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测字天师

大明测字天师 第34节

萧风眯着眼看他:“你这生意不错啊,比原来算命收入高吧。”

老道搓着手,满脸堆笑:“托福托福,养家糊口而已。”

萧风拍拍他肩膀:“认识你也很久了,还从没去你家看过。听你这意思,你还有妻子儿女?”

老道一句话泄露了机密,顿时惊慌起来:“哪里哪里,我没有,寒舍难以入目,不敢请大人光临。”

萧风还是眯着眼,一副很阴险的样子:“道门又不是完全禁止娶妻生子的,你怕个什么劲?今天我有空,还真想去你家看看呢。”

老道百般推脱,萧风趁纠缠时将信塞进老道衣袖里,小声说:“帮我把信送驿站去。”拍拍他的肩膀,大笑着转身走了。

老道心事重重的坚持营业到中午,见人少了,拜托了旁边一个相熟的肉铺老板帮忙看着摊子,免得被别人白嫖。然后一溜烟跑了。

驿站离得不算近,老道为了不耽误回来营业,跑得甚急,萧风在后面远远的跟踪也就颇为辛苦。好在经过这些天的修炼,俞大猷教他的内功已有了点成绩,脚步自然也变得轻捷了。

老道跑得气喘吁吁,眼看快到驿站了,三个泼皮忽然窜了出来,挡住老道的去路,为首那人冷笑道:“老道,这么着急干什么去啊?”

老道擦了把汗,下意识的左右看了看。驿站靠着官道,来往的人不少,心里略微安定一些,赔笑着对那人道:“赵二爷,今天没去赌坊发财,怎么在这里闲逛?”

赵二上下看了老道两眼:“少废话,你到底来做什么了?可是与萧风有关?如果是,痛快的交代,二爷有赏,否则,别怪二爷不认你这身破道袍。别人不知道你,二爷清楚的很,你压根就是个假道士,打你也没人管!”

老道苦着脸想了想:“二爷,这话是从何说起呢?我不过是想来驿站问问,有没有书信到罢了。你也知道,我住的地方离得远,驿卒送信经常迟到很久。我这不是趁中午没生意,顺便过来问问吗。”

仓促之间,老道这个理由编的已经相当到位了。不过赵二犹豫一下,还是不肯放过他:“你别骗我,这样,你让我搜搜身上,如果果然没什么,就放过你!”

说着,三个泼皮就围住了老道,要强行搜身。老道哪里招架得住他们,推推搡搡的就被搜出了身上的东西。只有一些铜钱,一张纸片也没有。

赵二呸了一声:“妈的,走!为了这家伙,跟丢了正主!”那两个泼皮将地上的铜钱抓起来,跟着赵二走了。

老道哎呀哎呀的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走进驿站。变戏法似的从身上摸出那封信来,交给驿卒,还神奇的摸出十个铜钱,付了寄信的钱,这才从容的走了出来。

老道走到胡同拐角处,肩膀上被人拍了一下,吓得一下跳了起来。见是萧风,才松口气。

“萧大人,看来有人盯着你呀,老道为了给你寄封信,钱都被抢了,你得赏点吧。”

萧风拿出一两银子,老道眉开眼笑的接过去了。

“我早就感觉有人在跟着我,原来是赵二。想来他不是为了报复我,否则我落单的时候很多,也没见他带人来围殴我。应该是赵文华让他盯着我,想找点我的错处好对付我。若不是你,他们还不会在我面前出现。”

老道连连点头:“所以我居功甚伟,大人应该再多赏点的。”

萧风上下打量他:“你这衣服上一身的破洞,也不知道你挣的钱都花在哪里了。说说吧,你以前是干什么的?”

老道眨眨眼睛:“贫道一心修道,一直都是道士啊!”

萧风撇撇嘴:“你刚才那一手,我敢保证,整个京城里的贼加起来,也未必有这水平。别告诉我你修的就是这门道法。”

老道挠挠脑袋:“大人,这是从何说起,贫道不懂。”

萧风悠然道:“没事,我虽然跟陆炳不太对付,但我认识的人里,有跟他对付的。让锦衣卫仔细查查你,只怕未必查不出来。”

老道的脸顿时垮了,犹豫片刻后,小声说:“大人,实不相瞒,贫道当年确实做过贼,不过后来改邪归正了,宁可靠骗,绝不再偷!”

