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水浒大无赖

水浒大无赖 第439节

连他自己也没想到,做了这个决定之后赵佶竟然感觉浑身轻松,宛如吃了仙丹一般!

遂又将几个心腹人招进宫中计议一番,商量好了禅让的种种细节,赵佶便拍板道:“计议已定,今天便是好日子!”

谁知才说了半句话,赵佶便哎哟一声缓缓地顺着龙椅出溜到了地上。

众人忙一拥而上将赵佶扶起来在龙椅上躺了。

赵佶这才转醒过来,就近就拉住了蔡攸的手虚弱的说道:“蔡卿家,我……我的右半边身子竟不能动了!”

众人大惊忙让传太医。

赵佶怒极给了蔡攸一巴掌道:“传你妈!快拿纸笔来!”

看着众人都傻了赵佶也才发觉自己反应有些过激了,忙又换做半死不活的状态道:“先以国事为要,太医迟一些再传也不打紧……”

众人忙拿来纸笔,只见赵佶左手拿了笔,用一手飘逸灵秀的瘦金体写道:

“朕忧心社稷,日夜不能寐,竟被脑风所侵,已无半边也,如何了得大事?

皇太子桓可即皇帝位,予以教主道君太上皇退处龙德宫。”

遂丢下笔又说道:“李纲是朕亲自拔?的大臣,必然能不负朕躬,你来起草退位诏书,并招皇太子进宫!”

因早就知道了赵佶要甩锅让位,李纲也早就打好了腹稿,接过御笔一挥而就。

大意不过是赵佶自知德薄能鲜,干了二十多年皇上也没干好,现在又有了病,恐怕贻误军国大事。

太子赵桓人很好,聪明睿智忠孝闻于天下,办事果敢练达,完全可以托付其江山社稷。天地人心,一致拥戴……

于是急忙命蔡攸同一个内侍匆匆忙忙的赶往东宫传旨。

却说中午才当上了开封牧的赵桓听说自己又当了皇上了当时整个人都石化了。

“陛下,请接旨,入宫谢恩吧!”蔡攸一面说一面将诏书往赵桓怀里塞。

赵桓宛如木头人一般呆呆的半晌不动弹,突然嗷的尖叫了一声,也缓缓的瘫软在了地上。

“陛下?官家?”众人也吓了一跳,忙上前去查看。

招呼了半晌赵桓才悠悠转醒过来,眼斜嘴歪的含糊着说道:“方才听闻官家突发脑风半身不得动弹,我身为大孝子心如刀绞一般!

因心中向上苍祈祷,只求能代父生病,谁知苍天竟然听到了我的祷告!

现在我半身竟没有半点知觉,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还请大学士转告官家,我……哎耶!”

原来赵桓结结巴巴的还未说完,蔡攸已经等不及了!

很明显赵佶这是急着要跑路了啊,看着这架势,慢也就是明天一早,说不定今天晚上就要出城了,他怎么能留在开封这个是非之地?

这时候当然是得赶紧抓紧时间回家收拾细软带上娇妻美妾们一起跟着赵佶跑路啊!

偏偏这时候赵桓也学着来装病,还真是赵佶的亲儿子啊!那动作和表情竟然都如此一般无二!

自己还等着把赵桓带回去交差,而后赶紧回见收拾东西呢,哪儿有时间陪着他演戏?

情急之下蔡攸便从头上拔出了一根金簪说道:“官家,臣也习得一些针灸治病之术,得罪了!”

说着噗嗤噗嗤就照着赵桓的大腿和屁股狠来了几下。

这一招果然奏效,赵桓惨叫了几声就蹦了起来,揉着屁股愤恨的看着蔡攸,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了:老子他妈的当了皇上先办了你!

蔡攸哪里还管得了这些,大喜道:“天佑大宋!官家的病好了!快,扶着官家入宫陛见太上皇!”

一时来至皇宫见了赵佶,赵桓匍匐在榻前痛哭流涕,其孝感人肺腑:“官家,您老是道君皇帝,吉人自有天相,不过是一时气血淤塞才行动不便,只要安心调养,不出三五天就可大好了!

