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86节
海瑞继续说道:“这是前几日拓湖先生给福州府小报写的文章,将的是他对曲艺的看法。”
“拓湖先生尤其看中声韵学,认为曲艺最大的要点就是声韵工整,宁可语句欠通,也要恪守格律。”
苏泽一下子明白了,这位拓湖先生是吴江派的文人。
所谓吴江派,是以明末曲艺家沈璟为首的曲艺流派。
沈璟过分强调音韵格律,主张宁肯“不工”,也要“协律”。他提倡戏曲语言要“本色”,原本意在反对明初的骈俪颓风。
和沈璟唱对台戏的,就是以汤显祖为首的临江派,临川派重意趣,重文学性。
不过吴江派和临江派都是万历年间才逐渐成熟的,如今还是嘉靖年间,汤显祖和沈璟都还没出生。这位拓湖先生应该是吴江派前期的人物。
不过苏泽倒是对海瑞说的另外一件事感兴趣,他问道:“老师,福州府小报是什么?”
海瑞又掏出一本小册子递给苏泽:“这是福州府文人办的小报,福建的士人会向它投稿文章。”
苏泽接过这个册子,只看到这个册子印刷非常的粗糙,纸张质量非常的差,而且印刷的字也模糊不清,需要认真辨认才能看清楚。
海瑞又说道:“这小报半个月发行一册,这是月中发行的,不过运到南平县也是前几天的事情了。”
苏泽好奇的问道:“咱们延平府没有小报吗?”
海瑞摇头说道:“没有,福州府是省城,才能凑满这么一份小报,咱们延平府哪里有这么多的文章。”
苏泽好奇的翻看,这份小报前半部分是朝廷的政策,应该是从邸报上和衙门两侧公示墙上抄写下来的内容。
大明朝的邸报私人也是可以抄写的,这办报的人背后应该也有些官方的身份,能将邸报的内容印刷在小报上。
后面一部分则是福建当地人的文章,苏泽翻到了拓湖先生的这篇文章,应该是这份小报专门向拓湖先生约稿的。
除了拓湖先生之外,其余的文章都是福建省本地有名的士人写的,体裁上倒是多种多样,从散文到诗歌都有,甚至苏泽还看到了一份仿照唐代传奇所写的小说。
“老师,这是雕版印的?”
海瑞点头说道:“自然是雕版印的,难不成还要手抄不成?”
果然如此,在嘉靖年间,雕版印刷依然是主流的印刷方式。
虽然宋代就发明了活字印刷,但活字印刷的成熟要到明末,也就是崇祯年间了。
如今大部分的书籍都是雕版印刷的,也难怪这份小报半个月才能出版一份,因为雕版实在是太花时间了。
苏泽又问道:“老师,这份小报多少钱?”
海瑞摸着胡子说道:“在福州府一份要一两银子,在我们延平府一份要一两五钱银子。”
这么贵!
苏泽倒吸一口气,果然大明朝还是文化产品好赚钱啊!
“那小报上的文章,可要给润笔费?”
海瑞疑惑的看着苏泽说道:“润笔费?能把自己的文章刊登在报纸上,让全省的士人看到,这是多么光荣的事情,哪里还需要润笔费。”
苏泽这下明白了,这小报是纯白嫖。
苏泽用【估价】技能简单算了算,倒是不认为这份小报能赚多少钱。
原因也是很简单,雕版印刷的成本太高了。
雕版印刷需要雕刻版面再印刷,这样一份小报至少需要十几个熟练的雕版师傅,这些师傅的工钱一个月就要二十两银子。
除了雕版师傅之外,还要请文人校对,木板也要花钱,油墨纸张也要花钱,从邸报上抄写消息也要花钱,这些林林总总算下来,定价一两银子实际上赚不到多少钱。
对啊,活字印刷术!
苏泽突然想到了这门技术,自己是不是可以在延平府办一份小报?
如果用活字印刷的办法来办小报,就可以降低雕版印刷的成本,那自然可以赚钱了。
更重要的是,苏泽也需要一个舆论和宣传的阵地,掌握意识形态对于造反工作可是非常必要的!
