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第215节

第297章 英雄

“此章建议读者大大们不要订阅,因为是历史普及!”

崇祯四年(1631年),孙承宗修筑大凌河城,秦翼明领一万人进行保护,修成后率兵回。

崇祯七年(1634年),流贼打下河南,朝廷任命秦翼明为总兵官,让他率领军队前去讨伐。

次年,总兵邓王己死后,因为他的部下都是四川人,朝廷就下令让秦翼明率领他们,在青崖河、吴家堰、袁家坪连连打败贼兵,扼住了贼兵通往郧西的道路。

但秦翼明的性情慌张、胆子不大,部下的将领连连失败,他却不如实向上汇报,因此被免去了都督军衔,贬官二级,继续剿贼。

后来他跟从卢象升在谷城追逐贼兵。贼兵逃往均州,秦翼明在清石铺打败了他们。

贼兵进入了山地自卫,秦翼明又打败了他们。接着又在界山、三道河、花园沟连连破贼,捉住黑煞神、飞山虎两位贼军将领。

贼兵出没在郧阳、襄阳一带,巡抚郧阳的苗胙土派遣使者去招降贼寇时,秦翼明赞成此事,结果上当受骗了,贼兵最终没有投降。

秦翼明、苗胙土都受到弹劾。后来贼兵进犯襄阳,翼明连续作战获取战果,屯兵庙滩,用来扼守汉江的浅水处。

只是罗汝才、刘国能却从深水处渡了过去,接着就在蕲春、黄冈一带大肆骚扰。

崇祯皇帝于是罢了苗胙土的官,并严厉批评了秦翼明,不久秦翼明又被弹劾,解除了官职。

逆战反王

崇祯七年(1634年),张献忠攻陷川东重镇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秦良玉率军赶到,张献忠不战而走。

秦良玉率军追击,与正好回川的儿子马祥麟前后夹击,打败张献忠,使之退走湖广。而后张献忠受朝廷招安。

崇祯十三年(1640年),张献忠联合罗汝才再次造反。

罗汝才率兵攻打夔州。秦良玉率军前往,罗汝才不战而走。

秦良玉追至马家寨,大破罗汝才,斩首六百级,秦良玉又率军追击,先后在留马垭、谭家坪北山、仙寺岭大破敌兵。

将其首领东山虎斩杀,活捉副塌天,惠登相、王光恩投降。

并夺取了罗汝才的帅旗,罗汝才军逐渐走向衰落。

同年,杨嗣昌自请为督师入川剿贼。

杨嗣昌主张驱贼入川的战略,调离四川精锐入楚,四川巡抚邵捷春领二万老弱残兵守重庆。

所倚重的将领只有张令和秦良玉,但邵捷春不争山夺险,消极防守,让秦良玉在重庆附近三四十里处设防,派遣张令守黄泥洼。

秦良玉乃向已经辞官的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知州陆逊之感叹,深刻指出这种布防的弊端,以与邵捷春一同战死为耻。

不久,邵捷春移营至大昌,监军万元吉也屯兵巫山,与秦良玉相互呼应。

十月,张献忠先后在观音岩、三黄岭大破官军,随后从上马渡过长江进军。

秦良玉与张令急率军于竹箘坪阻击,挫败了贼军的前锋。

但不久张令战死,秦良玉前去援救没有成功,展转作战又失败了,部下的三万人几乎全部战死。

秦良玉于是单独求见邵捷春,建议调用自己二万溪峒的士兵用来击破贼军,自己愿出一半粮饷,其余一半需要官府支持。

但邵捷春与杨嗣昌不合,且仓库中没有现成的粮食,所以拒绝了。秦良玉就只好叹息而归。

当时摇天动、黄龙等十三家贼兵在四川横行。

有一个叫秦缵勋的人,是秦良玉的族人,给贼兵当了耳目,被捉拿后杀死狱卒逃跑了。

良玉抓获了他,把他交给了官府,他的手下也没有一个逃脱。

遗憾终老

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攻陷武昌,处死楚王朱华奎,率兵再次进犯四川。

秦良玉上呈全四川形势给巡抚陈士奇,建议派兵守十三个关隘。

但陈士奇不用,秦良玉又找巡按刘之勃,刘之勃同意秦良玉的计策,但是却无兵可派。

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领大军长驱直入,再次进犯夔州,秦良玉率军前往救援,但寡不敌众,被击溃。

张献忠攻下成都后,秦良玉对部下说:

“我兄弟二人都战死沙场,我一个妇人,受国恩二十年。到现在这种地步,也敢与贼势不两立!“

于是秦良玉分兵守卫石砫境,张献忠到处招降四川土司,却不敢来石砫。

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远在福建的隆武帝朱聿键派使节专程赴石柱,加封秦良玉太保兼太子太保衔,封忠贞侯(钱海岳《南明史》为忠州侯)。

同时近在西南的永历帝朱由榔加封秦良玉太子太傅,任以四川招讨使,仍以镇东将军督兵平定川中诸贼。

清顺治五年(1648年),秦良玉去世。

崇祯十七年,张献忠攻陷四川,于成都称帝后派人招降四川各土司。

秦良玉军事力量弱小,有建议投降的,有建议转移的,但秦良玉不肯投降反王张献忠。

作《固守石砫檄文》,誓与石砫共存亡。于是秦良玉分兵守卫各处险要,张献忠之前与秦良玉多次交战被击。

虽然现在势力庞大,却不敢靠近秦良玉守卫的石砫。

据传秦良玉死后发丧48处,事后埋葬的人又中毒而死。现存秦良玉墓有三处

:1,秦良玉墓,位于石柱县城东7公里的回龙山上。建于清顺治年间,总面积为320亩。

内有秦良玉墓,秦良玉衣冠冢、良玉子马祥麟墓、良玉兄邦屏、弟民屏及良玉后裔马光仁、马佑昭,麾下将官马德间等墓20座。

良玉衣冠冢前,有石俑、石马、石羊、石狮等石雕分列两旁,气势庄严;

