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觉醒,我的时代

觉醒,我的时代 第246节

“俺对不起俺老娘.......”

“清明、冬至的时候,别忘了给俺送一碗杏花酒。”

“将来娃儿有出息了,记得接俺回老家去。”

“俺看到俺爹了,他来接俺回家了。”

“老娘,俺想你了.”

........

汤皖不忍直视,小心的把手里的薄纸,叠好,放入了盒子中,便再也无法克制住了。

明明已经习惯了生死离别,眼眶却是分明有了湿润感,这是来自内心深处最原始的触动啊!

湘灵明明用的是最普通的文字,最直白的记录,最浅显的表达,但汤皖蓦的,仿若眼睁睁,看着一个个生命在身前消失。

“都是一帮了不起的人呐!”汤皖自言自语,又看向了湘灵,郑重说道:“你真了不起,谢谢!”

湘灵径直走上来,抱住了先生,没有说话,片刻之后,似是难过,道:

“我能做的也只能于此,但他们还有很多,很多.......”

十几万劳工,那么多人,分布在这片大陆上的各个地方,而湘灵只有一个人,却是无法顾及到所有人。

汤皖又想到,一战中,来自华夏的劳工不幸遇难的那么多,最终能被找到的却是寥寥无几。

可无论如何,说他们是为了金钱弄丢了性命也罢,但至少他们的姓名,应该被记录下来,全当是对亡灵的祭奠而已。

所以,汤皖准备尽自己之力,来做点什么,或许后世的华夏劳工遇难者名单上会多几个名字,会多出几件关于他们的事迹。

即使,历史的洪流注定会将他们这批人淹没掉,后人不也会想起他们,但至少证明,有这样一批华夏人,他们存在过,他们来过,后来他们被弄丢了......

夜已深,大炮的轰鸣声停止了,但是星空依旧繁星点点,温润的夜风还在继续吹拂。

湘灵忽然说道:

“先生,我们要个孩子吧!”

“好!”汤皖没有犹豫,把湘灵揽入怀中.......

........

这几日,汤皖一直在思索如何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湘灵的这份工作中来,却是一直没个头绪。

然而,一个洋人的到来,却是提醒了汤皖,这件事或许真的有办法能办到。

这个洋人叫萨维奇,湘灵是这么翻译的,是珐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政治学院院长,看到了《泰晤士报》,知道了汤皖人在珐国的消息。

年初的时候,皒国二月大事件爆发的时候,汤皖收到了许多世界知名大学的演讲邀请,其中就有巴黎高等政治学校。

不过,此时的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名声还不显,毕竟排在他前头的还有十三尊大家伙,只不过等到了二战之后,这所学校就要迎来它的辉煌期。

而它在新世纪的名字叫巴黎政治学院,二战之后的珐国总统大多出自此学校,汤皖来之前,现任法国总统小马就是其中之一。

说起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倒是与华夏有些不痛不痒的关系,据说北大隔壁园子里的老陈就曾在这里读过书。

现如今,华夏北大是全世界第一个设立国际关系课程的大学,原有历史中,得要等到一战结束,瑛国威尔士大学才设置了一个似是而非的国际关系教席。

因此,国际关系现如今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最新的前沿学科,尤其是一战的爆发,国际关系学科进一步被重视。

实则不然,国际关系在历史中,早就有了它的身影,不过是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学科而已。

举个例子:华夏战国时期中的合纵连横,就是典型的地缘国际关系经典案例。

最主要的是,去演讲还有不菲的报酬可以拿,还能借机办事情,何乐而不为呢,汤皖爽快的答应了。

汤皖越来越发现湘灵的厉害之处了,流利的三国外语,娶了个老婆,还顺带娶了一个翻译先生,莫非优秀的人总是能吸引优秀的人么?

湘灵笑而不语,默默的收拾着行礼,温婉的一晚,次日一早,俩人就踏上了去往浪漫之都的旅程。

从加莱省到巴黎,就这么一小段的路程,结果却是花了一天多的时间,不过也算是结束了“炮火连天”下的蜜月婚假。

俩人互相依偎着,走在了塞纳河岸,汤皖果真找到了一家咖啡店,要了两杯,便与湘灵在河岸边,享受难得的美好时光。

“塞纳河畔左岸的咖啡,”

“我手一杯品尝你的美,”

“留下唇印的嘴。”

此时,必须来一首周董的歌,汤皖在心中爽快的唱着,心里的开心溢于言表。

在河边走走停停,徜徉了一下午,晚上才按照萨维奇留下的地址,找到了早已安排好的酒店入住。

逛了一天,汤皖着实有些累,但是湘灵却是兴致不减,真是应了那句话,每个女人都有一个逛街不累的天赋。

办理好了入住,拿到了钥匙,房间在三楼,立刻就有侍者上前来提行礼。

侍者是个黄皮肤的东方青年,以为汤皖和湘灵是曰本人,便用培训的日语问候:

“先生,女士,请问是住哪个房间?”

湘灵当即一愣,便用日语问道:

“你不是曰本人吧?华夏人?”

侍者点点头,虽然日语不是很精通,但是简单的日常用语,还是会的。

因为像这类高端酒店,来居住的东方面孔,基本都是曰本人。

“我们是华夏人!”湘灵道。

“呀!”侍者惊呼,紧接着就看向汤皖,问道:“您是皖之先生么?”