自己怎么把这个给忘记了,要不是看了海瑞的小报,苏泽都忘记了印刷术这个神技了!
这可是文明6中最重要的科技之一啊!
苏泽进一步想到,自己Lv3的文学,其中也不乏一些能够刊登在小报上的文章,前几期可以先用古人的散文诗歌撑起来,等到名气起来之后,就可以和福州城这份小报一样,向本府的士人约稿了。
苏泽也可以在小报上宣传自己的私货!
苏泽越是想越是觉得可行,他又想到了自己的“讲学”技能,如果在报纸上刊登自己的想法,这样算不算是讲学呢?能不能增加讲学的经验呢?
这么一想,苏泽办报纸的心思更加强烈了!
先去找个地方开了“印刷”技能,然后就可以回去制作活字了!
苏泽在上大学的时候,曾经参加过历史系的新闻社,当时新闻社为了整活儿,曾经按照古法,从制作活字开始复原活字印刷术,苏泽还记得一些活字制作过程。
制作活字需要的是铅、锡和锑,这其中铅和锡应该很容易买到,就是这个锑要费点力气。
锑在古代叫做连锡,这种矿物因为经常和锡矿伴生,一开始被误认为锡,会掺在金属制品和钱币中。
制造铅弹也需要铅,下了课之后,苏泽爆发出惊人的行动力,首先找了南平城内的一家印刷铺子,果然学习到了“印刷”技能。
【发现地点印刷坊,可以学习技能“印刷”,是否学习?】
Lv1的印刷技能虽然只有印刷术的基本知识,但是也帮着苏泽回忆起来大学社团制作活字的经历,他对于制作活字印刷机更有信心了。
苏泽一连跑了几家铺子,终于凑齐了这几种材料。
铅是在惠民药局买到的,这位黄提举曾经迷恋过外丹术,购买过一批铅用来炼丹,苏泽过来打听哪里可以买铅,黄提举半卖半送,将二十斤铅低价都给了苏泽。
锡和连锡也没有费太大的周折,苏泽在一家锡器店中找齐了这两种材料。
明代人喜欢用锡器盛酒,还认为锡有净化水的功效,惠民药局边上就有一家锡器店,苏泽很容易就买到十斤锡和一斤连锡。
陈朝源三人疑惑的看着苏泽抱着一堆金属回来,也不知道他是受了什么刺激。
苏泽紧接着对三人说道:“三位兄台,有件事要请你们帮忙。”
三人疑惑的看着苏泽,老实的陈朝源立刻说道:“苏兄有请,无不从也。”
苏泽笑着说道:“这事情不难,请三位兄台帮我‘拆字’就行了。”
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优势,人市
拆字是从开蒙练习书法的基本功,如今苏泽在卫学给林良珺开蒙,就在讲拆字的方法。
拆字,就是将字拆开,要制作活字,首先要统计各种偏旁。
字的左边的称之为偏,右边的称之为旁,统计一本书中偏旁出现的频率,就是为了制作活字时候做数学统计,制作相应比例数量的活字。
历史课本上活字印刷术宋代就已经出现了,但其实一直到了明代,依然没有大规模的使用。
原因也很简单,一开始的活字是用泥活字,也就是用泥烧制的活字,这种活字的缺点很明显,就是容易坏,而且泥活字烧制的时间成本太高了,一炉下去能烧出几十个能用的活字就不错了。
苏泽用的这种铅活字,是到了明末崇祯年间才开始在江南推广使用的,但是铅活字也有问题,那就是铅活字容易在印刷时候磨损变形,用上一段时间就会模糊不清。
最接近现代人想象的活字印刷术,活字都是用铜来做的。
不过铜可是铸钱的材料,可以知道用铜制作活字有多么费钱了,所以到了清代中后期一些质量比较好的活字印刷书籍,基本上都是官方的铜活字印刷的。
不过苏泽不在乎!
