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我的时代 第302节
经过熨斗大厦,顺着第五大道继续往里走,约莫走过四、五条街区,会看到一列经典的欧洲古典风格的建筑,这就是著名的纽约公共图书馆主体建筑。
这是霉国最大的公共图书馆,收藏超过百万部作品,有期刊,绘图,图书,手稿,图片,包括早期的一些文学作品,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古籍资料等。
后世有许多部知名电影都以纽约公共图书馆做背景,比如电影《蜘蛛侠》、《后天》、《蒂凡尼早餐》、《新绿野仙踪》都应用了图书馆的环境。
入门大厅的地面及墙面由似象牙白的大理石铺成,加之顶部弧形设计,有一种素雅且不失庄重的美感;可能是为了保持统一性,标记和介绍是刻在墙体上的,若不仔细便看不出来。
图书馆内有许多阅览室供人免费读书,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于下方的玫瑰阅览室,它差不多有一个足球场那么长,采用镂空的无柱设计,给人一种异常空阔的感觉。
在玫瑰阅览室的四周,是眼花缭乱的开放式书架,上面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图书,仿若置身于书海中,在四周的墙壁上,还还刻有精致的复古壁画,顶上也刻有各式各样的漂亮图案,顶部依次挂着许多盏晶莹剔透的水晶吊灯,给予下方读书者们投送光明。
往日里,只要图书馆一开门,就会涌进无数的市民前来取书,读书,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读者则在安静坐着,只看书,绝不发出一声,仿佛与世隔绝,这里与外面的喧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然而,今天,玫瑰阅览室里却是没有一个读者,也有些喧闹,与往日大为不同,熠熠生辉的阅览室里坐满了人。
有纽约的市政官员,有社会名流,有华尔街的精英,还有商界的资本大鳄,还有一个意外的人,华夏驻霉国大使——顾维钧先生。
受邀前来参加发布会的还有许多著名报纸,比如《华尔街日报》,以超过200万份的月发行量成为霉国付费发行量最大的财经报纸,是华尔街精英必读的报纸。
纽约市影响力最大的报纸《纽约时报》,是霉国高级报纸、严肃刊物的代表,全美发行,长期以来拥有良好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有广告之王美称的《洛杉矶时报》,是霉国西部最大的对开日报,其影响与地位仅次于《纽约时报》,发行量经常保持在100至150万份,成为霉国仅有的两家销路在百万份以上的大报之一,其与摩根家族关系比较密切。
其他的,更有数不清的小报闻风而来,偌大的一个玫瑰阅览室被人流塞得满满当当,大家翘首期盼,便是为了等待本年度商业最大的项目发布会。
不必去说摩根家族在霉国社会巨大的影响力,也不必去说罗斯福家族是霉国政界四大家族之一,就是近一个月,频繁登上霉国各大报纸头版的,来自华夏的汤皖先生,也值得许多人前来争相报道。
汤皖在哈佛的三场演讲结束之后,《波士顿日报》特意用了一版来介绍汤皖的生平经历,最后更是评价道:“他从最落后的地方走出来,但他却拥有着最先进的思想,他是一位东方世界的智者,同时他也是一位世界国际关系大师,他用独辟蹊径的目光,带领人们重新审视这个世界,他改变了这个世界对于华夏刻板的印象!”
当汤皖来到了纽约大学,第一次向这个世界提出了“战争不只有一种方式,”“经济战”第一次跃入人们的视野,用欧战中瑛国对得国的经济封锁为例子,给华尔街的精英们生动的上了一课。
这位神秘的汤皖先生,在哈佛的演讲大获成功,在纽约的第一场演讲得到了无数的赞扬,第二场演讲的门票更是被抄上了天价,却是被无端取消了,随后就爆出一条震惊整个世界的消息,青霉素问世了。
随着“Nature”杂志上刊登了关于青霉素的文章,让汤皖再一次站在了风口浪尖上,成为了时下霉国最热门的人物之一。
在无数的镁光灯的照射下,汤皖依旧穿着一身华夏长衫,脸上携着款款笑容,与罗斯福,摩根三世,一道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中。
说实话,面前这样的大场面大概是汤皖自来到这个时代以来,经历过最大的场面了,但是汤皖心里一点都不慌,比起后世网络上,动辄数百万人的口舌大战,比如帝吧出征,这就完全是小场面了。
摩根三世面色平淡,反倒是一旁的罗斯福有些紧张,毕竟他才刚刚准备踏入政坛,现在还是一个无名小卒,此次也就是运气好,搭上了汤皖的一躺便车而已。
汤皖低头浅语,拍了拍罗斯福的肩膀,主动安慰道:“放轻松,走个过场而已,这才到哪儿,你以后可是注定要成为整个世界都为之瞩目的男人呐!”
