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测字天师

大明测字天师 第69节

萧风点点头:“现在天气寒冷,先用花盆种上,明年开春就可以移植到咱们的花园里了。”

巧巧淌着口水,期待的看着这一溜小花盆。

张云清和王迎香在萧风的房子外面探头探脑的,对于母亲不让她们进萧风的房间很是无奈。她们也质问过,为什么巧巧可以。

她们的母亲异口同声:“巧巧是人家家里人,咱们是外人。”

此时两人在外面面面相觑,都想进屋去看看,张云清忽然自言自语起来。

“我爹是他兄弟,我自然也是他亲戚了,亲戚能算外人吗?当然不能算了!”

说完张云清推开门,昂首阔步的走进屋子,觉得自己的理由很充分。

王迎香愣了一下,但马上也跟上去。

“我是他买回家的,白纸黑字,契约为凭,跟巧巧一样,自然也不是外人了。”

两个“内人”走进屋,只看见一溜光秃秃的小花盆,不知道巧巧对着这些花盆发什么花痴呢,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听完萧风的介绍后,两人同时嚷起来:“我们也要吃,我们也要吃!等长出来我们也要吃!”

萧风郑重承诺:“这没问题,等我丰收了,先让你们吃个够。不吃都不行!”

正嬉闹间,张天赐带着人,又将几辆大车赶进了院子里,萧风迎出去,让张天赐把货卸进库房里。

这院子实在够大,萧风为了“炼丹”方便,在靠近自己卧室的房子中选了一间空屋,作为库房,并在库房边上单独又改造了一个“炼丹”房。

他让张天赐把搜罗来的海菜等物运进库房,等搬运的差不多时,从其中一辆车中走出那对夫妇,浑身都是海腥味。

武当众人带走了追踪的人,俞大猷却将这一家三口裹在亲兵卫队中一路带到了台州,此时已经没有人盯着他们了。

于是张天赐亲自安排的心腹,在台州接到了夫妻俩,俞大猷带走了小男孩继续照顾。那夫妻俩随着张天赐的货船,一路走水路北上。

张天赐是官商,手里有官引,各处关口都有免查之权。因此他们虽然动身略晚,一路上没人阻挠,自然比走陆路的车队还要更快一些。

两人一路车船转运,都是藏在海菜之中,此时乍见阳光,都有些头晕目眩,也不知道是否已经到了安全之地,都有些惶然。

张天赐小声说:“这位就是萧大人,你女儿的案子就是他主审的。”

两人这才仔细看萧风,眼前这个面带微笑的年轻人,眼神中带着和善和怜悯,如果说世上真有神仙,那神仙应该就是这样的眼神吧。

他们虽然远在沿海,也听人说过抗倭大将俞大猷拜师萧真人的事。何况这些天在军营里也听展宇说过多次萧风的事。

那男人拉了掩面哭泣的妻子一把,两人双双跪倒。

“大人,不,真人,我们海边人都信俞将军的话,他说您是神仙转世,您要给我女儿伸冤啊!我女儿她,她冤枉啊!”

萧风没有扶他们,也没有马上答应什么,只是呆呆的发愣,很久才说话。

“我一定会给她伸冤的。只是,不能急,要等。”

第一百二十四章 封侯非我意

胡宗宪接到内阁诏令,命他回京述职,另行任用。

仇鸾十分不舍,他难得遇上一个能帮他干活,又分钱很少的搭档,因此一直上书朝廷,希望能收回命令,让胡宗宪在大同继续呆着。

但朝廷的命令一天不变,胡宗宪就只能收拾包袱走人。临走时,胡宗宪再三叮嘱。

“仇将军,一定要记住萧真人的话,守住城门,防备夜袭,巡查城防,随时加固!”

