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第147节

“报殿下,五省总督卢象升大人率领麾下天雄军前来支援!”

援军到来,朱慈烺本该高兴,可他却顿时一阵无语,。

象升正在中原剿寇,为何父皇又调他们入卫勤王,这样以来流寇岂不是有获得喘息机会。

不过事已至此,朱慈烺也无话可说,既然卢象升的天雄军到来,刚好一起攻打宝坻。

不过他很快又得到一个消息,南阳唐王为了解京畿之围,他竟然破例征召两千新兵前来京畿勤王。

此举对于眼前大明本来是好事,如果藩王麾下都有军队,流寇也不至于如此猖狂。

可崇祯皇帝却不管那么多,在他心里藩王绝对不能拥兵,更不能私自招募新兵,这乃是底线,藩王们决不能越过红线。

于是立即传旨让唐王返回封地,不然必定重重惩罚。

唐王无奈,接到圣旨后立即率军返回南洋,谁知在路上竟然和一伙流寇相遇,两军立即摆开战场大战起来。

最后竟然打个平手,双方都损失一些步卒,结果谁也无法奈何对方,最后都悻悻离去。

唐王朱聿键就是南明历史上的隆武帝。

据说隆武帝是一个非常开明的帝王。

他之所以同样遭遇失败,主要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假设南明由他开局,把明朝遗留下来的最优质资产都交到他的手上。

南明历史会不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

夜读史书认为,答案是殊途同归。

既然说到卢象升,我们也来介绍一下,写历史的碰到自己崇拜的人物时,总忍不住想感叹一番。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几百年。

有一个大将,勇武不下于常遇春,治军可比戚继光,可惜他生不逢时,不光得不到支援,还在奸臣贼子的蓄意陷害中战死沙场。

更可悲的是,这样一位民族英雄,死后不准收尸,八十天后才下葬。

他就是卢象升,出生在秀美的江苏宜兴,长得单瘦肤白。可就是这个文弱书生,却有着一颗坚强的心脏,为大明撑起过最后的天空。

卢象升崭露头角时,正是己巳之变。皇太极利用明朝的疏忽大意,绕开每次必攻的宁锦防线,从蒙古进入明朝腹地,并且威胁京师。

崇祯惊慌失措,号令天下勤王。不过当时援军虽然多,却畏敌如虎,畏缩不前。

卢象升不过是大名府知府,从来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也在当地募集了一万勇士,浩浩荡荡的开往京师。

虽然这是一支没有上过战场的散兵游勇,但卢象升却丝毫没有畏惧,多次上书要求派往前线。崇祯记住了他的名字,更记住了他的忠义。

此后,卢象升开始委以重任,他奉命整顿大名、广平、顺德三府的兵备。

这本不是朝廷的中央军。但在卢象升的调教下,却成为赫赫有名的天雄军。

当时的明朝军队,纪律涣散,吃空饷现象严重,作战能力极为低下。

卢象升的偶像就是戚继光,他手中常备的兵书即《纪效新书》。

按照戚家军的构建、训练思想,这位从来没有系统学习过军事的书生,摸索出一套治军理念。

他招募的天雄军,士兵之间都是老乡、朋友、兄弟、家人,只要一人有难,必定同仇敌忾;一人阵亡,其余人将奋不顾身的报仇雪恨。

卢象升本人也以身作则,部队缺粮食,他同样粒米未进,连水都不喝一口。,军中尝绝三日饷,象升亦水浆不入口,以是得将士心,战辄有功。

这支部队组建满打满算仅仅三年时间,战斗力却极强。崇祯六年时,镇压西北农民军起义中,是他们大展身手的舞台。

当时的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已成气候,西北正是穷苦之地,农民军得到很多人的拥护,闹得动静非常大。

卢象升带兵围剿的时候,作战非常勇敢,身为指挥官的他,总是一马当先,有战无退。

特别是在冷水村一役,他率领三千天雄军,击败了高迎祥的上万重装骑兵。

在战场中,他的战马被砍死,卢象升就下马作战,他的额头被冷箭射中,他将抹着满脸的血继续拼杀。

就是这种不惧死的心理和不要命的打法,反而赢得了生路。

此战之后,天雄军的威名大振,卢象升也被农民军称为“卢阎王”。

第203章 慰劳卢象升

农民军本是流寇,在西北混不下去,又逃到京师、湖北等地继续造反。

但卢象升死死盯住他们,在郧阳、汝州、洛阳、确山等地多处击败高迎祥李自成,将农民军压制得规模越来越小。

农民起义的压力减小之后,崇祯将卢象升拜为兵部尚书,亟需利用他的才华,来解决辽东女真人的问题。

当内阁大学士杨嗣昌、宠宦高起潜力主议和时,崇祯咨询卢象升的意见。

然而,这位书生将领,却只有三个字:

“臣主战!”