官家您才四十年纪,春秋正盛,又治国有方,如何能传位给儿子?”儿若是受此旨意便是大不孝啊!

赵佶道:“你不受才是不孝!”

遂又看向蔡攸等人:“你们还等什么?还不快给官家扮上,拥至福宁殿继位!”

众大臣和内侍一拥而上,谁知赵桓竟是个肛裂异常的,只是不肯俯就,挣扎得紧了竟是嗷的一声又抽了过去。

众人也不顾赵桓死活,好歹给他换上了龙袍,又将他抬到了福宁殿。

赵桓要求出恭,众人无法,只得由几个内侍服侍他又往后头去,谁知赵桓凄入肝脾,竟然又一次哭晕在厕所里……

一直折腾到了深夜,终于福宁殿传出重磅消息:赵佶生病不能理政,禅位于太子桓,即刻改年号为靖康。

尊奉赵佶为道君太上皇帝,退居龙德宫,郑皇后为道君太上皇后,迁居宁德宫,称宁德太后,立太子妃朱氏为皇后……

当了二十六年大宋国主赵佶终于放下了这沉重的差事。

第658章 兵临城下

郓王府中。

赵楷听到了赵佶禅位于赵桓的话犹如五雷轰顶一般呆若木鸡,手中把玩着的一枚玉佩也跌在地上摔成两半。

赵佶竟然这么匆匆忙忙的就传位给了赵桓了?

难道赵佶是要跑路了?难道大宋真的挡不住区区十万女真人?

再想想贾瑞不让自己再出风头的话,难道这次大宋真的在劫难逃了吗?

可接下来自己该怎么办?贾瑞没告诉他啊!赵楷一时竟没了主意,正想着要入宫去见一见王贵妃商议此事,却听得外头有人进来说道:“大王,官家招您进宫商议国家大事!”

“官……官家?是哪一个官家?”

坤宁宫中,一群群的宫女太监们好像无头苍蝇一般东跑西撞,似乎是在收拾东西,又好像只是为了宣泄心中的恐慌。

赵佶禅位当上了太上皇,且为了社稷要带着家眷南下亳州太清宫烧香祈福。

太上皇都要跑路了,谁不想搭着这般车一起跟着跑?若是让金人破了城,还能有她们的好处吗?

唯独郑皇后却只是逗弄着怀中才出生三个月的小儿子,眼里尽是慈爱之色,似乎坤宁宫中的乱象和她半点关系都没有。

王贵妃急忙忙的走了进来,见郑皇后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也有些意外。

“皇后……太后娘娘!”王贵妃跪倒在郑皇后跟前泪如雨下。

郑皇后柔声说道:“妹妹怎么了?快快起来说话。”

郑皇后和王贵妃本来都是钦圣宪肃皇后向氏宫中的女官,在宋徽宗还是端王的时候,宋徽宗每次来到向太后的慈德宫请安,向太后都命令郑氏与王氏两位女官在宋徽宗身边侍奉侍候。

后来宋徽宗即位,向太后就将两人赐给了宋徽宗。二人都是幼年入宫,不仅美貌无双更是才华横溢恭谦有礼,深得赵佶的宠信。

后来二人一个贵为大宋皇后,一个为贵妃,两人一直以来都是情同姐妹,这么多年在宫中从未红过脸。

王贵妃抱着郑皇后的腿哭道:“新官家才奏请太上皇,免去了楷哥儿皇城司之职,管理殿前司公事!”

“殿前司?”郑皇后听了微微一皱眉头。

殿前司是禁军官司,与侍卫亲军司合称“两司”。其下属机构殿前都指挥使司与侍卫亲军司下属机构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合称“三衙”。

“两司三衙”体制为宋代禁军最高指挥机构,是护卫天家最忠诚也是最核心的机构。

赵桓能把殿前司交给赵楷,说明赵恒是对赵楷完全没有任何芥蒂,百分之百的信任。

当然,也说明赵楷这次是不能和老爹老妈一起南巡避难了,这也正是王皇后着急的原因。

“这很好,说明官家到底还是信任他自家兄弟的,打虎亲兄弟,这种危急存亡之时,还是要靠自己人才行。”

“可……”王贵妃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接了。

郑皇后一手抱着小儿子一手将王贵妃搀扶起来说道:“妹妹,你只管放心的服侍太上皇南下就是了,我自会尽力照顾楷哥儿的。”

“姐姐你……”王贵妃一时愣着了,不知郑皇后何出此言。

郑皇后从容一笑,又将慈爱的目光放到了儿子那粉嘟嘟的脸上:

“这寒冬腊月外头何等的寒冷?幼子年纪太小,如何能禁得住旅途奔波?我哪里也不去,只在宫中陪着他!”

