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我的时代 第241节
南方自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趁机添油加醋,却没成想,遭到了反噬。
由迅哥儿带头,《星火》开始痛批南北双方,为一己私利,不择手段置,之百万难民当前于不顾。
论舆论战,文人的力量是惊人的,本来南北政事,与文人无关,但是汤皖事情一出,顿时就忍不住了。
铺天盖地的文章被发表,措辞严厉,态度锋利,骂的南北双方一下子哑火了,发不出声音了。
启瑞这几天是被烦的焦头烂额,一方面是这帮文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另一方面则是内务总长王揖唐干系颇大。
备战之际,忽然出了这么一出事故,实在是始料未及,先有旱情的不利舆论,后有汤皖刺杀案的火上浇油。
而且,北方当局内部也有了不同的声音,以冯老总为首的和平统一派,认为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有三:
其一,全力赈灾。
其二,揪出刺杀案的背后主谋,还全国人民一个交待。
其三,主张南北双方坐上谈判桌,和平统一。
若是在这之前,启瑞定会置若罔闻,不屑一顾,坚持梧桐,但是此时,梧桐的话却是怎么也无法说出口。
但凡启瑞值此之际,敢说出梧桐二字,怕是要遭受全国上下之无穷无尽之怒火,只得妥协了。
而南方遇到的情况也是一样,西南几个老虎头子本来就想偏安一隅,只是启瑞非要弄他们,逼不得已才联合反击而已。
现在,冯老总通电全国,要求南北双方尽快坐上谈判桌,正符合他们原本求和之意,因此第一时间通电附和。
在“汤皖刺杀案”之后的短短一周内,北方当局的实权人物开了数次碰头会议,最终连发了三个全国通电:
一、停止备战,当局全力进行华北赈灾。
二、成立联合专案组,调查“汤皖刺杀案”。
三、举行《沪市和谈》会议,停止南北对峙,商讨和平方案。
在菊长精心的谋划下,整个事件的最终倒向,倒是与菊长事先的预估差不多,唯独委屈了内务总长王揖唐。
而此时的汤皖,拿着菊长事先差人准备好的船票,登上了去往瑛国的船只,历时一周的航程,已经到达了东南亚。
菊长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并且再留给汤皖的信中,说了这么做的缘由,希望汤皖能理解。
其实汤皖原本的预估没有错误,当局给了汤皖选择,要么加入,要么被软禁,却是没有生命危险的。
而菊长认为,一旦被软禁,就很难有出来的机会,谁也不知道会被软禁多久,索性便助汤皖流亡国外。
后来,菊长细思之下,决定搞个大事情,充分利用这次机会,以全国人民之意志,达到停战的目的。
菊长以前总爱和汤皖说道:“这么些年,打的全是自己人,已经腻歪了,有本事就打洋人去。”
所以,在事先没有知会汤皖的情况下,菊长一意孤行了,想凭借一己之力,为这个国家带来一些改变。
之所以,让汤皖免费去欧洲度婚嫁,便是一旦汤皖还在国内,消息肯定无法掩盖,刺杀案无疾而终,很难引起全国上下的义愤填膺。
就比如,这几天,迅哥儿和仲浦先生接手了希望慈善基金会,开始主持赈灾事宜。
南方的善款,经由孟邹在沪市汇集,然后在转给首都,再从川省购买粮食,运往华北。
余下的汤皖好友,个个撸起袖子,明目张胆的对着当局喷,以钱玄和首常先生为最,把南北双方喷的个狗血淋透。
如果他们得知汤皖还在世,断然不会有如此真实反应,不是每个人都像菊长一般,有着浑然天成的演技的,奥斯小金人常伴吾身。
这件事情,知道的人不超过一只手之数,汤皖看到菊长的信后,就全明白了,索性便任由菊长去尝试一下。
实则,汤皖在对国内情况分析了一遍后,认为停战的可能性不大,最好的结果不过是双方再起波澜的时间往后推一点。
但是,菊长既然有心救国,汤皖又怎么能不成人之美呢,况且,也确实对湘灵,想念久矣,全当公费旅游吧。
