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155节

  同样是山区,黑山寨就荒凉多了,但是武夷山附近却热闹非凡。

  武夷山茶园从南宋开始就名扬天下,元代就设立御茶园,向元廷贡茶,是当今有名的茶叶品类。

  不过武夷山的茶味醇厚,和如今士大夫喜欢的清雅口感并不相符,如今南北直隶的达官贵人都更爱六安片或者龙井茶,武夷山每年贡到皇宫的贡茶,皇帝自己本人都不爱喝,连赏赐给勋贵都不愿意,干脆就将贡茶改为了贡银。

  不过虽然在上层中不受欢迎,但是普通百姓还是很喜欢武夷山茶的。

  武夷山茶的浓厚口感,让那些需要干活的百姓在忙碌后能迅速解渴,还因为茶多酚含量多有些提神的效果。

  总体来说,武夷山这边的茶园,算是一个饿不死也发不了大财的状态。

  “苏兄,现在还不是采茶季,等到了采茶季桐木镇就全都是客商了。”陈朝余也曾经在产茶的季节来过武夷山,对当时的情况记忆犹新。

  武夷山是一片不小的区域,但是适合产茶的地方并不多,集中在几个镇子。

  茶叶就是茶树在清明谷雨之间苞出的嫩芽,所以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

  只有向阳的平缓山坡,才适合种植茶树。

  苏泽只觉得桐木镇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他问道:

  “陈兄,这桐木镇为何聚集这么多茶商?”

  陈朝余做讼师多年,三教九流都有接触,他说道:

  “桐木镇是江西入闽的咽喉,江西的茶叶商人要进福建买茶,都要经过这里,久而久之茶农就在这里卖茶,客商就在这里买茶了。”

  苏泽看了一眼陈朝余,陈朝源这位族兄办事稳重,对南平县风貌地理都很了解,果然是个人才。

  “过了桐木镇不远,就是蔡家的茶园了。”

  苏泽点点头,因为不到卖茶的季节,桐木镇中有些冷清,不少房子都空着,应该是只有客商来的时候这些屋子才会卖茶。

  倒是和鬼市差不多的样子。

  跟着陈朝余,苏泽很快穿过了镇子,果然来到了山道之上。

  不得已下马牵马而行,陈朝余拉着缰绳说道:“都说茶农苦,光是将山茶驮到镇子里就累的够呛了。”

  苏泽的力量已经达到了10点,倒是不觉得太累,不过这山路崎岖确实不好走。

  想着以后有机会重新修一下路,一行人翻过了一座小山,看到了一座茶园。

  整齐的茶树种在山坡上,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茶叶,是上天赐予中华的珍宝。

  在十八世纪超过丝绸,成为出口贸易额最大的商品。

  只可惜等到晚清中华衰落的时候,英国人偷盗中国茶种,蛊惑中国茶农和制茶工人泄露种茶和制茶的技术,在东南亚种植茶树。

  斯里兰卡,印度的茶叶贸易迅速形成规模,从此中国出口茶叶一蹶不振。

  到了现代甚至斯里兰卡红茶还成了国际知名品牌,还能返销中国收割一波中产,不得不说是非常的讽刺。

  一直以来,苏泽需要一个对外出口的拳头产品。

  丝绸这东西需要桑田,福建虽然也有丝绸,但是丝制行业和刺绣行业都远不如江南发达,并没有竞争优势。

  茶叶贸易!

  陈朝余带着苏泽来到茶园,几名茶农站在庄子口,恭敬的等待苏泽。

  “见过相公。”

  众人行礼,苏泽微微点头。

  和城里的店铺不同,苏泽并没有准备换掉茶园的人。

  原因也很简单,种茶制茶是一门技术,这可不是随便换个人就能玩转的。

  蔡家这座茶园的管事并不蔡家族人,这名白发的周管事从蔡家接手茶园之前就在这里做茶工了,如今已经做了三十多年了,是种茶制茶的行家。

  苏泽听说这位周管事没有恶名,一直都在武夷山管理茶园,就果断加了银子,从蔡家买了身契,将周管事的收入门籍中。

  苏泽还给周管事加了月钱,又给愿意留下的茶工都加了钱。

  这年头兵荒马乱的,众人自然纷纷留了下来。

  愿意留下来的,苏泽都向蔡家买了身契。

  苏泽虽然不喜欢大明这种“家奴”制度,但是又不得不承认,这种制度确实能守住一些产业机密。

  茶树是四季常青的树木,苏泽看了一圈后,他Lv5的农业技能,也能看出来这些茶树都维护的不错。

  苏泽又指出了茶树过冬的注意事项,周管事立刻明白苏泽是种茶树的内行。

  知道东家是内行,让周管事更加不敢松懈。

  苏泽敲打了一下后,又夸赞周管事打理的好,又让人发了一些赏钱,然后一群人开始参观制造制茶工坊。

  【发现地点制茶工坊,可以学习技能‘制茶’,是否学习?】

  是。

  苏泽选择了是之后,一些基础的茶业知识涌入脑海。

  他这才想起来,为何桐木镇这个名字这么熟悉了!

  桐木镇!武夷山红茶!正山小种!

  桐木镇就是最早开始生产正山小种的地方!

