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求求你,当个驸马吧

大唐:求求你,当个驸马吧 第649节

近来三省六部的奏折,统统转移过来。

魏征,李绩,李道宗等听闻皇宫情况,私下询问宦官打探却收效甚微。

一时,几人猜不透皇帝何意。

特别是皇上突然临时召集各地的皇子回京,他不由得怀疑赵牧的策略是否打消皇上分封世袭的念头。

晌午时,裴行俭披甲戴盔出现于偏殿外,躬身向几人行礼:见过诸位大人,陛下有命诸位大人前往骊山别苑。

陛下去骊山别苑了?李道宗急问。

王爷不知道吗,今早陛下去了骊山别苑。裴行俭躬身汇报。

嗨。

李道宗叹口气。

形势不明,圣意难测,他们急的晕头转向,皇上竟然早早出宫了。

这么说,赵牧成功劝谏吗?

裴行俭,陛下是否打消分封世袭的念头?魏征急切的问道。

这个...

裴行俭神情迷茫,微微摇头说:禀侍中,陛下抵达别苑时,王爷恰逢归来,陛下召见王爷闭门密谈,商议何事,末将不得而知。

第780章 皇恩浩荡

密谈?

魏征,李绩,李道宗,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面面相觑。

李绩郑重的说:不管陛下是否改变主意,既然召集我等去骊山别苑,我等切莫让陛下久等。

对对对。

长孙无忌小鸡啄米似得点头。

赵牧神通广大,私下密谈十有八九成功劝谏。

一时,几人快速出宫。

黄昏。

李世民用过膳,闲情逸致的陪着皇后,夫妻二人说着悄悄话。

傍晚时,长乐公主通报,李世民移驾御书房。

此时,魏征,房玄龄,杜如晦抵达书房,却不见皇上踪迹,几人面面相觑,神色疑惑。

赵牧的别苑,为何不见赵牧。

李世民出现时,他们依然百思不得其解,不知皇上临时召集他们所谓何事。

各自躬身行礼,等候李世民发话。

李世民坐于书房主位,即有丫鬟端着托盘陆续进来,把色香味俱全的膳食放于桌案。阵阵香味扑鼻而来,魏征,李道宗,李绩,长孙无忌等腹部鼓鼓作响。

诸卿长途跋涉而来,先用膳充饥,再议事。

闻之,魏征,李绩,李道宗,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齐刷刷望向李世民。

尽管以前皇上偶尔奖励百官,但皆因百官有功于社稷,今他们寸功未立,皇上为何,几人满头雾水。

李世民端着茶杯轻吮,提醒说:此乃赵牧,高阳烹制的,金贵得很。

他心似明镜,高阳保不住了,唯有狠狠压榨赵牧,方能弥补损失,消弱内心怒气。

陛下,公主她...

长孙无忌仰首询问,长久来,他希望自家子嗣迎娶公主呢,从赵牧横刀夺爱,迎娶长乐公主后,长孙家再和公主无缘,听皇上的意思,难道皇上同意把高阳公主嫁给赵牧。

儿孙自有儿孙福,快用膳吧。李世民说。

谢陛下隆恩。

长孙无忌没有再追问,与魏征,李绩,李道宗,房玄龄,杜如晦齐齐作揖谢恩,专心致志用膳。

李世民端坐于龙椅上,目光来回横扫几人。他神情冷肃,严厉,使得殿内气氛凝肃。

前阵子,魏征等相约前来骊山别苑,私下允许赵牧计策,这让他非常不满意,不过,与赵牧商议后,确定赵牧没有半点狼子野心,诸臣皆为大唐江山社稷考虑,他内心怒气消散过半。

眼下诸多事务急需解决,特别是向西征伐,确定诸王,诸将的分封。

饮下一杯温茶,魏征等用膳结束。

李世民酷声说:前日之事,赵牧已向朕禀告,下不为例。

谢陛下。

魏征,李绩等长呼口气。

超过半数内阁肱骨,与手握军权的将领私下接触,何况李绩,李道宗皆掌兵,此为皇上大忌。

今皇上一笔带过,他们如释重负。

李绩抱拳作揖,表忠说:陛下,您临时召集臣等,是否有要事安排,若是冲锋陷阵,末将愿为前锋,哪怕马革裹尸在所不惜。

李世民摇头轻笑,李绩为人处世向来谨慎,近来接连进宫劝谏,差点摊上大事,难怪如此呢。高声说:近日来,朕废寝忘食苦读,可谓受益匪浅,清晨匆匆前来骊山别苑,与赵牧私下密谈,听赵牧所言,朕大长见识,今后不再提内部分封世袭之事。