仇鸾连连点头,他别的事上可以糊涂,跟自己性命相关的事,他绝对清醒的很。

胡宗宪到了京城,先住进了驿站。他在京中是有房产的,但他回京述职,没有陛见之前,回家是不妥的。被人责问,大小是个罪过。

胡宗宪向来是七窍玲珑心,岂会在这种小事上被人抓住把柄?何况这次莫名其妙的被调回来述职,他就觉得有点不对劲,因此步步小心。

也因此,胡宗宪并没有上门去拜访萧风,虽然他早就想跟萧风见面了。他消息灵通,早已得知萧风此时的处境。

胡宗宪一直是努力和各方势力保持平衡的,所以他至少不会明面上特别亲近哪一方。

所以,他也没去见严世藩,而是给两边都写了封拜帖。给严世藩的那封口气极其谦卑,表示刚到京城,待陛见后在登门拜望云云。

严世藩看了一眼就放下了,他对胡宗宪不是特别上心。胡宗宪是个聪明人,这点严世藩承认,不过还没聪明到能让他另眼相看的程度。

这次把胡宗宪调回来,也不是他想把胡宗宪怎么着。是严党在宣大一线的官员,说仇鸾自从到了大同后,对严党颇多抱怨,还打击严党官员,不可不防。

而且还提到,胡宗宪为官圆滑,不论是跟仇鸾还是严党官员,都相处的很好。但给仇鸾出了不少好主意,帮助很大。

既然要防仇鸾,那胡宗宪这样的聪明人,就不能留给仇鸾当左膀右臂。所以胡宗宪去哪儿没关系,官职升降也无所谓,只要离仇鸾远点就行了。

随着告状信来的,还有一大笔厚礼。严世藩心里明白,仇鸾是个贪财鬼,但手段有限,有了胡宗宪帮忙,肯定是大捞特捞,而且不给别人留骨头的那种。

严党官员吃惯了肉的,现在一下子连骨头都啃不到了,自然要想办法。他们知道弄不走仇鸾,但知道把胡宗宪弄走,以仇鸾的智商,是斗不过他们的。

对于严党官员的小心思,严世藩是偏支持的态度。毕竟严家的大部分收入,都是来自这些官员的贡献,他自然要保护小弟。

何况他也发觉仇鸾到了大同后,明显翅膀硬了,发了财都不给自己上贡!

有心直接办了仇鸾,可仇鸾已经不是当时低声下气来求他的那个仇鸾了。

嘉靖本来就对仇鸾有份旧情,现在又经常夸仇鸾去大同干的不错,已经不能轻易动他了。

所以,调走胡宗宪,符合严家的利益,符合严党的利益,堪称一箭双雕!

眯着眼睛的严世藩,却没想到,其实这是一箭三雕,只可惜射箭的人却不是他。

萧风接到的信,内容却大不一样,简单明了,语气亲热,如同老友。

“闻萧兄卷入皇子一案,弟深为担忧,然尽知萧兄乃当世真人,道法高深,机智过人,定能履险如夷。

弟此番回京述职,十分突兀,心中惴惴。与兄虽未谋面,然多次传书,自觉如故。故在萧兄繁忙之际,仍唐突厚颜请萧兄指点迷津。”

信的最后是一个字“困”,想来写这个字的时候,胡宗宪的心里有很多困惑难解吧,否则他也不会像自己所说的舔着脸在这个时候麻烦萧风了。

萧风哑然失笑,若是旁人,此举可能确实唐突了,但对于胡宗宪,他却没有这种感觉。

一来他大概知道胡宗宪也是历史有名的抗倭名臣,恐怕只有戚继光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二来凭着俞大猷和画姑娘的两层关系,以及之前胡宗宪帮忙连线仇鸾,配合卖糯米的事,两人堪称没见过面的老朋友了。

