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求求你,当个驸马吧

大唐:求求你,当个驸马吧 第680节

岑文本稍作思量,直言不讳说:大人,江东才子骆宾王少有才名,七岁能诗,堪称神童,但尚未参加科举。

骆宾王?

我去。

赵牧面色惊诧的望向岑文本。

此人乃初唐四杰之一,后与徐敬业举兵反唐,目前,才束发之年吧。

是年轻了些,不过,可以招进弘文馆呢。刘奭,记下来,召为弘文馆学士。

还有呢?赵牧继续询问。

大人,韦思谦,李义琰,张行成,均有才华,目前尚未被重用。杜正伦直言说。

好。

大人,来济,来恒兄弟。高季辅建议。

一时,马周,岑文本等举荐十余人,赵牧依然食指轻弹于桌面,摇摇头说:不够,远远不够。

东北之地,需要大量能臣处理。

十余名官吏,才是九牛一毛。

赵牧托腮思量片刻,向岑文本道:文本,以本王的名义草拟个折子,把诸位举荐的官吏汇报给陛下,另外,建议陛下调遣各地的进士去东北,与此建议陛下派各地勋贵,世家子弟,陆续前往东北任职。

这...。

岑文本吃惊的望向赵牧。

多年来,赵牧打击世家,以免世家把持朝廷,突然破例派遣勋贵,世家子弟任职,这和赵牧长久来的准则截然相反啊。

大人,此举容易让山东世家,江南士族重新崛起。岑文本忧心忡忡的说。

谁说选拔山东世家和江南士族了,事起仓促,迫不得已为之,以长安勋贵子弟,和关中韦、裴、柳、薛、杨、杜六家子弟为主。能者上,弱者下,朝廷再设巡察使监管,避免世家重新崛起。赵牧斩钉截铁的说。

李世民临时任命他,给他的时间不多。

何况,去年冬,大量新晋的进士已经派去东北各地任职,他临时没法选出合适人选。

喏。

岑文本微微点头,他理解赵牧的难处。

不过,折子传出,百官商议时,赵牧恐怕面临唇枪舌剑。

赵牧端起茶杯一饮而尽,拇指揉着鬓角思量,良久,他下令说:朝廷命本官处理南北事务,必须做到知己知彼,季辅,正伦,你们收拾收拾,明日启程前往东北视察,争取掌握一手资料,刘奭,崔敦礼,你们带人去南疆,摸清楚黔中一带的情况。

喏。

高季辅,杜正伦,刘奭,崔敦礼等领命,各自散去。

赵牧目送几人离去,伸着懒腰起身说:文本,尽快撰写折子,呈给陛下。马周,传我命令,召集庞孝泰,李谨行,冯盎,程务挺,崔知辩,王方翼来中书省。

喏。

.......

晌午。

庞孝泰,李谨行穿甲戴盔抵达中书省官署。

二人抵达时,赵牧正在翻阅折子。

躬身行礼后,庞孝泰神色激动的询问:王爷,您临时召集末将,是否有战事?

打仗啊,还得等等。

赵牧轻笑,庞孝泰好战,是个冲锋陷阵的能手,他也没有隐瞒,朗声说:今日朝会,皇上命本王全权负责南方改土归流,本王派刘奭,崔敦礼南下黔中,你来自南疆,带兵保护他们南下。

这...王爷,朝廷派褒国公,郧国公南下征战,为何不让中书舍人同行?庞孝泰疑惑的询问。

打起仗来未必顾得上,你去,本王更放心。赵牧说。

谢王爷信任,末将绝不辱命。庞孝泰欣然领命。若非赵牧相中,他怕依然籍籍无名,哪像现在成为国公了。

这时,赵牧向李谨行道:谨行,你出身于粟末靺鞨,熟悉东北事务,保护高季辅,杜正伦北上,记住,若遇冲突,你可临时调兵平叛。

喏。

李谨行领命。

二人计划离去时,冯盎抵达中书省,赵牧示意他们留下。

冯盎,耿国公。

对于赵牧突然召集自己前来中书省,内心非常的诧异。早年,他被赵牧胁迫回长安,皇上明升暗降,解除他的兵权,彻底沦为闲散人。

几年来,他依然有资格出入朝堂,却不济在南方逍遥快活。

赵牧位高权重,权势滔天,他更没法报复。

碍于遭遇赵牧胁迫,二人关系将至冰点,赵牧召集他来中书省,冯盎怀疑赵牧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走进官署,冯盎发觉百官忙碌,赵牧与两名将领议事。

他见过二人,一人是黑骑副统领,一人是神武军将军,皆为赵牧的鹰犬,这让他越发的担心。

抵达厅堂,冯盎硬着头皮行礼:冯盎,参见中书令。

耿国公平身。赵牧起身走到大厅,搀扶起冯盎带笑说。

冯盎丝毫不领情,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语气:不知中书令召集下官前来有何要事?

