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被朱棣模拟人生曝光了 第163节
难怪这里的人听不懂,你特么对着秦始皇和唐太宗说英语,这不纯纯犯病吗!
那人摸了摸自己的秃头,道:“约翰·冯·诺依曼,以前和爱因斯坦那家伙一起造过原子弹。”
二十世纪最强大脑!现代计算机之父!博弈论之父!现代计算机、博弈论、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领域内的科学全才!
梦回洪武朝,朱元璋正在奉先殿批折子,忽然大笑,面上喜色毫不遮掩:“哈哈哈哈,好好好!”
朱高燨点了点头:“昂,不就是英语吗,没事,等我把伦敦打下来这些老外通通得给老子说汉语。”
侍奉在一旁的小太监连忙给朱元璋倒了杯茶水,乘机讨好地问了句:“陛下,这是有什么大喜事能让您这么高兴啊?”
朱高燨搓搓手,与冯·诺依曼握手:“久仰大名久仰大名,虽然你死的时候我才二十岁,但我读过你出版的《计算机与人脑》。”
冯·诺依曼有些惊讶:“《计算机与人脑》?你是不是搞错了什么,虽然我晚年一直在思考这方面的学术问题,但我真不记得我自己出版过这样的一本书啊。”
朱高燨摇了摇头:“你出版过,不过时间是在你死后一年。”
这次轮到冯·诺依曼懵比了。
第224章 祁王:这夏原吉是真抠啊!
朱高燨是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脑海世界里来了这么一位大神。
用古代人的理解来说,朱高燨属于是“耳妄闻”,《灵枢·癫痫》有解释:“狂,目妄见,耳妄闻。”由肝火妄动,痰迷心窍所致,耳中时有幻听。
若是用现代来解释,朱高燨是精神分裂,而且不是一般的精神分裂,属于是重症型的精神分裂症状。不过精神分裂出来的人格一般都是在原有的思维以及认知上扩展出来的对象,虽然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分裂的人格所具备的能力不会超纲。
如果是一个小学生分裂出来的人格,那这个人格顶多也就是具备小学生的知识储备,你拿一本微积分让这个分裂人格去解他绝对一脸懵逼。
但无论是「耳妄闻」还是「精神分裂」,都不足以去描述朱高燨的情况。他的脑海里有独立的精神层面世界,分裂出来的人格也并不是局限于朱高燨的知识储备,而是活灵活现的历史人物。
秦皇,人屠,兵仙,唐宗,枭雄,冠军侯,大秦丞相,吹牛将军……而现在,又多了一个计算机之父。
约翰·冯·诺依曼,科技革命的先驱者,二十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曼哈顿计划的顾问以及重要参与者……
曹操好奇的问道:“小朱,这哥们儿谁啊?”
朱高燨想了想,说道:“这哥们儿叫老冯,怎么说呢……他不会打仗也不懂政治,墨子你知道吧,这哥们儿的职业和墨子差不多。”
曹老板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明白了,这哥们儿是来传教的啊?兼爱非攻?”
朱高燨汗颜:“他不是搞传教的,他是搞研发的。”
曹操有些兴奋了:“这个我懂了,你问问他,会不会造元戎弩,妈的,那时候我可被这东西打惨了。”
元戎弩,一次能发射十支箭,火力很强,但是体积、重量偏大,单兵无法使用,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塞,因由大汉诸葛丞相研发,后世人称之为“诸葛连弩”。
后来大发明家马钧欲对其进行改进,使之成为一种五十矢连弩,威力更大,但是因为生产工艺很复杂,对工匠技能要求十分高,所用的箭矢也必须特制,所以没能大量生产,在蜀汉灭亡后失传。
朱高燨硬着头皮用英语向“老冯”询问,冯·诺依曼听后一脸的迷茫。
“老冯”沉吟片刻后说道:“我不知道元戎弩是什么,不过我会造原子弹,嗯,我还会造氢弹。”
“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在原子弹爆炸后深深忏悔,觉得原子弹的诞生是一个错误,而爱因斯坦也发表了相关的言论,当年所有参与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多多少少都有些后悔。
唯独冯·诺依曼,对于原子弹爆炸这个事,他从来就没后悔过。
朱高燨将老冯的话原文翻译给了曹操,曹老板听后和刚才的老冯一样的懵逼表情:“原子弹是啥?氢弹又是啥?”
