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第474节
“太子殿下有何事?”
“今天并不是教学时间!”
宋隐开门见山地问道,朱标有些尴尬地笑了笑。
毕竟这段时间以来,儒家跟宋隐及朝廷的对抗,搞得整个朝堂气氛微妙。
宋隐搞了个报刊还在热乎劲,又立马搞出科举改革。
这些手段根本是想彻底击垮儒家,连喘息机会都不留!
朱标觉得朝廷这样针对儒家的政策,此举非常不近人情。
只是他不敢在朝堂上,甚至在朱元璋面前提起。
否则这就等于是在跟朱元璋作对。
朱标有些为难地问道:“宋师,难道真的要彻底铲除儒家吗?”
“科举改革后,儒家思想内容占比是不是太低了?”
“如此下去,儒家思想真的会被学子抛弃了。”
朱标担心,那些被打压幸存蛰伏下来的儒家子弟,甚至还有大儒,会不会再次发生暴乱?
如果再出现异动,儒家真有可能面临被赶尽杀绝。
朱标于心不忍,他曾经试图想要兼容两者长处。
也尝试从朝廷的角度去看待儒家事件。
可是还没等他有所动作,朝廷对儒家就动手了。
看到朱标愁眉不展的样子,宋隐笑了笑。
“殿下,我问你,一山能容二虎吗?”
宋隐没有直接回答朱标的问题,而是反问他。
朱标愣了片刻,下意识地回答,“老虎是百兽之王,自然容不了二虎!”
“宋师,难道说?放任儒家做大,势必会跟皇室争权夺利?”
朱标难以置信地看着宋隐。
看着朱标,既痛心又纳闷的样子,宋隐耐着性子解释。
“殿下,这跟经商是一样的。”
“比如说我垄断了一个行业,那么这个行业所有的利润都归我。”
“这时有人说要跟我一起分享,如果是你,你愿意吗?”
“到嘴的红利要吐出来不算,重点是,谁能保证这个人能按照自己规矩行事?”
宋隐虽然已经很耐心地解释,但朱标仍然听得有点蒙。
宋隐并没有不耐烦,而是让朱标也坐下。
“既然殿下如此困惑,那我今日额外给你上一课吧!”
闻言,朱标立马严肃起来。
“殿下,你跟着皇上学习帝王心术,应该知道皇上非常注重皇权的集中。”
“我曾经说过帝王心术不行,指的是它的弊端。”
“以上治下就是一大弊端。”
“但帝王心术也有其优点,你想要将两者进行兼容,这想法很不错,但前提是必须有专权。”
“传承了数千年的儒家底蕴雄厚,谁都不可能瞬间就将它铲除。”
“但殿下必须知道,儒家一旦做大,就像当年的胡惟庸和李善长他们那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相权已经能够制衡皇权,甚至凌驾皇权至上,你觉得,是让相权消失,还是让皇权消失?”
“你觉得相权跟皇权能兼容吗?”
宋隐一连串的问题,问得朱标哑口无言。
胡惟庸曾经是大明内公认的大儒。
李善长虽然退居二线了,但仍然是大明权势最大的大儒。
“我之所以同意皇上打压儒家,是因为大明向前发展,不能被思想还停滞在千年前,毫无创新的儒家来干扰。”
“儒家想要复兴壮大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控制大明吗?”
“儒家思想跟皇权专制必然会有冲突,也肯定会威胁到皇权地位。”
“这样你觉得皇上还能坐得住?大明没有危险吗?”
宋隐说到这里,朱标终于有所领悟。
他此时才明白,宋隐并非认为帝王心术一无是处,他一直贬的也只是帝王心术的弊端罢了。
而儒家问题,因为历史悠远,放任下去是隐患,所以必须打压。
只是朱标却觉得打压力度有些过了。
“但是宋师,那也没有必要对儒家赶尽杀绝吧!”
宋隐听到这话,笑了,“殿下,要发展就要有所牺牲。”
“如果儒家的牺牲,能让大明进入盛世,那这样的牺牲不是也很值得吗?”
“再说了,他们一直独断专行,固步自封,这样的思想被历史淘汰是必然的。”
“我在科举改革上还给他们留了两成的机会,也是希望他们当中有人能够从中脱颖而出。”
宋隐这话让朱标无法反驳。
这段时间,他从宋隐和朱元璋身上学到了太多的制衡手段。
朱标第一次意识到想要当一个好皇帝,太难了。
朱标对于科举改革制度的事情没有继续阻拦,宋隐终于定稿,将此事通过洪武日报刊登出去。
毕竟,科举改革跟教育改革头尾呼应,相互关联。
大明进行科举改革的消息,通过洪武日报,瞬间传遍了大明各角落。
所有人都为之疯狂。
正在寒窗苦读的儒生学子彻底傻眼了。
他们苦读各种经书,未曾想,却听到这么一个晴天霹雳,根本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那些有名气的大儒气得捶着胸口,差点吐血。
第500章不行,咱们就认命吧!
一部分想要服输的儒生,知道朝廷搞的教育改革,几乎已经断了儒家传承。
现在他们走到哪里都受到百姓排挤。
唯有通过科举考取功名,通过官场权力振兴儒家。
可是突然间,朝廷又来了这么一个科举改革。
明摆着这是想让儒家渐淡出人们视线,退出历史舞台。
大儒知道朝廷想通过这个手段彻底消灭儒家。
因为之前虽然重创了儒家,却无法将传承千年的儒家彻底铲除。
所以就卑鄙地通过科举改革,限制儒家占分比例,逼得儒家渐渐消失。
如此一来,或许十年、二十年后,就几乎没有人知道,还有儒家这个学派了。
今后想要参加科考的学子,就要学习其他学派知识,才有考取功名机会。
可是让儒生去学习其他学派知道,简直就是对他们的侮辱。
杀人于无形,也不过如此!
科考制度改革,瞬间让许多儒生陷入生无可恋的状态。
教育改革,洪武日报,科考制度改革,朝廷这一环扣一环的计划,将儒家逼向绝境。
名家大儒怨天尤人,满肚子牢骚却无处可以发泄。
他们现在无比纠结,左右为难。
要么自取灭亡,要么放下他们自以为傲的儒学。
生死抉择如此真实地摆在他们面前。
又一个月过去了,大明彻底走向正轨,安定下来。
所有人都察觉到报纸的力量。
把控舆论走向,可以让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瞬间化身为利刃,所向披靡,无往不利。
报纸更让朝廷和百姓凝结在一起。
历朝历代,没有任何一个朝代能做到这个地步。
仅凭这点,大明就胜过任何朝代。
……
金銮殿。
洪武二十年已渐入冬季,原本新年开始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色,想不到会发生这么多事情,一年时间几乎都浪费掉了。
不过现在终于拨乱反正走入正轨,朱元璋龙颜大悦。
特别是小小一张报纸,效果显著。
可以将百姓当成利刃,替朝廷出力,这点令朱元璋非常愉悦。
他做梦都想不到自己有生之年能够有这么大的成就,这可是历代皇帝想做都做不到的事情。
这时,锦衣卫指挥使胡雄走了进来。
上一篇:民国:从贫民窟开始做幕后大佬!
下一篇:觉醒,我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