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

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 第107节

这是他骄傲的来源!

刘邦哈哈大笑,鼓掌喝彩:“不错,勇士也!朕原本赐金五十两。”

道完谢后,张相如瞬间是昂首挺胸,一副神采奕奕的模样。

周围众人见了,更是不断接话,一项又一项的战功是被抛了出来。

炫耀功绩不是他们的目的,在刘邦面前露脸,才是真正的追求。

随着抛出来的战功越来越高,刚才听着宛如天人的张相如,仿佛变得稀松平常起来。

樊哙拍桌起身道:“我于宛城、郦城、阳城、斄城、江陵、临沅、耒水、庐陵,皆为先登。”

瞬间,殿内原本在争高低的那些人的声音低了下去。

八次先登!

其中还包含临江国的王都。

先登的功劳很香,却很少见人说出来。

不是因为他们低调,而是拥有这个功劳的人,大部分非死即残,存活率相当之低。

拥有一次王都先登,或是拥有两次普通城市的先登,那就够得着彻侯的位子。

樊哙足足有八次先登功劳,含金量不言而喻。

“哟,老樊你都开始展示了,那我倒不能落在你后面啊。”曹参站起身来,缓缓解开上衣的系带。

众人疑惑地望着他的举动,不知这位平阳侯想要做什么。

唯有夏侯婴、周勃等少数老兄弟,已经开始龇牙咧嘴。

数秒后,曹参将上身全部露出,看得不少人脸色发麻。

宽厚虬结的后背肌肉上,无数道新旧伤口交错在一起,长的可达十数寸,深的则在愈合后,依旧可见到刀痕外翻的模样。

“下半身也有,只是当着诸位脱裤子,那就太不雅观。”曹参嘿嘿一笑,“我这身上的创伤一共是有七十余处,除了年幼爬树跌下来磕出来的一道疤外,其他都是在战场上得来的。”

“我才不和你这种活下来纯靠命大的变态比。”樊哙缓缓吐出一口气,无奈地摆摆手,“夏侯、老周,你俩去比比不?”

自己先登虽多,但一般上了城墙后,只有他砍别人的份,没有别人伤到他的事。

曹参强的并非身上这七十余道伤疤,而是在战场上受到无数致命伤后,下次仍然会率军冲锋,悍不畏死。

周勃和夏侯婴面不改色地开始窃窃私语。

“周兄,你身上几处创伤?”

“十九处,比不过老曹啊,你呢,天天驾车冲得最快,应该可以与老曹一战吧。”

“那我谢谢老周你这么想。不是我吹,是我确实车技太好,别说对方的兵器了,连箭矢都追不上我,现在我身上那七处伤口,还是步战是被人阴的。”

“你这不行啊。”

“彼此彼此,你也别五十步笑百步好吧。”

于是两人对视一眼,齐声说:“我们是比不过平阳侯的,就不出来献丑了。”

毕竟上衣一脱,结果发现后背光洁如玉,只有浅浅的几个小印子。

他们丢不起这人啊。

殿内不少人已经开始对曹参叹服。

“吾身经十二战,有七创,见平阳侯十倍之,真乃我大汉猛将啊。”

“在下佩服,自愧不如。”

“依吾所见,平阳侯之功,可为首也,万六百户封赏,并非虚也。”

……

大殿内的口径几乎统一,全部都在吹捧曹参。

只是曹参自己脸上没有傲然,只是先将上衣穿回。

他平静道:“在下虽有几分功劳,可要说首功的话,那未免吹捧得太过,具体排在什么位置,得由陛下来决定。”

话音落下,群臣是想起来殿内还有几人一直默不做声,被他们忽略过去。

曹参的功勋纵使不能排在首位,那一样不低。

只是他们好奇心已被勾起。

有人是望向上首位置的刘邦,行礼问道:“陛下,敢问平阳侯于大汉之功,可排在第几?”

“列侯之中,老曹是当之无愧的第五。”刘邦没有丝毫犹豫地回答,惊住了群臣。

第169章

他们回想着曹参身上那密密麻麻的伤痕,心底直犯嘀咕。

平阳侯走到今日,是实力、运气、胆识,缺一不可。

可按陛下的意思,汉军之中还有四个能超过曹参的狠人?

他们推敲起来,觉得汉军当中仅韩信配有这个资格,可以在战功上压住曹参。

不过宴上众人是醉了,但不是傻子。

没有人大呼小叫着,去喊出“不服气”“不可能,绝不可能”这类的言论。

他们注视着刘邦,静静地等待位次被排列出来。

刘邦端起酒杯,略带感慨道:“依我来看,平阳侯排在第五是没有问题的。

平阳侯披坚执锐,攻城略地,野战退敌,身多遭创,实为我大汉流血付出无数啊。

不过我大汉功臣中排列第四之人,今日却无缘在此。”

此话一出,殿内不少人是神色懵懂。

陛下在说谁?