这一句话,就给罗斯福整笑了,倒是轻松了不少。
第368章 这两个冤大头
整个发布会的流程事先都通报过了,首先由主持人宣布此次发布会的重点,便是青霉素项目的落成,随后开始分发关于青霉素项目的资料,着重介绍了青霉素的功效,以及未来的计划等。
当人们看到青霉素项目资料上,明确的写着青霉素对于治疗伤后感染有奇效时,整个玫瑰阅览室顿时就沸腾了,嘴最近一段时间来,围着着青霉素的质疑顿时烟消云散,毫无疑问,这将是一项跨世纪的药品,它的影响将会覆盖全球,是人类对抗死神的一记重拳。
资料上还写到,青霉素项目将会是一项超过百亿美元的巨额项目,这又将现场的人震惊了一脸,要知道,整个欧战期间,霉国向协约国放贷的总额,也没达到百亿美元之多。
摩根家族的实力不用多说,乃是擎天巨树,罗斯福家族是政界大腕,所以三者之余的汤皖无疑成了众人眼中的钻石王老五,如果换算成身价,年仅30的汤皖此时的身价就已经是约莫35亿美元,可真是让一个人窒息的数字。
一个落后国家走出来的华夏人,竟然拥有着让人窒息的身价,因此,汤皖的身上迅速汇集着一道道炽热的,复杂的目光,有好奇,感兴趣,贪婪,羡慕,嫉妒......
汤皖把这些目光全部收入眼中,轻轻撇过头去,对着身旁的两人开玩笑道:
“你说,有没有可能,我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之前是因为谈判,所以罗斯福不介意用上一点手段,现在已经达成了合作,自然不必用手段了,于是笑着回复道:“纽约是一个自由的城市,我敢保证,纽约市民会看到汤先生明天自由的走在大街上。”
“不不不!”汤皖摇头,忍俊不禁道:“我的意思是,我是否需要解释一下,我其实很穷的,身上的钱全部都是演讲的报酬,只有几万美元而已。”
罗斯福白了一眼,以为汤皖在催那100万美元股份的事情,连忙说道:“汤先生请放心,那100万美元,等发布会结束,就会到你的账户上。”
“嘶!”汤皖又摇头,苦笑道:“罗斯福先生,你又理解错了,我们国家实在是太穷了,许多孩子吃不饱,穿不暖,就更别提读书了,所以,那100万美元不是我私人的,是我要带回华夏用来建设基础教育的费用,为的就是让更多的华夏孩子可以读书。”
罗斯福闻言后,愕然道:“100万美元,分文不留?”
汤皖笑着,坚定的点点头。
一旁的摩根三世表情瞬间凝重了,之前还以为那100万美元不过是汤皖为了个人生活之用,当时还在心里嘲笑汤皖是个目光短浅之人,只用了100万美元就卖掉了5%的股份,倒是少费了不少口舌,如今再次看来,不由得高看了许多,对汤皖的印象大为改观。
青霉素项目盈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合作达成,到投资建厂,再到设备安置,最后药品出厂,合格验收,有许多繁多的流程要走,等到分红至少也得一年多的时间。
但是汤皖却是很快就要回国了,而国内的许多事,还等着钱用,那留法预备学校就像是个吞金兽,随着人数招收的越来越多,每天所消耗的费用简直吓人,已经压的黄揽喘不过气来了,能想的办法都想遍了。
还有,第一个五年计划里的山城大学的建立,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那也将会是一大笔天文数字,另外还有新式学堂的继续扩建,哪哪都要用钱。
所以,这100w美元就是汤皖的救命钱,哪还舍得用于个人生活用度,就这,还得指望青霉素项目尽快盈利分红,指望着方便面工坊和味精的分红,也只能勉强度日。
这两个冤大头,汤皖其实早就盯上了,此时,刚好借着这个机会,大倒苦水,开始了精湛的表演,细细说着自己的基础教育事业。
大概是今日天气比较好,亦或者合作谈成,两人心情好,还有估计就是汤皖炉火纯青的演技,倒是引得了两人的同情,摩根三世头一回主动凑到汤皖跟前,说道:
“我个人将捐赠10w美金,用于支持汤先生的基础教育事业。”
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成了,汤皖还准备继续往下面演呢,立刻感谢道:“我代表华夏的人民感谢摩根先生的慷慨捐助。”
有摩根先生打样在前,另一边的罗斯福先生也不好意思,虽然罗斯福的父亲是个货真价实的百万富翁,但罗斯福在一帮人中,却是个彻头彻尾的“穷光蛋”,咬着牙道:
“我个人捐赠1w美金。”
有1w美金也不错了,换算成银元也有好几万,可以买不少的衣服,鱼肉和粮食了,汤皖由衷的感谢道:“我代表华夏的人民感谢罗斯福先生的慷慨捐助。”
主持人继续推进着发布会的进程,而台上的三人正在低头窃窃私语,有说有笑,谈笑风生,这一幕全部落在了台下所有人的眼中,既羡慕又嫉妒,他们哪里知道,汤皖是在找两个冤大头化缘呢!