杨嗣昌、高起潜也由此与卢象升结仇。

崇祯十年时,清军兵分两路征明。

岳托与多尔衮在京师附近会合,明朝再一次陷入绝境。

卢象升的父亲刚刚过世,此时本在服丧期间,也被朝廷紧急启用。

然而杨嗣昌、高起潜、陈新甲等人都有议和的打算,将卢象升视为阻力。

卢象升虽然名为援军总督,号令天下兵马。可实际上,他只能调动宣、大、山西三总兵,实际兵力不到两万,天雄军军粮还被高起潜扣留。

更可悲的是,大同总兵王朴是个胆小如鼠之辈,多次临阵脱逃。

这回也找了个借口,脱离卢象升的指挥。可怜天下兵马总督,只有两个总兵听他调度。

更令人绝望的是,当卢象升部队进驻巨鹿时,被清军团团包围。

卢象升执掌中军,让虎大威总兵护左翼,杨国柱总兵护右翼,另外派人向鸡泽的关宁铁骑求援。

最关键时刻,两路总兵在激战中败退,而鸡泽的关宁铁骑,距离不到五十里。

监军正是高起潜。这个宦官心心念念就是私仇,拒绝派出援军。

这样,在多尔衮的八万精锐的轮番打击下,卢象升全军覆没,他本人力战而亡。

后人在寻找他的遗体时,发现战甲之下,还穿着为父亲服丧的麻衣白网。

当地老百姓听说这个消息,失声痛哭,声音响彻大地。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感动冷血的政敌,由于杨嗣昌的故意刁难,卢象升的遗体一直不准动,八十天后收才被收敛。

他的妻子、弟弟在随后两年向朝廷请求抚恤,都被杨嗣昌拒绝。卢象升死后三年,朝廷既没有追封,也没有加谥号。

直到杨嗣昌因围剿张献忠不利而自杀后,卢象升才被追封太子少师、兵部尚书。

直到大明覆灭,福王组建南明小朝廷时,为表彰忠烈,这才追谥卢象升为忠烈。但是这一切,是不是来得晚了?

明末历史上几支强军,朱慈烺最喜欢的就是卢象升的天雄军,秦良玉的白杆兵,孙传庭的秦兵,孙应元黄德功周遇吉所在的勇卫营。

可惜皇帝老子没有用好他们,导致除秦良玉的白杆兵外(已经名存实亡),其他三支大明强军全部壮烈战死。

听到卢象升率领天雄军到来,朱慈烺立即传令让卢象升到中军相见。

很快,一个全身披挂甲胄的白脸将军走进中军大帐:

“臣,卢象升参见殿下!”

文官对礼仪还是很讲究的,堂堂五省总督天雄军主将,卢象升见到皇太子还要跪拜施礼,虽然身穿甲胄但动作很灵活。

终于见到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卢象升,朱慈烺岂能让他在军中跪拜,急忙上前扶住卢象升,微微一笑道:

“爱卿免礼平身!军中无需大礼,军礼即可!”

“这……殿下!”

卢象升开始还以为皇太子是个孩童,做事说话肯定还很稚嫩,但刚一见面就感觉到皇太子和同龄人的不同,连大礼都免了。

在朱慈烺下首站定,卢象升躬身说道:

“臣,支援来迟,望殿下见谅!”

朱慈烺摇摇头笑道:

“爱卿千里行军,能在此时赶来已经很难得,可见天雄军乃我大明强军,本宫本想让天雄军继续剿匪,谁知父皇竟然已经调爱卿勤王。”

卢象升拱手说道:

“殿下英明,但吾皇和京师安全最为重要,流寇乃乌合之众不足为惧!”

朱慈烺很清楚,历史上卢象升此次入卫勤王又让垂死挣扎的流寇成了气候。

但他更知道,历史已经因为自己穿越大明而改变,流寇根本不足为惧,于是点点头道:

“既来之则安之,本宫准备发兵宝坻,争取此战击溃建奴夺回物资和我数万大明子民,爱卿回去命令天雄军立即饱餐战饭,稍后随本宫兵发宝坻。”

“殿下,天雄军有军粮充饥,路上已经用过餐,天雄军请令为先锋攻打建奴!”

卢象升说的都是实话,他们为了尽快到达京师,一路上几乎吃的都是干粮,听说要去宝坻打建奴,卢象升立即请战。

朱慈烺摇摇头: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况且还是在行军打仗期间,卢卿稍安勿躁,饱餐战饭后在发兵不迟。”

建奴在关内,又带巨量物资和数万人口短时间根本跑不掉,明军根本不急这一时,天雄军远道而来,不能总吃干粮,朱慈烺准备给他们补充一下。

卢象升没有明白皇太子的意思,他认为兵贵神速,刚想张嘴说话,却见皇太子对周遇吉说道:

“周将军,率领威武营给天雄军送去肉食,让他们好好吃顿饭……”

“喏”

周遇吉领命转身退出中军大帐。

天雄军天天追着流寇屁股跑本来就很辛苦,这次入卫勤王又是急行军,卢象升岂能不知道将士们很辛苦。

能歇歇当然更好,特别听到皇太子给天雄军送肉食时,卢象升心里顿时感到一阵暖暖的,皇太子在他心中形象瞬间高大起来。

作为大明铁杆忠臣,卢象升开始只是尊敬皇太子,经过一番交流后,他又多了一份敬佩,皇太子思维和做事风格远超一个七岁孩子。

他急忙躬身谢恩:

“谢殿下体谅,天雄军绝不辜负皇恩!”

“卢卿免礼,肉食本宫已经让人送去天雄军军营,你留下陪本宫一起用膳!”

首节 上一节 147/6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水浒,正在造反

下一篇:民国:开局大军阀,扩兵百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