莫不是说的那位送钱送粮送人头的运输大队长熊心?

不过这些迷茫之人,大部分属于新加入的汉军,或者异姓诸侯王的部下。

元老级的彻侯们,都是默默将自己面前的酒杯倒满。

“成固文侯,范老,他早在朕身边不过千余士卒时,便是毅然追随。那时候朕尚只求苟全性命于乱世,他便预料朕有帝王之姿,并加以辅佐,惜殒命汉中,不见今日之长安。”刘邦话音落下,自顾自地将案牍上的酒杯端起,一口灌下。

那些早有准备的彻侯,是反应迅速,端杯陪饮。

对于这第四位功臣的排序,殿内的众人都没有意见。

人死为大,给范增按上这个名誉,显然是纪念意义更重。

外加对方又不会与自己争切实的利益,即使要是自己跳出来反对成功了,那能证明什么?

是证明自己的情商实在太低,还是证明曹参前进一位,自己就可以排进前五?

何况对方从刘邦起于微末,再到封于汉中的过程中,始终是主帐内的第一谋臣,贡献过无数策略,这乃是无可否认的地位。

刘邦顿了顿,又不紧不慢地缓缓道:“我大汉功臣第三位,乃留侯张子房,出关中,平临江,入楚地,天下局势,胸有沟壑,运筹帷幄,策无遗算也。”

其实在汉军当中提到谋士排名,比起范增来说,张良更让众人信服。

毕竟范增是在刘邦打天下的初期出谋划策,很多计策已经过时。

张良则是在中后期总览全局,甚至还可以军略方面提出独到见解,直到现在,他们仍是受到影响。

而且刘邦对张良颇为信任,每有大事决议完毕,两人会留在帐内继续密谈。

这说明汉军在离开关中后,总体方针是由刘邦和张良两个人设计出来的。

不少人瞥向曹参,发现他面色平静。

毕竟所处的层次越高,越能知晓张良能力的可怕。

点评当中的那句“策无遗算”,绝非虚言。

刘邦继续说道:“至于我大汉功臣排列第二的,自然是我的韩大将军。韩将军率领我大汉百万士卒,剑锋所指之处,无不攻克;长车驾临之地,无不占据。朕这大汉基业,是多亏有韩将军在啊。”

韩信排在这个位置,是没有任何人敢提出质疑的。

你要是说曹参不该排在韩信后面,那第一个来揍你的绝对就是曹参。

除非说樊哙靠得离你更近。

如果说刘邦和张良是总体方针的设计者,那韩信就是最为完美的执行人。

哪怕面对的敌人再狡猾、再强悍,韩信一直能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将对方逼入绝境。

在计划的时间内,他会按部就班地将敌人荡平,不让他们掀起丝毫波澜。

在战场上,伱永远可以相信韩信!

只是这样一来,众人心底反倒有了疑惑。

如果韩信排在第二,谁敢当第一?

或者说,谁配当第一?

感受到殿内视线聚焦在身,刘邦眯了眯眼,笑着出声:“依朕来看,酂侯萧何是当之无愧的大汉第一功臣。”

众人惊愕,就连萧何自己同样是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神情。

当即是有人不满地低语道:“萧丞相不过在后方舞文弄墨,从来没有亲自上过战场,这功劳排在我的上面,尚且可以接受,但是排在平阳侯,以及韩大将军上面,难道是正确的排序嘛?”

刘邦并不在乎他人眼光,接着往下说:“从沛县起事,至天下归一,朕并非连战连捷,经常会丧失军队士卒,遭遇大败后,甚至只能带着数百残兵逃亡。

可酂侯一直会招募来士兵,补充前线的缺额。在攻打临江国的时候,我们快速行军,酂侯却依旧可以从关中漕运来粮食,供给军队使用,从来不曾缺少过一粟。

这才是我大汉的根基啊。

只要酂侯在后方,在关中,哪怕我们的军队攻城略地慢一些,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况且诸位只是一人追随于朕,多的也只不过是两三人罢了。可酂侯的整个宗族中有数十人从沛县便开始追随于我,难道朕能忘记这份恩情吗?

因此朕觉得酂侯在大汉功臣中,当居功至首!”

话音落下,群臣是面面相觑,不敢再多说什么。

毕竟刘邦点评其他人,最多是说三五句话,可将萧何排在第一,是给出了大段大段的理由。

首节 上一节 107/1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夭折了!我老婆竟是大反派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