只是没想到,冯老总这个两面派,这会竟然是同菊长打起了默契牌,一举接过了和谈的大旗。
汤皖分析,冯老总这么做的原因,不外乎,如果双方和谈成功,那么冯老总一定居功甚高威名远扬。
南方肯定会支持冯老总,而其自身又有奉系的支持,岂会再担心启瑞,如此一来,老总的位置稳如泰山。
【今天1w字已经更啦,看到了读者们,点点你们的小手指,来张月票呗,这回连前一百都没进,实在是丢人了!】
第288章 兴登堡防线
冯老总背后的小算盘打的叮当响,《沪市会谈》也如期举行,但是结果却是差强人意。
南方坚持“民元约法”,恢复老国会,而段总坚持废除老国会,成立新的国会,一个完全听命于他自己的国会。
双方在这一方问题上,久久僵持不下,被和平人士寄予巨大期望的《沪市会谈》,一时陷入了拉锯之中。
核心问题依着当前的现状,南北双方是无法达成共识的。
段总有着绝对充足的理由拒绝回复,而目前以逸仙先生为主的南方,也有绝对必要反对的理由。
眼见双方谈不拢,和谈的发起人冯老总只得出来当好人,劝大家冷静下来,仔细商榷。
诸位朋友们,可别以为我们的这位冯老总,真是一番好心,乃是行大公无私之举。
实则不然,可被忘了,愣头青张勋可就吃过冯老总的亏,并且还是三番五次的吃亏。
但即便是这样,冯国璋依旧成为了华夏的老总,你能认为他是一个庸才么?
按照宋教主拟定的“民元约法”,华夏老总只是一个荣誉吉祥物,总里才是一个国家的实权人物。
黎黄陂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吉祥物,但冯老总可不一样,与之最大的不同,便是在于冯老总是直系出身,手中是有兵权的,绝不是一个任人宰割之辈。
而黎黄陂先生一个手无兵权的三无人士,都不甘心当一个任人摆布的吉祥物,更何况背后是有直系支持的冯老总呢?
于是,冯老总开始运筹维护,促成《沪市会谈》,囚最后会谈失败,冯老总就可以顺势摊开双手,再卖个惨,无奈的告诉全国人民:
“我尽力促成了南北和谈,但是和谈还是失败了,锅不在我,在于南北双方。”
然后,冯老总可以借此,轻易的俘获一帮小迷弟的心脏,实乃好处多多。
再往下深思一下,依着段总强势的性格,定然是要把梧桐进行到的。
所以,冯老总联系东北虎,给段总来个夹心饼干,皖系大败,段总下台。
冯老总又可以站在大义的角度,高调宣布,和平统一才是主旋律,段总挑起内战,损耗国力,于国于民都是祸端,因此,我迫不得已才出手。
瞧瞧,张口闭口都是大义,于悄然间,直系取代皖系,成为国内第一,实乃众望所归之举。
所以,《沪市会谈》实质上不过是冯老总为收获民心,刻意举办的一档华夏真人秀栏目而已,其内心深处,也是不希望南北和谈成功的。
甚至巴不得你们赶紧打,打的越火热约好,越是天怒人怨,人民就越是念叨冯老总的好。
因此,这一系列的事件,从“汤皖刺杀案”开始,到《沪市会谈》,策划人菊长是想真心为这个国家做好事。
汤皖也借机解决了华北旱灾的赈灾问题,南北双方局势实则没有太大的变化,反而丢掉了大批民心。
只有冯老总站到了最后,是名副其实的幕后大boss,不但成为了这条街最靓的那个仔,还收割了一大批粉丝,声望值蹭蹭往上涨。
时间是伤痛最好的解药,几天后,迅哥儿等人把“汤皖”葬在了朝阳门外的一处原野之上,回家就写了一篇文章《纪念汤皖之君》。
半个月后,“汤皖刺杀案”余波已经散去,所有人的焦点都转移到了《沪市会谈》上面,期盼着南北上方能握手言和。
一个月后,南北双方代表人,经过数次会面,皆无法达成共识,《沪市会谈》正式宣布谈判破裂,南北双方即刻恢复备战。
而此时的汤皖终于有惊无险,耗时一个月之久,才堪堪踏上了欧洲大陆,游轮停靠在了瑛国西北部的一个港口城市——利物浦。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港口,前线的英法联军,其来自世界各地的物资补给,大多汇集到利物浦港口亦或者朴茨茅斯港口。
而说起这个城市,汤皖有着别样的看法,便是因为这里诞生了一只伟大的足球俱乐部——红军利物浦。
