关照通知的皇宫的工程,能赚多少钱?难怪张天赐要关上门才肯说,这事传出去张天赐肯定是死不认账的啊。

众人本已看的目瞪口呆了,张天赐又拿出一份更大的工程合同,却是大同总兵仇鸾和张天赐签订的。因为是草签,还没到工部备案,但工程量巨大,是检修大同及其边城的城墙,新建箭楼等设施!

这么大的工程量,得挣多少钱啊?所有营造队的老板都在心里默默的计算着,手指都有点发抖了。个别机灵的已经开口了。

“会长,这么大的活,您的天赐营造肯定干不过来啊?”

“那当然,在下当会长的时候就已经说过了,有大工程,肯定是要找各位帮忙一起干啊!”

这些营造队的老板都不吱声了,警惕的互相看着同行们,琢磨着如何才能分得更大的份额。

剩下的春燕楼和醉仙楼,属于娱乐业和饮食业,在场的众人中内行就少了。因为张天赐当年借钱时,跟这两个行业的老板们还不熟呢。

不过这些商场老油条们对账本是极其敏感的,一眼就能看出账目的真假来。张天赐账本上记得清楚,春燕楼利润很高,堪称人体印钞工厂。

醉仙楼虽然之前利润很低,但今非昔比,所有人都知道柳如云是新科食神,而且据现场群众说,那二十道菜,都是从未尝过的美味。

醉仙楼明天才开业,今天已经有连夜排队,准备强占第一锅的老饕了。就连京城权贵们,也纷纷托人找关系,希望能安排个楼上雅间。这些讨债的老板中,就有被拐弯抹角拖请的。

所以最后张天赐把这些生意盘点之后,净资产总额就有三十万两左右,但每年的盈利,不下于五万两,这还没算醉仙楼今年可能的增长!

老板们都呆呆的看着张天赐,羡慕的直流口水,这家伙真是走了狗屎运,短短一年时间,从一个普普通通通的粮商,就变成这么一个日进斗金的大老板了!

张天赐喘了口气,喝了口茶,拿出一摞结款的文书。

“我欠各位的银子,加一起不过二十万两之数。我大哥说了,做生意,最重要是团结。

合则利,分则败。那谈新仁当初何等风光,因不得人心,最终一败涂地!”

众人心中暗想,谈新仁不得人心很久了,最终不是因为得罪了萧风才一败涂地的吗?但此时没人较这个真,都连连点头称是。

“萧真人所言极是!”

“所以,我大哥让我吃点亏,就把全盘的生意作价三十万两,也就是只算净资产,不算盈利!

这三十万两的生意,分成三万份的股票,十两一股!

也就是说,今天在场各位,都可以把借给我张天赐的钱,转成股票,今后就是我张天赐所有生意的股东!”

第一百八十六章 商业计划

众人从没听说过这种模式,几个人合伙做生意是有的,但这样面向这么多人发行股票,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众人忍不住开始窃窃私语起来,张天赐知道大家心中还有顾虑,耐心的等着众人发问。

“张会长,如果我转了一股,今后是否你的这些生意每赚三万两银子,就有我一两?”

张天赐肯定的点点头:“别说赚三万两,就是赚了三千两,也少不了你的一钱银子!”

一个年老一点的商人跟人合伙做过生意,知道这里面需要注意的地方。

“张会长,账房先生都是你的人,我们怎么能知道你一年赚了多少钱呢?这可不是兄弟信不过你啊,只是想问问清楚。”

张天赐指着那厚厚的一摞账本:“各位老兄都是商界老手,每年底的账本都会给大家检查,若有错漏之处,尽管查看便是。”

那老商人狐疑道:“别的行业我不清楚,这营造业中,少不得给贵人打点,这钱是无论如何不敢上账的呀。”

张天赐心中对萧风佩服的五体投地,果然,果然有人提到了这个问题,他还记的当时萧风似笑非笑的表情。

“你以为上市公司就不用给回扣了吗?白手套听说过吗?洗钱公司听说过吗?内外账听说过吗?”

张天赐都没听说过,但毫不影响他此时气势十足的把这番话对众人说了一遍。众人显然也不能完全听懂,但商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古今从未变过。

那就是,成功者说的就是对的。张天赐如果不懂这些,人家是怎么从一个普普通通的粮商成为如今的商会会长的?又是怎么搞定仇鸾、白公公这些高官大咖的?

所以,直到后世,那些成功商人们出一本书,讲自己是如何成功的,都能大卖特卖,压根没人知道,那其实是吃不饱饭的枪手们代笔写的。

萧风在后世就曾经见过这搞笑的一幕,一个啃着馒头,喝着方便面汤的枪手,以千字十五的价格,给好几个老板写过成功学书稿,并生成如果照着书中的做法,很快就能脱贫致富。

众人这方面的疑虑已经不存在了,接下来是更现实的问题。

“会长,可官府逼我们跟你讨债啊,我们怎么答复呢?”

张天赐指了指准备好的,还没签字盖印的股票文书,满脸的悲愤。

“各位,历来讨债都是有钱还钱,没钱赔家产,对吧?

现在你们虽然没拿到现钱,但等于是把我张天赐的家产给分了啊!这还不能交差吗?”

一些人已经动心了,另一些人还在犹豫不决,互相交头接耳的商量着。

张天赐微微一笑,自觉这份从容的淡淡笑容,颇有些大哥的神韵了。

“各位也不用担心,我大哥说了,做生意的事,要讲缘分的。

我知道你们有些人害怕严党,觉得我大哥不是严党的对手。这些朋友就是想要加入,我张天赐也不想收。

我手里不是没有钱,几万两银子还是拿得出来的。今天这个会,就是给大家一个机会。

相信我大哥的,就债转股;不信的,我绝不勉强。”

张天赐这番话说得斩钉截铁,他也知道这是到了关键时刻,你必须自己有信心,才能给别人信心。

所以他话音刚落,伙计们就打开了放在墙角的一排大箱子,众人顿时都眼前一花。

大箱子里都是满满登登的银子,怕不得有几万两。银子不像银票,这么多箱子排在一起,视觉冲击力极强。张天赐站在中央,高昂着头,颇有些英雄人物的架势。

人群中有三个人是张天赐的好友,在张天赐还是个小粮商时就关系很铁,张天赐发财后也一直提携着他们。

这三人昨晚上已经和张天赐密会过了,此时互相使个眼色,马上站出来,声音坚定而兴奋。

“我们转!萧真人是道门第一人,又是万岁的师弟,就是不说这些,之前跟严党的交锋,哪一次落过下风?这分明就是在提携我等跟着发财!”

自古以来做生意,好托很重要。君不见房地产开盘时人山人海,十分之九都是托吗?这三个托的坚定和兴奋,立刻感染了一部分本身跟张天赐关系比较好,或是对萧风有信心的群众。

现在同意转股的有八个人了,其余的人都还在犹豫中。张天赐在心里默算了一下,不够,肯定不够。

债主一共四十来人,至少也要争取过来一半,手头的银子才够用。这些银子已经是自己和大哥穷尽各个渠道搜罗来的了,再多一两也拿不出来了。

首节 上一节 115/1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