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 第104节
不过除了祭祖、新皇登基等少数大事外,诸侯王不能进入京畿,甚至靠近关中都会视作有谋反意图。
因此大汉中央的政治核心,是属于彻侯们的。
比如西汉前中期一条默认的政治规矩,非彻侯不可为丞相。
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夏侯婴、张苍……
丞相之位一脉相承下来,全是开国彻侯。
哪怕是中间蹦出来的审食其,亦是受封为辟阳侯,方担任丞相。
这一惯例延续到汉武帝时,才被“以丞相封侯”的公孙弘给打破,距离大汉开国,已经过去了近百年时间。
因此彻侯是毫无疑问的大汉顶尖政治势力。
甚至他们凝聚起来,可以左右朝局!
彻侯的力量非比寻常的强大,相应的,彻侯的位置是极难获得。
如果没能搭上大肆封赏的顺风车,那你想要再有彻侯之位,是需要做到令众人信服的功绩,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此时刘邦开始的分封,乃大汉第一次大规模的封侯赐爵。
虽说在前些年的战争过程中,他有封樊哙为临武侯,封夏侯婴为昭平侯,封曹参为建成侯,追封范增为成固侯,但他们只是名义上的列侯,并非实封,更无相应领地。
而现在的刘邦,才是真正地大封功臣于天下!
伴随着古朴庄重的礼乐声响起,刘邦缓缓展开手中的帛书,开始宣读。
“天下安定,四海清平,因有贤臣豪杰相佐。
诸位或以仁德安定国家,或替朕出谋划策,或替朕征伐四方。
故,朕封赏诸位为我大汉列侯,即使大河细如衣带,泰山平如磨刀石,你们的功勋也不会被忘记,伱们的封国将随着大汉一同安宁,永远延续,你们的后辈子孙将享受恩泽。”
底下瞬间是爆发山呼海啸般的“谢陛下”,久久未有停歇。
连手捧帛书的刘邦,同样是停下宣读,等到重归安静,才继续讲话。
“陈洛者,封于阳夏也,食邑万两千户。
韩信者,封于淮阴也,食邑万两千户。
萧何者,封于酂地也,食邑万两千户。
曹参者,封于平阳也,食邑万六百户。
张良者,封于留地也,食邑万户。
周勃者,封于绛地也,食邑九千三百户。
……
项缠者,封于射阳也,食邑六千三百户。
项庄者,封于平皋也,食邑五千八百户。
……
樊哙者,封于舞阳也,食邑五千三百户。
夏侯婴者,封于颍阴也,食邑五千二百户。
陈平者,封于曲逆也,食邑五千户。
龙且者,封于宁地也,食邑五千户。
钟离昧者,封于东茅也,食邑五千户。
……
张相如者,封于东阳也,食邑千三百户。
吕马童者,封于中水也,食邑千三百户
杨喜者,封于赤泉也,食邑千一百户。
……
阳城延者,封于梧地也,食邑五百户。
申屠嘉者,封于故安也,食邑五百户。”
至此,刘邦放下了手中的帛书。
下方听到了自己名字的那批人,脸上皆是流露出喜色。
哪怕只得到五百户食邑的封赏,同样使得无数人眼红艳羡。
很多人不缺那五百户人家每年的赋税,缺的是列侯之位的身份认同!
大汉列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分封制中的五等爵制,而它的直接来源,则是秦二十等爵制。
不过汉代的列侯并不等同于秦国二十等爵制中的列侯爵,它还受到了楚爵的影响,是秦楚爵制融合的产物。
这从汉代列侯的命名中就可以看出。
秦国的侯爵命名,如白起的“武安侯”,王翦的“武成侯”,王贲的“通武侯”,吕不韦的“文信侯”,皆是以功绩来命名。
而楚国的爵位,是君号前冠以封地名称,可以直观地了解其封地之所在,属于楚国封君体制的一个重要特点。
比如楚惠王时有鲁阳文君、庸夜君;楚宣王时的江君、彭城君、安陵君;楚怀王时的鄂君、应君;楚考烈王时的春申君。
这与汉代列侯的命名方式,如出一辙。
不过秦楚爵制融合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是楚国封君的一项权力。
无论春秋战国,他们对所属的封邑有直接的统治权。
汉代的列侯们,则继承了这项权力!