萧风盯着这个“困”字,提笔蘸墨,给胡宗宪写回信,没有寒暄,没有废话,直奔主题。

“‘困’乃圈中生木,终难成材,你命中注定边塞扬名,不可留在京中,哪怕让你升官也不要同意。

‘困’乃有木之因,你这次被调离大同,主使之人名字中必然草木茂盛,今后若遇到这类名字的人,需小心甄别。

你写的‘困’字,木中一竖时笔墨将尽,下面变得很短小,木字好像个‘太’字,圈中有太,在全国防线上,符合这个特征的,当为太原城。

若万岁问你所欲,你可极力请旨前往太原城,降品亦可。”

写完信后,萧风想了一下,走到前面院子中,戚继光正在院子里练刀。

他的刀法十分特殊,既不像俞大猷那般霸气十足,又不像张无心那样快如闪电。他的一招一式看似沉重笨拙,十分别扭,就像他的刀应该更长一点才好。

而且他虽然是一个人在练刀,但感觉他像是在和谁一起合练一样,就像是缺了一半的刀法一样。

戚继光一套刀法练完,看见萧风在旁边观看,赶紧擦擦汗走过来。

“萧兄有事?”

“你这刀法好怪啊,我记得那晚上你打架时用的可不是这种刀法啊!”

“哦,这刀法不是我打架用的,是我单独创造出来交给军士们在战场上用的,不重单兵战力,注重提升整体军队的战力。”

萧风明白了,这就是后来名扬天下的戚家刀法吧。

“有个人,我想让你去见见,顺便帮我送封信。”

戚继光很干脆的说:“好。”

萧风笑了笑:“你不问是谁吗?”

戚继光笑了:“你让我去见的人,差不了。”

“胡宗宪,你应该听说过吧,这个人,你早晚得见,早见有好处。”

戚继光想了想:“听说过,只是没见过面,也没打过交道。听说此人八面玲珑,但也十分有才。”

“除了这些之外,他还和你有个共同的爱好,你们俩见面可以好好聊聊。”

“哦?什么爱好?”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的脸一下红了:“这,这是小弟少年时写的诗,从未给人看过,萧兄怎知……是了,萧兄道术高深,倒也正常。”

萧风心想这和道法有毛关系,你这首诗我年轻时背过啊。

看着戚继光离去的矫健背影,萧风心里升起一股难言的情绪。

胡宗宪、戚继光,这两个同样既聪明圆滑又意志坚定的抗倭英雄,在历史上的结局却有天壤之别。

这两人的会面被自己提前了好几年,会不会就此改变他们的命运呢?

第一百二十五章 党争萌芽

萧风请旨,分别去了一趟景王府和裕王府,这和审案有关,嘉靖准许了。

出门前,张居正少见的登门拜访了萧风,带来了翰林院的态度。

“萧兄,天下读书人,自太子去世后,无不渴望裕王能继承大位。如今裕王被人陷害,天幸上天假手萧兄主理此事,萧兄当心有定力才行啊。”

“此事还未见真相,裕王是不是被人陷害,也还没有定论,张兄和天下的读书人,是不是急了点?”

张居正见萧风的态度居然如此,有点沉不住气了,语气也变得严厉起来。

“萧兄,裕王贤达,景王粗暴,天下人所共知。何况裕王和萧兄相识于寒微之时,裕王若成大事,萧兄也能一展抱负。若是景王上位,只怕萧兄就危险了。”

萧风淡淡一笑,这就是大明的读书人,虽然现在还刚刚显露苗头,但那股子东林党的气势已经出来了。

“张兄啊,裕王和景王都是两个小屁孩,景王比裕王还小几个月呢,你们现在就能看出谁贤达谁粗暴了?

说到底,严党支持了景王,你们支持了裕王,谁赢谁升天,谁输谁入地罢了。

我和裕王有一份交情,可我不会靠着这份交情去做事。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我们可以因为大势而忽略对错,却不能昧着良心颠倒对错。”

张居正一时语塞,半天才想到一个理由。

“用一些手段,让朝廷落入好人的手里,再慢慢的做好事,总好过落在坏人的手里吧?”

萧风摇摇头:“那就要看是什么手段了。朝堂之事,对错难分,只存乎一心。

首节 上一节 69/19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