发布会已经进行到了最后的现场提问环节,早就瞥了一肚子问题的记者们纷纷举起了手,第一个被摩根三世点到的是自家报纸,也就是《洛杉矶时报》的记者。
“请问摩根先生,未来青霉素的工厂将会设置在哪里,会是洛杉矶么?”
摩根三世用官方的语气答道:“目前还未定下,如果确定了,会及时发布消息。”
第二个被罗斯福点到的是《纽约时报》的记者,罗斯福家族是纽约的地头蛇,平时和《纽约时报》少不了打交道。
“请问罗斯福先生,会争取把青霉素药厂设置在纽约么?”
一个超级大企业的落地,往往意味着会给当地带来丰厚的创收,就更不用说提高城市知名度,带来的工作岗位以及巨额税收等,所以,不难得知,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关心药厂会设置在哪里。
罗斯福当然知道如何应对,也是采用和摩根三世一样的官方回答来应付了事。
接下来就轮到了汤皖,遍观之下,竟然还有亚洲面孔,不过想来应该是曰本人,所以不准备给机会提问,随手点了一个手举的老高,面色激动的记者,想来应该是自己的崇拜者吧,不然为何反应如此的激烈了,汤皖如是美好的想着。
却不料,这位记者根本不是所谓的崇拜,倒像是来拆台的,当场就咄咄逼人的质问道:
“汤先生,哈佛的哈里斯教授在其撰写的文章中称,青霉素的实际研制者,其实是两名华夏人,请问这是真的么?”
第369章 我不会道歉
汤皖当即愕然,凭啥问罗斯福和摩根三世的问题都是简单的,轮到自己就带有攻击性,这名记者,明显不认为青霉素这样跨时代的产物是华夏人所能研制的,就差没说是偷来的了。
这样富有攻击性的问题,最是能引人注目,全场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在了汤皖身上,想要看看汤皖如何作答,但凡有一丝的失误,汤皖相信明天全美的各大报纸上,都会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猜想与诋毁。
然后汤皖却是笑了,没有正面去回答,而是说道:“在整个人类漫长的历史文明中,东方的华夏人,绝对起到了最为重大贡献。”
“在距今2000多年前,华夏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人发明了司南,也就是指南针,并且知道有四种方法可以制造指南针,分别是漂浮法指南针;碗唇旋定法指南针;指甲旋定法指南针;缕悬法指南针。而同时期的美洲大陆还是一片荒芜,只生活着少量的印第安人。而那时候的罗马帝国还没有统一欧洲大陆。”
“公元前100年左右,华夏出现了造纸术,在7世纪,经朝鲜传到日本,8世纪中叶传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到12世纪,欧洲才仿效华夏的方法开始设厂造纸,然后才由大航海时代,到达了美洲大陆。”
“700多年前,华夏开始大量使用印刷术,直到15世纪,得国人才学会了用合金铸字。”
“同样是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华夏的古籍上就已经记载了火药,在华夏的宋,元,明,火药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在13世纪的时候,火药才由商人经印度传入阿拉伯国家的,后来流入欧洲。”
那个记者想质疑华夏人民的创造力,汤皖便给他普及了华夏的四大发明,并且还用同时期的东西方文化作对比,最后汤皖才掷地有声的反驳道:
“华夏的四大发明,对于整个人类文明的推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现在,华夏人民又将为这个世界作出巨大贡献,那便是青霉素的诞生,从此以后,伤后感染不在是死神的镰刀,而是人类对于死神的一记重拳。”
“请问,这位记者,我的回答,可还满意?”
