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第412节
“回禀陛下,礼部需要准备皇帝的冕琉冠和一批龙袍服饰。还有皇帝的玉玺大印和皇后的宝印都要重新制造。新皇登基,紫禁城也需要重新装修打扫粉刷,臣估计至少一个月的时间。”
皇帝的玉玺并不是只有一块,在不同场合,盖章不同文件,都要使用不同的玉玺。
从秦汉到唐朝,实行的八玺制,武则天称帝后别出心裁的增加了一方“皇天景命有德者昌”神玺,形成九玺制。
她又将“玺”改为“宝”,从后各朝都跟着改,称“玉玺”为“宝”。
北宋时,又有皇帝把玉玺增至十二宝,南宋又搞到了十七宝,大明朝直接猛增至二十四宝。
听完礼部尚书的介绍,朱慈烺终于明白,这些都是纯手工操作,就是把姜逢元剁了他也无法做到。
朱慈烺微微一笑道:
“那就延后再议,干脆等朕把流寇平定建奴灭掉在登基,最多两年。二位爱卿认为如何?”
李邦华和姜逢元直接拜倒连连高呼不可,开玩笑,他们心里认为流寇和建奴新皇这辈子都未必能平定,如何能等:
“陛下不可,最多三个月即可,不然臣等死罪啊……”
朱慈烺无奈摇摇头:
“行,那就十月一日如何,还有两个多月,你们回去要和父皇商量商量,有些仪式能简从简,玉玺八块即可,朕不需要那么多,太麻烦……”
二人一愣:
“陛下不可,大明乃是……”
看到他们还不同意,朱慈烺又使出杀手锏:
“若二位爱卿认为不妥,朕决定十二岁再登基继位……”
“陛下,这这……臣遵旨!”
二人无奈只好答应。
朱慈烺准备把之前的二十四宝作废,重新打造,恢复八玺制。
分别以大典国玺、日常颁诏用玺、册封赏赐用玺、调兵征伐用玺、册立藩邦用玺、谕示臣僚用玺等八方玉玺。
登基大典诸事,全权交给礼部去办,要求务必从简,无论是花费还是流程,不要太麻烦,能省则省。
隆重的登基大典既是皇权和身份的象征,又意味着百姓和官员对新皇帝的欢迎和期待,但朱慈烺不希望太浪费。
“陛下,沈千万来信!”
岳洋手捧一只信鸽进来,把一张纸条递给朱慈烺。
朱慈烺看过纸条笑道:
“老狐狸们要出手了,若在南方能买到三两银子一石稻米,无论价钱还是效率都比从海外运输合算。”
岳洋拱手道:
“陛下英明,北方稻米之前一直维持在五两左右,河南陕西一石稻米甚至在八两银子以上,这次奸商们等于倾家荡产救灾……”
朱慈烺摇摇头:
“倾家荡产不至于,你太小看南方世家大族和官商实力,最多让他们损失半数身家,不过没有关系,朕还有底牌未出。”
岳洋再次拱手:
“陛下英明!”
“岳洋,密令沈千万李云出货,一旦奸商们忍不住卖粮,五两银子以下立即出手收购,出多少卖多少,迅速通过海运把粮运到天津。”
“遵旨!”
岳洋领旨抱着信鸽离去。
“胡宝拟旨,命令黄德功派兵便装秘密潜入应天府,一旦有人打击皇家集团粮店,配合高文采行动。命令孙应元率军进驻苏州,等待下一步命令。”
“遵旨!”
胡宝领旨,立即刷刷点点拟旨,随后交给朱慈烺查看:
“皇爷,您看这样行不?”
朱慈烺接过胡宝草拟圣旨看了两眼:
“可以,把内阁和司礼监的印玺盖上,不要给他们看内容,你亲自要印玺盖上。”
“这……遵旨!”