  不过此时还没有正山小种,应该说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红茶。

  是的,现在的武夷山茶还是绿茶。

  最早的红茶就诞生于福建武夷山的桐木村,但那是清代时候的事情了。

  听着周管事介绍制茶,苏泽却神游天外,开始思考起来。

  中国人自然是更爱绿茶,但是茶叶贸易成为中西方贸易主流货物的时候,西方人更喜欢的是红茶。

  甚至可以这么说,茶叶开始在西方成为上流社会的饮品,成为顶级奢侈品和刚需品,也是在红茶发明之后。

  这其中自然有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而其中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保存的问题。

  绿茶经过长期的海上运输,送到欧洲已经成了陈茶了。

  绿茶的陈茶不仅仅缺乏香气,还会有苦涩味道,这都是西方人所不喜欢的。

  但是红茶不同,红茶本身就是发酵茶,长期运输并不会影响茶叶的风味,甚至窖藏还能增加风味。

  而红茶也因为苦味淡,有些还会有淡淡的回甘,被喜欢往茶中添加牛奶水果和糖的西方人钟爱。

  后世英国人和荷兰人,就为了中国茶叶的贸易在海上争夺了好一番。

  制造红茶卖给西方人?这似乎是个好主意。

  现在西班牙人和荷兰人可都是阔佬,特别是西班牙人,手上大把的白银,西班牙王室也是挥霍无度,只要能做上他们的买卖,就能赚上大一笔钱。

  而且绿茶和红茶的制作过程差异并不大。

  据说红茶的出现,就是在明末清初天下大乱的时候。

  茶树的嫩叶采摘下来后,要立刻进行晾晒,然后进行糅青、炒制等工序,就能将茶树的叶子变成茶叶了。

  在清初兵荒马乱的时候,一伙士兵从江西入福建,就驻扎在桐木镇,士兵劫掠镇子和茶厂,制茶的工人没能来得及晒茶叶,存放在阴暗库房的茶树叶子发酵变黑。

  但是茶工舍不得将这些叶子扔掉,仍然按照制茶的工序,将这些发酵过的茶树叶子制造成了一种发黑的茶。

  没想到这样制造出来的茶叶,能泡出红亮的茶汤,而且茶叶香味浓郁。

  茶农们将这种红茶送到厦门,很快就引起了外国商人的注意,这种茶被命名为Black tea,迅速在欧洲走红。

  当然这只是红茶诞生的传说,真正的制造红茶还有很多工序,发酵多长时间,发酵后怎么处理,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

  苏泽看着自己Lv1的制茶技能,只可惜现在没有新鲜的茶树叶子,自己只能等到明年采茶季节再肝这个技能了。

  视察了茶园确实没有任何的问题,苏泽亲自丈量了茶园的大小,都和蔡家的转让契书上一致。

  既然没有问题,苏泽就和陈朝余返回了南平县城,和蔡家两个儿子签订了转让契书,在县衙盖上红契,蔡家的茶园就成了苏泽的茶园了。

  日子已经到了十月二十日,苏泽将城里的事情交给众人,带着长宁卫的护卫返回了卫所。

  返回卫所的时候,苏泽顺道去了一趟胡太监的矿坑。

  没有矿盗之后,胡太监再也不用小心翼翼的生活了,这段日子他过的非常的舒坦。

  舒坦的原因自然是因为有钱了。

  胡太监制造的普鲁士蓝染料,苏泽都折算到了染布中,每卖出一尺染布都会给胡太监结算一笔钱。

  账本明明白白,每月苏泽都会将新账本送给胡太监查阅。

  胡太监也没想到,这染布生意竟然这么赚钱。

  普鲁士蓝,现在被叫做南平蓝的染料,因为其不容易褪色,颜色鲜亮收到欢迎,在占领了南平的布匹市场后,苏泽也打算向周围的县城出售。

  现在的分红虽然不多,也仅仅够贴补胡太监的实验室费用。

  但是若是染布生意铺到整个延平府,乃至于整个福建,那岂不是赚大了?

  有了钱,就可以多上缴一些银子,说不定自己就有机会离开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了?

  可是真的要离开吗?

  胡太监看到自己的实验室,看到自己珍藏的矿石,突然又有些不想离开了。

  比起宫里的勾心斗角,在南平县的日子舒坦多了。

  若是在宫里搞这些,你胡太监天天研究这些有毒的东西,是不是要谋害君上?

  这样的帽子扣上来,胡太监有九族也不够诛的。

  要知道嘉靖这位皇爷,可是疑心病非常重的。

  想到这里,胡太监也熄了立功回京的想法,到时候贡银的时候就按照去年的数目上缴好了,那样也不会被骂,还能继续留在南平做实验。

  胡太监换上白色的袍子,这是苏泽让长宁卫缝制的实验袍,胡太监很喜欢贝壳纽扣的设计,只需要披上扣好衣服就能干活,干完了直接解下扣子脱下就行。

  收紧的袖口不会碰到实验器皿,做起实验比以前方便多了。

  实验室里也不仅仅只有小尤太监一个实验助手了,苏泽从长宁卫挑选了一些聪明伶俐的年轻人,随着胡太监学习如何做实验,给他做实验助手。

  这其中最让胡太监满意的,是一个叫林纯的孩子。

  林纯是苏泽在卫学的学生,船厂大匠林显宗的孙子。

首节 上一节 155/5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岳父朱棣,迎娶毁容郡主我乐麻了

下一篇:最强之军火商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