萧风看着他一身的破烂道袍,再看看他那满是菜色的脸,衣服能装,这脸色却装不出来。他点点头,拍拍老道的肩膀,又掏出一两银子递给他,转身离去。

老道快乐的揣着二两银子,跑到旁边的肉包子铺上,做贼似的小声说:“包子,快,要全肉的,给我装到大袋子里!”

第六十六章 糯米危机

入世观的建设热火朝天,地基已经平整得差不多了,各种建材也陆续到位。龙虎山的巨木也已砍伐修整完毕,装船上路了。

谈新仁再三核算过,工期肯定没问题,而且该得的利润也已经跟几方都通过气了。这个工程原本计划赚两万两,现在为了防止萧风找茬,一切品质从优,那也能赚上一万五千两。赵文华分七千两,自己赚七千两,剩下一千两给安司正。

虽然平时谈新仁并不把安司正放在眼里,但这次人家毕竟顶着巨大的压力帮自己办了事。何况按万岁这个信道的劲,没准以后还会封更多真人,建更多道观,和道录司合作机会还多着呢。

赵文华虽然有些不满意,但考虑到在这件事上打击了萧风的气焰,而且谈新仁已经傍上严世藩了,不是自己一个人说了算的时代了,也就没再多说什么。

人逢喜事精神爽,连小妾都说谈新仁比平时威猛不少。春燕楼虽是谈新仁的本钱,他平时并不去。因为他只是出钱的,春燕楼真正的后台老板是陈洪,妈妈也不是他的人,而是陈洪从教坊司里选派去的,并不会卖他多少面子。

所以他的爱好就是纳妾养婢,吃家常菜。今天正吃的起劲,忽然门外传来吵嚷声,然后是管家在院子里禀告:“老爷,营造队的队长有急事找您!”

谈新仁本来准备怒骂几句的,但听说是营造队的事,这是现在的头等大事,只得恋恋不舍的又吃了几口,穿上衣服骂骂咧咧的走出后宅,来到前厅。

一看营造队长的脸色,谈新仁就心里一跳:“出什么事了?可是工人有伤亡吗?还是挖出什么东西了?”

做营造的最怕的就是两件事,一是工人有伤亡,不但要赔偿抚恤,还会影响队内士气;二是怕地下挖出什么有忌讳的东西,搞不好就得停工做法事,否则工人不敢动手,主家也不满意。

不过即使真出了这两样事,谈新仁也有把握摆平,无非多花点钱。他干这一行这么多年,什么风浪没见过。

队长脸色苍白,摇头道:“都不是,东家,这下麻烦了。是白汤出事了,咱们买不到糯米啊!”

谈新仁一愣:“怎么会?糯米这时候已经收获了呀。再说,咱们自己的盛世粮行也进了些糯米呢!”

队长连连摇头:“咱们的那点糯米本就不多,进货回来就卖了。就算没卖,那点米也是杯水车薪啊。这入世观的三合土用量何其大!”

谈新仁也急了:“那就去买啊,糯米又不是什么稀罕物,难道还买不到了?”

队长也不明白其中原因:“按理说,糯米产量虽然不大,但也绝不至于如此紧缺。可偏偏我派人到各家粮行去买,各家粮行都说今年糯米下手晚了,没进来货。否则也不至于整个京城只有两家卖糯米的。”

谈新仁心里猛然一跳:“只有两家卖糯米的?除了咱们,另一家是谁?”

“天赐粮行啊,他家有糯米卖。但只是供应京城百姓吃用,而且这几日过了时令,已经不卖了。”

谈新仁一下跳了起来:“来人,给我把盛世粮行掌柜叫来!”

粮行的掌柜一副拿不到奖金无精打采的模样,语气里带着些埋怨:“东家,这怎么能怪我呢?当初是你让按每年销量只进一点回来的。剩下的都违约了啊!”

谈新仁烦躁的打断他:“别废话,那些糯米呢?最后都让谁买去了?”

粮行掌柜眨眨眼睛:“不知道啊,没再去跟踪过。糯米又不是什么主流生意,每年也就卖那么一点。如果今年不是和天赐粮行较劲,谁关注糯米行情啊。”

谈新仁狂吼起来:“去人查!给我查清楚!那些糯米到底被谁买去了!”