铅活字的字迹再不清楚,也要比海瑞那份小报上的雕版印刷清楚吧!
真正的好的雕版印刷自然是字迹清晰的,官方雕版的书籍可以说是字迹清晰装帧精美。
可是小报的雕版质量能有多好?半个月就要出版一次的东西,浅浅的刻上一点就好了,海瑞那份小报字迹模糊,错别字也很多,但是读者也不在乎啊!
这东西又不是珍藏的书籍,能看清楚差不多得了!
用铅活字印刷的小报,竞争对手就是这种小报,而使用铅活字另外一个优点,就是制作速度快啊!
其实雕版印刷的质量并不比活字印刷差,雕版印刷还可以印刷图案,排版也更灵活,一些手艺好的雕版师傅排的版,和后世报纸一样图文并茂。
活字印刷术的好处根本就不是印刷质量上!而是速度!
一份四张版面的小报,需要四个雕版师傅一起做上几天,一旦出现失误还要重做,雕版完成之后发现有错别字也不能随便更改。
但是一个熟练的印刷工,排一个版面的活字也只要一个时辰,而且活字排版之后随时可以更改。
这就大大减少了印刷排版的时间,一个月两期的福州府小报,苏泽一周就能出一份!
减少了雕版的师傅,也不需要每一版面都需要一份雕版,那么印刷成本就剩下油墨和纸张了。
纸张也不需要太好的纸张,福州府小报的纸张也是最低等的泛黄陈纸,这东西价格低廉,城里书店就能买到。
墨就是比较麻烦的地方了,印刷用的油墨和写字用的墨不同,需要掺杂亚麻仁油、松树脂得到的松节油精,与炭黑搅匀后,制作成不会晕染开可以快干的油墨。
亚麻仁油倒是不好搞,但是苏泽又有了另外的想法。
油墨需要快干不容易晕染,那桐油也许能用?
长宁卫是海卫,朝廷每年也会向长宁卫运送桐油,而且苏泽穿越坠崖的那片后山上,也种植了大量的油桐树。
桐树在东南地区本来就是广泛种植的东西,苏泽刚穿越的时候,就见过漫山的桐花开放盛景。
而林良珺这些小孩子,也会在桐树结果的时候去山上捡桐树果实去榨油。
如果桐油能用,松脂又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应该就能将印刷用的油墨捣鼓出来。
四人忙了一夜,将从海瑞那边借的小报上的字全部都拆了出来,苏泽统计了各个偏旁出现的频率,做出了一个常用的字表出来。
之所以要拆这个小报而不拆四书五经,是因为苏泽印刷这个小报,是为了在民间传播,如今文人都提倡文学要贴近生活,遣词用句也都是通俗易懂的。
苏泽自然不可能拆四书五经这样高大上的经学文书,要拆的自然还是口语化的小报了。
等到第二天上课答疑的时候,海瑞看着顶着黑眼圈的四人,还以为他们熬夜干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一边打着哈欠,众人还是将自己积累的问题向海瑞提问,海瑞也都一一做了回答。
接下来海瑞就出了一道四书义的题目,让四人模拟县试作答。
四人作答的时候,海瑞就在后边看着,对他们的答案也都做了评分。
对于这四个学生,海瑞最看重的自然是苏泽不说,陈朝源读书最久,基本功扎实,但是他的八股文过于狭隘,对经义理解也不深刻,如果是比较常见的题目还好,一旦考试题目比较刁钻,陈朝源可能就考不上了。
熊岳思维跳脱,除了四书五经也看过其他的书,但是总把握不住边界,所写的八股文过于追求奇,一旦遇到传统的阅卷官肯定也要被黜落。
林清材算是三人中最扎实的,破题中规中矩,八股格式也掌握的很扎实。
毕竟候官林氏也是大家族,林清材虽然是旁支,但也是有些家学底子的。
再看苏泽的文章,海瑞对这个学生是一点都看不透了。
上一篇:岳父朱棣,迎娶毁容郡主我乐麻了
下一篇:最强之军火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