郑皇后除了赵金罗外还给赵佶生下了四女一子,唯一的儿子赵柽生下来的第二天便夭折了。

命中无子一直都是郑皇后心中最大的遗憾。

如今老来得子,不管是天家血脉也好,星宿下凡“无沾成胎”也罢,这个孩子现在都是郑皇后的命根子,她唯恐儿子又像赵柽那样小小年纪就夭折了,怎么肯让他才几个月就跟着颠沛流离?

王贵妃一时也不好再说赵楷的事,因劝道:“姐姐,我知道你的心事,只是……你现在可是我大宋的皇太后,母仪天下,岂能以身涉险?”

郑皇后微微一笑:“妹妹不必多言,我意已决,太上皇虽然要南巡了,可新官家和这满城的百姓、禁军又不会都同太上皇一起走,我便留下与他们在一处。

就算女真人破城了,又能拿我一个弱女子和襁褓中的婴儿如何?”

能拿她如何?城中谁不传言女真人如何野蛮残暴,怎么能放过大宋的皇太后呢?

听说女真人抓住了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和辽国皇室女眷之后尽数将这些人押送回了上京,尤其是辽国皇室女眷,更是受尽了各种凌辱。

可这话王贵妃又不忍跟郑皇后说。

郑皇后自然也听说过这种传闻,可她不相信贾瑞那个混账会真的不管不顾,他不是有未卜先知的能耐吗?难道他就算不出来自己的儿子现在处境危险?

赵佶也听说了郑皇后执意不肯离开开封的事,虽然这么多年来夫妻情深,可他赵佶是什么人?是昔日的一国之君,是现在的大宋太上皇!

他可不是郑皇后一个人的,他有多少嫔妃美人,多少子女,如何都能照顾得到?

这种危急时刻自然还是要照顾大多数人,更主要的是照顾好自己还有自己这么多年辛辛苦苦搜罗来的奇珍异宝古董字画!

因而只是让人略劝了一劝就又投身到整理字画的繁重工作中去了。

第二天一早,赵佶便在三万禁军的护卫下,在高俅、王黼、梁师成、李彦、朱勔等一干大忠臣们的簇拥下匆匆忙忙出了开封往东跑了。

而新皇帝赵桓也在第一时间充分展现了他的最大性格特征——摇摆不定出尔反尔。

一方面他听取了朝臣们的建议:跟女真人求和,哪怕割地赔款,只要能先退敌稳固住江山就行。

女真人这次南征的借口之一就是宋徽宗赵佶完全没有履行当初结盟联合攻辽的承诺,并且还和耶律延禧眉来眼去暗通款曲。

现在赵佶都下岗了,那是不是可以坐下来谈一谈了?说白了女真人还是想要钱吗!

另一方面李纲则是一力主张应该全力抗金,因为这些野蛮生番全无诚信可言,若是这次委曲求全,即便能暂时打发走了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又会卷土重来,而且变得更贪婪无度。

且女真人得了钱财肯定会继续扩军,终有一天会尾大不掉。

倒不如与他殊死一战。

虽然现在禁军的战斗力实在堪忧,可大多数禁军的家就在开封城里,若是开封城失手,他们可都家破人亡了!

大敌当前,谁会不用命守护?

更何况开封城中还有百万百姓,这些人大多数也会同仇敌忾的和朝廷站在一起守卫家园的!

赵桓深以为然,一面让人带了自己的亲笔国书北上去找女真人和谈,一面又让李纲赵楷等人紧锣密鼓的筹备防御之事。

首节 上一节 439/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爹你歇歇,今天轮到我骂李世民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