他们在自己的封国内,是拥有置吏权、世袭权以及一定的法律豁免权。
甚至历史上的西汉初年,还有彻侯并不采用朝廷的年号,将自己受封为侯的时间定为元年,使用他们独特的年号来在侯国中充当纪年法。
由此可见,汉初列侯们拥有的权力,与当年的在荆楚大地上的封君们相差不大,如同国中之国。
只不过之所以说汉代列侯的分封是秦楚爵制的融合,是因为楚国封君多源于血缘关系,乃先天注定,而汉代绝大部分列侯是如同秦二十等爵制那样,靠着自己的军功累积升上去的。
此时,众人激昂的心情稍稍平静下来,开始对封赏的内容进行好奇。
陈洛、韩信还有萧何,他们属于最顶尖的万户侯。
可万户侯已经属于顶点,为何这三人还多出来了部分食邑?
不知晓内情的那些人想破脑袋,亦没能猜出来真正原因。
只有部分食邑超过五千户的侯爵,以及诸侯王才配知晓。
陈洛他们是主动放弃了裂土封王的资格,选择封侯!
因此这多出的一小部分食邑,既是对他们的补偿,又是彰显出他们的独特。
处于众人议论的中心点,陈洛半眯着眼,神态宁静,面色淡然,仿佛刚才受封万户侯之人并非是他,而是与其毫无关系的路人。
在最初听到自己受封的名字时,他兴奋了一瞬,接下来便强行冷静下来。
只有比别人想得更多,自己才能够走得更远。
根据刘邦给出的这份列侯名单,陈洛脑海里正在不断的头脑风暴。
第165章 大汉列侯分封的内在逻辑
如果要对一件事情进行分析,那自然是由表及里,慢慢挖掘。
从最基础的数据开始,然后深入了解它的内在联系,最终分析出来它的核心逻辑。
在听完自己受封的内容后,陈洛一直在心底默记着其他人的情况,在脑海中汇总成大概的表格。
刘邦总共封赏了一百六十五名彻侯,三名诸侯。
这其中的区别是“王子封为侯者,谓之诸侯;群臣异姓者以功封侯,谓之彻侯”。
不过王子侯也仅有羹领侯刘信、沛侯刘濞、德哀侯刘广这三位,剩下的全部都是异姓彻侯。
彻侯当中,则是暂时只有功臣侯,外戚侯,后来的那些归义侯、宦者侯、丞相侯尚未出现。
而外戚侯仅有三人,其中的周吕侯吕泽与建成侯吕释之两人跟随刘邦征战,从沛县直到长安,不离不弃,划分为功臣侯,没有任何问题,只有作为临泗侯的吕太公(即吕雉之父),算是纯粹的外戚侯。
因此剩下的一百五十九人,基本全部是以军功封侯的彻侯。
这个数值比起原本的历史,是增加了十二人。
这一改变,主要是增加了陈洛,项羽献上的那封表上的项氏子弟以及部将共二十三人。
不过后两者里的封侯者,与原本历史便有所重合,外加有些原本历史中该封侯之人,悄无声息的死在了这乱世当中。
比如本该封为堂邑侯的陈婴,因为在彭城站错了队,选择支持熊心,破城时亡于项羽麾下不知名的士卒手里。
只能感慨一句人各有命。
可陈洛的关注点并不在此。
这次所封的列侯与历史上汉代列侯存在细微差异,但影响不大。
顶尖层次的列侯仍是那批人,证明大汉政坛的格局仍会保持原本的惯性。
“一百六十八名列侯,他们的封国的方位……嗯,有点意思啊。”陈洛喃喃,微不可闻的自语声在这嘈杂的环境中,不用担心被旁人听见。
因为有过去几年征战的经验在,他是走南闯北,几乎大部分有名字的郡县,皆是去过,对于刘邦封赏的一百多名诸侯封国所在,脑子里基本有大致方位。
深吸一口气,对于汉初封国,陈洛还真看出来了几点规律。
第一,汉内史即京畿地区未封列侯。
这属于大汉的心脏,甚至是王子侯都不会被刘邦分封在这里。
原因很简单,列侯在封地上可以拥有私人武装,如果趁朝堂动乱,他们在京畿附近带兵起事,那后果不堪设想。
第二,关西七郡皆未封侯。
陈洛是清楚地记得,刘邦刚才宣读的名单当中,除了成固侯范增外,是没有其他人受封于关西七郡,即除了内史外,关西的上郡、北地、陇西、蜀、广汉、巴、汉中这七郡。
而范增的成固侯更像是追封,因为他没有子嗣,受封的户数亦是象征意义,用于守陵罢了。
想到这里,他微微抬起头来,觉得自己似乎想到了什么。
上一篇:夭折了!我老婆竟是大反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