老冯听完朱高燨的翻译后,笑着看向曹操:“我那个时代有一个国家很狂,后来我们先是投喂了这个国家一个小男孩,这个国家还在嘴硬,我们又投喂了它一个胖子,这个国家立马就老实的像条狗。”
朱高燨点了点头:“这个我可以作证。”
曹老板一脸的茫然,他感觉自己和老冯、朱高燨不在同一个话题上。
……
回到了祁王府,庭前绿植常青,纵然是冬日里也是一片生意盎然。一箱又一箱的礼品成车搬运进来,客流涌动,赫然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景象。
祁王府喜提龙凤胎的事现在已经在京师里传开了,朝中官员纷纷向王府里送来贺礼。过不了多久,这事就会传到大明各省,各省府的官员的贺礼也将送至王府。
为官之道正是如此,我可以不收,但伱不能不送。
上位者或许记不住送礼的名单,但他一定记得住谁没给他送礼,送完礼可能没啥好处,但你没送礼,我就搞你。
不一定是马上搞你,但是会在心中记下你的名字,某一天看到提干的名单里出现了你的名字,直接给你压下去让你在原来的位置上坐到死。
这是官场上的规矩,除非你一辈子和我别沾上关系,否则只要我一天是上位者,我就会一直给你穿小鞋,让你永世不得翻身。
祁王府的现状就是如此,在朝中一家独大,就像是繁荣昌盛的参天大树,就算朱高燨不去计较那些小事,下面的人也会替他去做。这不是朱高燨记不记仇的事,到了他这个层面上,一个政治体系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构架,围绕着他去运转。
祁王府的长史肖立在门前笑脸相迎来往客人:“呦,这不是吏部徐大人吗,快快请进,喝一杯热茶暖暖身子。”
“宋大人,今年连升两级,真可谓是仕途如步青云,恭喜恭喜,来来来,请进。”
“这位是……啊,原来是刑部的袁侍郎,久仰大名,王爷总是提起您,说您是我大明朝的包青天,铁面无私,刚毅清廉,肯定是有机会再进步一下的……哎哎哎,袁大人,这我怎么能收下呢,这多不好意思啊……”
“卢大人请进,里院的宴席上可都在等着您呢,今日吃好喝好,有什么需求跟我们说一声,包您满意!”
朱高燨在亭院里转了一圈,来送贺礼的客流熙攘,多为达官贵人,有的是京官重臣,有的是勋戚武将,无一不是身份显赫。
这些人来送礼,无疑是在表明自己的立场,愿意去和祁王府多亲近亲近,互相扶持。
他们围绕在朱高燨的身旁,巩固祁王府的权势,保证王府的命令可以下达到京师乃至天下的任何一个角落。
说到底,这看似热闹的景象下,是冰冷的权利交易。
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朱高燨笑道:“夏老尚书,您不是从来不喜欢凑热闹吗,今儿怎么也来了?”
夏原吉身穿白麻长衫,腰杆挺直,一手放于腰后,一手提着红包,看到祁王后翘起了胡须:“老夫这不是给你祁王爷送礼了吗,你瞧瞧,这么多的人都备着厚礼,我不送显得多不合群。”
朱高燨乐了:“能让您夏老尚书送礼的,我祁王怕是头一号了,真是荣幸至极,您让我瞧瞧送的什么礼成吗?”
夏原吉将红包丢过来,气势豪迈:“拿去!”
朱高燨接过红包拆开一看,里面躺着两枚油腻的铜板,沉默了一会儿:“嗯,还得是您夏老尚书一贯的作风啊。”
给祁王府送礼,你送两枚铜板?
这也就是夏原吉了,要是换做别人,朱高燨非得整死他不可!
你是真不知道朝鲜王李芳远是怎么死的啊?
就因为朝鲜王给他送礼送了两大坛子泡菜,朱高燨给朝鲜王一家子全宰了。朝鲜王室整整齐齐,全都给送上了西天。
“两枚铜板怎么了,两枚铜板不是钱啊?”
夏原吉有些肉疼,“你要是嫌少就还给我,我不嫌少。”
“得,这两枚铜板我得收藏一辈子。”朱高燨乐呵呵的说道,“能从你夏老尚书手上收礼,这事我能吹一年。”
“别介,您祁王爷家大业大,我夏原吉多寒酸啊,速速还我。”
夏老抠啊夏老抠,只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取错的外号。
门子高喊:“户部夏尚书赠贺礼两文!”
未几,再喊:“户部夏尚书收回贺礼两文!”