哈哈哈:赵牧仰首朗笑:耿国公否极泰来了。

第826章 一展所学

王爷,喜从何来?

冯盎仰首望向赵牧,神情狐疑的询问。

当初,他远赴南岛处理家族事务,赵牧抓着冯氏豢养海盗的把柄,带着黑骑迫使他来长安。

印象中,赵牧绝非善类。

他们素无往来,赵牧能送给他什么惊喜。

不集结除掉他,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哈哈哈...

赵牧仰首朗笑,起身走到桌案旁,高声说:本王晓得国公内心记恨本王,怒骂本王坏了国公的荣华富贵,造成落汤凤凰不如鸡的局面。不过呢,以上种种皆为昔年事迹。

今皇上计划征讨南诏,已派褒国公,郧国公整顿卫军,择良辰吉日南下,国公家族势力遍布岭南,熟悉南方的情况,是否愿意随军征战呢?

什么?

随军征战?

冯盎内心疑惑,吃惊的望向赵牧。

他从岭南来长安,皇上解除他的兵权,任命朝廷官吏前往岭南各地。近年来,朝廷铲除他在岭南的亲信,渐渐控制岭南各地。

而他常年居住于长安,自诩熟知朝廷的情况,竟不知朝廷计划向南方用兵。

既然赵牧说出来,事情肯定不会有假。

今赵牧询问他的意图,不知是有意试探的野心,或诚心诚意邀请他为朝廷做事。

以前赵牧从未召见他,若他猜测没错,赵牧多是邀请他为朝廷效力。

冯盎直言询问:王爷何意,何不直说?

呵呵...

赵牧情不自禁轻笑。

黔滇之地部落势力负责,纵观朝廷名臣宿将,罕有妥善处理部落事务的官吏,他思来想去觉得冯盎合适。

冯盎颇有谋略,英勇善战,前隋时,平定王仲宣起义,平定潮州、成州等地獠人叛乱。隋亡,冯盎回到岭南,聚众数万,自任首领,先后击败广州和新州的贼帅高法澄、冼宝彻等人,占据广州、苍梧、朱崖之地,自领岭南总管,治理有方,稳定岭南局势,使得社会安宁。归顺唐朝,平定罗窦各洞獠民反叛,做事勤勉清明,深受百姓和部下的爱戴。

朝廷正值用人之际,似冯盎这种干吏,该安置于合适的位置,而非在长安混日子。

赵牧微微加重语气,斩钉截铁说:国公来自岭南,曾经所控疆域和黔滇接壤,再者陆续平叛各地叛乱,肯定熟悉黔滇之地各部落的情况,不知是国公否愿意前去黔中一带做官,做个太守呢?

当然,若国公能像在岭南一样平息各地部落,把黔滇一带纳入朝廷版图,本王保证岭南冯家重新崛起,国公一生荣华。

这...

冯盎内心越发诧异。

赵牧为何这等自信?计划安排他做太守,不怕他与黔滇部落沆瀣一气吗?

他不由得怀疑赵牧的意图,苦思冥想却猜不透赵牧意思,但赵牧位高权重,绝非单纯说说戏耍他。

冯盎托腮思量,面色犹豫不决。

他常年困于长安,表面享受国公待遇,却正如赵牧所虎落平阳被犬欺,落汤凤凰不如鸡,既遭遇各方轻视,没法施展自己的抱负。

整个人,和行尸走肉无异。

若赵牧安排他去黔滇一带做官,即使没法恢复昔日岭南王的荣耀,也落得个逍遥快活,总比困于长安强。

冯盎分析利弊,来回望向赵牧。

赵牧也不着急,坐回座位淡笑说:国公不必急于回答,可考虑两三日,对了,听闻国公次之冯智戴素有贤名,或许有机会前去东北做官,担任太守府长史什么的,该怎么做,国公考虑考虑。

这贼人。

冯盎不知该怎样抉择,暗骂赵牧卑鄙。

旁边,庞孝泰,李谨行猜不透赵牧何意,为何礼贤下士,对冯盎和和气气。

安静,冯盎思考时,程务挺,崔知辩,王方翼陆续抵达官署。

此为三人首次踏进中书省,走进堂内,三人各自向赵牧,庞孝泰,李谨行行礼,程务挺大大咧咧打招呼:赵大哥,庞伯父,李大哥。

你小子,此物帝国权力中枢之一,你老子前来也规规矩矩,哪像这等放肆,信不信你老子抽你。见状,庞孝泰瞪了眼程务挺,厉声呵斥。.

程务挺,崔知辩仰首望向李谨行,李谨行轻轻点头。

他们常常与赵牧学习兵法,时常去神武军内训练,与赵牧,庞孝泰,李谨行关系匪浅。唯独王方翼作为太学生,与赵牧比较陌生。

听闻庞孝泰怒斥,程务挺抓着后脑勺憨笑:嘿嘿。

首节 上一节 680/10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