谈新仁的实力还是很强的,派出去的人也多,三天功夫回音就来了:他们能联系到的所有糯米,都是被张天赐回头买走了,收购价格比之前的合同还低呢。

谈新仁得到消息,差点背过气去,想不到自己先是被黑虎掏心了一下,回过头又挨了一招猴子偷桃!可张天赐买那么多糯米,他怎么消化呢?糯米放陈了就不好吃了,不值钱了呀。

难道说,当初张天赐收购糯米时,就已经知道入世观要建了?故意在这儿等着我?就算如此,那么多糯米,损失起来也不是小数目,他为了打击我,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啊!

谈新仁坐不住了,他知道指望张天赐卖给他糯米,那是天方夜谭。但糯米毕竟不是只有他家才有的,外地营造队虽然基本不用,但京城的营造队,多多少少都会存一点,以备高端客户的要求。

虽然每一家手里都不多,但京城多少营造队?凑起来,就是不够,也差不多吧!

想到这儿,谈新仁立刻让管家安排酒席,下帖子去请京城各大营造队,来自己家喝酒赏月。他打算席间提出高价收购其他家手里的糯米,想来不是难事,谁会有钱不赚呢。

不料到了晚上,谈府偌大的院子里,几大桌酒席,一个都没人坐。各位老板倒是都很客气,纷纷派自己仆从前来致歉,理由也是五花八门。

“我家老爷说了,谈老爷赐宴,本不敢失礼不来,无奈我家老爷偶感风寒,卧床不起……”

“我家老爷昨日骑马摔了腿,实在抱歉……”

“我家老爷今日纳妾,抱歉……”

“我家老爷昨日纳妾……”

“等等,你家老爷昨日纳妾,今日为何不来?”

“禀谈老爷,我家老爷今天早上被夫人打了,所以来不了……”

听着五花八门的理由,看着空荡荡的宴席桌子,谈新仁像发狂的疯狗一样,把桌子都掀翻了。他红着眼睛咒骂:“你们这帮落井下石的东西!看老子挣钱眼红心黑了!老子这就去找严世藩,要你们的命!”

严世藩听完谈新仁汇报的经过后,皱着眉想了好一阵:“张天赐哪里有这种心眼,这都是萧风干的事。他控制了糯米市场,就是捏住了你的七寸。就算你慢慢搜罗,凑够糯米,也需要很长时间,到时你的工期是无论如何也来不及了。”

谈新仁心说我不知道吗?他扑通跪倒:“大人,你得拉我一把啊!否则这次我要倾家荡产啊!这样,这次工程下来,小人能赚七千两银子,情愿全部贡献给大人!”

严世藩喝了口酒:“我听说你是为了张天赐的女儿,才跟人家过不去的?这点出息吧。商业上的事,我不能直接管,传出去坏了我的名声。谈同不是你亲戚吗,他不帮你忙吗?”

严世藩的名声早就已经狼藉不堪,但他说这话还真不是故意矫情。这是大明官员中极其搞笑的一种心态——官员爱财,取之有道。当贪官不丢人,但要跟商人混在一起,丢人。收商人的贿赂不丢人,但要掺和经商的事,丢人。

说到底,商人在大明就像是黄金马桶,虽然有钱,但再有钱也是下等人。士农工商,士在最前,商在最后。可见当时人们对商人的贬低。

所以严世藩罩着谈新仁,被别人知道了,最多觉得严世藩开了个青楼;但若严世藩直接出手参与商业经营的斗争,那就相当于严世藩赤膊上阵,从开青楼的变成接客的姑娘了。严世藩再贪财,也还不至于如此委屈自己。

一听这话,谈新仁真急眼了,生死关头,他毫不犹豫的出卖了赵文华:“大人,大人啊,谈同大人是户部侍郎,与谈记营造无关。他就是想帮我,也师出无名啊。这事必须得您想办法才行啊!这个工程一共能赚一万五千两,原本还有一份是赵大人的,我愿意说服赵大人,全部贡献给大人您!”、

至于安司正,他压根就没提,出卖一个六品官还用单独考虑吗?