“我是!你好!”在国外能看见同胞,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汤皖想着他们在国外生活,应该用的是西式握手礼。

却没成想,情色激动的华夏同胞,当即弯腰作揖,行师礼,并介绍道:

“先生,我叫李林玉,是法华教育会资助的留学生,我......我们几天前就知道先生要来演讲,就一直等着。”

“法华教育会。”这是孑民先生、李石曾先生等人创办的,目的是资助国内优质学生来珐国留学。

从1912年,李石曾先生回国,创办“留法俭学会”开始,几年来,资助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学子走出了国门,见识到了这个世界。

“去房间里说吧,刚好我也有事找你们呢!”汤皖亲切的说道,拎着行礼就往踏上了楼梯。

“先生,我来吧!”李林玉上前要帮忙,却是被汤皖婉拒道:“不用,我又不是搬不动。”

萨维奇与汤皖约定好,便先回了学校,因此,华夏留学生们就知道了汤皖要来学校演讲的消息。

此时,在巴黎的华夏留学生有好几十名,分布在不同的大学里面,一方面有“法华教育会”的资助,另一方面靠打零工维持生活。

他们生活的很寒酸,但是学习很艰苦,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团火,要把学来的先进知识,带回祖国。

事实上,在一批又一批的留法学生中,出现了不少的优质人才,其中不乏大名鼎鼎的人物,比如:遐延,遐乔,赵氏严等。

房间是个套房,里侧是个卧室,外面是个客厅,湘灵在卧室里收拾,汤皖在客厅里与李玉林说着话。

“坐,别拘谨。”汤皖笑着,伸手示意,道:“你老家哪里的?”

“苏省,金陵六合县。”

“诶呀......”汤皖道:“那咱们可以用老家话交流,我老家鸠兹,离的可不远。”

又言:“我知道你们哪儿有个名菜叫活珠子,还有一个湖叫金牛湖,可对?”

“对的!对的!”李玉林欣喜答道:“先生,去过我老家?”

“我没去过,不过我父亲去过,他以前与我说的。”汤皖说道,几番家常扯下来,已经让李玉林没了拘谨感。

习惯性的想泡一杯茶,却是看到客厅里没有茶具,便只好倒了两杯水,递给了李玉林一杯。

“在这边生活怎么样呀?”汤皖问道。

李玉林低头抿了一口水后,高昂起头颅,龇着嘴,道:

“先生,只要能读书,生活就不苦。”

“有志气!”汤皖真心夸赞道,又拉扯着李玉林,道:“坐下说,我又不吃人。”

但是,李玉林扭头看了一眼墙上的钟表,抱歉道:

“先生,我得先走了,等我下了班再来!”

汤皖忽然意识到,李玉林还在上班呢,哪能一直待着,便催促道:

“赶紧去,别耽误了,下了班就来,我还有许多话要同你说呢。”

“唉!”李玉林爽快答道,辞别了先生,便匆忙返回大厅,心中不禁为先生感到骄傲,能在这里的大学演讲,实在是一个殊荣。

........

【唉.......我要是再说求月票,会不会要挨揍了,可是我真的想要.......】

第294章 有钱不赚是傻子

在珐国第一大河流卢瓦尔河和塞纳河之间,有一座小城叫蒙达尔纪,离首都巴黎大概100公里左右,这里风光秀丽,小桥流水,倒是与华夏江南水乡颇为相似。

李石曾先生初来珐国时,便是居住于此,后来更是办了一座制作豆腐的工厂,把传统东方美食豆腐,带到了珐国。

为此,李石曾先生特意回了家乡布里村,招了40多名满怀壮志的同乡前往珐国。

他们白天做工,晚上坚持学习法文,仅仅两年,就已经在珐国站住了脚跟,这应该算是华夏最早的勤工俭学留法。

如今,经过好几年的发展,留法学生数量比之前多了不少,等到了1919年以后,留法学生会迎来一个高潮,人数会达到千人之多。

湘灵刚刚在卧室里收拾,等出来时,李玉林已经没了人影,汤皖坐在沙发上,怔怔想着事情。

见着湘灵来了,便笑着伸手揽了过来,温馨了片刻,汤皖问道:

“你可知晓,留学生的事情?”

“自费留学生么?”湘灵疑问道:“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公派名额。”

“如何自费?”

“一般大概400大洋,除去船票130大洋,剩下的要足够3个月生活所需的费用,然后再勤工俭学赚取生活费的同时,晚上读书学习。”湘灵娓娓道来。

却是让汤皖心里一愣,单是400大洋的初始费用,就要拦倒一大批人,不是每个都如湘灵这般土豪的。

以前倒是没有怎么关注过这个留学生群体,如今想来,他们在珐国的生活怕是过得极其艰难,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一下呢?

湘灵估摸着先生再想这个问题,便说道:

“据我了解,国内蔡先生和李石曾先生,正在筹备留法预备学校,届时会有公派名额。”

“哦?”汤皖笑了,道:“那就好,能让国内有志青年来外面多见见世面,是有很意义的。”

首节 上一节 246/3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