第225章 张辅:南征,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朱高燨与夏原吉坐在了后院的一桌前,这张桌子并不算大,摆着六张椅子,分别坐着张辅、吕朝阳、杨荣三人,朱高燨与夏原吉入座后,便空了一张椅子。
苏文站在朱高燨的身侧,瞥了一眼那张椅子。
那个座位,是苏武的座位,如今苏武在高丽省担任布政使,这张椅子便空了下来,但朱高燨还是给他留了这一把椅子。
能坐在这个桌前的,都是祁王府的核心人物,其他的大佬也不是没有,譬如成国公朱勇、安远侯柳升等人,然而他们虽然都属于是祁王党,但从未进入过祁王府的核心层。
一张普通的桌子,泾渭分明的将所有人划开。
朱高燨注意到苏文的视线,用只有二人能听见的声音说道:“别急,以后你也会坐在这里的。”
苏文点了点头,没有多言,但内心却是忍不住的激动。
他深得王爷的赏识,但想坐在这张桌子前,除了需要得到祁王的信任,还需要自己的实力。
坐在这张桌前的都是什么神仙人物?
前任军方一把手的英国公张辅!大明最大的特务头子吕朝阳!掌管天下钱财的夏原吉夏老尚书!在内阁里拥有绝对话语权的杨荣!
没在现场的苏武,那也是高丽省的一把手,等回京以后必然会在往上提干一下,位高权重!
而苏文现在只不过是一个跟在朱高燨身边的贴身侍卫,虽然在宫中、军中屡次转折,然而品衔仍是没有爬上去。
朱高燨现在这句话,无疑是在暗示苏文距离提拔只有一线之隔了。
苏文的资历是混的差不多,他差的就是一个机会,即可一飞冲天!
朱高燨站起身来,院内各桌的客人全都安静了下来,齐齐将目光投视过来,在众人的注视下,他缓缓说道:
“本王能走到今日,全靠诸位抬举,趁着今日为贺小女与犬子得以聚在了一起,若有招待不周,还望诸位见谅,来,我先提一杯敬各位!”
说完以后,朱高燨扶杯一饮而尽。
众人纷纷往杯中填酒,向祁王恭贺道喜。
朱高燨提着杯走下场,跟每桌敬酒,面带笑意,与客人们谈笑风生,苏文跟在他的身后,双手端着酒壶等着填酒。
敬到最后一桌的时候,朱高燨身上沾着酒气的清香,面色有些红润,端起酒杯对桌上众人说道:“诸位,有什么需求跟下人们说,本王多谢各位捧场,敬诸位一杯。”
桌前众人纷纷起身,端起酒杯回敬:“王爷如此热情,我等哪里还有什么需求,恭贺您喜提龙凤,郡主有王爷这般英俊的父亲,长大后定然是如花似玉倾国倾城,小王爷那是继承王爷的英武,能文能武,上马可征讨,下马能治国,我等在此先敬上王爷一杯!”
“哈哈哈,好,本王先饮为敬。”
朱高燨将杯中美酒饮尽,将酒盅递给了身后的苏文,拱手对桌前众人说道,“诸位吃好喝好,本王就先告辞了。”
“王爷慢走!”
“王爷先请!”
众人中忽然有人轻笑一声,但还是被朱高燨敏锐的察觉到了,体型如同一阵风就能吹走般的清瘦,发丝已经被银灰色侵染,脸上如刀刻般的皱纹密布,虽然看上去是个迟暮的老叟,但双眼却如同黑曜石般深邃而又犀利。
朱高燨看着觉得有些眼熟,便向身后苏文问道:“这人是谁?”
苏文小声回答道:“原内阁学士、太子侍讲,杨士奇。”
“这是杨士奇?”朱高燨有些惊讶,“我之前见过他啊,怎得一年多未见变化这么大了?”
苏文低声道:“先前皇太孙与魏国公一案,杨士奇也有所参与,只不过当时陛下把那桩案子压了下来,杨士奇虽然捡回来了一条命,但是……”
朱高燨了然,皇太孙不就是现在赣王世子朱瞻基吗,那桩谋逆的案子死了个魏国公徐钦,然而老爷子不想此时亮在台面上,故而未曾对参与者追究的太深。
参与谋逆的军队被打散,分布到了其他数支军队中,参与谋反的将领削级,但并未处死。在京师里当内应的官员们,多多少少也受到了影响,锦衣卫盯得死死的,谁有参与名字都被记在了生死簿上,一个一个的打过去,虽不致死,但也好不到哪儿去。
老爷子这种处理方式已经相当仁慈了,这些人干的是啥?这些人在谋反啊!
古往今来,谋反的人被镇压后有几人能活下来?参与谋反的将领与官员全特么给你整死!
上一篇:大宋:嘘,我真不是太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