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求求你,当个驸马吧

大唐:求求你,当个驸马吧 第726节

随着诸皇子陆续成年,他越来越理解先皇当年的处境。

同时,他内心非常清楚,自己为大唐后裔做了极坏的榜样,后世子孙觊觎储君之位时,很容易效仿他兵戈四起。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李恪内心紧张,谦卑的回话。

刀兵相向。

血流成河。

皇帝所言,分明指向他。

目前,诸皇子内唯独他有作战经验,和神武军来往甚密。

这时,李世民神情愈发严肃,冷酷,向李恪说:你与赵牧来往,向赵牧学习,自然是好事情。不过,储君之争,不论是你,或高明,或青雀,休想获得赵牧支持。

那厮比你们兄弟聪慧,狡诈。他清楚自己参与皇子储君之争,将给朝廷带来怎样的后果。莫说玄武门了,或许更甚于汉时七王之乱。

他率军征战,开疆辟土,君臣缔造贞观盛世,他绝不把自己杰作毁于一旦。

诸皇子内,任何违背皇命,不利于江山社稷的举动,他必毫不犹豫镇压,朕不希望你们兄弟走到这一步。

闻之,李恪匆忙起身,走到书房中央,单膝跪地说:父皇,儿臣绝没有不臣之心,更不敢有不臣之心。

皇上的话,警告的味道太重了。

纵观朝野,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不管赵牧平常再怎么和文臣武将来往,他单纯效忠于皇上。

今皇上告诉他,休要拉拢赵牧,更告诉他违背皇室,朝廷利益,赵赵牧强势镇压。

这哪是赵牧镇压啊。

这分明是皇上借着赵牧的幌子警告他,诸皇子任何起兵戈之事,他绝不手下留情,赵牧,仅是执行皇上策略的人。

再者说,有赵牧镇守长安。

即使军中影响力最大山东将领,也恐怕不敢贸然造次,毕竟,诸将内没人敢自称比赵牧更高明,更厉害。

随之,李世民起身走下玉阶,搀扶起李恪,关心的说:快起来。

李恪有点搞不懂李世民何意。

疑惑,诧异。

李世民退后两步,来回打量起李恪,此举让李恪愈发毛骨悚然,紧张万分,少顷,李世民阔掌拍在他肩膀,朗声说:一年不见,壮实许多,挺好的。

李恪恭恭敬敬,不敢吱声。

李世民面容带笑说:当年,父皇像你这个年纪,已经与你祖父,叔伯太原起兵,征战天下。上一辈中,不论建成,元吉,为父皆骁勇善战,有能力指挥千军万马作战。

你们这些小辈中,高明,青雀皆沉醉于诗文,政务,俨然忽视李家最擅长的军务,也唯独你继承李家衣钵。

儿臣惶恐。

突围李世民提起建成,元吉,破例称二人兄弟,李恪隐约明白对方何意,又有点不明白。

不过,听到对方称唯独他继承李家衣钵,李恪内心欢呼雀跃。

李家以出自于关陇贵族,以武力起家,能得到皇上这等称赞,令他受宠若惊。

碍于皇上在前,他不敢表露自己的心思。

李世民没有多言,转身走到龙案旁,抓起旁边两份折子丢给李恪,淡淡说:你进宫之前,苏定方临时进宫,辞去吴王太傅一职。

李恪正处于兴奋状态,突然苏定方辞去太傅,顷刻间像盆冷水淋在身上,飞速清醒过来。

苏定方乃他师父啊,专门传授于他兵法。

何况,苏定方背后势力强大啊。

既是李靖的学生,又是赵牧的爱将,和苏定方搭理好关系,不光能获得神武军支持,更能获得部分卫军支持呢。

孰料...苏定方突然请辞。

李恪胡思乱想时,李世民声音再度冷酷,严肃的说:苏定方作为武将,恪尽职守,深得卫国公真传,假以时日,必能成为朝廷内阁重臣,国之重器。

必是赵牧劝说,苏定方特意进宫请辞。

朕同意了,允许他辞去太傅,将军嘛,自然该简单些。

至于你内心是否有怨气,自己回去慢慢平息吧。

喏。

李恪恭敬的领命。

他的确对苏定方有怨气,听闻皇上所言,对赵牧都有点怨气。

不过,他既不能发泄出来,也不能得罪苏定方,赵牧。

倘若关系破裂,他休想再获得来自军中将领的支持。

捧起另一份折子,竟是副详细的地图,李恪猛地仰起头,望向李世民不解的询问:父皇,这是何意?