2,秦良玉东墓,墓碑上刻有“秦良玉之墓“五个大字,旁边则刻有:“明上柱国光禄大夫镇守四川等处地方提督汉土官兵总兵官挂镇东将军印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忠贞侯“铭文

;3,秦良玉西墓,主碑上刻有:“马母秦氏贞素之墓“。两旁则分别刻:“明万历二年甲戍岁吉诞“;“卒于清顺治五年戍子岁“;“孝男马祥麟立“等铭文。

秦良玉祠又称太保祠,始建于清朝乾隆壬午年(公历1762年)。

嘉庆19年(1815年)进行修葺。后改为村小学校。

再后来惨遭破坏,但窗花、浮雕、字碑依稀可见,远看秦家祠堂风光尤存。

现已列为重庆市一级保护建筑。

第298章 郑家

市舶司是中国历代王朝在各海港设立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衙门,相当于海关。

自唐玄宗开元间,便在广州设有市舶使。

一般由宦官担任﹐是为市舶司前身,到了宋朝才正式设立市舶司。

到了明朝时期,为了管理海外诸国朝贡和贸易事务,沿袭前朝之制。

设置从五品提举一人,从六品副提举二人,负责征收关税。

明朝在广东的广州,福建的泉州,浙江的宁波各设一个市舶司。

广东市舶司专为占城(越南)﹑暹罗(泰国)﹑满剌加(马来西亚)﹑真腊(柬埔寨)诸国朝贡而设。

浙江市舶司专为日本朝贡而设,福建市舶司专为琉球朝贡而设。

经过大明几代皇帝反复海禁,三个市舶司经过被废又恢复。

对外贸易港口也发生了变化,直到万历中期才稳定下来。

两广总督熊文灿自认会识人用人,他用以寇治寇的策略招降郑芝龙。

然而郑芝龙受招安以后,反而借朝廷之名,铲除海盗中的异己。

短短数年功夫,便已经平定境内其他大小海盗称霸福建沿海。

移民东番表面是仁政,实则是郑芝龙祸水东引。

失去了产业的流民就是朝廷的隐患,都送到蛮夷海岛上,其辖境内也就太平了。

郑芝龙在福建泉州发展实力的同时,也在开发东番。

无非是为了将来万一与朝廷翻脸,还有个备用的落脚点!

郑芝龙称霸福建沿海后,一边打击海盗,又一边包庇走私,控我大明海疆为自家后院。

借官身走私,通贩洋货,过往海船,不论海盗商人,一律须购买郑氏旗号买平安。

每年收入可达千万两白银,然而这些钱他可从未向朝廷缴过一厘一毫!

可郑芝龙虽然自己走私并在海上收取过路费。

但他并未危害百姓,因为经常救济百姓,在百姓心里反而是一个大善人。

他收过路费的大多都是江南地主士绅和各种利益集团的船只,还有就是尼德兰等西方殖民者的船只,老百姓根本没有资格出海。

尽管朝中很多人都对郑芝龙不爽,可却拿郑家一点办法都没有,如日中天的西方殖民者都要乖乖想郑芝龙交过路费。

自崇祯元年九月,郑芝龙率部就抚于福建巡抚熊文灿。

随后就离开他多年经营的海上根据地东番(台湾),坐镇福建沿海。

当时郑芝龙有三万部众,船只千艘,负责守备沿海以防海盗倭寇和荷兰人进攻。

十几年来,经过几场大海战后,郑芝龙由五虎游击将军升至福建总兵。

此时势力得到极大的发展,拥有超过三千艘大、小船的船队,成为东南海域的霸主。

郑家的海贸商队范围广及东洋、南洋各地。

包括大泥、浡尼、占城、魍港、北港、大员、平户、长崎、孟买、万丹、旧港、巴达维亚、马六甲、柬埔寨、暹罗。

据估算,郑家在海上和陆地所掌握的兵力高达二十万。

包括汉人、日本人、朝鲜人、南岛语族、非洲黑人等各色人种。

凭借郑家一己之力多次击败西方殖民者,保住我大明未遭到西方殖民者入侵,可以说如果没有郑家和西方殊死一战,华夏沿海早就被西方殖民。

历史上崇祯皇帝完全将郑家遗忘,准确说他根本不相信郑家会有如此实力。

如果他能拉拢郑家,让郑家通过海路运粮救灾,或者在建奴进犯之时,命令郑家派舰队攻击建奴后方,建奴绝对不敢随意入关。

可惜,所有不可能的事情都叠加在一起,最终导致大明王朝意外灭亡

势力越发庞大的郑芝龙,在泉州老家安平围墙筑堡,将安平城作为郑家的大本营。

并建置豪华府地,历时三年多才完工,占地一百三十八亩,府内规模宏耸,亭台楼榭纵横,极为豪华奢侈。

首节 上一节 215/6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水浒,正在造反

下一篇:民国:开局大军阀,扩兵百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