陛下英明。

终于,赵牧不负众望成功劝谏了,魏征,李道宗等松口气。

尽管不知赵牧与皇上私下谈了什么,但纵观整个朝堂,危难之际,也唯独赵牧能劝说皇上,把皇上拽回到正轨上。今皇上声称称是密谈,肯定是不为人知的事儿。

不管内容是什么,至少皇上打消分封世袭的念头。

百官焦虑之事,总算完美处理。

这时,李世民继续说:朕和赵牧商议,赵牧声称域外天地广阔,许多地方为无主之地或为小势力,没法抵抗唐军兵锋,今召集诸卿前来商议下域外分封的事儿。

事关重大,诸卿无需马上给朕答复,近来居住于别苑,好好思考规划,再做答复。

喏。

房玄龄等人轻轻点头。

域外分封,世袭传承,既能开疆辟土,也能把危险转移到外面,比在大唐境内分封世袭更稳妥。

李世民没有松口,滔滔不绝说:当初朕提议分封皇子,诸将,既有保证大唐社稷江山万代的念头,也有重赏武将的念头,既然目前短时间内不能分封,诸卿有什么好方法,赏赐文臣武将呢?

陛下,突然赏赐,是否过于奇怪?房玄龄询问。

当前,既没有战争,也没有什么大事,无端分封,说不过去啊。

是啊,诸将东征西讨,南征北战,陛下已经封赏过,李绩说。

李世民微微摆手,道:话不能这么说,朝廷将领,多是昔年追随朕南征北战的老将,类似于秦琼,屈突通等人已经老去,剩余之人,日渐年迈,必须封赏。

闻声,魏征,房玄龄等吃惊的望向李世民,内心充满感激之情。

皇上封赏,还是在乎他们这些老臣的,不过眼下众人多位极人臣,荣获国公,可谓位高权重,不必再封赏了。

杜如晦说:臣感谢陛下,但不必封赏。

陛下,若您执意封赏,何不效仿,前隋,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呢。魏征建议。

没错,这既能让诸将流芳百世,也彰显陛下隆恩。李道宗说。

嘶...

李世民深呼口气。

前朝,的确有画像表功的举动,但此举是否过于草率。

未等他说话,房玄龄道:陛下乃千古一帝,为文臣武将表功画像,获得奖励的官吏,定能伴随陛下英明传颂下去。

行吧。

李世民轻轻点头。

这时,李世民起身走下台阶,来到地图旁,召集魏征几人靠近,回想起赵牧告诉他的事儿,内心依然不平静,直言说:晌午,赵牧告诉朕,曾经有人一路西征,把疆域推到此处,朕以为,大唐目前兵强马壮,完全有能力试一试。

第781章 李绩,李道宗的忧虑

征伐。

兵锋推进至西陲。

魏征,李绩,李道宗,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详细打量地图,察觉李世民所指之处,疆域远超两汉更超过李唐。顷刻间面孔露出浓浓惊色。

何人善战,打下前所未有的大帝国。

特别是李绩,李道宗,得知有将领打下万里江山,整个人斗志昂扬,战意浓浓,李绩抱拳作揖说:陛下,既有人做到,唐军肯定亦能做到。

唐军兵锋所指,所向披靡。

多年来,接连灭掉突厥,契丹,奚族,吐谷浑,高昌国,高句丽,战场狭路相逢,唐军势如破竹,百战不殆。

该积极扩张,开疆辟土。

李道宗战意高涨,杀气凛冽,抱拳说:陛下,西域扩疆,臣愿为做前锋,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听着二人的话,李世民内心愉悦。

李靖告老还乡,李孝恭海外建国,李道宗,李绩军中地位仅次于赵牧,李道宗更和赵牧拱卫大唐东西两地。

二人支持他征伐,时机成熟,唐军锐士浩浩荡荡杀向西陲。

不过,李世民没高兴太久,魏征严肃的说:陛下,这等浩瀚疆域必是连年行军打仗,恐严重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加重百姓负担,臣以为不妥,该三思而后行。

是啊,战争无情,以命填充,各道人口恢复,却常有迁移,目前不宜掀起战火。房玄龄郑重的建议。

哈哈,爱卿多虑了。李世民捋着胡须朗笑,直言说:非朕穷兵黩武,嗜杀好战,此为赵牧的建议,谈论政务时,赵牧从不无的放矢,既然他提出来了,定有自己的主张和策略,若有疑问,诸卿向赵牧问计。..

晚间,用膳时,他考虑过战争造成的后果,似乎处于可控范围内,询问赵牧时,赵牧自信满满,胸有成竹。

以他对赵牧的了解,但凡赵牧没有鸠占鹊巢,取代李唐的不轨念头,军务之事,他完全信赖赵牧,任由赵牧折腾,最终必能带来出乎预料的奇效。

这...

魏征,李绩,李道宗,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心生疑虑。

首节 上一节 649/10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