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第545节

可是皇太极的回复却是继续佯攻,每次炮击结束都要攻一次无论是否有效,看到明军开炮可以回撤,他就是要让守城明军心理崩溃。

第一天过去,祖大寿已经看出皇太极的用意,他立即传令,看到建奴开炮立即躲避,为了节省弹药,对少量佯攻汉军旗不予理睬,重点打击建奴主力攻城。

就这样敌我双方你来我往一直持续两天,明军夜不收听到炮声隆隆,知道建奴在攻打锦州。

可锦州已经被建奴紧紧围困,他们根本无法靠近锦州,现在能和城中联系的只有锦衣卫,他们通过信鸽联系。

朱慈烺在前往宁远的路上,已经多次接到飞鸽传书,可以说对锦州了如指掌。

通过两天锦州攻防战可以看出,皇太极想激怒年轻气盛的神武皇帝,以便于在乳峰山设伏围点打援。

四月五日,朱慈烺率军大军来到宁远城五里左右,辽东巡抚邱民仰,宁远总兵吴三桂,辽东总兵刘兆基,宁远副总兵金国凤等人已经在此等候多时。

“陛下,前方宁远和辽东诸将在此迎接。”

李芳接到夜不收报告,立即把情况禀告给神武皇帝。

朱慈烺闻言心里很不爽,大敌当前,没有必要出迎五里,自己前面不是派夜不收通告国吗?为何还要如此?

不过想想他又释然了,得知皇帝到此城里将官肯定很紧张,让他们待在城里等待皇帝圣驾入城,作为臣子肯定很难做到。

虽然心里已经不怪罪这些人,但朱慈烺并不打算在此停下接见宁远众将官,对岳洋说道:

“岳洋,去告诉他们,大战当前,不宜在路上停留,让他们在巡抚衙门见朕!”

“遵旨!”

岳洋领旨,立即催马上前,来到众人前方高声说道:

“陛下口谕,大战当前不宜在路上停留,立即带路前往巡抚衙门!”

“遵旨!”

邱民仰吴三桂等人顿时一愣,不过很快反应过来,急忙躬身领旨,随后上马在前带路,大军缓缓开进宁远城。

神武专车停在巡抚衙门前,胡宝率先跳下马车快速在车前方一个锦凳,然后扶着神武皇帝走下马车。

众人还未来及上前参见,却发现又一个大太监扶着一位中年人走下马车,吴三桂等人都未见过崇祯,并不知道眼前之人乃是太上皇。

不过辽东巡抚邱民仰和蔡懋德等几个文官,却一眼认出太上皇,几人顿时就懵逼了。

他们不知道神武皇帝御驾亲征为何要带着太上皇,难道太上皇这是垂帘听政?不可能啊,以神武皇帝的强势,他不可能去做一个傀儡呀……

巡抚大堂,朱慈烺端坐诸位主位,崇祯太上皇坐在他的身旁,邱民仰蔡懋德等文官率先上前参见:

“参见陛下,参见太上皇……”

崇祯只是对几位微笑点点头,朱慈烺一摆手:

“平身!”

“谢圣上,吾皇万万岁!”

吴三桂反应极快,立即上前拜倒:

“臣,宁远总兵吴三桂拜见陛下,拜见太上皇……”

在吴三桂之后,宁远副总兵金国凤,辽东总兵刘兆基等武将纷纷上前拜倒:

“臣等拜见陛下,拜见太上皇!”

朱慈烺看看吴三桂,此时吴三桂才二十五岁,长的绝对是一表人才,他的外表兼具北雄南秀。

白皙的面庞上两道爽朗的眉毛和一条挺拔的鼻梁十足地挑起了男子汉的英风飒气。

更引人注目的是眉宇间那股端凝沉稳之气,竟如深潭静水,滟潋袭人。

这货无论做事还是说话,不了解他的人都会对他有好感!

吴三桂,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人,祖籍江南高邮,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历史上著名的大汉奸。

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

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

崇祯十七年投降建奴,并联合建奴多尔衮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封平西王。

顺治十六年,吴三桂镇守云南,引兵入缅甸,迫缅甸王交出南明永历帝,康熙元年,吴三桂亲手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

为了个人和家族利益,放建奴入关后,吴三桂全力剿杀西北地区的抗建奴义军余部。

在此期间,吴三桂为了表示自己建奴的忠诚。

他不但对农民军残部进行残酷的镇压,动辄屠城。

而且,对一些起兵抗清的朱明后裔,他也不遗余力地去斩尽杀绝。

吴三桂思想和行动的转变使得建奴中央政府对他更加倚重,西北地区抗建奴义军残部被剿杀殆尽。

在大明还未灭亡时,吴三桂经常重金收买在京朝官及各省将吏,为自己谋利益!