1917年对于红军来说,是极其关键的一年,这一年,利物浦升入了甲级联赛,正式开启了传奇的旅途。
特别是“伊斯坦布尔之夜”,每当提及,汤皖总是会感到莫名的兴奋,如果需要一个解释的话,应该就是奇迹。
由于受到湾流的影响,利物浦的气候有着比较显著的特征,温和而潮湿,在盛夏时节,一般室外气温大约在30摄氏度左右。
对于,一个南方人来说,可以无缝连接当地的气候,很是舒适。
行走在城市的街道上,有一种与华夏迥然不同的异域风情,入眼之内,皆是以红色为主的建筑群。
这些建筑大多是白色的围栏,红色的墙壁,玻璃窗户,屋前有一块草地亦或者花园之类的,倒是与后世的复古小别野差不多。
这种建筑风格是受到乔治亚时期与中世纪风格的影响,恰巧此时瑛国国王是爱德华七世,因此这一类型的建筑被统称为爱德华式建筑。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正在发生的一战,一言以蔽之,就是大家族亲戚之间的大乱斗。
细致说来,爱德华七世还有得国血统的,他老妈就是货真价实的得国公主。
简单理一下,一战差不多就是一群得国旧贵族和珐国大混战。
按理说,大家都是亲戚,有什么话可以坐下来,好好说,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打打杀杀多不好。
但是,这帮子亲戚可不管这些,上层王室之间继续通婚,下面战场接着干仗,还是往死里干的那种。
汤皖只在脑子里搜索了一下相关资料,就直犯模糊,欧洲王室的关系,怎一个乱字了得,要是认真计较起来,大家都是亲戚。
不过,现在的汤皖可管不了这些,唯一的想法就是骑着自己心爱的小摩托,赶紧去找自己的小媳妇。
1916年,经过了凡尔登绞肉机战和索姆河地狱战后,得国的西线攻势难进寸步,而东线攻势也让得国分心应对。
主要是得国的废物盟友们,实在是不给力,但凡稍微给点力,局势也不至于变成这样。
因此,得国决定,修建一条防线来抵御西线的英法联军,准备亲手收拾东线的那些渣渣。
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兴登堡防线,位于索姆河得军后方的一条阵线,为了能让前线得军安全撤退和转移,不被联军追击。
所以,得军在兴登堡防线的前方,又修建了两条防线,齐格飞防线和米歇尔防线。
兴登堡防线由纵横交错的铁桩和铁丝网组成的障碍工事组成,拥有深达40英尺的地下坑道网以及庞大的弹药储备库和齐全的生活设施等,
得国人相信,这条防线会是这个世界上最坚固、最完备的防御工事,完全可以把囤积的军队撤下来换到东线战场。
事实上,1917年对于得国来说,本来是天降祥瑞的一年,皒国经过了二月大事件,已然决定要提前开溜,这样一来东线战事压力骤然减小,剩下几个渣渣根本不在话下。
哪知,霉国佬在4月正式宣布对得宣战,用的借口是得国在公海进行的无限制潜艇战,击毁了霉国的船只。
实际上,霉国佬主要是怕英法两个超级大债主打了败仗,二十多亿美刀的债款打了水漂,于是半路横插一杠子,顶了皒国的缺。
不妨做一个假设,如果皒国东线撤退,霉国佬又没有派兵,那么一战的最终走向会是如何呢?
法国北部的加莱省,滨海布各涅小城,再往前大约距离10公里,便是得国的兴登堡防线。
在这里,有专门为华夏劳工设置的特殊工营,此时已有10多个,人数大约为2w。
来自华夏的劳工,飘扬过海,到了欧洲大陆,立刻就被分配到了各处,或人手稀缺的工厂从事生产,或去往这些特殊工营,为英法联军提供后勤服务。
根据合同的规定,劳工们无需持枪战斗,一般是后方清洗维护设备、从前线把伤员运到后方、从后方基地把武器弹药运送到前方阵线。
由于,经常出入一线阵地,运气不好的劳工则会被战场上的流弹,炸弹碎片击中,因此而丧命者,不可谓不多。
而且,华夏劳工初次来欧洲,居住环境差,吃食不习惯,语言又不熟悉,还濒临传染病的威胁,这些都是比较严峻的问题。
上一篇: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