一次赚一万五千两,即使以严世藩的眼界,这也绝对是一个诱人的数字。严世藩权衡许久,最后笑道:“不过你既然投靠了我,我也没法坐视不理。我跟户部说一声,让他们以户部名义,征调糯米,想来那些营造队也不敢直接对抗。剩下的事,谈同自然会帮你的。”

谈新仁大喜:“那张天赐呢?户部能逼他把糯米吐出来吗?”

严世藩摇摇头:“张天赐有萧风撑腰,他不会怕户部。萧风又是天赐粮行的半个老板,我也没法直接动手,否则就坏了约定。”

见谈新仁还不死心,想要追问是什么约定,严世藩冷冷道:“这不是你该问的事。”

那独目中放出的寒光犹如噩梦,谈新仁不自禁的打了个寒颤,连连磕头请罪。

严世藩忽然又是一笑:“这么说来,张天赐的女儿很漂亮了?如果将来你搞倒了张天赐,别忘了带来给我见识见识。”

这笑容看在谈新仁眼里,竟然比刚才的目光更让人胆寒,他不敢抬头,只是连声称是。连旁边侍候严世藩喝酒的婢女,都深深的垂下头去,不敢直视。

第六十七章 遍寻不得

作为户部第一背锅侠,刘彤以为自己晋升为郎中就可以摆脱背锅命运了,但他显然是太乐观了。

这次把锅甩给他的不是潘璜,潘璜是有人性的,不会总可着一只羊薅毛,也不会总让一个下属背锅。但严嵩的口令传到户部,总得有人去执行才行,所以潘璜很是犹豫这次该让谁来背锅。

没错,作为一个官场老油子,潘尚书从严嵩只有口令,没有手令这事,就知道这绝对是个背锅的差事。

事办好了没功劳,办不好不但得罪严嵩,万一惹出事来,严嵩绝对不会承认自己说过这事儿,而也绝对没人敢跟他在万岁面前论辩这事儿。

就在潘尚书愁眉不展的时候,二把手左侍郎谈同挺身而出:“大人,此事你无需发愁,就交给下官安排吧。”潘尚书大喜,很是夸奖了谈同一番,然后让他全权处理。

谈同回到自己的值房,立刻让跑腿的去把刘彤叫进来。刘彤忐忑不安的走进谈同的值房:“大人,有何事吩咐?”

谈同和蔼的微笑着:“严首辅有口令,令户部在京城中征收糯米,以备使用。这事不大,是个锻炼组织能力的好机会。我立刻就想起你来了,你刚晋升郎中,还没有独立承办过什么事,这事就交给你了,记住,至少要六百石糯米才行哦。”

刘彤虽然不知道为啥这事落到自己头上,但基本的警惕性还是有的:“大人,如此之多的糯米要来何用啊?再说,京城地界恐怕没有,得让粮商出去找呢。”

谈同摇头道:“做什么用的你就不用管了,总之你领了这差事就是。粮商手里恐怕只有张天赐才有糯米,不过我指点你一下,京城各营造队手里,都存有糯米,多的几十石,少的十几石,全买了来,凑个五、六百石也差不太多。”

刘彤本想拒绝,但谈同眼睁睁的瞪着他,他只得接过任务票,回到自己的值房,召集自己所管的员外郎和跑腿差役们,一同想办法。

他手下的一个主事一听,就顿足道:“大人,你不该接这个事啊!我听说,谈记营造最近在高价收购糯米,但根本买不到。他们已经把价格抬到三倍了,尚且买不到,你又如何能买到呢?”

刘彤大吃一惊,他平时肯定是不关心糯米行市的,想不到这事竟然如此难搞!再一想到此事涉及到谈记营造,那必然是涉及到入世观的工程,他顿时知道自己被谈同给算计了。

那谈同是盛世粮行的后台,之前在糯米上就被萧风阴了一把,现在这是找回场子来了。

如果自己把事办成了,也无非是帮了谈同,谈新仁度过难关,自然谈同也大大受益。如果自己事没办成,虽然谈同受了损失,但可以借机处罚自己,出口恶气。

总之自己里外没有好处!

但事已至此,他只能硬着头皮带人挨家上门采买。不出所料,所有的粮商都表示市场上糯米极少,他们进不到货。就连张天赐都这么说!

首节 上一节 34/1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