另外还和一些镇守太监打的火热,并认监军太监高起潜为干爹。

此外,吴三桂还纵容部下将吏为非作歹,鱼肉百姓,杀人越货,毫无畏忌,肆无忌惮。

可惜无论他多有才华,就凭他在历史上斑斑劣迹,在神武皇帝朱慈烺的心里连颗烂白菜都不如。

朱慈烺并不是崇祯,在最后时刻只能依靠吴三桂,他麾下精兵良将太多,像吴三桂这种人根本不需要。

不过此时只是神武元年,若按崇祯年号来算,也就是崇祯十一年,吴三桂投靠建奴做汉奸的时间还不到。

另外因为朱慈烺的穿越,历史已经发生改变,以目前大明对建奴的优势,吴三桂绝对不会投降建奴的。

朱慈烺淡淡看看吴三桂,随后把目光看向金国凤和刘肇基两位大明忠烈身上,这二位在忠义上甩吴三桂几百条街。

刘肇基,出身于将门之家,世袭指挥佥事,历任都司佥书,隶属于山海关总兵尤世威麾下。

崇祯七年,跟随尤世威抵御清军于宣府,又受命镇压中原地区的农民起义,授游击。

崇祯八年,追击永宁卢氏,战败伤臂。尤世威被罢官,刘肇基与游击罗岱分领其部,累功至辽东副总兵。

刘肇基与祖宽大破张献忠于汝州,击毙一千六百人,功列第一。后跟随祖宽屡立战功。

但是他的部下都是边军,思乡心切,与祖宽分道扬镳。卢象升派其进入陕西平乱,因为京师受到清军入侵,又返回山海关。

后来蓟辽总督洪承畴调刘肇基至辽东,任辽东总兵,负责训练宁远诸营士兵,又擢升都督佥事。

次年3月,清军围攻锦州,刘肇基奉命与宁远总兵吴三桂前往支援,吴三桂被困于松、杏之间,刘肇基以损失一千人的代价将其救出。

七月,与曹变蛟等破清军于黄土台及松山、杏山。

九月,复战杏山,刘肇基兵少退却。洪承畴甄别诸将,解刘肇基职,让王廷臣代替他的职务。

崇祯十七年,晋升都督同知,提督南京大教场。南明弘光政权建立后,史可法守淮扬一带。

刘肇基自请从征效力,得加授左都督、太子太保衔,史可法督师扬州,命其率兵守高家集,防守淮河一线。

顺治二年3月,清军包围扬州,史可法命附近驻军增援,只有刘肇基一支孤军赶到,入城守北门。

扬州城破之后,刘肇基率部400人与建奴死战,最后格杀数百人,但寡不敌众,最后全军覆没战死。

第619章 分兵

金国凤,明末名将,民族英雄。

历史上他的威名虽然没有曹变蛟吴三桂等人响亮。

但在战死前的战绩绝对不在任何人之下,也许是建奴输的太惨,修明史时故意忽略这位大明忠魂。

金国凤曾以3千兵马击退皇太极十万大军。

当建奴再度来袭时,其他人皆不敢战,金国凤无奈之下率领数十人与清军厮杀,最后寡不敌众,与两个儿子一起阵亡沙场,可谓满门忠烈。

崇祯十二年二月,皇太极抵达松山,在城外扎下大营,随即下令攻城,八旗如潮水般扑来。

金国凤麾下兵马3千,他加固松山城,以火炮远距离射击,阻滞八旗的进攻步伐。

但建奴八旗骑兵骁勇善战,一度杀到跟前。

近距离作战,明军以火绳枪、火枪、火铳、弓弩还击。八旗兵人仰马翻,未能靠近城外堡垒。

皇太极不甘心失败,让正黄旗、镶黄旗将士攻打城外堡垒,试图摧毁明军的火力点。

明军依托堡垒,壕沟,在营垒中放枪炮,并未跟建奴搏杀。

堡垒之间距离不远,可以相互进行火力支援,清军占不到便宜。

开凿弹孔放枪炮,明军可以射杀建奴,建奴却奈何不了明军。

建奴也有火炮,但明军作为防守一方,伤亡很小。

连续攻城3天,皇太极捞不到好处,八旗死伤有很多,不由大怒。为了摧毁明军堡垒,皇太极决定增兵。

皇太极派人回沈阳,运来27门火炮,1万发炮弹,以及500担火药,准备发起“炮战”。

建奴火炮,多数是孔有德叛变时带过去,部份则是仿制西洋的“红衣大炮”,威力很大。

建奴以火炮轰炸,对着松山城倾泄弹雨,将城上的垛口、阁楼全部摧毁。明军开炮还击,对准清军的阵地轰炸。

一天炮击战下来,松山城满目疮痍,金国凤让将士背负门板前进,躲避建奴的炮弹,赶去修补城墙。

城内民夫很敬佩金国凤,也主动帮忙筑城墙,自己搬来石块、砖头,冒着炮火施工。

夜晚,建奴停止炮击,金国凤率兵出城,突袭建奴的炮台,试图将其摧毁。

皇太极亲自带兵增援,金国凤兵力不足,没能毁坏建奴炮台,却让建奴寝食难安。

炮战失败,皇太极决定“双管齐下”,派兵架设云梯、吕公车攻城,并挖掘地道,在城根下埋炸药进行爆破。

云梯、吕公车,传统攻城手段,金国凤轻易将其摧毁,明军炮弹齐射,并投掷火罐,建奴叫苦不迭。

地道攻城,金国凤也有对付手段,明军在城内筑月城,挖掘大坑,防止建奴突入城内。

明军对挖地道,用“烟熏战术”,制造烟雾,将建奴憋死在地道里。

此外,金国凤派出兵,毁坏地道入口,破坏建奴施工。

皇太极为了激励士气,对将士许诺:将领入城可以封赏,授予爵位;士兵入城,授予官职;仆人(包衣)入城,可以恢复自由。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建奴攻势迅猛。金国凤见招拆招,防守严密,建奴始终没能破城而入。

强攻失败,皇太极转而采取“招抚”策略,许诺封侯拜将,希望金国凤识时务者为俊杰,为建奴效力。

金国凤当着使者的面,训斥建奴,说皇太极家族世代享受明朝恩赐,担任建州卫指挥使,居然以下犯上,天理不容。

皇太极招抚失败,建奴攻城又受挫,只好下令撤兵回沈阳,持续三个月的松山之战暂告结束。

首节 上一节 545/6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水浒,正在造反

下一篇:民国:开局大军阀,扩兵百万

推荐阅读