召内阁和司礼监要印玺自己盖,胡宝还是第一次,李邦华会鸟他吗?他稍微犹豫一下,马上退出钟粹宫。
第507章 恼羞成怒
相比大明北方百姓,南方百姓还是很幸福的,至少没有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可最近因为粮价突然暴涨暴跌,让他们彻底被整懵逼,一度暴涨到九两银子一石的粮价,这是他们平身第一次遇到。
即使高价粮想买也很难买到,这时他们的恩人出现了,所有华夏商行都坚持不涨价,五两银子一石限购十斤。
后来在粮价下来时,华夏商行跟着将价钱下调,因为一大批华夏商行的存在,让很多百姓不至于断粮。
最近几天南方粮价突然大幅下跌,百姓立即开始抢购粮食,把粮价维持在三两左右。
如果不是百姓纷纷加入购粮队伍,粮价可能已经掉到二两以下,二两以下本来才是大明正常的粮价。
可随着皇家集团近二十万石粮食,突然砸进南直隶和苏州等地,华夏粮店趁机二两开始卖粮,粮价再次下跌到二两六钱左右。
这下彻底让屯粮的奸商们崩溃了,看着简易粮仓里想长霉芽的粮食,有些支持不住的开始卖粮食。
一旦人开始卖粮,如同打翻多比诺牌一般,屯粮中小商家立即跟上,随后大商家和大族也忍不住开始出粮……
沈千万他们早就在等这一天,多路收粮大军全力出击,他们卖多少皇家集团买多少,并且第二天就装船运走。
百姓家基本上都已经屯有粮食,他们购粮没有积极性,加上一些百姓想买却没有银子。
这样以来,单靠皇家集团抢购很难托起粮价,导致粮价一直维持在三两五钱左右。
一个月时间左右,南方商家世家大族屯粮基本都吐出来。
他们当初平均价格接近六两银子抢购囤积的粮食,基本上在三两左右被皇家集团收购。
要知道前段时间皇家集团在五两到八两一直在出货,这样一来,不但把卖出去的粮食低价又收回来,还赚了一半银子回来。
李财主本来卖三万两银子粮食,后来在县令女婿怂恿下拿出全部存银八万两炒粮,贪心所致,在八两时购入较多。
看到别人疯狂的卖粮,李财主急忙让家人去百姓那里打听,结果家人回来报告:
“老爷,百姓家里都有粮食,他们都不买了……”
李财主一听顿时慌了,急忙跑进库房查看,结果发现稻谷因为储存不好,已经出现问题,他强忍肉疼把屯粮全部卖出,八万两银子秒变成两万多两……
类似李财主这种在南直隶足有千家不止,一些身家百万的富商和世家大族同样损失惨重。
他们本来想屯粮威慑皇太子取缔土地改革,同时利用皇太子救灾大赚一笔,最后总却亏损达到四百万两之多。
这些江南世家大族和富商们何时受过如此大损失,早就听说华夏商行一直在和他们对着干,当时为了收购华夏商行粮食,并未在意。
现在派人出去一打听,才发现收购他们粮食的也是华夏商行,华夏商行并不单单经营粮食,他们涉足多个领域,丝绸,食盐,茶叶,瓷器等等……
如此大的产业背后肯定有重要人物支持,本想对华夏商行动手的奸商们暂时忍下来,准备先查清楚华夏商行幕后之人。
不要说明朝商人地位低,那是在明朝前期,到明末时商人地位早就崛起,特别在南方商人,他们背后就是南方整个士绅阶层。
朝中官员家族中几乎都有人经商,还有很多士绅完全就是商人培养出来的,他们做官后首先想到的也是自己的家族。
尽管派出多人打听,他们都没有打听到华夏商行的幕后之人。
最后通过官员打探,他们才知道华夏商行老板叫沈千万,至于沈千万靠山是谁?完全查不到。
几个大家族商量之后,决定把华夏商行的靠山打出来,他们很自信无论何人都不可能在江南保住华夏商行。
嘉靖想在南方收税,他们都敢打死收税的太监,华夏商行靠山再牛逼总不会比皇帝牛吧?
这次他们并不会贸然让自家家丁出头,准备发银子收买一些地头蛇和青皮无赖,让他们去打砸烧抢华夏南直隶的华夏商行。
最好能把华夏商行赶出南方市场,他们趁机吞并华夏商行房产和财产,把前面损失都补回来。
南京大定坊一座宅院里,主人牛二躺在大树下一张躺椅上,身边一个花枝展昭的女子正媚笑着给他捶腿。
在他身后几个房间里,不时传来喝酒赌博的吵闹声,但牛二闭着眼睛好像没有听到一样。
“牛爷,有人找!”
这时看门的家丁进来报告,牛二缓缓睁开眼睛道:
“不要打扰爷爷休息,让他滚!”
家丁并没有滚,而是低声说道:
“牛爷,来人问有笔大买卖做不做?”
“大买卖?让他进来!”
家丁答应一声转身出去,很快领着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进来,从衣着打扮上看,应该是有钱人。
牛二缓缓从躺椅上坐起,目光在来人身上打量一番淡淡道:
“什么大生意,说说看,若敢欺骗爷爷,明年今天就是你的祭日。”
来人看看牛二淡淡一笑:
“牛爷,能否借一步说话?”
牛二一个眼色,家丁立即对来人进行瘦身,确定身上没有携带武器后,急忙对牛二点点头。
牛二起身带着来人走进旁边后堂客厅:
“说吧!”
来人淡淡一笑,拿出一张汇票:
“这张汇票价值三千两白银,可以在南直隶任何一个钱庄都可以兑换,只要牛爷把这件事情办了,他就归你!”
他说罢又拿出一个纸条交给牛二,牛二接过纸条看看道:
“成交,先付一千五百两银子定金!”
来人点点头,又拿出一张一千五百两的汇票交给牛二:
“行,先付一半,希望牛爷尽早解决此事。”
牛二不屑道:
上一篇:人在水浒,正在造反
下一篇:民国:开局大军阀,扩兵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