今晚进宫前,你特意去拜访赵牧,纵然你不说,朕也猜得出来,赵牧必是建议你域外扩疆,这是份赵牧早年送来的地图,或许你见过,但肯定没有这份详细,明日,你即将前往安东四郡,处理四郡事务之余,好好研究下这份地图。

朝廷,兵锋不止步于西域,吐蕃,来年,或后年,必然出兵对外扩张,朕希望两年内,你的兵法策略更进一步,不光能独当一面,更能独自率军征战,镇守一方。李世民面色平静说。

闻之,李恪内心喜悦消失的干干净净,相反越发紧张,惶恐,若非得知赵牧没有进宫,不然他都怀疑赵牧提前进宫向皇上告密,正因赵牧没有进宫,皇上却猜出他和赵牧的对话内容,令他越发害怕皇上。

自己的小九九,根本瞒不住皇上。

即使皇上告诫他,希望他能独自率军征战,镇守一方,言语中表明两年内必把他调回朝廷,李恪内心依然高兴不起来。

急忙收起折子,抱拳向李世民行礼,高声说:谢父皇教诲,儿臣定当谨遵父皇之命,潜心研究兵法韬略,绝不让父皇失望。

好。

去吧。

李世民轻轻点头,微微摆手说。

喏。

李恪躬身领命,神色紧张走出书房,一出书房,他仰手抹去额头的汗珠,深深长出口气。

与皇上相处,纵然皇上没有发怒,但是气氛依然过于压抑了。

不过,皇上的承诺,依然让他内心激动万分。

赵牧所言不假,皇上的确在考察他,他必须抓住机会。

第895章 幸灾乐祸

呼。

书房内,李世民长呼口气,揉着鬓角坐于龙椅上。

事情朝着他不希望的方向发展,即使他努力挽回,试图改变,确保太子顺利继承皇位,促成诸皇子和睦相处,但作为过来人,他最清楚皇位对诸皇子的吸引力。

改日,务必找赵牧问个清楚,争取问出储君之争的结果。

次日。

长安,东门。

李恪带着家眷,与刘弘基,执失思力启程,突然旁边传来声音。

恭喜三弟升迁。

李恪循声望去,李承乾站立于东门城墙上。

他快速勒紧马缰,躬身作揖向李承乾行礼:见过皇兄。

许久没有声音传来,李承乾带着护卫从城墙走下来,郎笑说:三弟无需客气,得知三弟明日远赴辽东,特意为三弟来送行。

嗯?

李恪神色疑惑的打量着李承乾,他是来幸灾乐祸呢,或是落井下石呢。

不管李承乾是何来意,李恪面容依然平静,毕竟,父皇昨晚警告劝说他,尚未离京和太子针锋相对,影响终究不好,平和的说:皇兄客气了,为父皇分忧乃我等职责。

辽东苦寒,也不知父皇为何派三弟前去,三弟放心,时机成熟,为兄定然联合尚书令向父皇上书,把三弟调回京。李承乾和善的说。

呵...

李恪总算清楚李承乾来意,原来为奚落自己啊。

拉拢赵牧,获得赵牧支持,可惜李承乾打错算盘了,连皇上也说了,赵牧不参与储君之争,诸皇子谁敢造次,收到皇命时,赵牧更带兵镇压呢。

昨晚他仅仅以为皇上重用赵牧,赵牧效忠于皇上,听见李承乾狐假虎威,仗势欺人,突然恍然大悟,皇上担心诸皇子效仿玄武门之变,兄弟相残,逼父退位,有赵牧坐镇京城,执掌神武军,狼骑,即使诸皇子私下联合将领谋逆,也难逃赵牧兵锋。

其结果,要么夺嫡失败,要么死于战火中。

总之,赵牧既是皇上的杀人剑,也是皇上的镇国之剑,太子前来戏谑他,若他事先不知情还担心赵牧支持太子,今得知赵牧的态度,不禁觉得太子的举动好笑。

抱拳说:谢皇兄,时辰不早了,臣弟该启程了。

他怎么...一点也不生气?

李承乾瞧着李恪平静的面容,内心情不自禁嘀咕,无奈的说:为兄祝你一路顺风。

肯定一路顺风。

李恪回道,策马向城外走去。

目送李恪出城,李承乾颇有几分自讨没趣。

这时,长孙无忌,侯君集走上前来,李承乾疑惑的说:舅父,国公,他怎么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眉宇间带着几分轻视。侯君集提醒说。

昨晚,吴王去拜访赵牧,他进宫前苏定方辞去吴王太傅,傍晚进宫拜见皇上,听闻出宫前,皇上赠予他行军打仗地图,兴许赵牧为他出谋划策,皇上有所交代或寄予厚望吧。长孙无忌半眯眼眸,捋着胡须说,没人知晓赵牧,皇上向吴王说了什么,到底是否威胁太子储君之位:既然吴王远赴辽东,出京容易回京难,或许为殿下驻守边疆才是他宿命。

咱们也出城吧,父皇命我出城视察秋收,秋耕的情况呢。李承乾低声说,不管怎样,李恪离京,他身边少了个对手,至于魏王,纵然皇上疼爱,凭借勋贵世家子弟休想和他对抗。

殿下,吴王离京,魏王肯定不安分,越早把尚书令拉拢过来越安心。长孙无忌提醒。

闻声,李承乾面色为难,苦恼的说:舅父,近来我和陈国公两次登门拜访,首次听闻尚书令陪长乐,豫章出城游玩,第二次,我登门时,江夏王和尚书令对弈,始终没有机会表达拉拢之意,何况舅父该清楚的,尚书令似乎仅效忠于父皇。

终究该尝试,还必须成功。长孙无忌坚定说。

旁边,侯君集附和说:赵国公言之有理,三省内,赵牧为尚书令,魏征为侍中,岑文本为中书令,目前赵牧控制两处机要,魏征游离于诸皇子之外,不能拉拢赵牧或赵牧不支持殿下,必须想方设法把赵牧,魏征,岑文本驱逐出内阁,否则将来对殿下大为不利。

首节 上一节 726/10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