那位记者愣了愣,嘴唇哆嗦了一下,没了声音。
“啪啪啪.......”
热烈的掌声席卷整个玫瑰阅览室,汤皖的历史普及,让许多对于华夏文明不了解的洋人,大开眼界,并且随着各大报纸的刊出,将会进一步让更多的洋人知道古老的华夏文明。
接下来又到了摩根三世,他点了一个东方面孔的记者,想着汤皖是华夏人,说不定这个记者也是华夏人,刚好可以卖个人情。
只是,这位记者是曰本人,是《产经新闻》的驻美记者,他面色激动的站起身,指着青霉素资料的一列文字,说道:
“摩根先生,这一条,对曰本的采购或者通过其他渠道购买,应当给予数量限制,这是赤裸裸的歧视,我作为一名曰本公民,对此表示抗议。”
全场一片哗然,这一条正是汤皖特意增加上去的,全场人的目光不由自主的移到了汤皖的身上,因为但凡了解过汤皖的人,都知道,汤皖对于曰本有着一种别样的抵制情绪。
摩根先生很是尴尬,不知如何作答,而汤皖却是很坦然,面对众多目光的质疑,却是怡然不惧,插话道:
“这是我要求的,与其他人无关!”
这名曰本记者立刻开始把火力对准汤皖,有理有据的开喷道:
“汤皖先生,您作为一名国际知名的学者,我有幸拜读多您的所有文章和作品,比如《R国威胁论》,从您的作品中,我看到是对曰本的扭曲认知以及诋毁,和许多不实的言论,这给曰本以及曰本人民带来的极大的心里创伤。青霉素是一项跨时代的产物,正如您刚刚所说,这是华夏人对于世界的又一次重大贡献,它不应该有国界之分的,但为何偏偏将曰本排除在外,难道曰本不属于这个世界么?”
“您的一次又一次伤害曰本人民的行为,分明就是种族歧视行为,我希望您能当众向曰本人民道歉,并且收回这条限制!”
汤皖没有任何要站起来道歉的意思,而是义正言辞的说道:
“首先,我这不是种族歧视行为,因为据历史资料考证,曰本民族是起源于2000年前,华夏的秦朝,当年由徐福为替秦始皇求长生仙丹,带着三千童男童女,东渡至日本,自此才有了曰本民族,所以,歧视曰本民族就等同于歧视我自己,这是不成立的。”
“其次,我经过大量的研究,得出曰本对我的祖国有染指之心,对于一个想侵略我的祖国的国家,我想,我会在我的能力范围之类,用实际行动作出抗议。青霉素是华夏人送给这个世界的礼物,而不是要成为将来侵略华夏的帮凶。”
“因此,我绝不会道歉。”
汤皖最后大声的阐明自己的观点:
“青霉素确实是没有国界的,但是研制青霉素的人是有国界的!”
汤皖大概不会想到,这句话在以后的若干年中,将会形成无数个版本,被引用了无数次。
那名曰本记者不服气,还要反驳,却是被一旁的洋人工作人员警告了一顿,才不得不坐下,仍旧虎视眈眈的盯着汤皖看。
这个问题过后,罗斯福却是不敢在点东方面孔的记者了,生怕又来一个曰本记者,把好好的发布会,变成一场辩论会,就词不达意了。
“请问罗斯福先生,您能说说与汤皖先生是如何认识的么?据我们所知,在青霉素项目之前,你们好像从没见过。”
罗斯福脸上起了一丝笑意,回忆道:“我与汤皖先生虽然此前不认识,但是我们有一个共同认识的人,也是我们的一个股东——司徒先生,那天,司徒先生特意来找我,于是我就去了,然后就认识了汤皖先生!”
“哈哈哈......”
一番幽默的回答,引起了一阵笑声。
接下来便是此次发布会的最后一个问题,许多记者争先恐后的举起手,还有另外好几名东方面孔的记者,想必全都是曰本人,汤皖没有给他们机会提问,点了离的最近的一个白人女记者,金发碧眼大波妹。
这名女记者看着汤皖的目光,像是要喷出火一样,在她的眼里,汤皖不是人,而是无数的美刀,可以把人压坏掉的美刀。
“汤皖先生,您的身价如此之高,有想过成为一名霉国人,在霉国生活么?”
这个问题的潜在意思是,要不要移民,在霉国,成为人生赢家?
上一篇: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